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多峰教授辨治瘀血痹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多峰 ,192 9年 3月 10日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自幼立志杏林 ,随祖父娄宗海习医 ,18岁独立悬壶 ,先后历任原阳县七区医联会主席、原阳县人民医院院长。 195 8年到洛阳平乐正骨学院学习 ,196 1年分配到河南中医学院从事医教研工作 ,先后任外伤科主任、骨伤系主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一生勤于临床 ,早年从事中医内、外、妇、儿、风湿、骨伤、针灸等 ,临床…  相似文献   

2.
<正>周宜轩教授系国家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验俱丰。下面就周师关于心痹诊治经验整理如下:1考内涵明名义心痹是临床常见病症,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但是近来大多等同于胸痹或指心系疼痛疾病进行辨治,即指冠心病、心包炎、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论述颇多,分型冗乱,治法繁杂,既学者各执一端,新学者无所适从。今当拨简去繁,明心痹之内涵名义,存正于后学,至为重要。故此,周师认为,心痹多为痹证反复发作,日久内舍于  相似文献   

3.
陈丽文 《中医药学刊》2004,22(9):1585-1586
杨老认为崩漏的发生多与起居失节,或悲哀太甚,抑郁不伸引动包络之火,导致肝胆、三焦包络之相火妄动,造成机体内发生风动、木摇、火燃、水沸之势,风火相煽可疏泄于下,热迫血海。损伤阴络而致崩漏。临证多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色红,质稠,夜寐多梦,五心烦热.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弦细。杨宗孟教授从事妇科40余年,对崩漏的治疗,杨老主张审证求因,对因施治。临床尤其重视舌诊。认为气病辨苔。血病察质。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故崩漏可反映在舌质。脾虚有湿之崩漏治宜健脾升阳.除湿止崩。药用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荆芥、苍术、升麻、柴胡、黄芪、甘草、当归。对肝肾阴虚之崩漏治宜清肝补肾,固涩冲任,药用白芍、乌梅、生地、地榆、荆芥穗、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对脾肾气虚治益气升提,胶固敛涩,药用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山药、阿胶、龟板胶、鹿角胶。  相似文献   

4.
娄多峰治疗风湿病经验撷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娄多峰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主要从事虚邪瘀说,创虚邪瘀辨证,行综合的治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杨宗孟教授辨治崩漏经验撷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老认为崩漏的发生多与起居失节 ,或悲哀太甚 ,抑郁不伸引动包络之火 ,导致肝胆、三焦包络之相火妄动 ,造成机体内发生风动、木摇、火燃、水沸之势 ,风火相煽可疏泄于下 ,热迫血海 ,损伤阴络而致崩漏。临证多见经血非时而下 ,量多色红 ,质稠 ,夜寐多梦 ,五心烦热 ,舌质淡红 ,苔薄黄 ,脉沉弦细。杨宗孟教授从事妇科 40余年 ,对崩漏的治疗 ,杨老主张审证求因 ,对因施治。临床尤其重视舌诊。认为气病辨苔 ,血病察质。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 ,故崩漏可反映在舌质。脾虚有湿之崩漏治宜健脾升阳 ,除湿止崩 ,药用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荆芥、苍术、升麻、柴胡、黄芪、甘草、当归。对肝肾阴虚之崩漏治宜清肝补肾 ,固涩冲任 ,药用白芍、乌梅、生地、地榆、荆芥穗、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对脾肾气虚治益气升提 ,胶固敛涩 ,药用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山药、阿胶、龟板胶、鹿角胶  相似文献   

6.
<正>袁海波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性导师。2001年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聘为河南省首批继承型高级中医人才导师。袁海波从事医、教、研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心系疾病的治疗上经验颇丰。笔者有幸于2001年-2003年跟师学习,聆听老师教诲,收益良多,现就袁海  相似文献   

7.
娄多峰,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六十余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娄多峰教授治疗痹病的学术思想。娄老将痹病的病因简要地概括为虚、邪、瘀3个方面,提出了虚邪瘀病因学说,并认为虚邪瘀又是痹病的基本病机;创立了虚邪瘀辨证理论,指出痹病治疗需正虚、外邪、瘀血3者整体对待。治痹要遵循4大原则:①扶正祛邪,标本同治;②宣散疏通,依部用药;③三因制宜,异同相治;④守方变方,杂合以治。并列举了娄老治疗痹病的基础方通痹汤及其加减化裁方法;介绍了娄老对虚热型顽痹(类痹关节炎)的辨证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9.
章浩军教授精研仲景学术思想,长于执六经辨治血痹,将血痹概括分型为太阳厥阴血痹证、太阴厥阴血痹证、少阴厥阴血痹证,并总结出每个证型的治法、方药。三证的基础方分别为桂枝加归芍汤、当归芍药汤、当归四逆汤。此法用于临床,疗效颇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吴生元教授治疗肌痹的经验与心得。方法 通过对吴生元教授临床诊治肌痹病案的整理总结,分析其在肌痹治疗上临床遣方用药的特点及常见证型。结果 吴生元教授认为肌痹的基本病机是正虚不能御邪,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肌腠,留滞于肌肉关节,脉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遂出现皮肤红斑,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病程初期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多调补肺脾;病程后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标,重视补益肝肾。脏腑辨证以脾为主,病因辨证以湿为主。治疗肌痹注重邪气偏盛转化辨治,审证查因,祛邪为先;强调顾护先后天,调护脾胃贯穿治疗始终。根据临床经验分为风热伤肺证、寒湿痹阻证、湿毒化热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上热下寒证、脾肾阳虚证论治。结论 吴生元教授在肌痹治疗上临床疗效颇验,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1.
代强  罗新军  张芳 《河南中医》2014,(6):1104-1105
黄列英运用中医针灸温扶阳气,创新和发展了骨痹治疗的学术理论和实践,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风湿痹证的诊治,尤其对骨痹的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黄列英中老年人脾气亏虚、气血失和,肝肾渐亏,筋骨失养是骨痹发生的内因,外感风、寒、湿邪或长期劳损为发病的外在条件。临床治疗早期以风、寒、湿、热为纲,祛邪为标,后期以调补气血、补益肝肾为本。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娄多峰教授对脊痹的论治经验,提出了"虚、邪、瘀"理论,娄多峰教授认为气血亏虚、督脉失养是脊痹发生的重要内因,起主要作用;邪气侵袭是发病的外部因素;血瘀气滞、经脉痹阻是脊痹发病的病理关键。三者共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双向恶性循环。基于此确立了补肾壮督、祛邪化瘀的脊痹治疗原则。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治疗脊痹是娄多峰教授的独到经验,疗效明显,简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关于骨痹的辨治,吴生元导师归结为寒湿痹阻、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痰湿痹阻4型证治,但调理营卫气血和温运法的运用,是吴师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14.
魏喜保教授治疗胃病主要通过调和气机、升清降浊的途径 ,促使脏腑升降气化功能恢复平衡。治法有进食胃痛 ,直辨虚实 ;胃出血者 ,虚实挟杂 ;胃出血后 ,法宗容川。  相似文献   

15.
郭英教授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以气血亏虚为根本,外邪侵袭是重要致病因素,治疗上应当秉承“筋骨并重、内外兼治”的理念,运用方药、手法及练功等多种治疗方式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为临床提供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独特思路。  相似文献   

16.
叶松 《中医药学刊》2002,20(3):277-278,280
魏喜保教授治疗胃病主要通过调和气机,升清降浊的途径,促使脏腑升降气化功能恢复平衡,治法有进食胃痛,直辨虚实,胃出血者,虚实挟杂,胃出血后,法宗容川。  相似文献   

17.
脑中风为危害人类生命的一大疾病,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张伯礼教授在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广为认可的疗效,文章从辨证特色、病机认识、遣方用药、预防调护等方面总结了张伯礼教授治疗中风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病包括各种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十二指肠炎、胃息肉、胃癌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胃脘部发生疼痛、胀满为主诉,常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本病病程缠绵、反复难愈、相当多病人可出现瘀血内生、气滞络阻的临床表现.研究亦发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瘀血-血液循环障碍与各种慢性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它存在于慢性胃病的全过程中.因此,探求瘀血在慢性胃病中的形成及表现,对指导临床、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由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引起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病理改变(椎体骨质增生、小关节错位、韧带肥厚钙化),导致周围组织结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受压,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不一,与病变部位受累相关,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僵硬、酸胀...  相似文献   

20.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王素梅教授对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多元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方法.从八纲辨证、执简驭繁,病因辨证、明确源头,脏腑辨证、首重肝脾,三焦辨证、分期论治,气血津液辨证、独辟蹊径几方面对王教授多元辨治小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