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3—2015年深圳市两波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特征及禽类职业人员血清监测情况,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资料、禽类职业人员的血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波次疫情共报告38例病例,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死亡3例,3例死亡病例均具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该市报告2例儿童轻症病例,报告2例家庭聚集性病例。92.1%的病例具有活禽及活禽市场暴露史。疫情的易发时间为冬春季(12月—次年3月);发病早期(3天内)使用奥司他韦可有效缩短住院病程。2013年禽类职业人员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5.2%。结论冬春季节是深圳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重点防控季节,通过加强活禽市场管理、采取临时休市、推动活禽生鲜上市等措施能有效减少公众暴露风险。禽类职业人员中存在隐性感染者,在监测防控工作中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喀什地区活禽市场及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感染状况,探索喀什地区人感染禽流感的危险因素,为喀什地区制定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67名职业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read-Time PCR方法监测环境标本中H5N1、H7N9、H9N2禽流感病毒,应用马血球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人血清样品中H5N1、H7N9禽流感病毒抗体。结果 2011—2014年共采集1 055份环境标本,阳性率为3.22%;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405份,未检测出H5N1、H7N9抗体阳性标本;问卷调查禽类从业人员共267人,人禽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临床症状的知晓率分别为46.82%、29.59%和68.16%,接触禽类或污染器物后,有洗手习惯、戴口罩、换工作服和定期消毒生产器具的分别为36.33%、29.96%、30.34%和49.44%。结论该地区活禽市场环境禽流感污染情况长期存在,加之职业暴露人群的禽流感知识知晓率低、个人防护更缺乏,因此引起人禽流感的危险性很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北京市顺义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生风险,为完善H7N9禽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4-12月,对北京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进行调查,采集顺义区普通人群、禽类职业人群、流感样病例、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及禽类饲养、屠宰环境和公园野禽粪便标本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析感染情况。结果北京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家外环境、禽类运输车、鸡笼涂抹标本均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而病例本村其他户散养禽类及其环境、本村周边野禽标本均未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咽拭子标本普通人群440件、禽类职业人群829件、流感样病例1 053件、肺炎病例109件,禽类饲养及屠宰环境涂抹173件,野禽粪便376件,均未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结论顺义区人群及本地禽间及环境中均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输入性活禽交易及宰杀是顺义区人群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风险来源。相关部门应严格落实取缔活禽贩卖宰杀及加强禽间、人群H7N9病毒感染监测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心城区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认知情况,为北京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城区居民人口比例为基础,选择相应数量的老年人、中学生和中小学生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4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1.9%的居民知晓H7N9禽流感病例如何传染,27.8%的居民知晓H7N9禽流感发病早期最主要症状,28.3%的居民知晓哪些人更容易感染H7N9禽流感;59.0%的居民在禽流感发生后洗手次数有所增加;男性对H7N9病例如何感染、传播途径、防控措施和易感人群的知晓率均低于女性(P〈0.01)。结论居民对H7N9流感的知识掌握普遍较好,但居民对H7N9禽流感的易感人群和发病早期的主要症状知晓率较低,相关部门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H7N9禽流感病例如何感染、传播途径、防控措施和易感人群的相关知识传播还需向男性倾斜。在日常的健康教育中还需正确引导居民正确食用和加工禽类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晋江市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感染途径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晋江市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晋江市2014—2020年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7例,病例多在冬春季,男女性别比为4:3,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外环境标本H7N9核酸检测阳性率23.2%(465/2004);主要暴露为活禽市场暴露和禽类接触。结论患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力较弱,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加强群众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应在流行季节加强活禽交易及批发市场外环境H7N9禽流感病毒监测;禽类接种疫苗是预防禽流感传播的有效措施;提高医疗机构接诊病例的敏感性,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南省内首起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结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描述、分析云南省首起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过程、密切接触人员采样检测结果及外环境监测采样结果,总结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云南省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中的确诊病例为输入性病例,病例乙是病例甲的密切接触者,2例病例为母女关系,病例乙较病例甲晚6 d发病,具有禽类共同暴露史,属于家庭聚集性病例,2例病例均已死亡。医学观察期间44名密切接触者中1人出现流感样症状,经实验室检测,流感病毒通A、通B均为阴性,其余密接人员皆无异常。结论此次疫情为云南省首起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初步判定为共同暴露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可能为禽-环境-人或禽-人,不排除人传人可能,整个处置过程为今后类似事件处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株洲市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和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为防控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检测2014-2015年株洲市200名禽类职业暴露人群血清禽流感病毒H5N1和H7N9血凝素抗体,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30份禽类市场外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A型及H5、H7、H9亚型病毒核酸。 结果 200名职业人群中除1人为H5N1抗体阳性外,其余均为H5N1/H7N9抗体阴性,H5N1抗体阳性率为0.5%;630份外环境标本A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52.70%,病毒亚型以H5和H9亚型为主。不同类型标本中均检出阳性标本,以清洗禽类污水阳性率较高为69.54%(χ2=66.33,P<0.05),且冬春季检出率高于夏秋季(χ2=7.15,P<0.05)。 结论 2014-2015年株洲市禽类市场存在H5、H7、H9禽流感病毒,提示接触禽类、禽类市场暴露有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应加强人及外环境禽流感监测,落实检疫准入,强化市场监管、消毒、休市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本地H7N9禽流感外环境标本的检测分析,为制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禽类交易市场、养殖场等地采集禽类相关标本,并采集与H7N9阳性禽类有密切接触史的职业暴露人员的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禽类相关标本302份,H7N9阳性率为9.27%。外省调入、外县调入、本地散养及本地养殖场4种不同来源的禽类中,以外省调入禽类的阳性率最高(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9,P=0.000)。鸭、鹅、鸡及鸽4种禽类中,以鸭相关标本的阳性率最高(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P=0.0020.05)。5种不同类型标本中,禽类饮水与粪便标本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360.05)。22份与H7N9阳性禽类有密切接触史的职业暴露人员的咽拭子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县禽类中存在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以外省调运进入的鸭群感染率最高。高危职业人群存在一定风险,应重点做好健康宣教和日常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当前防控对策的执行效果,为防控对策调整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和防控措施相关资料,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防控措施效果。结果广东省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79例,死亡49例;病例散发于省内16个地级市;冬春两季多发;中老年人高发;以农民和离退休人员为主,大多有基础性疾病史;大部分病例在发病前有明确的禽类暴露史;死亡率与年龄成正比。关闭活禽市场暂停活禽交易对控制疫情有效。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未完全明了,实行"休市对策"对控制疫情有效,但不能彻底切断传染源,须进一步探索"冰鲜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信息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兰溪市不同人群共1 016人进行调查,分析不同人群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结果居民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9.74%;不同人群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人群对疫情防控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89%以上的居民会注意个人、家庭和环境卫生;不同人群在宰杀活禽时采取防护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禽类养殖及加工人员最高,活禽经营户及宰杀加工人员最低;最希望获得的知识依次为传播途径(71.65%)、预防方法 (70.67%)和治疗措施(55.71%)。结论应根据各类人群的特点,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不同人群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认知、心理、行为状况和对政府实施措施的满意度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随机抽取2013年4月食品从业人员、学生和社区居民共670人,采取当场自填式和个别面对面询问相结合的问卷调查。结果95.4%的人知道北京市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有75.6%的调查对象对政府采取措施感到满意;有44.5%的人对疫情动态比较关注;对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47.8%的人有点紧张,紧张的原因中有47.3%的人担心疫情扩大;在6项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中,食品从业人员有3项回答正确率较高,学生有3项回答正确率较高,居民有I项回答正确率较高。有23.9%的调查人群在北京市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有行为改变,其中以社区居民行为改变率最高。获得禽流感知识的渠道以电视(90.9%)和网络(76.3%)为主。结论昌平区不同人群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较高的认知度,但部分人群表现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紧张情结。应继续加大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正确引导媒体舆论,防止因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认识不足而引起社会恐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北京市房山区人感染禽流感发生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04-23,对北京市房山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进行调查,并通过疫情强化监测、禽流感血清学监测和禽流感外环境监测建立禽流感监测体系,对咽拭子标本和外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滴度检测,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禽流感疫情调查提示病例感染来源于从流动商贩买的鸡。强化监测发现了1例H9N2禽流感确诊病例。采集血清标本455份,阳性44份(9.67%),其中阳性率最高为H5N6,其次为H9N2。野生候鸟栖息地人员禽流感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禽类、猪类从业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8,P<0.05)。禽流感及野禽外环境监测共采集标本960份,检出禽流感阳性标本13件(1.35%),全部源于活禽买卖宰杀摊位。禽咽拭子肛拭子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7.78%,其次为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涂抹样本,阳性率16.28%。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发生了H7N9和H9N2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环境监测和血清学监测均发现了禽流感病毒,流动活禽交易或宰杀是人群感染禽流感的主要风险来源。应加强农业、卫生、工商等部门联防联控,采取积极措施防控禽流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态势,为该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流感样病例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职业暴露人群监测和活禽市场环境污染监测,采用RT-PCR方法检测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截至2014年4月30日,阳江市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4例,死亡2例;2013年12月16日至2014年4月30日,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为4.30%;全市报告和采集标本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28例,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例;接受医学观察的186名从业人员未发现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采集环境标本1 188份,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8份,阳性率为6.57%;监测市场194个(次),检出有阳性标本的市场42个(次),市场阳性比例为21.65%。结论阳江市活禽市场环境污染严重且涉及范围广是导致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活禽市场管理,严格落实清理消毒措施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宿迁市职业暴露人群H5N1 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和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为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11 - 2015年采集从事家禽养殖、屠宰等人群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N1 抗体;对在城乡活禽市场等采集的环境标本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H5、H7、H9核酸。结果 职业暴露人群572人份血清A(H5N1)抗体均为阴性;1 038份环境标本共检出流感A型阳性标本65份,阳性率为6.26%(其中H5阳性率1.64%,H7阳性率0.19%,H9阳性率3.28%,A未分型0.48%,混合感染0.58%)。结论 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中未检测出A(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标本;宿迁市监测点环境中存在H5、H7、H9 禽流感病毒,存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禽流感感染风险主要集中在城乡活禽市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南宁市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接触感染状况和南宁市及周边地区活禽市场、养殖厂等环境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污染状况,为防治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0-2012年采集从事家禽养殖、屠宰等人群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5N1抗体;对在城乡活禽市场外环境采集的笼具涂抹、粪便和污水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HS、H7、H9核酸。结果共采集职业暴露人群80人份血清H5N1抗体均为阴性;环境标本175份禽流感病毒核酸监测阳性标本为47份,阳性率为26.86%。A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分布于6个城区(县)的9个活禽农贸市场,各个季节采集的标本的阳性率有差异。3种类型的标本中,水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笼具涂抹标本,粪便的阳性率最低。结论禽流感H5亚型在南宁市职业暴露人群中未发现隐性感染;活禽市场环境普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污染,H5和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5—2018年近四年来泰州市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提供参考。 方法 以近四年来泰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及禽、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禽流感疫情与禽、环境病毒分布的关系。 结果 研究期间泰州市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18例,发病日期分布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禽、环境监测样本1 488份,发现阳性120份,其中H7N9病毒核酸阳性32份。疫情由南向北、呈现以人口密集区域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趋势。 统计学分析病例数与禽、环境监测H7N9标本阳性率相关性未显示统计学意义(r=0.738,P>0.05)。病例咽拭子H7N9禽流感核酸检测阳性,在病例暴露的活禽交易场所环境样本中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21名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阴性。 结论 疫情冬春季节高发,禽、环境监测H7N9病毒核酸阳性的地区更易出现疫情,活禽交易可能是疫情传播与扩散的主要途径,疫情与禽、环境阳性监测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分析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及在职业暴露人群中感染状况的变化,发现感染来源,确定感染高危因素,监测禽流感病毒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的改变,提供预警流感大流行依据。方法 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检测H5N1、H7N9抗体;采集环境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A型H5、H7、H9亚型核酸。结果 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280份,H5N1、H7N9抗体均为阴性。家禽规模养殖场采集环境标本186份,阳性18份,阳性率9.7 %;活禽交易市场采集环境标本98份,阳性15份,阳性率15.3%。结论 常州市武进区禽流感职业高危人群尚未发现感染H5N1、H7N9病毒;家禽规模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环境普遍存在禽流感病毒的污染,H5、H7和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湖南省发现的所有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疫情概况、病例三间分布和暴露史进行描述,并报道家庭聚集性病例。结果 湖南省已发现人感染H5N1病例6例,人感染H5N6病例4例,人感染H7N9病例99例,人感染H9N2病例6例。病例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4月。H5N1病例分布在5个市州,H5N6病例分布在4个市州,H9N2病例分布在3个市州,H7N9病例分布在13个市州。4种亚型人感染禽流感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有发生。H5N1、H5N6和H9N2病例年龄较小,H7N9病例以中老年为主。51.0%的病例为农民。95.5%的病例有禽类或禽类污染的环境暴露史。湖南省已发现H5N1、H5N6疑似家庭聚集性病例和H7N9确诊家庭聚集性疫情。结论 禽类和禽类环境是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来源,开展环境监测有利于疾病的预测预警。禽流感病毒存在有限非持续的人传人现象,密切监测病毒基因变化,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对于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曾豫    王国庆 《现代预防医学》2020,(11):2061-2064
目的 全面了解成都市金牛区2017-2018年涉禽场所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为人防控禽流感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按随机抽样原则,采集2017-2018年成都市金牛区活禽交易市场及家庭散养户的禽类生活环境标本(禽类粪便、案板、宰杀清洗污水、养禽笼具表面),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对样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将阳性样本再进行H5、H7、H9、N9亚型检测,采用卡方检验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8年共检测样本149份,其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样本55份,阳性率为36.9%。以H5亚型和H9亚型为主,检出率分别为6.7%和18.8%,未检出H7亚型。两种涉禽场所比较,活禽交易市场阳性率(53.2%)远高于家庭散养户(9.1%);采取的四种类型标本中,宰杀清洗污水和禽类粪便的检出阳性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68.2%和36.7%;不同时间段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情况为2017年1月、4月和12月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2018年1月、2月、4月和10-12月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结论 金牛区涉禽场所普遍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应加强外环境监测,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南昌市活禽市场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活禽职业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现状。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PPS)抽取南昌市76家活禽市场及其职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收集活禽市场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活禽职业人群的人口统计学和职业暴露信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并分型。结果 76家市场中,55.26%(42/76)实施一日一清洗;76.32%(58/76)实行一周一消毒;97.37%(74/76)现场宰杀活禽;69.74%(53/76)活禽存栏过夜。390名从业人员的平均累计职业暴露时间为13.00年(6.12~20.00年),主要暴露方式为宰杀(72.56%)和销售(55.90%);11.79%近期接触过病死禽。474份环境标本中,75(15.82%)份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H9阳性44份,H5阳性16份,H7阳性11份,H10阳性2份。结论 南昌市活禽市场禽流感防控措施未充分落实,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较为严重,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防控措施实施力度,降低活禽职业人群和市场顾客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