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26例胫骨骨折患者,石膏治疗11例,钢板螺钉治疗50例,外固定架治疗15例,带锁髓内钉治疗50例。结果12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0个月。带锁髓内钉组无感染、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病例;而其他方法均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疗效优于钢板螺钉和外固定架等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胫骨骨折的治疗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5例胫骨骨折的治疗,其中石膏组8例,钢板螺丝钉组10例,外固定架组36例,带锁髓内钉组11例.结果:65例患者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9个月.带锁髓内钉组无感染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结论:开放性胫骨骨折临床多见,感染及不愈合率高,带锁髓内钉是GustiloⅡ型以下骨折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的合理固定方法。方法:110名从1999年1月~2006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共112个肢体,采用三种固定方法治疗:AO钢板29例,单臂外固定架46例,带锁髓内钉3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并观察术后的平均愈合时间、感染率、骨不连率和并发症。结果平均愈合时间AO钢板为11.2个月,单侧外固定架为6.7个月,带锁髓内钉为12.1个月,感染率A0钢板为13.3%,单侧外固定架为8.9%,带锁髓内钉为10.3%。关节功能障碍A0钢板为11.1%,单侧外固定架无功能障碍,带锁髓内钉为2.7%。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8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术后比较2组患者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评定采用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5个月,中位数10个月。交锁髓内钉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外固定架组[(38.1±4.2)d,(53.4±5.1)d,t=7.398,P=0.013;(136.1±10.0)d,(193.5±8.3)d,t=8.654,P=0.011];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标准评定,交锁髓内钉组优20例、良9例、可9例、差2例,外固定架组优12例、良9例、可15例、差4例,交锁髓内钉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外固定架组(R交锁髓内钉组=35.52,R外固定架组=45.48,Z=-2.021,P=0.043)。至随访结束时,交锁髓内钉组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发生断钉,外固定架组6例发生切口感染、4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7,P=0.077)。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骨折愈合快、疗效确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折骨不连的方法。方法:用单恻多功能外固定架或交锁髓内钉固定并植骨,术后按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结果:随访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最快为4个月,最迟8个月,平均6个月,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满意。结论: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或交锁髓内钉固定并植骨,术后按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方法简便,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胫前软组织损伤Tscherne&Oestern分级与胫骨骨折治疗方法间的关联性。方法对119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胫前软组织损伤程度采用Tscherne&Oestern标准分级,分别采用解剖钢板、带锁髓内钉及外固定架治疗,观察比较3种方法临床疗效。结果骨折全部愈合,其中3例出现术后感染,2例术后切口不愈合,8例骨折延迟愈合,5例骨不连接经二次手术后骨折愈合,3例畸形愈合。结论解剖钢板适用于Tscherne&Oestern分级0级、Ⅰ级及部分Ⅱ级远、近端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钉适用于Tscherne&Oestern分级0级、Ⅰ级、Ⅱ级及Ⅲ级中段胫骨骨折;外固定架适用于Tscherne&Oestern分级部分Ⅱ级及Ⅲ级远、近端胫骨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螺钉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治疗的9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其中50例患者66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46例51处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观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带锁髓内钉阎定优43例(86.0%),钢板螺钉固定治优34例(73.9%),A组疗效显著高于B组;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带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4例(发生率8.0%),钢板螺钉固定并发症17例(发生率36.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B组显著高于A组。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较钢板螺钉固定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心力遮挡小、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配合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至2012年1月用外固定架配合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病例选择、手术技巧,术后康复的治疗经验.结果:37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9周.结论:采用外固定架配合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能更好地保护骨折端血运,有利于肢体骨折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胫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钉静力性固定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6~48岁,中位数32岁。按AO分类标准,A型骨折8例、B型骨折3例。根据骨折端X线表现,骨端肥大型4例、骨端正常型3例、骨端萎缩型4例。对所有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中位数8个月。8例患者骨折在行动力化治疗后6个月内愈合;2例患者的骨折在动力化治疗后6个月内仍未愈合,1例发生髓内钉断裂。对治疗失败的3例患者行更换髓内钉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8周后行动力化治疗,骨折均于5个月内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动力化是治疗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7年至2009年收治的53例胫骨骨折患者给予带锁髓内钉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18个月53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1个月,均未出现畸形愈合、骨不愈合、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或断裂现象,优良率为96.2%。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固定牢、创伤小、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3月~2003年,我们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肥大型骨不连42例,经至少6个月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18~59岁,平均38岁.左侧22例,右侧20例.从受伤到交锁髓内钉固定平均时间8个月.原采用非手术治疗7例,手术治疗35例,其中外固定架固定10例,普通钢板固定13例,加压钢板固定6例,普通髓内钉固定3例,单纯螺钉固定2例,交锁髓内钉固定1例.经历手术2次者4例,6次者1例.肥大型骨不连按X线分型象足型18例,马蹄型9例,营养缺乏型15例.全部采用国产(江苏武进第三医疗器械厂)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术中扩髓,折端不植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以来我院收住36例胫骨中下1/3骨折病人应用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常规使用手提x光机透视。结果:随访资料完整的30例病人无感染,术后X片复查,锁钉全部正确锁入,骨折解剖复位、畸形矫正满意,平均随访10个月,均完全愈合或有明显骨痂生长。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出现髓内钉折弯、断裂、旋转、锁钉脱出等现象。结论:应用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具有固定稳妥、畸形矫正满意、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活动关节,并发症少,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钢板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至2009年间收治的成人新鲜肱骨干骨折病例62例,其中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30例,钢板治疗32例.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时间,桡神经损伤,术后关节功能(Rodriguez M erchan 的标准).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个月.术后6月愈合率钢板组59.4%,髓内钉组80% 桡神经损伤钢板组3例,髓内钉组则无 术后关节功能评分髓内钉组优24例,钢板组优23例 术后骨不连钢板组2例,髓内钉组无.结论:髓内钉同钢板对于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均能提供稳定固定及满意疗效,但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髓内钉则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开放性胫骨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8~63岁,平均33.8岁,均采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自体髂骨植骨的临床疗效分析。手术用小切口或延长伤口切开复位,非扩髓或者有限扩髓,采用静力型或动力型固定方法。结果:经5~18个月随访,愈合17例,延迟愈合1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8周,膝、踝关节功能活动良好,1例软组织感染,无髓内钉及锁钉脱落或断裂现象。结论:非扩髓带锁髓内钉+自体髂骨植骨在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中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感染率低,促进骨痂生长,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64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应用带锁髓内钉扩髓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对照组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4例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AO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下肢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采用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治疗,有利于骨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发生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4例股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患者进行观察、治疗.行髓内钉动力化4例;行髓内钉动力化加自体髂骨移植6例;取出髓内钉更换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4例.结果:14例患者分别接受了髓内钉摘除、清理断面、再复位钢板螺钉固定及变静力为动力、植骨等方法治疗,平均随访10个月,全部愈合,功能良好.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断钉、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因此对技术操作的要求及后期的功能锻炼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06例股骨及胫骨干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的临床资料,全部应用静力型固定,并对其优缺点、手术技巧及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骨折全部愈合,股骨骨折愈合时间5~8.5个月,平均6个月;胫骨骨折愈合时间8~10个月,平均8.5个月,无1例发生骨髓感染。结论:带锁髓内钉是良好的下肢长管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获得随方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带锁髓内钉内内固定56例和加压钢板内固定47例共103例,统计比较两组的愈合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出现骨痂时间带锁髓内钉组为(2.87±0.51)个月,加压钢板内固定组为(3.24±0.76)个月(P〈0.01);下在负重时间带锁髓内钉组为(2.50±0.72)个月,加压钢板内固定组为(3.50±0.76)个月(P〈0.01);骨折完全愈合时间带锁髓内钉组为(8.94±3.50)个月,加压钢板内固定组为(10.99±3.26)个月(P〈0.01)。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和固定作用,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坚强、能早期负重、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内固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固定法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骨科行带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0 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20 例骨折均完全愈合,有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出现术口感染,其余患者术口均为甲级愈合,复查X线片没有一例出现骨不连、内固定材料松动或断裂.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的愈合时间为3~8个月,钢板固定骨折的愈合时间为4~10个月.术后患者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无肢体短缩或畸形现象,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时根据骨折的部位和软组织的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