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5—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为本区急性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移动平均线分析等方法,对2005—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公布的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8年共报告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2177例,年均发病率为11.95/105;共报告甲肝251例,急性乙肝401例,急性丙肝66例,戊肝715例,未分型肝炎744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8/105、2.20/105、0.36/105、3.92/105、4.08/105。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大幅下降后走平趋势;急性乙肝、急性丙肝、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甲肝发病率在较低水平波动,戊肝发病率平稳近两年有轻微上升趋势。结论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整体大幅下降,戊肝发病率近两年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邮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制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高邮市2004—2013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13年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37.68/10万(23.64/10万~57.77/10万),10年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甲肝和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肝和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无明显季节分布差异,以35~5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别比2.93∶1。甲、乙、丙、戊和未分型肝炎构成比,分别为11.71%、41.79%、10.07%、23.94%、12.49%。结论免疫接种是甲肝和乙肝的有效方法,同时要加强丙肝、戊肝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周口市病毒性肝炎病例流行特征,为该地区的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周口市病毒性肝炎病例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河南省周口市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19—2021年周口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5 42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45/10万。其中甲肝8例,占0.15%,乙肝3 698例,占70.49%,丙肝1 504例,占27.73%,戊肝216例,占3.98%。不同年份乙肝、丙肝报告发病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均P<0.01),不同年份甲肝、戊肝报告发病率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月均有乙肝和丙肝的病例报告。乙肝1月报告发病数最多,共计423 例,占发病总数的11.44%。丙肝6月报告发病数最多,共计168例,占发病总数的11.17%。病毒性肝炎病例中年龄最小病例为0.5岁,年龄最高97岁。乙肝和丙肝病例均以30~44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45~59岁。乙肝和丙肝病例中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中乙肝、丙肝病例主要以农民为主,分别为52.46%、35.90%,其次是居家或待业者,分别为21.31%、17.82%。各县市均有病毒性肝炎病例发生,其中乙肝病例所占比例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郸城县(15.55%)、扶沟县(13.06%)、沈丘县(12.36%);丙肝报告病例数排前3位的是沈丘县(14.10%)、项城市(12.77%)、郸城县(12.43%)。结论 2019—2021年周口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乙肝是主要发病类型,病例主要以男性、中青年、农民为主,防控措施的制定应结合以上特征进行制定,以进一步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冈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肝炎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黄冈市2005-2013年间86 365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05-2013年黄冈市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142.5/10万,以乙肝报告病例最多,占92.07%,甲肝和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丙肝和戊肝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甲肝、乙肝和戊肝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χ~2甲肝=27.44,P=0.00;χ~2乙肝=280.2,P=0.00;χ~2戊肝=36.81,P=0.00);15岁以下乙肝发病的比例在2005-2013年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乙肝病例中以农民为主,而且农民乙肝发病数除了2009和2010年之外呈现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学生乙肝发病数逐年稳步下降。结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应以乙肝防治为重点,在抓好新生儿、儿童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基础上,应继续扩大疫苗免疫范围,同时高度重视丙肝好戊肝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宜兴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12年宜兴市病毒性肝炎呈现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41.32/10万,存在季节聚集性;以乙肝最多,占61.38%;甲肝、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丙肝呈上升趋势,戊肝散发;发病年龄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为2.28∶1;农民与工人发病最多。结论宜兴市病毒性肝炎防治应以控制血源性传播肝炎为主,重点加强对乙肝的预防控制,加大重点人群的宣教及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世平  张仁俊  吉光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097-3098,3111
目的探讨遵义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2003软件对遵义市2001-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12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82 7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1.3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15~44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1.2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46.39%,其次是家务、待业和学生。结论遵义市无丁肝报告,丙肝呈上升趋势,通过以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著,甲肝、乙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乙肝发病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乙肝、丙肝是今后病毒性肝炎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2004—2016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对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6年我国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 918.7万例,年均发病率为110.4/10万;共报告甲肝61.6万例,乙肝1 541.0万例,丙肝202.1万例,戊肝30.7万例,未分型肝炎73.3万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6/10万、88.7/10万、11.5/10万、1.8/10万和4.3/10万。我国居民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小幅下降后走平趋势,但仍然处于高位;甲肝、乙肝、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2.1%、2.5%和11.5%;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4.4%;戊肝发病率在较低水平波动。病毒性肝炎年均死亡率为0.67/10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我国居民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下降,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1998-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状况,探讨其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顺义区1998-2008年间2 615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998-2008年间累计报告2 615例,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数的37.3%。年平均发病率为37.16/10万,死亡26例,年均死亡率为0.36/10万,病死率为0.99%。各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波浪式变化,总体发病趋势呈逐年下降。发病率最高峰在1999年,为127.92/10万,以后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乙肝和戊肝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肝无论发病率还是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型肝炎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份。1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是仁和镇、其次是南彩。乙肝、丙肝及肝炎总发病率城市地区高于其他乡镇地区。20~4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5~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甲肝、乙肝和戊肝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以学生为主,其次为农民、工人。甲肝以学生为主,乙肝学生发病减少,而农民、工人、干部的比重明显增加。结论通过在人群中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1990-2019年广东省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广东省肝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广东省1990-2019年的相关数据。急性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甲肝)、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和戊型肝炎(戊肝)。对不同时期的分年龄、性别构成的发病、死亡以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数据进行描述与分析,以及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以描述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 1999- 2019年广东省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死亡率与DALY年龄标化率下降趋势尤为明显。2019年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4 365 221例中,急性乙肝患者占51.43%(2 245 087例),而急性乙肝的死亡病例占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的77.18%(106/138)。在不同年龄组中,除急性乙肝高发于成年人外,急性甲肝、急性乙肝和急性戊肝等其他肝炎发病率总体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除<5岁年龄组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稍高外,其他年龄组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论 1999-2019年广东省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总体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须进一步加强对广东省不同人群尤其是儿童及老年人的肝炎预防与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9年张家港市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9年张家港市病毒性肝炎累计报告542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3.25/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报告甲肝164例,乙肝3076例,丙肝300例,戊肝525例,肝炎(未分型)135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70/10万、13.19/10万、1.29/10万、2.25/10万和5.83/10万;发病年龄集中在30~50岁年龄组,占64.90%(3520/5424);男性发病率(年均发病率29.47/10万)远高于女性(年均发病率16.41/10万);职业构成中农民发病数居首,占46.13%(2502/5424)。结论 张家港市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应以乙肝为重点,进一步做好病毒性肝炎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提升医疗机构检测和诊断能力,从而提高肝炎确诊率和分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密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今后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密市2005—2012年乙类法定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高密市共计报告病毒性肝炎1 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22/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甲型肝炎35例,乙型肝炎1 035例,丙型肝炎118例,戊型肝炎57例,肝炎未分型308例。2005—2012年各年度发病率分别为39.00/10万、48.61/10万、27.90/10万、20.40/10万、14.59/10万、11.90/10万、8.15/10万、8.75/10万。男性1 084例(69.80%),发病率为30.29/10万(1 084/3 578 620);女性469例(30.20%),发病率为13.75/10万(469/3 411 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99,P〈0.01);20-2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33.98/10万,低年龄组儿童发病率已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防治的重点,农民是病毒性肝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朴文  金顺哲  陈陆  陈阳 《职业与健康》2010,26(6):669-670
目的分析珲春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珲春市网络直报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8年珲春市急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193.3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u=10.60,P0.01),平均发病年龄为46.86岁,多发年龄为30~59岁之间,主要病种为乙型肝炎,职业为工人和农民、家务。结论2007—2008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开展甲型、乙型肝炎疫苗的普种和加强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永民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25-2227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84例中男性120例,占65.22%;女性64例,占34.78%;男女性别之比为1.88∶1。60岁~组男性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58.07/10万。肝炎型别构成比以乙型肝炎(乙肝)为主占78.8%。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最高,构成比为58.7%。时间以1月份最高,发病率为11,18/10万,冬春季高峰较明显。结论小年龄组发病率低说明甲(乙)肝疫苗接种产生效果,今后防治重点仍应放在农村,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甲肝疫苗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做好个案调查及集体单位首发病例的调查处理,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21):2812-2813,2816
目的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通过发病率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8年间海门市病毒性肝炎中未分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APC为-21.10%;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APC为23.49%。病毒性肝炎以35—4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别比为2.54:1,各型病毒性肝炎均以农民和工人发病为主(73.92%),存在季节分布差异。结论免疫接种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有效方法,同时需要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报告和戊型肝炎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威海市近年来戊型肝炎(戊肝)的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威海市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戊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年均发病率为5.08/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5.02/10万、4.56/10万、3.43/10万、3.81/10万、6.72/10万、6.97/10万。年均发病率,男性为8.09/10万,女性为2.03/10万;<20岁为0.11/10万、20~49岁为3.16/10万、50~69岁为13.90/10万、≥70岁为13.57/10万。3~5月发病数占全年总数的42.17%。累积发病率,环翠区为34.51/10万,乳山市为67.84/10万,文登市为17.27/10万,荣成市为7.35/10万。[结论]威海市戊肝发病率较高。3~5月为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钦州市钦南区2005-2012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合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7种17 807例,死亡217例,年发病率为243.84/10万,死亡率为0.73/10万,总病死率为0.29/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梅毒(182.21/10万)、病毒性肝炎(137.25/10万)、肺结核(134.18/10万)、淋病(29.11/10万)、痢疾(13.49/10万);发病无季节性;年龄以青壮年为主(59.09%);职业以农民为主(38.32%);病种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66.63%)。结论:2005-2011年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明显下降,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梅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痢疾;传染病正在得到逐步的控制,但按分类的不同仍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军 《职业与健康》2014,(14):1941-1944
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西青区11年法定传染病发生及流行趋势,探讨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病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西青区2002—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2年西青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患者36 072例,11年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52.17/10万。死亡病例26例,死于肺结核21例、狂犬病2例、乙型肝炎2例和甲型H1N1流感1例。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8.9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8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53.91/10万。2002—200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为西青区传染病发病率第1位,自2009年始西青区法定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一直位于发病率之首。结论西青区应将防控工作重点放在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上,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上海市黄浦区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抽取3家区监测点医院开展腹泻病人监测,对符合沙门菌监测对象定义的病例记录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并留便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2008—2011年黄浦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检出率呈现下降趋势,检出率平均为3.25%,略高于本市平均水平(3.13%)。沙门菌感染以5—10月为多,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53倍,高发年龄为20~39岁,血清分型以肠炎沙门菌(31.83%)和鼠伤寒沙门菌(15.57%)为优势菌种。[结论]黄浦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沙门菌平均检出率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应引起重视,加强预防控制。除做好病例监测和管理工作外,还需加强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卫生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19.
宋琴  袁家麟 《职业与健康》2014,(15):2113-2116
目的为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结核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性,及时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辖区有效的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2009--2012年新登记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该区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946例,查痰率为99.79%,涂阳检出率为38.98%;该区居民以中老年发病为主,外来人口以中青年发病为主;男女发病比为2.45:1;患者职业中离退休人员居首位,占30.02%;新发涂阳治愈率为84.32%,复发涂阳治愈率为82.81%;年龄小于60岁者治愈率为87.08%,年龄大于等于60岁者治愈率仅为76.92%。结论该区居民2009--2012年肺结核疫情相对较稳定,疫情仍处可防可控状态;老年人和外来人口的肺结核病成为该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亟需关注的问题。针对影响本区结核病疫情及转归的主要因素,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该区的肺结核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宜兴市2007—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旭峰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45-2346
目的描述宜兴市2007—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探讨肝炎防治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该市23个乡镇疫情信息网报告肝炎病例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兴市2007—2009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643例,年均发病率为51.69/10万,其中男性1172例,女性471例,性别比为2.49∶1。各年发病率分别为55.51/10万、50.64/10万、48.9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6.60、33.66%。发病年龄以25岁-、45岁-年龄组为主,分别占42.06%、36.40%;农民和工人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分别占53.32%、16.13%。结论该市病毒性肝炎防治应以乙型肝炎的防治为重点,需加强对成年人,尤其是农民、工人及民工的肝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