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效果及具体方法。方法根据颅内出血量选择单针或双针穿刺清除血肿技术。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或/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并严密监护、严格护理管理。结果本组42例血肿清除血量在35%以上,术后病情不同程度缓解,基本治愈9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8例,无变化1例,恶化或死亡5例,疗效满意。结论微创手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血肿与外界通道清除血肿并有效减压,采取多针技术可有效清除血肿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或/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及早净化脑脊液,创伤小,安全有效,结合严密监护,严格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对象与方法2003年4月~12月我科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2~71岁.入院时血压20.0~28.0/10.0~21.3 kPa.神经系统分级:Ⅱ级4例,Ⅲ级10例,Ⅳ级5例,V级2例.出血部位:壳核7例,内囊6例,丘脑4例,皮质下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腔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06—2015-03我院80例HCH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HCH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血肿腔穿刺外引流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42.50%(17/40),优良率87.50%(35/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8/40)、62.50%(25/40)。观察组死亡、脑室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1/40)、15.00%(6/40)、12.50%(5/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7/40)、35.00%(14/40)、32.50%(13/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血肿腔穿刺外引流对HCH患者的疗效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脑室感染的发生,对康复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间窗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01~2009-01行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9例,超早期组32例,延期组27例进行近期(出院时)GOS评分;6个月后ADL分级评定。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2组病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超早期组病例近期、远期病残率明显低于延期组。结论临床观察和随访表明,对于Ⅰ、Ⅱ、Ⅲ级和部分Ⅳ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量60ml)患者,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能保护脑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6.
黄普鑫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5):462-463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高,对于患者及社会均会造成严重负担。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运用锥颅血肿腔尿激酶灌注微负压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2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超早期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5-06开始应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超早期(发病6h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钻孔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9岁,平均56.6岁。全部有高血压史,出血位于基底节区51例,皮质下9例,均经颅脑CT扫描确诊。入院时发病<6h。开颅组53例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38~76岁,平均 相似文献
8.
吴新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5):341-341
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在我国已开展数年,因创伤小、致残率低,备受专科医师推崇。但若定位不准,血肿清除不完全,常影响治疗效果。国内同类产品因设计方面的缺陷,只能使操作者满足于穿刺到血肿腔,清除部分血块。而我院神经外科吴新立副主任医师研制的便携式定位仪应用于微创清除术,解决了小血肿定位不准确、大血肿清除不完全两大难题,是目前创伤最小、成 相似文献
9.
李予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2):41-4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传统的内科护理治疗 ,病死率和病残率高 ,尤其是血肿破入脑室者。我院自 2 0 0 1-0 2~ 2 0 0 4-0 2采用侧脑室及血肿腔双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 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45~ 72岁 ,平均 5 6岁。神志清醒 6例 ,浅昏迷 11例 ,深昏迷 4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 ,基底节区出血 15例 ,丘脑出血 6例 ,血肿均破入脑室系统 ,脑室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 3 5~ 70ml。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微创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按CT确定血肿部位,选择距离血肿最近处为穿刺点,尽量避开大血管及主要功能区。行头皮小切口3.0cm,颅骨钻孔,剪开硬脑膜。脑针沿CT所示血肿方向穿刺,流出陈旧血液后,取出脑针。用多侧孔引流管置入血肿腔,抽吸血肿。如果阻力不大,可尽量多吸出血肿,如阻力较大,可变换引流管的方向和深度。一般抽出血肿量的60%-80%,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术后观察4-6h,如无新鲜血引出,可注入尿激酶2万U+5ml生理盐水,关闭引流管4-6h后开放。可见部分陈旧不凝血引出。复查CT,如血肿清除不满意,可每4-6h注入尿激酶2万U+54ml生理盐水。直至血肿清除满意(血肿量的80%以上)后拔除引流。同时给予脱水、止血、预防并发症治疗。结果:本组共48例,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6.25%,其中再出血死亡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合并呼吸道感染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存活45例,术后功能恢复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I级6例(13.3%)Ⅱ级18例(40%)Ⅲ级19例(42.2%)。Ⅳ级2例(4.4%)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8例。结论:应用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即可清除血肿,又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带来的损伤。有利手术病人术后功能的恢复。在早期清除血肿的同时,不仅解除了血肿的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同时可减轻血肿分解产生的毒性物质的损害。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改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及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均为幕上出血<35 ml),入院后向患者家属提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保守治疗两种治疗方案,详细说明两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后,根据其选择意见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颅内血肿量及部位、偏瘫人数、格拉斯哥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血肿及周围水肿量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为(11.3±2.8)ng/L、(11.8±3.2)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42.8±5.3)μg/L、(43.2±4.6)μg/L,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为(15.4±3.2)ng/L、(44.2±4.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8.2±4.2)ng/L、(50.6±4.8)μg/L,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肿量和周围水肿量分别为(11.3±2.8)ml、(11.8±3.2)ml、(10.2±4.8)ml、(10.3±5.2)ml,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肿量和周围水肿量为(8.8±4.8)ml、(6.2±3.6)ml,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18.6±5.3)ml、(18.8±7.2)ml,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12.8±4.2)分、(12.6±4.3)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4.6±2.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6.8±1.8)分,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快速清除或减轻颅内血肿占位,降低颅内压,并通过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机制改善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提高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目的 比较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
1995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引流组、内科治疗组和开颅手术
组,根据配对条件对278例患者按照1:1配对研究,分别行微创引流和内科治疗,微创引流组中10例患者同时另与10例开颅手术患者对比。微创引流组根据脑CT显示血肿的不同情况进行穿刺抽吸引流,壳核、脑室出血选择额部入路,保留引流至CT显示血肿消失。内科治疗组以药物治疗为主。开颅手术组则于全麻下进行手术清除血肿。结果微创引流组与内科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9.91±13.55与34.55±10.93,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微创引流组和开颅手术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3.60±11.93与31.20±17.0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访存活患者微创引流组ADL1-2级与内科治疗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随访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临床观察和随访表明,微创引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内科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微创抽吸术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指数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 (BBB)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脑出血病人常规治疗组 2 5例和常规治疗 颅内血肿清除术组 2 5例 ,对照分析BBB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的变化 ,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血肿清除术组BBB指数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而此 2组病人BBB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血肿清除术组血清MBP浓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 ,而此 2组病人MB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脑出血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使BBB指数和血清中MBP含量增高 ,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减轻细胞毒性对血脑屏障的损伤 ,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2)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07—2014-07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肿量在30~10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内科支持治疗,包括吸氧、降血压、降颅压、止血、预防并发症及抗感染等治疗。存在梗阻性脑积水者均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有气管切开指征者均予以气管切开。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痊愈21例,显效29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21例,有效22例,无效34例,治疗有效率为62.2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6.2±1.7)分,BI评分为(85.43±11.21)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9.6±2.5)分,BI评分为(67.54±10.22)分。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GCS评分的变化,比较2种方法对脑损伤的影响。
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例,分为钻孔组(22例)和开颅组(24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钻孔组和开颅组术后1、3、7、14 d检测血清TNF-α、S100β、NSE并进行GCS评分,对照组检测血清TNF-α、S100β、NSE。比较钻孔组和开颅组术后1、3、7、14 d及对照组的血清TNF-α、S100β、NSE及GCS评分。
结果钻孔组与开颅组术后初期的血清TNF-α、S100β、NSE均高于正常水平,先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TNF-α:F=38.629,P=0.000;S100β:F=33.381,P=0.000;NSE:F=25.619,P=0.000);2组GCS评分于术后1~7 d均较低,术后14 d有所增加,但仍低于正常水平(F=11.569,P=0.000)。术后1、3、7、14 d,钻孔组与开颅组血清TNF-α、S100β、NSE和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S100β、NSE及GCS评分的影响无差异,即两种方案对脑损伤的影响无差异,不能断定开颅血肿清除术较钻孔引流术效果差,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上需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对该疾病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最微镜下清除血肿,观察疗效。结果:远期ADL1~3级73.9%,死亡率8.7%。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某些相对手术禁忌病人可以耐受手术。超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抢救方案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新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实验组于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前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操作,比较2组患者的瞳孔恢复时间、脑疝持续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使用GOS量表评价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对照组瞳孔恢复时间[(6.60±0.93)min]、脑疝持续时间[(24.60±1.12)min]和手术操作时间[(25.70±1.50)min]长于实验组[(3.20±0.95)min、(16.70±1.34)min和(16.50±1.6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OS量表Ⅰ级、Ⅱ级和Ⅲ级较实验组多,Ⅳ级和Ⅴ级较实验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58.1%)较实验组(83.9%)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前的微创穿刺引流操作能缩短患者瞳孔恢复时间、脑疝持续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比较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目的 比较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定向引流术)和锁孔血肿清除术(锁孔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和适用范围。方法 观察44例定向引流术和70例锁孔术各项临床指标、近期(术后1个月)和远期(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预后优良率、近期死亡率、远期预后优良率、远期死亡率在定向引流术组和锁孔术组中分别为:29.5%和35.7%,36.4%和45.7%,4.6%和12.9%,64.3%和65.6%,4.8%和1.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血肿扩大后的微创术穿刺方案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术前血肿扩大后血肿长径、宽径和厚度变化,并探讨微创术的穿刺方案是否随之变化。方法以接受微创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微创术前血肿扩大者列为研究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例数及研究组首次CT和术前复查CT以及对照组CT的颅内血肿长径、宽径及厚度和2组行单针或双针穿刺治疗的患者例数。结果研究组术前CT所见颅内血肿长径、宽径及血肿涉及层数均大于首次CT所见(P均〈0.05);研究组行双针穿刺者的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前血肿扩大后,即血肿的长径、宽径和厚度增加,微创术穿刺方案会可能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20.
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对164例高血压脑出血分别采用微创碎吸术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