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17例白塞病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白塞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以加强对白塞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白塞病患者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及治疗的情况。结果本组白塞病以男性多见,好发于(20~50)岁,大部分患者以口腔溃疡为首发表现(70.59%),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100%,生殖器溃疡为58.82%,眼部损害为29.41%,针刺反应阳性率为47.06%,皮肤损害以结节性红斑最多见(52.94%),关节受累41.18%,除此外,白塞病尚可累及消化道和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病理检查符合血管炎改变,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联合治疗,所有病例病情均缓解。结论白塞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反复口腔溃疡是诊断白塞痛的主要依据.针刺反应有辅助诊断意义.白塞痛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法,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
白塞病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白塞病患者的诱因、起病类型、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情况及其治疗方法。结果白塞病多见于女性,男:女=1:1.44,好发于青壮年(20~45岁),多为慢性起病,27例急性型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19例,占70.37%),最常见症状依次是口腔溃疡(96.15%)、皮肤损害(78.21%)、生殖器溃疡(42.31%)、眼部损害(37.18%),其余症状相对较少;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无特异性,皮肤针刺反应阳性率52.56%。结论白塞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针刺反应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白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其他地区以及其他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全面的了解白塞病,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考2005年国际白塞病诊断标准,对本院2000年1月-2014年6月收入院治疗的64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国内及国际其他地区同类研究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64例白塞病患者中,男∶女为1∶2.2,好发年龄30~40岁,与其他地区及国家一致,平均发病年龄38.57±14.58岁,平均病程6.18±7.25年。完全型6例(9.38%),不完全型58例(90.63%)。临床表现:口腔溃疡62例(96.88%),低于新加坡、土耳其(100%);皮肤损害44例(68.75%),低于韩国(84.28%);生殖器溃疡28例(43.75%),低于土耳其(88.22%);关节病损14例(21.88%)、胃肠道损害11例(17.18%)、发热9例(14.06%)、眼部病损7例(10.94%)、血管病变6例(9.37%)、肾损害5例(7.81%)等上述器官损害与其他国家、地区大体一致。64例患者中有26例接受皮肤针刺反应检查,阳性率60.94%(男50.00%,女65.91%),略高于其他国家及地区。46例(71.87%)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有18例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6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白塞病临床表现存在地域差异,其临床特点、发病规律大体保持一致,本组资料中白塞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率高,眼部病变及关节病变发生率低。早期针刺反应检查可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早期予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可缓解本病的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白塞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性损害性疾病。我们先后对 11例白塞病患者进行了精心治疗与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共收治白塞病患者 11例 ,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2 0~ 4 5岁 ,35岁以下 7例 ,11例均有反复口腔溃疡 ,进食困难。 10例有多发性生殖器溃疡 ,6例眼部受累 ,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11例均有皮肤受累 ,其中结节性红斑 8例 ,毛囊炎样皮疹 5例 ,关节受累7例 ,针刺反应 3例 ,中枢神经受累 1例 (精神错乱及高血压 )…  相似文献   

5.
以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皮疹为表现的白塞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报告 1例以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皮疹为表现的白塞病。患者表现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皮疹 ,伴口腔溃疡、关节疼痛 ,组织病理符合皮肤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 ,皮肤针刺反应阳性 ,诊断白塞病。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白塞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收集白塞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ANCA和AECA,并分型.结果32例白塞病患者ANCA阳性率为12.5%,均为核周型ANCA(P-ANC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ECA阳性率为81.3%,其中IgG-ANCA阳性率为71.9%,IgM-AECA阳性率5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在发生结节性红斑或结节性血管炎及血沉增快方面AEC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而在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和贫血等临床表现方面ANCA及AE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白塞病患者血清AECA测定对白塞病患者血管损害及病情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白塞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收集白塞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ANCA和AECA,并分型。结果:32例白塞病患者ANCA阳性率为12.5%,均为核周型ANCA(P—ANC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ECA阳性率为81.3%,其中IgC—ANCA阳性率为71.9%,IgM—AECA阳性率5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在发生结节性红斑或结节性血管炎及血沉增快方面AEC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而在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和贫血等临床表现方面ANCA及AE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白塞病患者血清AECA测定对白塞病患者血管损害及病情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20 0 12 664 白塞氏病 35例临床分析 /李楠 (广东省医院皮肤科 )∥实用医学杂志 .- 2 0 0 1,17( 1) .- 70~ 71男 2 1例、女 14例 ,年龄 4~ 67岁。 68.60 %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 ;74 .30 %以外阴溃疡为首发症状 ;有眼部损害者占 31.4 0 % ;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 8例 ,为多形性 ;57.14 %针刺反应阳性 ;关节损害为 4 2 .85% ;8例出现心脏损害 ,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例出现血管炎损害。作者强调 ,白塞病可能发生心脏损害 ,且可以是本病的主要死因。参 6  (马勇 )2 0 0 12 665 白塞病与 EB病毒感染及干扰素治疗观察/马百芳 (山东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改变。方法:对64例BD患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溃疡61例,外生殖器溃疡44例,眼部损害21例,皮肤损害33例,针刺反应阳性39例。首发症状以口腔溃疡最常见(42例)。6例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5例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并食道下段溃疡并出血;实验室检查有多项免疫学指标的异常,12例检测到自身抗体(12/40);皮肤及粘膜组织活检病理改变均符合小血管炎症。结论:白塞病是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以血管炎改变为基础的免疫性疾病,皮质类固醇激素或激素并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20 0 0 1937 白塞病伴发 Budd- Chiari综合征死亡一例/何秀珍 (辽宁锦州医学院附一院皮肤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9,32 ( 6) .- 4 19男 ,2 6岁。以肝硬化、腹水入内科。反复性口腔溃疡 3年 ,阴囊皮肤溃疡 1年 ,皮肤见痤疮样皮疹 ,针刺反应阳性 ,诊断为白塞病。 1周内出现腹胀、呕吐、肝大、腹水 ,经肝核磁共振检查证实由肝静脉及下腔静脉阻塞所致 ,符合 Budd- Chiari综合征。白塞病的病理基础是血管炎 ,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导致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 (赵恩兵 )2 0 0 0 1938 心脏白塞病 10例分析 /倪新海 (中国医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5.
16.
17.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