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中老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今后合理指导中老年人膳食营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24h膳食回顾法收集乌市社区579名中老年人的膳食种类和摄入量.结果 社区中老年人膳食构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粮谷类、蔬菜水果类、畜禽肉类、蛋类的摄入量达到或接近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摄入量,而油脂和盐的摄入量分别为39.0 g/d、12.1 g/d,均超过了推荐摄入量;3大产热营养素产热分配比例中,蛋白质、脂肪的供能百分比分别为15.9%、38.2%,高于推荐比例,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45.9%,低于推荐比例;钙的摄入量为614.7 mg/d,远低于参考摄入量,而铁的摄入量虽然达到参考摄入量,但来源较差,77.1%来自于植物性食物.结论 乌鲁木齐市社区中老年人膳食结构仍欠平衡,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日常饮食中建议中老年人多吃蔬菜水果和鱼,减少油脂和盐的摄入,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和合理营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九省(自治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5年九轮随访调查中的膳食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食用油和调味品)收集膳食资料,借助食物成分表将食物消费量转换成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量。结果2015年中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能量摄入量为1706. 8 kcal/d,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2. 2、61. 4和219. 3 g/d,其供能比分别为12. 3%、33. 3%和53. 0%。与1991年相比,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下降了352. 3 kcal/d、11. 5 g/d和89. 8 g/d。脂肪供能比上升了9. 0%,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下降了8. 7%,蛋白质供能比无明显变化趋势。2015年,老年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存在城乡差异,高收入老年人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较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则较低。谷类食物、其他食物、食用油分别为能量、蛋白质、脂肪的主要来源。结论中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需要适当增加能量摄入,降低脂肪摄入。通过食物替代的方法,指导农村及低收入的老年人选择更加经济和可及性更好的食物,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并应关注城市和高收入老年人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可能导致的血脂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国九省城乡居民1989~2009年膳食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为进行合理的膳食指导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选取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年八轮调查中18~49岁的健康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计算人群平均每日的脂肪摄入量、胆固醇摄入量、脂肪供能比和脂肪食物来源,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 1989~2009年,我国九省居民脂肪摄入量和胆固醇摄入量增加,脂肪供能比不断提高,至2009年成年男性已达到85.9g/d、291.1mg/d和31.1%,成年女性已达到72.4g/d、263.7mg/d和31.7%;脂肪供能比超过30%以及胆固醇平均摄入水平超过300mg/d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至2009年成年男性已达到54.3%和40.5%,成年女性已达到55.6%和34.1%。结论我国九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居民脂肪供能比以及胆固醇摄入量已超过或接近中国居民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的要求,应控制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邯郸市居民膳食摄入及膳食结构状况,为指导当地居民合理膳食,提高营养水平和促进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入户调查,利用3d24h膳食回顾和3d全家称重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邯郸市居民膳食摄入以谷类为主,平均标准人日谷类食物摄入量440.9g,水果摄入量34.9g,奶及其制品摄入量52.6g,食用油、盐平均摄入量分别为43.2和11.7g。每标准人日摄入能量为8369.2kJ,蛋白质标准人日摄入量为60.9g;脂肪为85.5g,膳食纤维为11.4g。谷类食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47.8%,来源于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为37.9%。结论邯郸市居民膳食摄入以谷类为主,蔬菜和水果摄入明显不足,油、盐摄入相对较高,脂肪摄入高于全国水平,脂肪供能比超出建议范围,膳食结构不合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与干预,倡导正确的平衡膳食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223名居民食物、营养素摄入量及其变化。【方法】数据来自2011年和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中杨浦区2岁及以上居民的原始调查数据,采用3 d24 h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法收集膳食数据,获取居民每标准人日食物、营养素摄入量及能量营养素来源,分析其不同年度的摄入情况。【结果】2015年居民每标准人日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蛋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食用油、盐摄入量均低于2011年,2015年谷薯类、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食用油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占56.0%、84.0%、98.2%、56.0%、70.2%、97.8%、85.3%、91.1%,畜禽肉类摄入过量的比例为51.6%;2015年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均低于2011年,2015年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4.0%、56.4%、97.3%、93.8%、93.3%、90.2%、91.6%,2011年、2015年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50%的分别占64.6%、49.8%,蛋白质供能比高于15%分别的占76.2%、40.4%,脂肪供能比高于30%的分别占76.7%、72.9%。【结论】2011—2015年杨浦区社区居民整体上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均普遍降低,食物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问题并存,其中食物摄入不足较严重,能量、大部分维生素及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情况仍旧严峻。同时膳食结构不尽合理,3大营养素供能失衡,建议应加大对居民的营养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东莞市孕中期妇女为对象,研究其膳食营养状况与妊娠结局之关联。方法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对2014年纳入东莞市某医院队列研究的孕中期妇女膳食进行调查,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膳食指南推荐食物摄入量进行比较,并分析比较不同妊娠结局孕妇营养状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纳入890名孕中期妇女,年龄(26.21±3.15)岁,孕前BMI 19.83±2.45。日均能量摄入为2042 kcal,蛋白质摄入量74.0 g,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5.20%和30.63%,基本符合推荐摄入量;而膳食纤维、钙、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量分别为12.0 g/d、558.7 g/d,236.7μgRE/d、1.0 mg/d、1.1 mg/d,均低于推荐摄入量;磷、锌和铜日均摄入量分别为1114.8 mg、12.5 mg和2.2 mg,超过推荐摄入量。蔬菜和水果日均摄入量分别为302.3 g和412.3 g,蔬菜在推荐摄入量的下限,水果比推荐摄入上限略高;鱼禽蛋肉日均摄入量合计为254.7 g/d,达到推荐摄入量;而奶及奶制品日均摄入量仅为156.6 g,低于推荐摄入量。贫血组孕妇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和钙摄入量低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不同出生体重、妊高症与非妊高症组间营养素摄入量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东莞市孕中期妇女大部分营养素和食物的摄入量达到了推荐摄入量,但维生素B_1、维生素B_2、膳食纤维、钙、铁和视黄醇当量、蔬菜、奶制品等仍存在摄入不足,贫血孕妇有不同程度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和钙的摄入量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空军某飞行部队膳食状况,为指导飞行员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调查空军某部飞行部队空勤灶的膳食情况,以《军人食物定量》和《军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评价膳食质量。结果该空军部队飞行员粮谷类(84.2%)、奶及奶制品(46.7%)、蔬菜(54.3%)、肉禽水产类(55.9%)摄入量均偏低,水果摄入基本符合军标要求(107.0%),蛋类(121.0%)、豆类及其制品(193.8%)摄入超标;钠、铁、钾摄入量偏高,分别为推荐摄入量的2.87、1.97和1.53倍,碘(9.2%)摄入量严重不足;维生素A、B1、B2、C摄入不足,分别为摄入量低限的85.8%、80.0%、85.0%和80.5%;胆固醇摄入量超标(111.4%),叶酸(60.3%)、膳食纤维(67.6%)摄入量不足。饮食结构呈"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模式,蛋白质、脂肪供能比分别为17%、47%,均超标;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仅为36%,低于军标规定的低限。早餐(25%)、午餐(34%)供能比低于推荐量,晚餐供能比(41%)高于推荐量。结论该空军部队飞行员食物摄入量不够均衡,饮食结构不尽合理,三餐供能比有待调整。应注意加强对飞行员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5中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状况。方法本文数据来自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将参加过此次调查并有完整的连续3d24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的18~64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调查对象膳食脂肪摄入量、供能比和食物来源,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膳食脂肪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成年居民2015年膳食脂肪摄入量为82.9g/d、膳食脂肪供能比为35.8%、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的人群比例为67.9%;调查人群中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动物油、植物油和植物性食物的脂肪占膳食脂肪总量为35.9%、3.1%、40.8%和20.0%。结论我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较高,脂肪供能比已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膳食脂肪推荐摄入量的要求,应控制含脂肪高的食物的摄入量。[营养学报,2019,41(2):118-121]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为房山区学生改善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进行膳食调查,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法,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日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共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164名,男生91名,女生73名,平均年龄(8.93±2.21)岁。中小学生水产品类、奶及奶制品、大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摄入不足,畜禽肉类、盐摄入过多。能量平均摄入量为1710.30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1.57、72.21、211.48 g,供能比分别占14.38%、37.95%和47.68%。中小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硒平均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比例分别为34.8%、27.4%、33.5%、24.4%和47.0%。仅2.4%的学生钙摄入量达到了RNI,超过一半的学生铁、锌、铜平均摄入量达到RNI。其中,女生铁摄入量达到RNI的比例低于男生(P<0.05)。结论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需加强学生、家长、学校食堂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郑州市城区居民食物摄入状况,为合理膳食指导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城区24个社区,每个社区10~12户,对每户所有3岁及以上人群,采取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称重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20年共调查267户738人,每标准人日谷薯类(595.4 g)和蛋类(51.4 g)食物摄入高于推荐量;奶及奶制品(56.7 g)、蔬菜类(203.2 g)、水产类(0 g)、大豆及坚果(5.3 g)、水果类(18.1 g)和食用油(21.5 g)摄入低于推荐量;畜禽肉类(70.6 g)和食用盐(5.4 g)摄入符合推荐量。各类食物中仅谷薯类和蛋类摄入量大于2012全国监测数据(Z = 20.65,P<0.001;Z = 18.33,P<0.001)。男性谷薯类和蔬菜类的摄入量大于女性(χ2 = 15.09,P<0.001;χ2 = 4.43,P = 0.035);女性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多于男性(χ2 = 4.19,P = 0.041);不同年龄性别居民食物摄入量波动较大。结论 郑州市城区居民膳食结构不太合理,奶及奶制品、蔬菜类、水产类、大豆及坚果和水果类摄入量不足,应不断进行膳食结构优化,做好居民合理膳食指导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田颖  江国虹  常改  杨溢  李志红  高捷  柳红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662-2665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超重(肥胖)患者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分析天津居民超重(肥胖)与膳食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已经建立的天津市慢性非传染病综合示范社区中随机抽取1542户,共2886人,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采用称重法和24h回顾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膳食调查。结果能量、蛋白质、脂肪摄入越高,人群超重(肥胖)的患病风险越高。随着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的增加,人群患超重(肥胖)风险降低。膳食纤维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膳食纤维日摄入量不低于20g,可以降低患超重(肥胖)的风险。每天摄入蔬菜、水果≥500g可以预防超重(肥胖)。热能和16种营养素摄人量中,热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锌、铁、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与每人每天营养素标准供给量(RD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膳食宝塔相比,超重肥胖患者膳食中蔬菜水果、奶类、豆类摄入不足,鱼虾类、畜肉类摄人过多,食盐和油脂的摄入量严重超标。结论天津市居民膳食结构与肥胖率升高有内在联系,所以要针对性地改进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摄入情况,以制定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方案。方法采用饮食习惯调查问卷与3日饮食日记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72例患者蛋白质摄入(0.92±0.29)g/(kg·d),能量摄入(118.93±30.54)kJ/(kg·d)。不同性别的患者中能量摄入量[女性(122.92±28.95)kJ/(kg·d),男性(115.50±31.86)kJ/(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脂肪摄入比例[(28.43±8.38)%]高于男性[(24.22±6.34)%];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营养素摄入量显著减少,CKD早期与中晚期比较,在能量、蛋白质以及优质蛋白的比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三大营养素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育者应重视门诊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建议结合蛋白质占总能量的百分比指导、评估低蛋白饮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兰州市城区乳母膳食营养状况及其与乳汁成分的关系。方法 招募102位乳母,通过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和膳食状况,计算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红蛋白和微量元素水平,采集母乳分析体质指数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和乳汁成分的关系。结果 乳母能量摄入量中位数为1 507.5(1 245.5,1 954.5)kcal,能量和宏量营养素及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均不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13.72%、25.67%、60.90%;乳汁中脂肪、总蛋白质、糖类、干物质、能量的含量分别为(4.33±1.23)g/100 mL、(1.23±0.24)g/100 mL、(7.07±0.32)g/100 mL、(12.82±1.13)g/100 mL、(73.70±10.93)kcal/100 mL。不同BMI分组乳母乳汁中脂肪、干物质以及能量含量不同(均P<0.05),超重/肥胖组乳母乳汁中能量、脂肪以及干物质含量高。乳汁成分和乳母膳食宏量营养素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均P>0.05)。乳母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为(137.23±1.10)g/L,7例(7.53%)贫血,乳母缺乏的微量元素主要为镁(24.73%)和铁(7.53%)。结论 需要加强对乳母的营养宣教,鼓励其合理膳食,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煤矿井下工人脂肪肝发病情况及与体力劳动、膳食营养状况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食物频数问卷法对206名煤矿井下作业工人和169名井上工人进行膳食调查和体格检杳,以肝脏超声检查确定脂肪肝发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矿区从事极重体力劳动的井下作业工人脂肪肝的发病率为8.25%,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井上工人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4.7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井下和井上工人膳食中食用油的摄人分别为37和43g,均显著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参考摄入量(〈25g)。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分别为240、251和83、92g,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参考摄入量。相应的2组工人能量的摄入均高于每日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NI),维生素B2、维生素C、Ca等营养素的摄入低于RNI,2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极重体力劳动的煤矿井下作业工人脂肪肝的发病率低于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井上工人。两者的膳食中食用油的摄入量大大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参考摄入量,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又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参考摄入量。提示煤矿工人应注意调整膳食结构,同时井上工人应加强体育锻练,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3-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及其父母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闵行区某幼儿园25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合格问卷248份,收集儿童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信息。[结果]36.3%(90/248)的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差,4.8%(12/248)的儿童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不良饮食行为占前3位的为喜欢吃零食(76.6%)、不专心吃饭(62.1%)和挑食(48.0%);38.7%(96/248)的儿童早餐质量较差,早餐食物品种单调,以传统的谷类食物为主,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食用频率偏低;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得分与父亲母亲均呈正相关(r=0.262,r=0.309;P均〈0.01)。[结论]该社区3-6岁儿童早餐质量总体水平不高,1/3以上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差。家长的饮食行为和认识直接影响儿童饮食习惯的形成,因此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重点应加强对父母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555名40~65岁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当地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广州市民555名(男188名,女367名),用食物模具量化的食物频数问卷(foodfrequencyquestionnaire,FFQ)和三日膳食回顾调查研究居民每日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膳食平衡宝塔相比,评价受调查者的营养素摄人状况。结果(1)膳食特点:以粮谷类(306.6±100.5)g/d为主要能量来源;畜禽肉(128.0±87.7)g/d和食用油(36.7±13.0)g/d摄人过量;奶类(108.8±115.4)g/d和豆制品(25.0±26.0)g/d摄入不足;蔬菜摄入量为(572.1±235.5)g/d;水果摄入量(186.3±132.9)g/d。(2)膳食能量为(2128.5±523.0)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285.6±75.1)g/d,供能比(54.5±7.4)%;蛋白质摄人量(83.1±28.1)g/d,供能比(15.7±3.2)%;脂肪摄入量(82.9±28.6)g/d,供能比(29.7±6.6)%,饱和脂肪酸(saturatedfattyacid,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fattyacid,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为1:1.5:1,胆固醇摄人量(335.7±174.6)g/d。结论该人群的膳食需要改进的方面包括控制食用油摄人量在25g/d以内,通过增加禽肉和大豆类的摄人次数和数量以减少畜肉的摄入,最终达到减少胆固醇的摄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家庭保健员培训前后的基本生理指标,家庭保健员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习惯的改善效果,探索家庭保健员在社区卫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门诊筛选、自愿报名、入户筛选等途径,由石景山区某社区卫生中心及其下属2010—2013年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辖区内选择符合相关条件的居民进行家庭保健员培训。家庭保健员在培训前、培训结束一年后分别以问卷形式进行健康信息收集采样,对家庭保健员培训前后基本生理指标变化和家庭保健员及其家庭成员生活行为习惯变化、健康知识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家庭保健员培训前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70±2.08)kg/m2、(146.35±24.34)、(84.32±10.91)mmHg(1mmHg=0.133kPa)、(7.03±1.55)mmol/L、(6.55±1.28)%]较培训后[(23.10±1.74)kg/m2、(124.72±10.09)、(76.19±7.10)mmHg、(5.64±0.90)mmol/L、(5.60±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保健康员及其家庭成员在培训前、后的生活习惯中,吸烟、体育运动、食盐摄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保健员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培训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保健员-居民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理指标、改善家庭成员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膳食中钙、磷以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对骨密度及骨盐含量的影响,为研究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相关线索和依据。方法在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社区发放传单招募调查对象,并采用自编的结构化标准问卷,对320名广州绝经后妇女的膳食习惯进行调查,并测量其全身、股骨全身、股骨颈、股骨干、大粗隆、Ward’s三角以及腰锥1~4的骨密度和骨量,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膳食钙、磷及奶制品对骨盐含量及骨密度的影响。结果 320名调查对象平均57.1岁,平均绝经年限7.3年,平均每天摄入钙、磷及奶制品分别为822 mg、949 mg和126 g,平均全身骨密度为1.054 g/cm2,磷与7个部位的骨密度及骨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磷摄入量增加,全身及腰锥1~4骨密度增加,偏回归系数值分别为0.121和0.184 g.(cm2)-1.g-1.d-1。随着奶制品摄入量增加,股骨全身、股骨干骨密度也相应增加,骨密度偏回归系数值分别为0.686、0.841mg.(cm2)-1.g-1.d-1。钙与全身、股骨全身、股骨颈、大粗隆、股骨干和Ward’s三角的BMC具有正相关性,而在钙与BMD关系中,钙只与股骨全身、大粗隆和股骨干呈正相关性,且每日膳食中每增加100 g钙的摄入量,则股骨全身、大粗隆、股骨干的骨密度相应增加5.3、4.8和7.6 g/cm2。结论增加膳食中钙、磷以及奶制品的摄入量有利于绝经后妇女的骨盐含量及骨密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城乡居民1982—2002年膳食结构和模式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描述广东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 1982年采用典型抽样和多级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全省13个市县的居民进行调查,1992年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省7个市、县的居民为调查对象,2002年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省13个区、县的居民为调查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询问法调查居民所有摄入的食物,用"称重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结果 1982、1992、2002年的调查人数分别为12 347、3 239、7 708人。与1982年相比,2002年居民水果、畜禽肉、奶制品与豆制品消费量分别增加了26.7、113.5、12.8、22.6 g;粮谷类食物的总摄入量下降28.0%。蛋白质摄入量从59.0 g上升到86.1 g,脂肪摄入量从49.6 g上升到83.9 g,脂肪供能比从19.1%上升达到31.0%,其中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蛋白质占比例有所上升,达53.1%,脂肪提供的能量达到33.0%。钙、视黄醇、硫胺素及核黄素的每日摄入量占RNIs的比例较低,分别为61.6%、82.7%、69.2%、68.8%,其余均超过100.0%。结论 20年间广东省居民膳食营养有了较大改善,能量与大部分营养素已经满足需要。但还需进一步加强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推动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工作,解决钙和维生素缺乏和营养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