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 64例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川芎嗪组与复方丹参组 ,分别静脉点滴 ,每日 1次 ,5天为 1个疗程。结果 :川芎嗪组总有效率为 94% ,复方丹参组为 76% ,两组疗效经 χ2 检验分析 ,P <0 0 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盐酸氟桂利嗪加香丹注射液组)和对照组(香丹注射液组)各30例,每天静脉滴注1次,治疗7 d。结果盐酸氟桂利嗪加香丹注射液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口服西比灵胶囊联合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西比灵胶囊联合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均治疗7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比灵联合川芎嗪能够通过解除血管痉挛性收缩和改善脑组织脑血氧供应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为本次的研究调查对象,分为血塞通组和丹参川芎嗪组,各75例.血塞通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丹参川芎嗪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1周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 丹参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血塞组组为61.33%;丹参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塞通组;并且丹参川芎嗪组在完全缓解和显效的患者中药效时间明显优于血塞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指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对照组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30 ml;两组患者均每日1次,疗程为2周.结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小针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与针刺疗法比较,观察小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颈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后颈区等部位的压痛点进行小针刀松解及穴位注射,对照组选择颈椎病常用穴位进行针刺.对治疗后两组的症状、体征、椎-基底动脉血流速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针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与针刺疗法比较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西比灵川联合芎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将4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单纯口服西比灵胶囊10mg,1次/d,7d为一疗程;观察组21例在口服西比灵胶囊的同时,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1次/d,7d为一疗程。2周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1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1.4%(15/2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比灵联合川芎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王莉 《黑龙江医学》2014,38(1):71-72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中老年VBI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患者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0 g,3次/d,口服,联合盐酸川芎嗪12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B组50例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用15 d,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A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有效率(96%)明显高于B组(76%)(P<0.05),且治疗后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收缩期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1).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川芎嗪可有效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急性发作,而且对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也有明显改善作用,在治疗VBI性眩晕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滴注7 d;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7 d,两组治疗后经颅多普勒检查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用药后症状、体征、经颅多普勒检查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以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8例予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VBIV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48%,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VBIV疗效确切,且能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该疗法对患者经颅多普勒及治疗前后各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颈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行小针刀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对照组行双侧风池穴及颈部夹脊穴针刺治疗。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椎-基底动脉血流速等指标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其总体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症状与体征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1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76+1178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2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118例,对照组92例,分别应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和川芎嗪注射液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连续7天后,观察眩晕症状和TCD检查指标变化。结果: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川芎嗪对照组总有效率79.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隔日1次;颈椎牵引每日1次,每次15~20 min;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指数及经颅多普勒(TCD)探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评定。 结果 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愈显率91.43%和总有效率100%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双侧VA、BA、双侧PC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的Vm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双侧VA、BA、双侧PCA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IBV)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天麻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7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治疗后症状、血流动力学变化、脑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血流动力学、脑血流速度改善更为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IBV能更好的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刃针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原理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MTrP原理治疗,对照组用毫针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两组治疗后均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治疗2周后(共治疗5次)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2.453,P0.014);在提高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以及在降低齿突生长性偏移(odontoid growth offset value,DO)、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bilateral odontoid lateral mass spacing difference,VBLADI)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刃针结合MTrP原理治疗颈性眩晕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颈性眩晕症状及恢复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97例UAP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9例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和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和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UAP,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显著优于对照组(85.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颈性眩晕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提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皮功能及溶血磷脂酸(LPA)、酸性磷脂(A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联合运动疗法对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患者临床症状、颈椎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C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右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左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RVA、L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联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颈椎功能,增加颈部血流供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气血亏虚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气血亏虚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56例),并与活血化瘀的丹参液相对比(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TCD检测,分别测定左/右椎动脉(LVA/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参麦注射液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增加TCD检查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方面,均优于丹参液组。结论应用中成药同样必须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