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烧伤油配合青霉素粉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 ,我科对 32例患褥疮且青霉素皮试阴性者采用烧伤油 (我院自制 )配合青霉素粉外用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将 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1 6例 ( 2 8处 ) ,男 1 3例、女 3例 ,平均年龄 4 7.8岁。褥疮分布于髂嵴 8处 ,骶尾部 1 6处 ,踝部 4处 ;其中 期褥疮2 5处 , 期 3处。对照组 1 6例 ( 2 6处 ) ,男 1 1例、女5例 ,平均年龄 4 8.2岁。褥疮分布于骶尾部 1 5处 ,髂嵴 6处 ,肩胛 5处 ;其中 期褥疮 2 4处 , 期褥疮2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褥疮分期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  相似文献   

2.
鸡蛋膜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孟共林  郭兴 《护理学杂志》2001,16(4):232-233
为探讨经济、便捷、有效治疗褥疮的方法 ,1 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9月笔者采用土鸡蛋膜治疗褥疮2 2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44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2 2例 ,男 1 3例、女 9例 ,平均年龄 ( 4 6.7± 2 0 .1 )岁。褥疮分布于肩胛 4处、髂嵴 2 2处、骶尾 2 2处 ,平均面积 ( 30 .6±5.1 ) cm2 ; 期褥疮 36处 , 期 1 2处。对照组 2 2例 ,男 1 4例、女 8例 ,年龄为 ( 4 8.9± 1 7.2 )岁。褥疮分布于肩胛 6处、髂嵴 1 6处、骶尾 2 2处 ,平均面积( 2 9.8± 6.2 ) cm2 ; 期褥疮 33处 , 期 1 1处。两组的性别、年…  相似文献   

3.
笔者使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DN)合并褥疮感染 ,并配合适当的护理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自 1996年 9月~ 2 0 0 2年 7月住院患者36例 ,男 14例 ,女 2 2例 ;年龄 4 2岁~ 6 7岁 ,平均 5 3.5岁 ;均为Ⅲ~Ⅳ度褥疮 ;褥疮部位 :骶尾部、髋部、脊柱隆突处及足跟 ;褥疮面积 :2cm× 3cm~ 7cm× 9cm。本组患者褥疮均为院外带入。2 治疗方法  (1)用 2 .5 %碘伏消毒褥疮创面及周围皮肤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再用 2 .5 %碘伏消毒创口 ,并用生理盐水冲净后 ,硫酸庆大霉素 8万单位撒于创面 ,2次 /d ,每…  相似文献   

4.
生肌愈皮膏治疗重度褥疮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超  邓海云  吕富勤 《中国骨伤》2003,16(5):300-300
自 1 995年以来采用生肌愈皮膏治疗重度褥疮患者 56例 ,共 72处Ⅲ~Ⅳ度褥疮创面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6例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1 8~ 92岁 ,平均54 5岁。Ⅱ度褥疮 2 1处 ,Ⅲ度 33处 ,Ⅳ度 1 8处 ;褥疮创面最小 2cm× 4cm ,最大 1 5cm× 1 3cm× 4cm(深 ) ;发生部位 :骶尾部 41处 ,大粗隆部 1 7处 ,足跟部 8处、外踝 5处、肩胛骨 1处。发生的原因 :脊髓损伤后长期卧病人 32例 ;老年人慢性疾病长期卧床 2 4例。生肌愈皮膏 (天津医院生产 ,津卫医药 :A0 4 - 1 7- 3 ,批号 950 848,主要成份 :生象皮、当归、…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 1990~ 1998年采用自制中草药软膏治疗褥疮患者 12 8例 ,共计 194处褥疮创面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4例为住院患者 ,入院前发生 72例 ,入院后发生 2例 ;5 4例为家庭病房患者。年龄 5~ 84岁 ,男 96例 ,女 32例。Ⅱ度褥疮 5 6处 ,Ⅲ度 97处 ,Ⅳ度 41处。创面 1处 87例 ,2处2 6例 ,3处 9例 ,4处 4例 ,5处 1例 ,7处 1例。褥疮面积最小1cm× 2cm ,最大 12cm× 15cm× 4cm ;原发病主要为脊柱损伤、下肢骨折 ;多见于骶尾部、髂部、足跟部、肘部。2 治疗方法  处方组成 :黄芪 5 0 g、白芷 30 g、黄柏 30g、生地榆 …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褥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蓉  仇洪 《中国骨伤》1998,11(4):42-43
我们采用自制紫草膏纱条外敷,配合氯霉素粉剂、频谱治疗仪照射等方法治疗Ⅲ、Ⅳ度褥疮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2例均由院外带褥疮入院,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48~83岁;患褥疮时间为6~45天。褥疮部位及分度:Ⅲ度褥疮8例,19处创面,分布在枕骨结节1处,肩胛部2处,背脊部4处,臀部6处,尾骶部4处,足跟部2处,创面直径在3~5cm之间;Ⅳ度褥疮4例,4处创面,都在尾骶部,创面直径3.5~6cm之间。治疗方法1.紫草膏的制作:紫草5g,地榆1g,当归1g,大黄1g,生地1g。轧成粉末,用菜油40ml煎至油液呈现紫红色即可。去渣…  相似文献   

7.
碘伏与血竭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科用 2 .5 %碘伏与血竭粉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制药厂生产 )外用治疗褥疮 2 0例 ( 31处 ) ,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 0例中 ,男 1 2例 ( 1 3处 )、女 8例 ( 1 8处 ) ,年龄2 4~ 78岁 ,平均 6 2 .9岁。原发疾病 :骨肿瘤广泛转移 3例 ,股骨颈骨折 7例 ,脊椎骨折伴截瘫 4例 ,双股骨颈骨折 6例。褥疮部位 :骶尾部 1 2处 ,股骨粗隆部 9处 ,足跟 4处 ,其它部位 6处 ;其中 度褥疮 9处 , 度 1 6处 , 度 6处。面积最大 2 0 cm× 2 3cm,最小 2 cm× 3cm,均为院外带入褥疮。1 .…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筋膜蒂皮瓣在骶尾部褥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卧床的病人 ,由于护理不当常导致骶尾部褥疮 ,经反复换药仍难以治愈 ,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近年来应用带血管筋膜蒂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 14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6例。年龄 2 5~ 70岁 ,病程 2~ 30月 ,平均 9月。致病原因 :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 5例 ,脊椎骨折截瘫 6例 ,多发性骨折 2例 ,人字石膏外固定压迫软组织 1例。褥疮面积最小 4cm× 6 cm ,最大10 cm× 12 cm。二、手术方法及结果 本组应用腰骶筋膜皮瓣 9例 ,腰臀筋膜皮瓣 5例 ,治疗骶尾部褥疮。(一 )腰骶筋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复杂性骶尾部褥疮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6例复杂性骶尾部褥疮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33~72岁,平均47岁。褥疮根据美国褥疮指导小组(NPUAP)分期标准均为Ⅳ期。既往有2~24次褥疮修复史。前次复发后至此次入院时间为1~8个月,平均4.5个月。褥疮范围12 cm×10 cm~17 cm×13 cm。患者经2~3次VSD治疗(5~7周)后,直接拉拢缝合关闭创面,继续VSD治疗7~9 d。结果 5例骶尾部创面愈合良好;1例骶部遗留表皮缺损,经换药1周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骶尾部皮肤生长良好,褥疮未复发。结论 VSD治疗复杂性骶尾部褥疮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思密达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昭敏 《护理学杂志》2001,16(10):613-613
1999~ 2 0 0 0年 ,我科采用思密达粉剂治疗长期卧床和营养供给不足引起的 、 度褥疮病人 17例 ,疗效显著。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男 13例、女 4例 ,年龄 35~ 70岁。其中肺癌 5例 ,食管癌 3例 ,肝癌 4例 ,宫颈癌晚期 3例 ,直肠癌 2例。按《护理学基础》中褥疮分度 , 度 10处 , 度12处 , 度 3处。发生于肩胛部 1处 ,骶尾部 15处 ,髋部 5处 ,踝部 3处 ,足跟部 1处。治疗方法 :治疗前常规消毒褥疮周围皮肤 ,生理盐水清创 ,再用无菌干棉球沾干 ,用庆大霉素 4万 U涂于患处 ,待干 ,然后将思密达粉均匀敷在创面上 (约 3mm厚 ) ,用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臀部穿支皮瓣治疗老年患者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29例老年骶尾部褥疮患者。男16例,女13例;年龄61~75岁,平均68岁。病程5个月~10年,中位病程5.5年。根据美国国家褥疮顾问小组(NPUAP)标准分度:Ⅲ度褥疮11例,Ⅳ度18例。褥疮范围7 cm×6 cm~12 cm×10 cm。合并症:脑血管障碍8例,老年痴呆6例,截瘫11例,其他4例。术中采用大小为8 cm×6 cm~14 cm×12 cm的臀部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2 d 3例(10.3%)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其余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Ⅰ期愈合率为(89.7%)。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周2例(6.9%)褥疮基底发生感染,术后10 d 1例(3.4%)发生伤口裂开,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术后2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3年。术后1、3年,2例褥疮复发,其中1例死于全身感染,1例行单纯清创缝合术后愈合;其余患者褥疮均未复发,皮瓣质地、颜色及弹性均恢复良好。结论臀部穿支皮瓣治疗老年患者骶尾部褥疮,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早期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采用臀大肌肌皮瓣联合真皮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10年9月,收治骶尾部褥疮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22~79岁,平均56岁。病程5个月~7年。创面直径为4~12 cm,平均7 cm;周围均伴有1~4 cm潜行腔隙。褥疮按照四度分类法:Ⅲ度8例,Ⅳ度25例。术中切取大小为8 cm×5 cm~13 cm×9 cm的臀大肌肌皮瓣旋转修复创面,并切去肌皮瓣远端表皮,形成真皮皮瓣填塞于潜行腔隙内。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2例出现皮瓣远端水肿,1例负压引流失效,均经对症治疗后创面愈合。其余患者皮瓣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4例复发,1例局部炎症复发;其余26例患者无复发,皮瓣愈合良好。结论采用臀大肌肌皮瓣联合真皮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皮瓣成活率高、耐磨,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改良V-Y推进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我院自 1997年~ 2 0 0 0年收治骶尾部褥疮 9例 ,其中 6例 7处采用改良 V- Y推进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术后均 期愈合 ,无复发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2例。年龄 18~ 79岁。病程 1~ 15个月。因胸椎肿瘤手术后不全截瘫 1例 ,腰椎损伤截瘫 3例 ,骨盆骨折 1例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1例。骶尾部褥疮 6例中合并坐骨结节褥疮 1例。褥疮范围 3.5 cm× 4 .0 cm~ 8.0 cm× 12 .0 cm。1.2 手术方法以褥疮边缘为底 ,骶尾部褥疮向一侧或两侧做 V形肌皮瓣设计 ,外侧为顶 ,其顶点到底边的距离为褥疮的直径。沿…  相似文献   

14.
自制褥疮灵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褥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 ,目前医院的发病率为 3%~ 1 4% ,尤其是在脊髓损伤和脑卒中瘫痪病人中发病率高达 2 4 %~ 48% [1]。 1 992年 3月至1 999年 5月 ,我科采用自制褥疮灵对 30例褥疮病人进行治疗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住院病人 ,男 34例、女 2 6例 ,年龄最大 90岁 ,最小 50岁 ,平均 68.1岁。其中脑出血 2 4例 ,脑梗死 2 0例 ,截瘫 4例 ,其他 1 2例。按褥疮诊断标准 [2 ]分为 期 2 8例 , 期 2 0例 , 期 1 2例 ;褥疮面积为 2~ 2 0 cm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  相似文献   

15.
穿支动脉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15 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应用穿支动脉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15例骶尾部褥疮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49~75岁.Ⅲ度褥疮6例,Ⅳ度9例.褥疮范围5 cm×4 cm~10 cm×8 cm.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臀上、骶旁或腰动脉皮穿支为血管蒂的轴型穿支蒂皮瓣移位修复骶尾部褥疮.采用旋转移位皮瓣修复 11 例,皮瓣周围完全切开的岛状皮瓣修复 4 例. 结果 术中出血50~300 mL,无需输血.手术时间 1~2 h,无特殊不适.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3 例伤口Ⅰ期愈合,2 例出现血肿和感染,经换药后愈合.住院时间20~40 d,平均29 d.随访1~5年,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皮肤颜色及弹性均恢复较好,褥疮无复发. 结论 穿支动脉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损伤臀部肌肉、供区无需植皮,是修复臀骶部褥疮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褥疮周围组织设计推进皮瓣,对皮瓣进行术中一次性皮肤伸展修复较大面积Ⅲ度褥疮,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推进皮瓣加一次性皮肤伸展技术修复14例骶尾部Ⅲ度褥疮患者.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6~56岁.深达骶骨者10例,合并骶骨感染2例.褥疮范围11 cm×8 cm~15 cm × 10 cm,褥疮发生时间2个月~6年.5例曾行1~3次手术后复发.取患者单侧或双侧臀大肌肌皮瓣、腰背部肌皮瓣作为推进皮瓣,切取范围11 cm×11 cm~18 cm×16 cm.结果 14例患者推进皮瓣均一次性修复褥疮创面,术后15~20 d拆线.13例创口Ⅰ期愈合,皮瓣成活;1例局部创口皮缘坏死,换药2周后愈合.患者获随访6~72个月.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骨科(浙江丽水,323000)通讯作者何登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外科、褥疮修复,E-mailhedw120@163.com褥疮无复发,原褥疮处皮肤丰满,弹性较好,局部抗磨抗压能力较强.结论推进皮瓣结合一次性皮肤伸展技术修复骶尾部较大褥疮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褥疮又名“席疮” ,因久着席褥生疮而名 ,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等病人 ,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部位。由于长期卧床不起 ,久病气血亏虚。复因局部受压 ,血液循环差 ,局部营养不良而引起局部溃烂、坏死。作者在临床上运用海马拔毒散合医用生物蛋白胶 (广州倍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观察 2 0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2 0例中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5 0~ 78岁 ,平均6 2 3岁。病史 5~ 6 7d ,平均 4 1d。表面结痂而痂下积脓者 8例。褥疮单发于骶尾部者 3例 ,单发于两髋部者 1例 ,足跟部者 1例 ,发生于上述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臀上部改良菱形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3月,收治骶尾部褥疮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38~95岁,平均63岁。褥疮发生时间3个月~2年6个月,平均8.5个月。褥疮范围6 cm×5 cm~18 cm×13 cm。按褥疮范围及病变程度分度:Ⅲ度23例,Ⅳ度20例。采用改良菱形皮瓣设计方法,应用单侧(19例)或双侧(24例)臀上部筋膜皮瓣移位修复。一侧皮瓣切取范围为6.5 cm×4.5 cm~18.0 cm×11.5 cm。结果术后7 d发生皮瓣下积液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3例,经引流、换药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1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8个月褥疮复发;其余患者均无复发,皮瓣颜色正常,外观及弹性良好。结论采用臀上部改良菱形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具有设计及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损伤小的优点,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褥疮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治疗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临床褥疮的分型及根据其分型进行手术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1983年1月~2006年4月,收治褥疮患者122例179处。男93例,女29例;年龄15~68岁。褥疮位于骶尾部54处,股骨大转子37处,坐骨结节30处,足跟17处,尺骨鹰嘴15处,肩胛部9处,外踝7处,腓骨小头4处,胫前3处及腰部3处。褥疮形成时间2个月~11年。褥疮范围1.5cm×1.0cm~20.0cm×18.0cm。根据创面特点将褥疮分为窦道型12处、溃疡型74处和混合型93处。针对不同类型褥疮,分别采用中厚皮片、局部皮瓣或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本组(肌)皮瓣切取范围5.0cm×3.5cm~26.0cm×14.5cm,皮片切取范围7cm×5cm~23cm×12cm。结果窦道型褥疮除1例伤口裂开,经再次缝合制动后愈合,余伤口均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溃疡型褥疮2例皮瓣远端1~2cm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中厚皮片与带血管蒂(肌)皮瓣均成活;伤口均期愈合。混合型褥疮局部皮瓣与带血管蒂(肌)皮瓣均成活;8处因囊壁或坏死组织切除不彻底,出现1~2处窦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伤口均期愈合。供区创面均期愈合。73例患者术后获随访6个月,4例混合型褥疮复发,复发率为5.5%;余患者局部情况均良好。结论褥疮的临床分型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YQ-P型褥疮垫在预防褥疮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科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使用 YQ - P型褥疮垫 (上海三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下称褥疮垫 )预防褥疮 ,获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15 8例中 ,男 86例、女 72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 5 2 .3岁。其中急性脑外伤 32例 ,脑溢血术后 11例 ,脑肿瘤 10例 ,肺癌 12例 ,直肠癌 15例 ,贲门癌 10例 ,肝癌 39例 ,其它癌症 8例 ,胸外伤 2 1例。入院即使用褥疮垫 (由气垫床、连接管及气泵 3部分组成 )。2 方法褥疮垫的使用 :1拆备用床的大单 ,将气垫床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