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EEG)表现,评价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32 例经头颅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进行EEG检查,分析其异常程度与脑梗死类型和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32例患者EEG正常者22例(16.7%),轻度异常者46例(34.8%),中度异常者50例(37.9%),重度异常者14(10.6%),总异常110例(83.3%);EEG正常或轻度异常主要见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EEG 重度异常主要见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EEG异常程度越重,预后越差。结论:EEG可反映脑梗死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其异常程度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对63例癫痫患者进行三维脑电地形图检查,异常率为80.9%,局灶性功率增高为68.62%,其中异常率最高为局灶性较低(92.3%)和全身强直阵挛较低(86.62%)。局灶性发作者83.33%表现为局灶性功率增高。颞叶癫痫加蝶骨电极后能清楚显示颞区高功率灶,有助于诊断。CT异常者三维脑电地形图均有异常,且69.23%局灶功率增高区域与CT灶基本相符合,说明三维脑电地形图有助于癫痫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并与CT结果比较。方法:对173例颅脑外伤患进行EEG和CT检查。结果:发现EEG异常率为46.8%,主要为不同程度慢波增多,部分病例还出现局灶性变化及痫样波。结论:1、颅脑外伤EEG变化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外伤严重程度愈高,其EEG异常率愈高,出现局灶及痫样波机率也愈多。2、轻及中型颅脑外伤EEG较CT异常率高,提示大多系脑功能变化而非结构性改变;而重型颅脑外伤两无明显差异。3、动态检查EEG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脑桥脑角(CPA)肿瘤脑电图(EEG)特征及其发生机理。方法:106例CPA肿瘤患者(男45例,女61例,15~64岁,平均42.9岁),以8或13导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进行术前EEG描记,再分析其结果。结果:EEG未见异常47例(44.3%);弥漫性异常17例(16.1%),其中轻度10例,中度3例,重度4例;局灶性异常42例(39.6%)。结论:CPA肿瘤属良性肿瘤,病程早、中期,EEG多属正常;病程晚期,或累及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则符合大脑中线深部肿瘤的EEG特征,呈弥漫性异常;EEG局灶性异常与瘤体直径无显著相关,与囊变显著相关,实质性肿瘤导致脑干移位,易引起局灶性异常;CPA肿瘤局灶性异常多反映在颞、顶、枕部,与皮质桥脑束的解剖走行有关。  相似文献   

5.
51例轻度闭合性脑外伤患者中,经CT证实为轻度脑挫伤者10例,临床表现头痛、头昏(其中8例有注意力不集中及记忆力减退).EEG异常率为90%。CT阴性的41例脑震荡病人中,仅5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及记忆力减退的症状。EEG异常率为9.76%。与轻度脑挫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提示临床症状较明显的轻度脑外伤病人应老虑轻度脑挫伤的可能。CT能鉴别出这类患者,而EEG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1560例老年人癫痫(EP)进行了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及病因的分析。原发性EP(540例.34.6%)EEG以轻、中度弥漫性异常为多见,BEAM为弥漫性慢波功率级别增高,α波功率级别减低,继发性EP(1020例,65.4%)EEG以局灶性慢波增多或弥漫性慢波节律为主。BEAM以局灶性慢波功率级别增高、两半球相对应区明显不对称。及α功率级别分布异常为突出表现。903例加作了蝶骨电极检查。脑波绝大多数与常规电极相同,仅在极少数人中见有痫性放电,慢波增多为老年人EP的主要表现。痫性放电极少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EEG)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58例脑梗死、27例脑出血和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类脑卒中共96例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期(1~12 d)监测EEG加以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48 h内行颅脑CT扫描检查,首次颅脑CT扫描无异常发现者在发病后5 d以内复查CT,部分患者行颅脑MRI检查. 结果: 三类脑卒中患者急性期EEG均有异常,其EEG异常与意识状态、病灶部位和范围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4 d内的EEG主要表现为弥散性慢波,5 d后慢波逐渐变得局限;幕上脑出血患者的EEG表现为弥散性慢波背景上与病灶部位有关的局灶异常,脑干出血患者的EEG可表现为α昏迷,小脑出血患者的EEG多无明显异常;脑梗死患者的EEG多为病侧局灶慢波异常.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EEG异常变化与病变性质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依据EEG改变可以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年来我院确诊的96例PD患者的脑电图(EEG)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D各型中,震颤型患者EEG异常率(61.9%)。高于混合型(46%)和强直好动型(45%)(P<0.05);CT证实有脑萎缩患者EEG异常率(67.9%),显著高于无脑萎缩者(43.9%)(P<0.01)。BAEP检查有异常者,EEG异常率(68.4%)显著高于BAEP检查正常者(41.7%)(P<0.01),而脑电阻图检查正常与异常者,EEG异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文章讨论了PD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可能原因和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检查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50例病毒性脑炎的病人进行EEG检查及跟踪观察。结果:250例患者中EEG诊断界限28例,轻度异常58例,中度异常128例,重度异常40例。EEG大多为弥慢性异常。其中有44例在弥漫性异常的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改变,临床伴有抽风发作者EEG出现尖波,棘波,尖棘慢综合波等改变(异常率占90.40%)与其他文献报道相符合。结论:EEG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转归,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SCS)患者脑电图(EEG)的改变。方法:应用丹麦丹迪公司SEEG—16道脑电图仪,对39例正常老人和24例SCS患者的EEG作了检查。结果:SCS患者异常EEG(66.7%)显著多于正常老人(28.2%),(X~2检查,P<0.01)。异常表现以局灶性θ、δ波为主(X~2检查,P<0.01)。不同年龄组的异常率比较,CASI量表与EEG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未达显著性(P>0.05)。结论:SCS患者的EEG可表现出具有不同于正常老人对照组衰老的变异,因而对了解SCS患者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析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电图(EEG)所见及与临床的关系。SAH的EEG异常率83%,异常EEG主要有三种形式:以普遍性改变为主(66%);广泛性异常伴局灶慢波;局灶性改变。EEG中、重度异常以病后24h~10天居多(89%)。EEG异常与高血压及腰穿压力增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意识障碍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提示EEG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另外EEG限局性异常与CT病灶和脑血管造影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裴保萍  任安平 《医学信息》2005,18(11):1530-153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的结果,并和脑脊液、CT等的检查结果对比。结果首次EEG异常率为95.18%,BEAM的表现与之相符。治疗后多次复查EEG及BEAM,均恢复正常。结论EEG及BEAM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发现异常、提供诊断依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着其它检测手段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50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其EEG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中,脑电图检查全部异常,异常率100%.EEG异常类型:弥散性异常35例((70%);弥散伴局限性异常15例(30%),其中出现痛样放电1例.结论:EEG检查可作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依据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儿童脑电图纺锤波不对称与CT、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脑电图纺锤波不对称与C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5例儿童睡眠纺锤波不对称的脑电图结果与CT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炎、脑萎缩、脑出血及脑挫伤的病例,脑电图纺锤波异常的部位与CT提示的病变部位基本一致;而外部性脑积水的病例CT表现是双侧额区或额顶区病变,纺锤波表现是一侧异常。结论:纺锤波的一侧性或局灶性波幅下降提示脑内存在病变,是一种异常脑电图,且具有一定的定侧定位意义。一侧性或局灶性的纺锤波波幅降低与背景脑电活动的正常与否,对评估脑部疾病的转归和临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探讨脑电图作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对2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图、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率100%,脑脊液异常率52.4%,头颅CT异常率10.8%。结论: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改变较脑脊液及头颅CT的变化为早,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1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分析,其临床表现以颞叶症状及意识障碍为主。脑脊液单疱病毒抗体9/10例阳性。脑电图8/9例异常,以广泛异常加局限异常为多见,蝶骨电极可提高其阳性率,动态观察见EEG随病情好转而改善。头颅CT(或)和MRI9/11例异常,以额颞叶为主。早期用无环鸟苷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seizure,GTCS)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及脑电图(EEG)检查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继发GTCS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特征及EEG改变.结果 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发病2周内出现GTCS者21例(70%),发病15-28 d出现GTCS者9例(30%);27例患者脑脊液检查,主要异常表现为压力、细胞数、蛋白增高,脑脊液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12/16;19例(63.3%)头颅MR1异常;患者发病初期EEG均出现异常.结论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EEG检查对病毒性脑炎合并癫痫患者的诊断、继发GTCS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后痉挛发作的临床及录像脑电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并痉挛发作的临床及录像脑电图资料。结果:25例患儿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岁零2个月,平均2岁零10个月。临床表现、脑脊液与影像学均符合病毒性脑炎标准。痉挛发作发生在起病后30~90d,22例(88%)患儿的痉挛发作不成串,3例(12%)为成串痉挛发作,6例(24%)为不对称痉挛发作;脑电图背景节律均不正常,18例患儿存在局灶性或一侧性慢波,发作间期癎样放电为局灶性、一侧性或广泛性,仅2例(8%)患儿为高度节律紊乱。7例伴有部分性发作,5例伴有肌阵挛发作,4例伴不典型失神发作,2例伴有强直发作。25例患儿经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妥泰、拉莫三嗪或激素等治疗,11例(44%)发作无变化,9例(36%)发作减少≤50%,5例(20%)发作减少≥50%,无1例发作完全消失。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痉挛发作出现在疾病的恢复期,痉挛发作不成串,脑电图无高度节律紊乱,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