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人才储备为重要发展因素。医院不仅需要引进人才,而且要留住人才,退休老专家成为人才储备必不可少的补充力量。结合我院退休返聘专家管理情况,探讨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退休返聘工作的优势,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军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在军队精简编制体制调整下,军队医院的规模效应受到限制,编制人员少与工作量的矛盾相对突出,一些高年资医务人员相继退休,引起人才断层现象。另外,由于部队医院主要针对基层的部队官兵,很难获得患病官兵对医疗服务的真实满意度,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评价指标不明,难以量化,评价结果权威性不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的心理资本现状,分析影响心理资本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3月选取泰安市某两所三甲医院工作时间≤3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心理资本问卷(PCQ-24),对44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心理资本影响因素中,学历和职称影响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次是独生子女和参加护理学术活动,性别和年龄因素对低年资护士心理资本影响不大。结论影响低年资护士的心理资本因素包括护士的职称、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参加学术活动的频率。  相似文献   

4.
宋俊慧 《智慧健康》2022,(5):167-170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心理一致感与抗逆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市五所三级医院低年资护士100名进行调查研究,纳入护士自愿配合调查,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1年6月.所有入组低年资护士选择心理一致感量表、抗逆力评价量表进行调查,总结低年资护士心理一致感、抗逆力评分,并分析心理一致感及其各维度与抗逆力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员工心理状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所医院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取了反映员工心理状况的8个因子,而年龄、医院等级、文化程度、上级支持等对上述因子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改善员工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重视心理契约减少医院人才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一种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对相互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和期望。本文对医院管理者如何减少医院人才流失提出建议:构建合理的心理契约内容;重视契约履行对留住人才的作用;正视契约违背对人才流失的影响,从而为医院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7.
1 要以人为本,爱才如命,惜才如金 当今人才的现状是,在国际上,美国预测到2006年,缺60万高科技人才,日本只能满足需求的50%,这表明国际人才争夺战的局势不容乐观。在国内,到2000后,占总数78.9%的高科技人才到了60岁的年龄,这意味着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退休浪潮将汹涌而来。在我们这所驻军医院高年资的人才总量不足,各个层次人才不足,各种急需、缺门专业人才不足。对此,只能招聘150名地方医生、护士来补充。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在人才使用上要破除封闭式、神秘式的选才观念,树立开放式、多渠道、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群体观念;破除“大锅饭”、“铁饭碗”的终身制观念,树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观念;破除论资排辈的观  相似文献   

8.
用薪酬构建员工与医院之间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薪酬管理是医院目标实现和员工内部激励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通过介绍薪酬的结构及划分、医院薪酬管理的构成和内涵,薪酬的功能等,重点论述了医院薪酬管理目标与构建医院员工的心理契约,即薪酬的公平性问题.并简述了绩效考核与激励薪酬管理的重要性、相互作用以及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医院激励员工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成光 《现代医院》2008,8(10):114-115
充分发挥医院知识型人才的价值,保障员工队伍的稳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阐述了建立医院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医院员工的特殊属性及激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医院员工激励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年资护理人员从事社区老年护理工作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10所综合医院的260名高年资护士进行调查,对其一般资料、从事社区老年护理工作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愿意从事社区老年护理工作的高年资护士占65.00%,其中84.61%高年资护理人员认为从事社区老年护理工作可发挥其才能。对影响高年资护士从事社区老年护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发现,对福利待遇的满意程度、社区护理工作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否胜任护理工作及工作压力的大小是影响其从事社区老年护理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以上各因素均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社区老年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吸引更多高年资护理人员从事社区护理工作,防止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1.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关系医院的声誉和整体形象,而21世纪医院医疗质量的目标是零缺陷。本院自2011年开始明确将零缺陷管理应用于门诊工作,以树立零缺陷服务理念,逐步向医疗质量零投诉目标靠近,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医治需求及心理需求,提高医疗过程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服务已不是单一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它包括精神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打造医院品牌形象是现代医院建设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阐明影响护理人员服务品质的主要因素是护士的人文素质,提出人文素质的服务理念及精髓。针对提高护士的人文素质,提出首先要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其次是培训护理知识与人文技能;再次,培养护理人员的关爱精神;最后,建立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对其选择医疗机构的影响。方法自行编制“医疗意愿调查问卷”,对来院就诊的165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疗技术水平是影响患者就诊决策的主要因素。熟人介绍是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主要途径。多数患者认为大型医院医疗费用高,私立医院或诊所的缺点是医疗技术差。结论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医院需明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发展良性的医疗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某三级专科医院制定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简称EAP),对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层开展EAP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匿名问卷方式,对医务人员100名行抽样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医务人员需求的选项:在工作层面,对工作硬件环境改善、工作业绩提升、职业生涯的发展等方面需求比较明显;在生活层面,对休闲娱乐、照顾父母、子女抚养与教育等方面需求比较明显;在健康层面,对医疗保健、饮食健康、运动保健等方面需求比较明显。医务人员的年龄、工龄、婚姻、学历、编制、性别等方面,是EAP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医务人员支持医院实施EAP服务并在健康层面最需要得到帮助,最愿意接受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提供的面对面的心理个别咨询;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经常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因此非常需要获得专业的指导与帮助。结论掌握医务人员对EAP需求现状与影响因素,医院根据实际情况,轻重缓急地开展EAP。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morbidity betweenambulance staff and other groups of health service workers,to facilitate planning of occupational health (OH) services.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employees of the Eastern Health andSocial Services Board, Northern Ireland was conducted. Subjectswere 181 men and 353 women assessed at OH between 1988–92and found eligible (on the basis of permanent incapacity) toapply for early retirement on medical grounds (EROMG). Whencauses of retirement were looked at it was found that musculoskeletal,circulatory and mental disorders were most common in all groups(overall making up three-quarters of retirements). Differencesin causes of retir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workerswere not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when malestaff were compared ambulance staff showed the highest proportionof retirements due to circulatory disorders. Retirements dueto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occurred after shorter servicethan those due to mental disorders and those due to mental disordersoccurred after shorter service than those due to circulatorydisorders; these findings achiev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is study showed the highestproportion of ambulance retirements due to mental disorders,with an unexpectedly high proportion being related to alcoholproblems.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for ambulance staff wouldbe best targeted towards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fitness and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s, and health promotionalactivities such as training in stres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7.
Self-health evaluation and health behavior after retirement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trospectively self-assessed health state of the pre-retirement period. The data of 310 former industrial and service workers were examin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Health, Stress and Coping' mechanism, with retirement representing the potential psychological stress. The findings negate the hypothesis that retirement is responsible for worsening health conditions leading to over-utilization of medical services. The decline in the perceived health state, that had already started 6 to 1 year before retirement is not ascribable to this life change event per se, but rather to the normal biological age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特勤人员心理素质的高低决定未来战争的成败。心理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参训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素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出针对特勤人员的心理训练内容和四种心理训练方法,并进行简要概述,对创建科学、有效的心理训练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退休后医务人员的生存质量,与其他行业退休老人相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市级医院的退休医务人员和医院所在地街道的社区老人共495人用WHOQOL-OLD量表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区域中,退休医务人员生活质量与社区老人相比更差.医院退休医务人员、子女数量≥3个、后勤保障类岗位、完全不能生活自理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高校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探讨提高医院职工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为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袁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陕西师范大学医院58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院职工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2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学历、岗位职工在部分SCL-90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医生岗位职工的EPQ情绪性因子分高于医生岗位医务人员。结论医院职工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方面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受性别、学历、岗位影响;医生岗位职工情绪稳定性好于非医生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