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海燕  刘彩霞  李佳恒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47-2248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压水平分布现状,为相关部门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以减少或延缓脑卒中的发生。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社区中随机抽取≥45岁以上的常驻居民460人作为被调查对象,分析其血压分布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两个部分。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2.3%,男性患病率为64.3%,女性患病率为61.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卒中高危人群血压水平分级正常血压者中,血压正常高值筛出率占38.2%,;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曾诊断为高血压者为112人,占脑卒中高危人群的29.3%;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2级、3级之和占38.4%,高于高血压1级的患病率(34.0%)。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因此,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延缓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50岁以上农村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怀柔区户籍≥50岁农村居民196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然后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0岁农村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为77.4%,除家族史、年龄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外,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56.0%),其次为吸烟(33.5%)和肥胖(22.6%)。男性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血压;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肥胖。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肥胖患病人群和吸烟(男性为重点人群)所占比例较高,应作为脑卒中干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常规干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为制定脑卒中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健康教育、药物干预等方法对干预前后1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体质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脑卒中高危因素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在996名被检者中,有脑卒中高危因素者662例,检出率为66.47%.干预1年前后结果显示,总胆固醇由(5.20±0.92)mmol/L降至(5.05±0.96) mmol/L,尿酸由(316.92±85.29) μmol/L降至(300.48±96.85)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压、血糖、体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干预无效果.结论 常规干预很难改变人群的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方法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建梅  张海燕 《中国健康教育》2011,(10):770-771,780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超重肥胖分布现状,为相关部门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以减少或延缓脑卒中的发生。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社区中随机抽取≥4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分析其超重肥胖人群分布现状。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超重肥胖患病率为80.1%,男性患病率为75.0%%,女性患病率为83.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体重指数筛出率仅为19.6%,超重人群筛出率为45.8%,肥胖人群筛出率为34.6%,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怀柔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肥胖超重患病率较高,因此应积极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延缓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方案进行健康干预,探讨该方案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方法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普及性宣教、个体化指导和中医药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方案进行健康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提高,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降低。结论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方案进行健康干预,有利于降低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此方案适宜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效果,为河北省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7—2020年河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于2017—2018年,选取河北省的10 663名初筛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给予其生活行为方式指导,心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等健康干预,干预为期两年,并于2019年和2020年进行随访调查。比较干预前、干预1年和干预2年调查研究对象膳食情况、生活行为方式、体格检查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Cochran’s Q检验和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矫正。结果 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7 980名。3次调查中研究对象膳食情况和生活行为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杂粮、蛋类及制品、腌制蔬菜、新鲜水果、豆制品、乳类及其制品的经常食用频率在干预后逐年上升,吸烟和饮酒比例在干预后逐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0.05)。3次调查中研究对象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体质指数、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临朐县某农村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2年后的效果,为下一步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临朐县某农村社区2019年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377例,对其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每半年随访一次,调查干预2年后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变化情况。结果:2021年随访时,死亡69例、失访71例,共随访到237例,随访率为62.86%。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分别由2019年的35.81%、84.35%、68.44%、34.22%下降至2021年的27.43%、80.59%、50.63%、21.10%;缺乏锻炼和超重/肥胖者占比分别由2019年的1.33%和45.48%升高至2021年的8.44%和56.54%;干预后显著改善的血清指标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是行之有效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法,今后应将干预重点放在控制体重、增强体育锻炼、降低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方面。  相似文献   

8.
服务场所高危人群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女性性工作者一直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重点人群。服务场所高危人群社区干预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最大可能的为女性性工作者创造有利于行为改变的支持环境 ,如何通过发掘女性性工作者社区中可利用的资源 ,如利用她们的管理者 (妈咪 )作为教育者、宣传者 ,即采取中介干预模式对目标人群———女性性工作者进行有效地和可持续性地干预 ,达到提高女性性工作者对HIV/AIDS认知水平 ,提高避孕套使用率的目的。这里我们对这种干预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价。1 研究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取某市服务场所相对集中的某镇作为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危人群艾滋病相关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利用一年时间对其开展两轮培训活动。同时向目标人群发放宣传资料与安全套,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8.06%提高到干预后的88.59%,干预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正确认识使用安全套作用由干预前的60.00%提高到干预后的100.00%,干预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性行为时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由干预前的29.00%提高到干预后的94.50%,干预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相关干预,能提高该人群的相关知识水平和行为正确率,对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推行百分之百安全套活动和建立安全性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雅  白俊梅  谢彧洋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0):767-768,787
目的研究如何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活动。方法对北京市20多家娱乐场所内提供性服务的小姐开展干预活动,在干预前后对她们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P〈0.01);对自己职业的危险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明显上升(P〈0.01)。结论有效的干预活动可提高高危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的认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毛玉梅 《职业与健康》2012,28(6):718-719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初筛实验室2005—2010年HIV抗体检测结果,为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该CDC承担检测的重点人群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2005—2010年北京市怀柔区重点人群检测10 807人,HIV抗体阳性率为0.17%,男男同性恋(MSM)人群阳性率检出最高,为6.94%。5种重点人群(暗娼、羁押人员、男男同性恋者、性病就诊者、自愿咨询)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24,P0.01)。HIV阳性者中83.33%的是20~39岁的青年人。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重点人群中MSM人群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阳性者中的青年人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江西省脑卒中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3 044人,通过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信息.结果 江西省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0.46%(标化率18.85%),城市高于乡镇(20.86%vs 19.96%,Wald x2=...  相似文献   

13.
涂雯  张曼  杨莉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9):1118-1122
目的 调查武汉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一般资料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方面的健康促进行为状况,以便针对性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及医疗建议。方法 于2020年6—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武汉市13个行政区中随机选取1个常驻人口≥5 000人的社区,对该社区内的≥40岁常住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一步完成健康促进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2 315名武汉市社区≥40岁常住居民进行脑卒中筛查,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39例,占比10.32%。危险因素≥3项者183例,8项危险因素筛查比例依次为:缺乏运动122例(66.67%)、血脂异常118例(64.48%)、超重或肥胖106例(57.92%)、高血压103例(56.28%)、脑卒中家族史74例(40.44%)、吸烟史66例(36.07%)、糖尿病34例(18.58%)、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5例(2.73%),满足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史的高危人群为56例,其中既往脑卒中史49例(87.50%),既往TIA史7例(12.50%)。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情况、经济状况(月收入)、医保类型的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卒中高危人群HPLP Ⅱ总评分为(116.01±18.13)分,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间关系(64.42%)、营养(59.28%)、压力管理(58.08%)、健康职责(53.14%)、自我实现(57.13%)、运动锻炼(47.70%)。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状况不容乐观,缺乏运动以及高糖高脂饮食是主要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应针对以上要素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安胶囊重点预防措施的人群实施效果.方法从上海市南汇区全区696 558人群选择≥35岁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者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筛选出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值低于70分的脑卒中高危个体18 271例作为干预对象.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在同样接受一般干预的基础上,将10 313例接受"脑安胶囊"干预者作为重点干预组,另7958例未接受脑安胶囊干预者作为一般干预组.随访监测干预后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评价干预策略实施3年后的预防效果.结果重点干预组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一般干预组(P<0.01),男性下降53.8%,相对危险度为0.46(0.33~0.64);女性下降58.4%,相对危险度为0.39(0.30~0.50).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筛选进入方程的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病史、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值、年龄、性别和脑安胶囊干预,其中脑安胶囊干预的相对危险度为0.41,在诸因素中作用最强.结论干预策略实施3年后,脑安胶囊重点干预组的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一般干预组,脑安胶囊干预是高危个体脑卒中发病最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华路街道人群中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对该街道1997 年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1997 年该街道脑卒中粗发病率为179 .44/10 万( 标化发病率为115 .83/10 万),粗死亡率为120.66/10 万( 标化死亡率为76 .34/10 万) 。缺血型脑卒中分别占该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64.65 % 和56.41% 。在78 例死亡病例中,83.33% 伴有高血压史,其中不规律服药占48 .72% ,规律服药占34 .61% 。结论 1997 年新华路街道人群中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低于上海市的平均水平,可能与新华路街道从1996 年起开展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社区人群综合性防治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12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5个街道,对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利用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简易评估工具,计算识别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结果 共有效调查802人,其中男性371人,女性431人。年龄为40~92岁,平均(55.20±11.10)岁;多为已婚,占比90.15%,受教育程度分布均衡,职业占比最高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8.88%)。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95例(检出率24.31%),男性检出率(34.50%)高于女性(15.55%)(P<0.01)。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为4.76%。19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暴露率最高的前5项危险因素是高血压(76.92%)、血脂异常(64.10%)、缺乏运动(61.54%)、吸烟(43.08%)、糖尿病(33.33%)。结论 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应普及筛查工作,并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高危人群干预措施效果,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资源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盖项目中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KABP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国家M&E框架知晓率达到87.92%,UNGASS知晓率达到83.33%.对比2次问卷调查结果,高危人群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P<0.05).女性涉性人员中"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