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低场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e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临床常见的髋关节疾痫,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可防止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发展,进而防止股骨头塌陷,恢复关节功能X线摄片、CT、MRI是其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MRI应用较晚,但MRI对ANFH的早期诊断最敏感、最特异,敏感性达到100%本文收集一组早期ANFH病例,共25例,30个股骨头,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进一步明确早期ANFH的MRI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CT与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征象,并比较两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检查和治疗的5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109个股骨头坏死,分别进行CT与MRI影像检查,并对其影像学资料和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病例证实I-Ⅱ期股骨头坏死共计57个,CT检查显示28髋未见明显异常征象,29髋发现局部囊变及斑片状或条带状高密度硬化等征象。MRl检查均显示为不等的线状或片状高信号,并伴有少量关节腔积液。Ⅲ期:31个股骨头坏死,CT检查显示有29髋骨小梁缺失和细小囊性变形成,而MRl检查显示31髋骨小梁缺失,部分呈长Tl、T2信号。股骨头塌陷21例,CT检查发现19例,MRl检查发现21例。结论 MRI是股骨头坏死诊断的准确、有效手段,可提供不同时期的影像资料,诊断效果及准确性均优于CT,是临床股骨头坏死的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坏死的CT和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ANFH患者40例,采用CT和MRI行影像学诊断,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诊断结果:0期12例,1期10例,2期12例,3期4例,4期2例。MRI诊断结果:0期4例,1期16例,2期13例,3期7例。结论 ANFH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可有效提高预后,对高危人群应及时行MRI检查,以利于合理的确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周永刚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3):65-6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3例经常规X线检查未能作出明确诊断而临床高度怀疑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行MRI检查。结果其中62例MRI检查股骨头信号异常患者中59例经病理或随访检查证实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符合率为95.2%。结论 MRI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CT和MRI诊断分析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08例,其中有82例为以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对已确诊的82例患者给予观察组使用MRI诊断分析,和对照组使用CT诊断分析;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两组的鉴别检查的结果,对比其在手术中的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同率,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CT鉴别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和CT在Ⅱ期和Ⅲ期的诊断无显著的差异性,但在Ⅰ期的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MRI的诊断率和确诊率明显高于CT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与探讨CT与MRi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髋部股骨头坏死高危患者共50例70髋,对其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性.结果?本文选取的50例患者共70髋中,进行X线检查显示正常,对其进行CT与MRi检查后显示,CT与MRi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阳性检出率为分别为80%与90%,尤其是MRi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微小的脂肪成分与水分差,使检查结果具有对比度.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均为90%,一致性佳.结论?CT与MRi能够敏感地检测出早期股骨头坏死,且MRi更具有准确性,两种方法均可作为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核素扫描、SPECT与MRI诊断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69个股骨头,所有患者均行核素扫描、SPECT、与MRI检查,分析诊断的敏感性和影像学特征。结果全组患者核素扫描、SPECT以及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100%和100%。SPECT及MRI与核素扫描相比,前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高于核素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及MRI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靠方法,有助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人工骨(羟基磷灰石)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治疗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3年10月至2008年1月期问对FicatⅡ—Ⅲ期的15例(1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死骨清除人工骨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治疗。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疗效,并摄X线片。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24.6个月。结果手术前后采用改良Merled’Aubigne评分法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价。19髋由术前平均11.68分改善至术后平均15.11分。术后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均有所恢复,外形改善,复查时大部分患者的股骨头仍能维持术后的形态,坏死范围未见扩大,患者均对治疗结果感到满意。结论人工骨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法能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保留髋关节功能,推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时间,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FicatⅡ~Ⅲ期患者,尤其适用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扫描采用Argus法和人工法测量股骨头坏死面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探讨Argus测量法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对某院收治的17例(31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坏死面积分别进行Argus法和人工法测量,比较测量结果及所需时间,同时考察2种评定结果与患者疼痛程度及股骨头塌陷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人工法和Argus法所测得的股骨头坏死面积比分别为(33.5±4.08)%和(34.6±4.06)%,2组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法耗时显著长于Argus法((21.3±3.62)min>(7.89±1.03)min,P<0.001).经回归分析,2组坏死面积均与患者疼痛程度呈直线正相关,但Argus法所得数据相关系数大于人工法(0.807 8>0.746 9);此外,随访期发生股骨头塌陷11例(16髋),2组坏死面积均与患者的塌陷程度呈直线正相关,但Argus法所得数据相关系数大于人工法(0.783 8>0.726 7).结论:磁共振扫描采用Argus法测量股骨头坏死面积的精确度和时效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40例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为Ficat分期Ⅰ-Ⅲ期,采用单次足量冲击波治疗,能量密度为0.5-0.6mJ/mm^2,以股骨头缺血坏死部位及其边缘为靶位,共选取4-6点,每点冲击1000次,共冲击4000。6000次,术后3个月内不负重,4-6个月内部分负重。所有病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及12个月进行MRI检查(同时测量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髋关节Harris评分(满分100分)和双侧髋关节X线片。结果40例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后3、6及12个月,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应成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6例ANFH患者的17只髋先常规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继而分别每支血管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供血动脉内共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15~25万u、丹参40ml及低分子右旋糖酐50mg;治疗后复行供血动脉造影检查及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增多,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1~20个月(平均10.5个月)示FicatⅡ期以内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ANFH的血管造影表现是复杂多样的,而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空钉正三角形固定股骨颈骨折对股骨头血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7月,在昌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7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1.5岁。按数字随机法分成A组(138例)和B组(138例)。A组采用三枚中空钉正三角形固定方式,B组采用倒三角形固定方式,术后均随访18个月,比较2组股骨头坏死率。结果 276例均获得完整随访,A组股骨头坏死率5.07%,B组股骨头坏死率18.1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三角置钉对股骨头血运破坏小,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台前县居民股骨头坏死流行现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方式,对河南省台前县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入户进行股骨头坏死筛查,对于体格检查中发现的具有典型症状的疑似病例进行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以既往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1匹配在同村同性别同年龄组(年龄差≤3岁)中选取排除骨科相关疾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共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1 126例,粗现患率3.01‰。男性714例,粗现患率1.91‰;女性412例,粗现患率1.10‰。≤14岁粗现患率0.024‰,15~59岁粗现患率1.76‰,≥60岁粗现患率1.22‰。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入>10 000元(OR=0.504)是股骨头坏死保护因素,以前饮酒(OR=2.597)、使用激素类药物(OR=18.926)和髋关节疾病家族史(OR=6.443)是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台前县股骨头坏死患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壮年,股骨头坏死与家庭收入、以前饮酒、使用激素类药物和髋关节疾病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An experiment study on the femoral head plastic operation to prevent and treat aseptic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Methods 60 Chinese white rabbits were equally random divided into 4 groups. The four groups except A group were made a globose defect and filled with 95% alcohol tampon for 30 minutes. The B group was natural repair group. The C group was filled with bone cement after being made defect. The D group was filled with bone cement added barium sulfate agent after being made defect. After 12 weeks, all rabbits in four groups were killed. The specimens were random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was observed and measured immediately. The other specimen was determined with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extreme anti-pressure rigidity test . Result The femoral heads of bone cement group and the femoral heads of contrast agent bone cement group kept their outline all the time through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observation. After 12 weeks the cartilage thickness of natural repair group (511.74 ± 69.00) was thinner tha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 control group ( A group ) (511.74 ± 69 00 );Bone cement group ( C group) (468. 36 ± 82. 99 ); Bone cement group contrast agent ( D group ) ( 515.61 ±64. 65 ) ], and i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 05, P < 0. 01 ). The rigidity of natural repair group [ (676. 57 ±50. 92) N/mm]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groups[ A group( 884. 66±52. 29)N/mm;C group(1178.40 ± 170.45) N/mm;D group(928.60 ± 104.42) N/mm] ( P <0.05, P<0. 01 ). Conclusions Femoral head plastic operation was simple and it could release pain. And femoral head outline could be kept integrity. It would be a new operation which was used to treat young patients in Ficat Ⅱ~Ⅲ period to postpone or substitute total hip replacement. 相似文献
18.
45例医护人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情况影像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情况及年龄、激素用量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无影响。方法 对所有恢复期医护人员患者做骨盆正位X线摄片、髋关节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99mTc MDP)骨三相检查 ,部分做骨密度检查 ,比较不同年龄及不同激素用量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MRI及骨扫描检查中有无差异。结果 4 5例患者中 2 0例 (4 4 .4 % )发现有不同程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激素用量患者间MRI及骨扫描检查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0 1)。结论 应注意皮质激素对SARS患者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股骨头成形术对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和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分析.方法 6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4组,除A组为正常组其余三组在股骨头颈交界处钻孔造成股骨头缺损,并加用95%酒精30分钟灌注造成股骨头缺损模型.B组股骨头作为自然修复对照.C组股骨头造成缺损酒精填充后填充骨水泥.D组股骨头造成股骨头缺损酒精填充后填充造影剂骨水泥.四组动物于术后12周处死,立即取股骨头标本观察关节软骨性状.然后分别行病理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股骨头关节软骨观察显示骨水泥组和造影剂骨水泥组股骨头外形始终保持完整无变形,四组股骨头软骨厚度自然修复组(314.03±39.45)比正常组(511.74±69.00)、骨水泥组(468.36±82.99)、造影剂骨水泥组(515.61±64.6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抗压试验正常组[(884.66±52.29)N/mm]、骨水泥组[(1178.40±170.45)N/mm]和造影剂骨水泥组[(928.60±104.42)N/mm]刚度荷均数均高于自然修复组[(676.57±50.92)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股骨头成形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可以保持股骨头外形完整,能暂缓或替代关节置换术,有望成为治疗FicatⅡ期~Ⅲ期年轻患者的新型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与MRI诊断早期老年股骨头坏死的表现特点以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160例患者先后行CT和MRI扫描,并检测阳性率、确诊率及临床分期.结果 CT与MRI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阳性检出患者经手术确诊率明显高于CT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和MRI对阳性患者检测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具有相似的临床检出率,而MRI较CT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临床对老年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应综合多类影像学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与经验,方可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