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伍海青 《海南医学》2009,20(6):59-60
目的总结脑室尿激酶灌注辅以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治疗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行单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次日行腰大池外引流,与单纯脑室外引流常规治疗20例(对照组)相比较,比较两组病人脑室内血肿消除时间、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28例随访12个月,应用GOS评估预后,良好13例(46.4%),中残8例(28.6%),重残4例(14.3%),植物生存0例,死亡3例(10.7%),脑室内血肿消除时间(5.32±2.16)d,脑积水2例(7.1%);对照组20例,良好4例(20%),中残4例(20%),重残2例(10%),植物生存1例(5%),死亡9例(45%),脑室内血肿消除时间(10.12±2.34)d,脑积水5例(25%)。结论早期脑室尿激酶灌注辅以腰大池外引流能明显缩短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脑室联合腰池双向持续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估救治结果。方法:对30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例采用脑室联合腰池双向持续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9例(30.00%);中残12例(40.00%);重残5例(16.67%);植物生存1例(3.33%);死亡3例(10.00%)。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能快速清除全脑室系统血肿,及早疏通脑脊液循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重视早期联合腰池持续引流,尽早清除第三、四脑室血肿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韩增灿 《中原医刊》2011,(23):89-90
目的观察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2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引流或脑室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良好51.61%,中残24.19%,重残12.90%,植物生存为0,脑积水发生3.12%。结论该方法可以迅速清除脑室系统的积血,重塑脑脊液循环通路,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胡全军  宫彬  赵虎威 《医学综述》2013,19(5):937-938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配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彬县县医院3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和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27例存活,9例死亡。随访3~6个月后按Glasgow结果评分(GOS)对患者进行评价:优良14例,轻残8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配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救治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建军 《中外医疗》2013,(24):20-22
目的研究侧脑室穿刺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净化脑脊液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0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进行侧脑室穿刺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净化脑脊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及单纯脑室穿刺引流治疗(单纯脑室引流组)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比较两种疗法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头痛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及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死亡率、头痛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及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均与单纯脑室引流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侧脑室穿刺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净化脑脊液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入丹  蒋敏  余政  王剑波  田劲  邓超  耿宝伟  吴小波  张轶行  廖鹏 《重庆医学》2021,50(22):3850-3852,3856
目的 对比分析侧脑室外引流术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脑室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侧脑室外引流组(67例)和腰大池引流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腰大池引流组比较,侧脑室外引流组术后3、7d脑脊液蛋白水平均较低[(3.95±0.42)g/L vs.(6.23±0.31)g/L,t=1.698,P=0.029;(0.98±0.41)g/L vs.(3.38±0.39)g/L,t=1.985,P=0.027],术后1、3 d血肿清除率均较高(t=6.130,P=0.032;t=7.690,P=0.019).与腰大池引流组比较,侧脑室外引流组再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预后不良发生率更高(χ2=0.013,P=0.035;χ2=0.048,P=0.021;χ2=0.061,P=0.017;χ2=2.458,P=0.025).结论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与侧脑室外引流比较,早期血肿清除较慢,但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引流,根据病情选择性行血肿腔置管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辅以灌注尿激酶的方法对46例脑室铸型出血病人进行治疗.结果:存活28例,死亡18例.存活病例术后6个月生活能力采用ADL分级法评价:Ⅰ级4例,Ⅱ级14例,Ⅲ级8例,Ⅳ级2例.结论:侧脑室、血肿腔及腰大池穿剌置管持续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洗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冯学花  褚万峰  刘云英 《当代医学》2009,15(24):114-115
目的探讨中重度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首先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侧脑室穿刺引流,然后行丘脑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尿激酶液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对37例患者治疗及疗效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治疗存活32例,存活率86.5%,其中效果良好22例,恢复良好率59.5%,死亡5例,死亡率13.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加侧脑室微创穿刺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中重度丘脑出血是治疗中重度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后角穿刺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急性全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64例急性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对照组经脑室前角穿刺后给予尿激酶脑室灌注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观察组经脑室后角穿刺后给予尿激酶脑室灌注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观察两组患者脑室血肿清除时间、腰大池引流的拔管时间、慢性脑积水发生率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脑室血肿清除时间和引流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感染率及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室后角穿刺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急性全脑室铸型出血效果明显,预后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66例脑室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A组,34例),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B组,32例),比较2组的存活率、死亡率和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A组死亡4例(11.76%),B组死亡11例(34.38%),2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A组中无交通性脑积水,B组则为5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  相似文献   

11.
微创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引流,根据病情选择性行血肿腔置管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辅以灌注尿激酶的方法对46例脑室铸型出血病人进行治疗。结果:存活28例,死亡18例。存活病例术后6个月生活能力采用ADL分级法评价:Ⅰ级4例,Ⅱ级14例,Ⅲ级8例、Ⅳ级2例。结论:侧脑室、血肿腔及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洗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脑室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46例患者均进行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及脑室内纤溶治疗。在拔除其脑室外引流管后,再为其进行腰大池引流。结果:在这46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或好转的患者有39例,占患者总数的84.8%,死亡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8.7%,放弃治疗的患者有3例。结论:对于发生了脑室积血的患者,先对其进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脑室内纤溶治疗,在拔管脑室引流管后再进行腰大池引流可取得积极的治疗效果。不过,临床上要谨慎把握将脑室引流更换为腰大池引流的时机。  相似文献   

13.
岳新灿  刘德中  韩怀彬 《四川医学》2011,32(7):1124-1125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4月-2010年6月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及脑室内注入尿激酶帮助血凝块溶解引流等方法治疗7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难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76例中恢复良好55例(包括恢复社会活动、生活自理和部分自理);卧床8例;重残6例;死亡7例。结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治疗复杂,通过积极手术,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的应用,合理的药物治疗,正确操作及精心护理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脑室出血术后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术后加强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组65例,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21例(32.30%);中残26例(40.00%);重残10例(15.38%);植物生存5例(7.69%);死亡3例(4.6%)。结论:脑室出血术后患者行腰池引流,加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早期应用此法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崔玉光  陈冰  吕成林 《中国厂矿医学》2013,(12):1296-1297,1300
目的探讨脑室内积血的不同治疗方法,以期降低脑室内感染率,达到脑室内积血更有效的引流。方法对164例脑室内积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EVD)术(75例)及EVD+腰大池持续引流术(89例)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0d时,EVD+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感染率2.2%,明显低于单纯EVD组的12.0%(P〈0.05);脑积水发生率4.5%,明显低于单纯EVD组的13,3%(P〈0.05);生活自理率68.5%,明显高于单纯EVD组的50.7%(P〈0.01)。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脑室内积血患者,采用EVD+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优于单纯EVD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腰穿逆行冲洗治疗高血压性全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0例高血压性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0例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腰穿逆行冲洗,对照组10例单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观察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5.20±2.16)dvs(7.80±2.22)d,P〈0.05〕。治疗4周后按《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实验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21.60±12.18)vs(32.20±10.42)分,P〈0.05〕。实验组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2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穿逆行冲洗,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性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的预后,是治疗高血压性全脑室铸型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7例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29例行保守或仅行腰穿(或腰大池引流)治疗,64例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44例行开颅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术。全组病例急性期行血管检查32例,发现颅内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烟雾病5例,血管畸形7例。结果:全组病例随访6月至1年,平均(9.4±2.2)月,根据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46例(33.6%),轻度残疾28例(20.4%),重度残疾32例(23.4%),植物生存13例(9.5%),死亡18例(13.1%)。结论:自发性脑室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刘晓田  杨宏伟 《吉林医学》2012,(34):7518-7519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引流加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6例脑室出血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采用自制颅锥穿刺行单侧脑室或双侧脑室前角穿刺置管引流术,侧脑室引流1~5 d,行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结果:患者恢复良好16例,中残13例,重残5例,死亡12例,死亡率26%。结论:采用脑室引流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方法,能明显缩短疗程,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高景良 《当代医学》2010,16(27):88-89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出血铸型的救治方法。方法 55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出血铸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脑室外引流组27例;采取综合治疗组28例,早期采用双侧脑室引流、腰大池引流联合显微镜下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出血铸型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综合治疗组救治28例高血压性重症脑室出血铸型病人,良好率46.43%,病死率21.4%。结论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联合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效果好,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脑室穿刺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军  高阳  陈卫伟  龚筱倩  陈茂刚 《河北医学》2005,11(12):1099-1101
目的:观察微创脑室穿刺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1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人死亡3例(9.67%),存活病人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正常化,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