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丁建章 《职业与健康》2012,28(3):363-364,367
脑力工作者是亚健康的高发群体,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缺少运动、生活无规律等可能使耗氧增加,引起机体相对性缺氧,而氧是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必需物质,当机体缺氧时可能在缺氧因子诱导下,使细胞膜损伤,细胞膜电位改变,影响细胞膜的钠钾泵功能及钙通道,线粒体肿胀、破坏,以致影响到ATP的产生,甚至细胞固缩、凋亡。人体的所有活动都依赖能量的持续供给,由于能量的产生和供给的匮乏,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改变,其中脑是机体耗氧最大的器官,平静状态下占全身氧量的20%,对缺氧最敏感,所以亚健康者首先表现为神经系统不适感,如头痛头昏、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作者认为改善缺氧是治疗的关键,高压氧与传统中医中药治疗相比,可迅速、足量、高效地短时间内改善机体缺氧,对脑力工作者亚健康状态具有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2.
孙伟铭    袁也丰  董香丽    邹卿    何璐    林武 《现代预防医学》2015,(9):1570-1570
摘要:目的 探讨江西省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现况及其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职业倦怠问卷—服务行业版(MBI-HSS)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对江西省各地652名基层医务工作者进行测评与分析。结果 (1)SCL-90得分:基层医务工作者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3.193,2.615,3.009,3.327,3.102;P<0.05);而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BI-HSS得分方面:情感淡漠(5.53±4.67)处于轻度水平,个人成就感(24.39±10.21)和情感衰竭(36.79±9.39)均处于中度水平;(3)SCL-90中部分因子与MBI-HSS中的情感淡漠和情绪衰竭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SCL-90中各因子与个人成就感维度之间相关程度相对较低。结论 江西省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均较差,二者密切联系,应加强对该群体的关注并实行积极有效的对策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在职职工270人为调查对象。基于SEM构建职业倦怠因素假设模型,编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8.0软件检验模型及数据的信度、效度,使用Amos7.0软件Maximum Likelihood法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医院管理、心理资本、工作压力、人际交往、自身条件、负面舆论等对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心理资本、人际交往通过工作压力对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有着间接影响。结论医院管理者应当重视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4.
脑力工作者一般指从事会计、写作、编辑、设计、翻译、教师等职业的人员,其工作特点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工作方式一般坐的时间长,活动时间较短。因长期久坐,对循环、消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腰椎增生、痔疮、失眠、便秘等病症。因此,脑力工作者,注意养生保健,是满足身体健康及做好本职工作的最佳良策。要避免脑力劳动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腰宜长伸:脑力工作者的工作姿式,为长期弯腰坐式。其肌肉组织内的静脉血管,可因血液积淤造成循环血容量减少。如在工作之余常伸展腰部,能使背阔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隔离期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水平,分析危险因素,为特殊时期减轻其职业倦怠提供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北省部分社区工作者196名。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工作倦怠问卷调查相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此次问卷调查期间88.3%的社区工作者存在职业倦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工作时长、睡眠质量、焦虑状况是其危险因素(P<0.05)。结论社区工作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睡眠障碍及职业倦怠,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合理安排其工作时间,同时应注意其心理健康状况,以保证其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状况,为预防和减少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职业紧张量表(OSI-R)、职业倦怠量表(MBI)对250名肿瘤专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均存在较高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各维度及子项方面,与国内常模比较均高于常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职业倦怠方面,与国内常模比较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专科医院的护理人员承受着较高的职业紧张及工作倦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情况,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同时加强自我保健,对减轻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及工作倦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为开展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整群随机抽样,对西安和渭南10所中学390名中学教师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婚姻状况、职称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中教师比高中教师体验到更高的工作成就感,已婚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高于未婚教师,高级教师的去人性化程度高于二级教师。在每个维度上偏离一个标准差的人数比例均衡,在14.86%~15.95%之间;3个维度中,只在1个维度上偏离的人数为128,占34.59%;同时在两个维度上偏离的人数为27人,占7.3%;同时在3个维度偏离的人数有4人,占1.08%。结论当前中学教师的确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但其表现有所不同,有较大比例的教师经历不同程度和层次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莆田市青中年脑力工作者亚健康态颈部疲劳及相关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思路。方法 采取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莆田市青中年脑力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50份,有效回收521份。其中颈椎病患者72例,占13.8%。其余449例均呈现出不同程度亚健康颈部疲劳状态,高疲劳组占35.9%,非高疲劳组占64.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或电脑时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与亚健康态颈部疲劳有关。结论 需重视青中年脑力工作者亚健康态颈部疲劳,尤其是女性,应及早普及预防保健知识和技巧,加强职业防护,提高睡眠数量和质量,减缓颈部疲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力作业人群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水平的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3200名脑力工作者,根据工作紧张测量问卷(JS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职业紧张得分情况评价其紧张反应水平。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程度及不同职业类型紧张反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工作紧张水平、工作压力、组织支持缺乏方面均显著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工作紧张均分为(2.76±0.36),女性为(2.63±0.42)(P<0.01);30~40岁年龄组紧张水平、工作压力、组织支持缺乏均分相对其他两年龄组最高(P<0.05);高学历的工作紧张水平、工作压力均高于低学历者(P<0.01);安全保卫人员的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和组织支持缺乏均分相对其他两类职工最高(P<0.01)。结论不同职业类型的脑力作业人群普遍存在着职业紧张,且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程度的个体,职业紧张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倦怠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对561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运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MBI-GS)进行调查。结果发生职业倦怠和倦怠倾向的比例高达58.5%,其中35.55%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20.64%有一定程度的消极怠慢现象,54.64%的医疗卫生人员专业低效能感较高;女性专业低效能感显著高于男性;35岁以上高于其他年龄组,本科学历情感衰竭显著高于中专和高中以下学医疗卫生人员,中专和高中以下学历组专业低效能感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组;公共卫生专业医疗卫生人员消极怠慢和专业低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组专业低效能感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组。结论山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人文关怀体系,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实施干预,对其惊醒引导,提高其抗倦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电子制造企业外来劳务工群体工作倦怠现状,探讨工作应激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768名电子制造业生产线上外来劳务工,使用职业应激量表(OSI-R)中的职业任务问卷(ORQ)、工作倦怠量表(Job Burnout-General Survey,MBI-GS)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工作应激源、工作倦怠二者的关系.结果 工作倦怠中的情绪衰竭(F=3.360,P=0.018)维度分值在各年龄组间有差异,情绪衰竭(F =6.169,P=0.013)和玩世不恭维度(F=4.340,P=0.038)分值在婚者低于不在婚者;工作应激源中的任务过重(=7.503,P=0.000)、任务不适(t=6.413,P=0.000)、任务冲突(t=2.179,P=0.030)、工作环境(t=4.610,P=0.000)因子对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有影响,任务过重(t=4.747,P=0.000)、任务不适(t=7.221,P=0.000)、任务冲突(t=5.866,P =0.000)、责任感(t=-2.004,P=0.045)、工作环境(t=2.757,P=0.006)因子对玩世不恭维度有影响,任务不适(t=3.816,P=0.000)、任务模糊(t =4.106,P=0.000)、任务冲突(t=2.350,P=0.019)、责任感(t=-5.217,P=0.000)因子对成就感低落维度有影响.结论 年龄、婚姻状况与生产线上外来劳务工的工作倦怠有关,任务过重主要影响情绪衰竭,任务不适主要影响玩世不恭,责任感主要影响成就感低落.研究提示针对工作应激源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生产线上外来劳务工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2.
熊菲  李榕  魏娴  李富业  刘继文 《职业与健康》2014,(19):2716-2718
目的了解消防官兵工作倦怠现状,为制定预防消防官兵工作倦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所有正在服役的消防官兵共2 112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工作倦怠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消防官兵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的检出率分别是12.38%,26.74%和43.94%。零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分别是40.00%、40.26%、16.48%和3.26%。2对不同组别调查对象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和工作倦怠得分进行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消防官兵轻度、中度倦怠人数较多,应尽早进行健康教育,预防工作倦怠情况加重。2工作倦怠情况较为严重的是低教育程度、低收入、低军衔、军龄小和工作性质为灭火的消防官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倦怠现状,探讨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东莞市某镇2 019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个体应对方式和工作相关情况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多指标多原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评价。结果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倦怠3个维度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得分分别为(3.92±0.83)、(3.46±0.83)、(3.40±0.94)分;男女个人成就感降低、在婚与非婚情感耗竭、不同文化程度情感耗竭及人格解体、不同年龄情感耗竭4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的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数据,拟合指数χ2/df=2.99,RMSEA为0.059,NNFI为0.91,IFI为0.92,CFI为0.93。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单调、个体应对方式对情感耗竭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入、工作单调、个体应对方式对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倦怠状况比较普遍,并随着个体特征与工作相关情况的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内科医生的职业倦怠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方法本文采用M 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3名儿内科医生开展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关系研究。结果该医生群体职业倦怠状况整体并不严重,但仍普遍存在,且情感衰竭最为严重。本院医生的成就感高于进修医生(P<0.05);男医生情感衰竭高于女医生(P<0.01),女医生则更有成就感(P<0.01);中级职称医生职业倦怠整体水平最高,而高级职称最轻;男医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优于女医生,中级职称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最差。结论医生职业倦怠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受隶属关系、性别、职称影响,并且职业倦怠可以用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工业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工作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光明新区1485名工业企业女性外来务工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了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工作应激量表(WSF)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 女性外来务工者工作高应激者占40.4%,其中人际关系高应激者占61.89%;工作应激总分与SCL - 90总分(r=0.46,P<0.01)以及躯体化(r=0.41,P<0.01)、强迫(r=0.42,P<0.01)、人际关系敏感(r=0.41,P<0.01)、抑郁(r=0.43,P<0.01)、偏执(r=0.43,P<0.01)等因子相关系数在0.4以上;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高应激情况占91.11%,而高应激者中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仅占6.83%.结论 工作应激与女性外来务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相关,研究提示高应激是女性外来务工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陈爱秋  王清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49-2350,2353
目的通过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分析,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护士52人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士52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职业倦怠量表(MBI)进行问卷调查,试验组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再次填写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与其他科室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3.11±5.97,8.78±4.63、6.46±3.37,32.21±5.43、38.73±3.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后,急诊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6.96±7.33,8.78±4.63、6.73±4.05,32.21±5.43、37.80±3.68,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卫平  薛朝霞  王冰  牛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17-5319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机制.方法 对山西省太原市560名大学生村官施测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依次进行层次回归和复回归分析,检测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在大学生村官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与调节效应.结果 ①简回归结果显示:大学生村官高、中、低社会支持组,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权重分别为43%、30%和9%;而高、中、低自我效能组,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权重分别为43%、30%和20%.②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入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中介变量后,职业倦怠对大学生村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标准回归系数由引入前的0.55下降为引入后的0.47/0.49.结论 职业倦怠对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的影响过程中,社会支持具有调节效应,自我效能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杨萍 《职业与健康》2014,(3):414-416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由于护士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因此,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也一直是职业倦怠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职业人群之一,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倦怠机会高,尤其以护士更为突出,影响护士职业倦怠主要相关因素有年龄、护龄、婚姻、工作之余的家务劳动、学历、职称、劳动关系、收入、工作量、工作岗位和轮班等因素,由于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角色职能发生质的改变,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重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作者就护理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内涵、危害、原因、职业倦怠现状及预防,同时指出干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不同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调查新冠疫苗全面接种时期相关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探讨个体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对倦怠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南京市12个行政区中随机抽取4个辖区的新冠疫苗集中接种点,将全部医务人员共428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结果 医务人员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分别为(17.99±7.89)、(7.20±3.52)和(12.07±5.3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司支持(β=-0.180, P< 0.05)、同事支持(β=-0.180, P< 0.05)为情感耗竭的保护因素,已婚、问诊岗位为情感耗竭的危险因素(β=0.161、β=0.095,P值均< 0.05),女性是人格解体的保护因素(β=-0.096,P< 0.05),亲友支持(β=-0.235, P< 0.05)是人格解体的保护因素,已婚是人格解体的危险因素(β=0.142,P< 0.05),同事支持(β=-0.168, P< 0.05)、亲友支持(β=-0.210, P< 0.05)、工龄(β=-0.154, P< 0.05)为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保护因素,硕士学历是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危险因素(β=0.126,P < 0.05)。结论 重视提高全方面社会支持,重点关注已婚、男性、硕士学历以及较短工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