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妇女中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采用BvblueTM测定方法对2005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妇产科门诊572例有性生活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细菌性阴道病总阳性率16.26%,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在阴道分泌物性状、清洁度组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建议把BV检测列为妇科普查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妇女阴道炎病原菌的检测,探讨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向临床提供各种阴道病的趋向数据。方法:对2010年4~8月来我所进行妇女病普查的2008例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滴虫性阴道炎164例(占8.2%),细菌性阴道病(BV)330例(占16.4%),霉菌性阴道炎273例(占13.6%),混合性阴道炎93例(占4.6%)。结论: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妇女阴道病主要以霉菌性和BV阴道炎发病较高,其它致病菌引发的阴道炎所占比例也不少,所以妇女病普查普治对妇女保健是很关键的,值得加强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及其与清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BvblueTM测定方法对2005年7月~2006年6月龙岩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3595例妇科门诊病人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 细菌性阴道病总阳性率16.02%,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在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中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 建议把BV检测列为妇科普查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 在妇科、计划生育门诊人群及孕妇中的患病率,探讨方便、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时治疗以防止其并发症.方法:1999年1~10月对我院585例妇科门诊病人、138例早孕流产者、54例中孕引产患者及37例分娩前孕妇行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结果:BV患病率妇科门诊病人18.63%,早孕者8.70%,中孕者11.11%,晚孕者21.62%.135例BV患者中34.81%无典型症状,52%合并其它阴道炎症. 结论:BV患者在妇女人群中并非罕见,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方便,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应列为门诊常规项目.甲硝唑、替硝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非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观察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对542名经阴道手术前妇女进行BV筛查,有158例BV患者接受硝基咪唑类药物全身及局部联合治疗7d,停药4~7d后复查。结果:非妊娠期的妇女BV发病率为29.1%(158/542),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BV的治愈率达93.0%(147/158)。随访3个月复发17例,复发率为10.9%(17/156)。结论:BV在生育期妇女发病率较高,经阴道手术前应进行BV筛查及治疗,以防感染的医原性扩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女阴道健康状况及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线索细胞及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本院妇科疑似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标本835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及分泌物直接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两者相结合检查清洁度、线索细胞;唾液酸酶法检测BV。结果清洁度Ⅰ~Ⅱ占27.55%,BV阳性率为2.40%,线索细胞检出率1.32%;清洁度Ⅲ~Ⅳ占72.45%,病原菌阳性率为46.23%,其中BV阳性率为30.55%,线索细胞检出率为23.48%。结论清洁度异常率比正常率偏高;清洁度正常不一定没有细菌性阴道病;BV的出现严重威胁妇女身体健康,正确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唾液酸酶法检测BV虽有快速、操作简单、显色结果易判断,但温度、时间、取材问题等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苏娜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878-2878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妇女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检测,了解本地区各种阴道病的趋向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90例妇科门诊住院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生理盐水湿片镜检,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结果:检出真菌性阴道炎495例占38.37%,BV380例占29.46%,滴虫性阴道炎108例占8.37%,淋病36例占2.79%,其它阴道炎103例占7.98%。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病主要以BV和真菌性阴道炎发病较高,同时支原体、衣原体及其它致病菌引发的阴道炎所占比例也不少,值得加强防治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在妇科门诊人群患病率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2936例妇科门诊患者,按细菌性阴道病四项诊断标准进行白带检查,对患者给予替硝唑(2g顿服2天),夫妻同治,2周随访。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在门诊患病率4.94%,145例BV患者中,有37.2%无明显症状,而以其他症状就诊以及术后复查就诊,常规检查发现。88例追踪全部治愈,追踪率61.1%。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是妇科较常见疾病,疗效高,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9.
唐敏云 《海南医学》2008,19(8):142-143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揭示本地区各种阴道病的趋向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35例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理盐水湿片镜检胺试验PH。结果检出念珠菌病为364例占23.7%,细菌性阴道病(BV)408例占26.6%滴虫病129例占8.40%,念珠带菌者147例占9.6%淋病44例占2.9%。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病主要以BV和念珠的发病较高,同时在念珠的检出时需注意镜检中出现的假菌丝的情况,供临床医生参考症状和体征来诊断。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期妇女最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唾液酶法可快速检测BV,其特异性高,操作简单便,短时间内可检测结果.因此适合于妇科疾病的筛选普查.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2月以白带增多或外阴不适为主诉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病人500例,育龄妇女480例,绝经期妇女2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炎患者病原体感染及微生态状况,为阴道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阴道分泌物常规显微镜检联合需氧菌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五项预成酶谱分析技术对21 812例妇科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1)21 812例阴道分泌物送检标本检出假丝酵母菌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BV、AV、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TV)单一感染及各类混合感染共计13 510例,总检出率61.94%;13 510例感染标本中,单一感染6 391例占47.31%,混合感染7 119例占52.69%。混合感染中,AV合并VVC2 323例,占32.63%,构成比最高;其次为AV合并BV 2 113例占29.68%。(2)检测结果按4个月份段进行统计分析,VVC在1~3月检出844例(15.12%);混合感染在7~9月检出2 328例(42.48%),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1 812例阴道分泌物送检标本中,乳酸杆菌失衡检出率78.19%,常见阴道炎与阴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VVC、BV、AV、TV及混合感染菌群失调的检出百分比分别为83.85%、95.67%、100%、96.97%、100%。结论:本地区常见阴道炎及混合感染发生率高,阴道菌群失调多见,混合性阴道炎以AV混合感染为主,VVC和混合性阴道炎的感染与季节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云南白族地区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BV的综合实验室检查对130例白族妇女进行BV的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BV检出率为49.2%(64/130),滴虫性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阴道炎均为7.7%(10/130),均低于BV的检出率。结论:提示BV仍为云南白族地区的常见阴道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卵巢癌合并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330例,分析合并阴道炎患者感染率及阴道微生态特征。根据是否合并阴道炎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2组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避孕套使用、性生活频率、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影响因素。 结果330例卵巢癌患者中合并阴道炎117例(35.45%)。117例患者中感染类型占比前三为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35例(29.91%)、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30例(25.64%)、微生态失调28例(23.93%)。感染组年龄≥50岁、有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2次/周、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比例高于非感染组,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比例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2次/周、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卵巢癌合并阴道炎患者以VVC为主,BV次之。年龄、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化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保护因素。临床应依据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纠正危险因素涉及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生理健康知识及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4.
苏德永 《四川医学》2012,33(7):1302-1304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道病原菌感染情况。方法取受检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清洁度、霉菌、滴虫及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结果体检组447例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正常(Ⅰ°~Ⅱ°)255例,清洁度Ⅲ°172例,Ⅳ°20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检出率为43.17%。门诊就诊者447例,清洁度正常(Ⅰ°~Ⅱ°)71例,清洁度Ⅲ°308例,Ⅳ°68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检出率为84.50%。体检组人群霉菌性阴道炎检出28例,检出率为5.85%;门诊就诊者检出114例,检出率25.63%;滴虫性阴道炎体检组人群未检出,门诊就诊者检出8例,检出率1.81%;G-双球菌体检人群未检出,门诊就诊者检出2例,检出率0.42%。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较高,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接受健康体检的女性110例,采用传统方法对受检女性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pH、革兰染色及清洁度检查,并作阴道菌群分析;同时采用AV、BV五项联合检测进行测定.结果:110例受检者中传统方法检测阴道菌群正常42例(38.18%),阴道菌群异常68例(61.82%);阴道菌群异常的预成酶阳性率(除凝固酶外)均高于阴道菌群正常的预成酶阳性率(P<0.05~P<0.01).结论:AV、BV五项联合检测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其检测灵敏度高,结果较为准确,可作为临床快速筛查方法,更有效地评价阴道微生态情况.  相似文献   

16.
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贵阳市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现状,对288例以白带增多或外阴不适为主诉的患者进行了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观察细菌特点及线索细胞。结果显示,引起BV的细菌有加德纳细菌形态细菌和(或)类村菌形态细菌、弯曲弧菌形态细菌、革兰阳性球菌等。检出BV患者135例,检出率为46.88%,其中合并滴虫、霉菌感染的分别为20例(14.81%)、14例(10.37%);滴虫  相似文献   

17.
多种病原体交叉感染所致阴道炎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阴道炎多种病原体交叉感染的原因,了解各病之间交叉感染的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盐水涂片法直接镜检念珠菌和阴道滴虫,以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结果 在被检人群中BV、念珠菌、滴虫阳性率分别为29.33%(220/750)、9.73%(73/750)、2.0%(15/750)。BV交叉感染念珠菌厦滴虫阳性率分别为7.27%(16/220)、5.91%(13/220)。在念珠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中,BV阳性率分别为21.92%(16/73)、86.67%(13/15)。结论 在妇科感染性疾病中,BV阳性率最高,并且和念珠菌、滴虫相互交叉感染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对白带检查时,最好同时进行多种病原体测定。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美强  张洪昆 《中外医疗》2013,32(13):169-170
目的对妇科门诊837例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大体了解罹患阴道炎情况,为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每例样本同时取干管和生理盐水管,前者采用妇炎知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以下简称试剂盒)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快速检测;后者常规涂片法镜检清洁度、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TV)和真菌。结果 837例中患真菌、BV及TV,包括混合感染者299例,其中真菌感染占57.9%,BV占38.1%,TV占16.7%,混合感染占12.7%;非以上情形者538例(64.3%),其中有不同程度炎症者占87.5%,所有指标均示正常者31例(5.7%)。以上各情况均主要集中在20~29年龄段。结论阴道炎感染率较高,致病菌呈多样性分布,并提示在不同年龄妇女阴道炎致病菌所占比率不同,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因素及个人行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道炎病人在不同年龄段及在不同季节阴道分泌物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妇产科门诊的阴道炎病人的阴道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涂片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以唾液酸酶法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的快速检测。结果 2583例标本中,不同年龄段就诊患者20~30岁,31~50岁,50岁组BV阳性率分别为45.28%、41.69%、29.79%,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P0.05)。不同季节:冬、春、夏、秋季就诊患者BV阳性率分别为36.61%、30.87%、54.91%、48.63%,各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23,P0.05)。而假丝酵母菌和滴虫在年龄和季节分组中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的发生在不同季节和年龄之间有着不同的感染率。本地区中20~30岁年龄段和夏秋季节是BV的高发期,冬夏季节是念珠菌性阴道炎的高发期,应注意性生活频度和个人生活、卫生习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降低常见病原体感染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及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温百端  刘晓 《重庆医学》2006,35(13):1206-1207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在外阴、阴道感染中所占的比例,及对治疗方法的探讨。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280例患者进行白带检查,按BV的诊断标准,给BV患者口服甲硝唑0.2g,tid,连用3d。曼舒林1片阴道上药,每日1次,连用4d。1周和2周后各复查1次。结果BV患者妇科门诊的患病率为11.02%。外阴阴道感染患者中的28.78%是BV患者,其中20%以腹痛、不孕症就诊。治愈率100%。结论BV患者在妇科门诊患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应常规检查、甲硝唑联合曼舒林治疗BV,疗程短,方法简便,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