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乌鲁木齐市2011—2013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农村小型集中供水进行采样、监测和评价。结果共采集检测生活饮用水561份,合格417份,合格率为74.3%。其中出厂水的合格率60.4%;末梢水合格率80.1%;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93.3%;农村小型集中供水的合格率为19.3%。不合格指标主要集中在余氯、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其中余氯合格率最低,合格率仅为79.7%。结论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中有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标准,应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有效提高余氯等指标的合格率,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2012-2013年市政供水出厂水水质状况,了解呼和浩特市饮用水安全情况。方法 我中心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对12个市政水厂的出厂水水样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1]进行采集和检验,检验结果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3年市政供水出厂水的合格率为87.2%(34/39)。2012年合格率为87.5%(21/24),2013年合格率为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0家公用水厂的合格率为97.1%(33/34),2家自建水厂的合格率为2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检测的95项指标中,不合格项分别为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氨氮、亚硝酸盐氮和二氧化氯。结论 呼和浩特市市政供水出厂水水质良好,2012年和2013年出厂水水质无明显差异,公用水厂的水质优于自建水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现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宜宾市翠屏区2007—2008年新打红层水井9 612口进行随机采样,采样量不少于3%;对79所学校的自建井进行全面监测分析;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仅为22.54%,其中"红层找水项目工程"水样合格率为19.32%,农村学校井水合格率为39.2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层找水与学校井水单项指标比较:浑浊度、肉眼可见物、硝酸盐、总大肠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农村学校自建井水水质优于"红层找水项目工程"水质,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加强饮水消毒是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卫生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现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宜宾市翠屏区2007—2008年新打红层水井9 612口进行随机采样,采样量不少于3%;对79所学校的自建井进行全面监测分析;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仅为22.54%,其中"红层找水项目工程"水样合格率为19.32%,农村学校井水合格率为39.2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层找水与学校井水单项指标比较:浑浊度、肉眼可见物、硝酸盐、总大肠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农村学校自建井水水质优于"红层找水项目工程"水质,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加强饮水消毒是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卫生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漳州市芗城区2007—2012年乡镇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为安全饮水提供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芗城区乡镇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2年共检测水样379份,合格率33.5%;乡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58.2%)高于农村自备水源水(23.4%);6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性余氯(21.4%)、细菌总数(58.3%)和总大肠菌群(63.6%);乡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性余氯(73.6%)、细菌总数(86.4%)和总大肠菌群(87.3%);农村自备水源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细菌总数(46.8%)、总大肠菌群(53.9%)、锰(84.4%)和硝酸盐(85.5%)。结论芗城区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农村自备水源水;农村自备水源水质除地质本底锰含量较高直接污染地表水外,污染的来源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应加强农村自备水源水卫生监管和政策扶持,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潮州市2010—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进行监测,为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及卫生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潮州市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水样1 024份,合格率69.7%。集中式供水合格率最高(94.8%),其次为二次供水(94.3%),分散式供水最低(30.4%);分散式供水超标项目呈多样化,合格率最低的是浑浊度56.5%和pH值64.8%,其他依次为细菌总数67.0%、总大肠菌群76.1%、铁83.0%、锰84.2%、氨氮86.8%;家用过滤水细菌总数合格率81.5%;地下水合格率9.5%,山泉水13.1%,地表水11.1%;不同地区分散式供水合格率普遍偏低,其中饶平县最低10.0%,其次为潮安县23.4%、湘桥区37.5%、枫溪区71.0%。结论潮州市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分散式供水除地质因素外,污染的来源也呈多样化趋势,应加强分散式供水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7.
胡辉玲  贾永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65-2666
目的了解许昌市2011年各类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保障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的规定进行采样检测,并对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井水178份,合格率为86.0%;水源水48份,合格率为95.8%;二次供水168份,合格率为93.5%。结论许昌市部分地区井水不符合饮用标准,二次供水水质稳定较好。应加强水质监管力度,确保城镇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掌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评估防病改水效果,为政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T-2006)[1],两年共采集了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共检测297个供水点,1 188件,2 376份水样。结果 2012-2013年共检测水样2 376份,合格1 563份,合格率65.78%,2013年合格率高于2012年,丰水期合格率高于枯水期。结论驻马店市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水质质量2013年较2012年有大幅度提高,但总合格率仍较低,应保障消毒措施,确保水质合格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卫生状况,为控制介水传染病发生,改善我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和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水质抽样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评价。结果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水源以地下水为主,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完全处理工程占34.86%。抽检水样592份,合格率54.73%,不合格指标中,消毒剂指标不达标和菌落总数超标率较高。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5.41%和54.05%,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7.43%和52.03%。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消毒处理设施不完善,微生物超标率较高,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和分析某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安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为政府在农村改水工程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2年—2014年某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数据。农村集中式供水信息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方式收集。水样采集、保存、运输、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执行;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执行。结果某市2012年—2014年监测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666处,以地下水为水源占65.62%(437/666)。供水工程常规处理占23.57%(157/666),无水质处理占54.65%。2012年—2014年某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总体合格率44.13%。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线性和线性组合χ~2=9.597,P<0.05);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高于地表水为水源的合格率;枯水期水质总体优于丰水期;常规处理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82.80%、80.95%;无水质处理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19.78%和13.65%;总大肠菌群合格率46.79%;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52.30%。结论某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中水质净化、消毒设施缺乏,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逐年下降,微生物超标是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传播介水传染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济南市农村不同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济南市10个区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基本卫生状况调查,并对2011和2012两年度丰水期和枯水期出厂水进行分析。结果农村集中式供水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56.79%和42.55%。浅井水、深井水、泉水和地表水枯水期合格率分别为38.64%、60.08%、23.53%和65.38%,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20.45%、45.64%、27.27%和57.69%,枯水期和丰水期不同水源合格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是影响济南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指标,硝酸盐和氟化物分别是浅井水和深井水的主要超标指标。水样经消毒处理和不经消毒处理的微生物合格率分别为56.9%和75.0%(X^2=36.37,P=0.000)。结论济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较差,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绵阳市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饮水安全,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对不同水样(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自备水和农村水)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按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424份,合格水样333份,合格率78.5%。城市与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分别为94.6%、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集中式供水、农村学校自建式供水和农村分散式供水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6.0%、71.1%和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总数和消毒剂指标超标率较高。结论绵阳市城市饮用水合格率较高,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应加大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管力度,确保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减少农村自备井使用。  相似文献   

13.
坑斌  孙继东  赵艳华 《职业与健康》2014,(11):1539-1540
目的为近一步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状况,保证农村饮水安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方法分层随机抽取60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件,全年共检测水样240件。结果 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供水240件,水样合格率为83.8%;枯、丰水期水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P〈0.01);微生物学指标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不同采样时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P〈0.01;χ2=7.92,P〈0.0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以及毒理学指标全部合格。结论 2012年怀柔区农村饮水集中式供水水质总体状况较好,超标项目依旧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指标,今后应加大对微生物指标的监测力度以及消毒设备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水质卫生状况,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黄军林  黄育英  罗炬  吕志海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14-2815
目的调查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及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结果共检测水样402份,合格率33.83%。不合格项目以微生物指标为主,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污染严重。结论陆川县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检测结果表明质量监管机构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5.
赵文  李迎玲  郭瑞玲 《职业与健康》2014,(4):535-536,539
目的通过对邯郸市5个县农村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卫生状况的调查,了解邯郸农村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河北省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入网县农村学校自建设施供水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进行水质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26所农村学校建设施供水44份水样的监测结果显示,不合格率为29.5%,不合格指标主要有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结论应加强对农村学校自建设施供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和水质监测,强化水质消毒,加大饮用水卫生知识宣传,确保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2009—2013年鹤壁市两县三区辖区内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与防治水污染提供依据。方法对鹤壁市两县三区市政供水及某些大中型集中式供水单位近年来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某些不合格项目及超标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5年共检测1 283份水样,合格912份,合格率为74.1%;其中市区及淇县市政水样共计499份,合格460份,合格率为92.2%;市区及淇县自建设施供水共计352份,合格290份,合格率为82.4%;浚县水样共计432份,合格201份,合格率46.5%。结论鹤壁市所辖三区及淇县通过市政管网供水的水质基本良好,但无消毒设施的某些集中供水单位存在有菌落总数、浑浊度、游离性余氯等项目不合格现象。浚县集中式供水合格率较低主要存在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氟化物等项目长期超标。表明只有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改善净水和消毒工艺,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使用上安全可靠的生活饮用水。  相似文献   

17.
莫桂姮  陈莉  李勇  杨将  李梦映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10-2811
目的了解2011年梧州市农村卫生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下一步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为依据,选择市直管的30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市长洲区5处分散式供水为监测点,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水样,分散式供水采集农户家庭储水器(家中水龙头)水样1份进行监测。结果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共采集水样130份,水质总的合格率为55.38%,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合格率分别为53.85%(35/65)和56.92%(37/65);集中式供水的合格率为56.67%(68/120),分散式供水的合格率为40.00%(4/10)。不同类型水源的水质合格率以深井水最高,其次为浅井水,最低是地表水,合格率分别为94.44%、83.33%、55.86%。水质完全处理的合格率为42.86%,不完全处理或不处理的水质合格率为56.90%。水质不合格的项目有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铁。其中总大肠菌群不合格57份,耐热大肠菌群不合格56份,菌落总数不合格34份,浑浊度不合格40份,只有1份水样铁含量不合格。结论梧州市只有半数的农民的生活饮用水是安全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弥勒市2008-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今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集中式供水水厂合格率为95.0%,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水经简易处理的水合格率为55.0%,未处理的水合格率仅为46.3%。结论弥勒市水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存在设计不规范、消毒不规范、水质细菌指标不稳定的问题,有导致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隐患,建议政府应加大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的投入,科学规划,强化管理,以提高农村饮水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的卫生状况。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和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采样、保存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参照CJ 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2006—2013年共检测389件水样,72件样品菌落总数超标,21件样品检出总大肠菌群,总合格率为78.66%,合格率呈先降后升趋势且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道直饮水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乡村学校低于城镇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昌平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水质微生物污染不容忽视,乡村学校饮水安全更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同时呼吁尽快出台管道直饮水标准,规范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刘龙殊  李通情 《职业与健康》2012,28(16):2023-2024
目的了解和掌握渭南市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渭南市2009—2011年10个县(市、区)水厂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样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1 936份水样,有1 121份水样单项或多项指标超标,合格率为42.1%;超标较严重的指标有氟化物、菌落总数。结论建议增加农改水经费投入,开发寻找优质水源,规范饮用水消毒方法和措施,不断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