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构建胰岛素磷脂复合物自微乳传递系统(ISC-SNEDDS).方法 利用冻干法制备胰岛素磷脂复合物(ISC),根据其溶解性选择油相,确定复合物中胰岛素(INS)与磷脂(SPC)的最佳质量比;利用假三相图法,通过乳化后的外观和粒径筛选最优空白自微乳处方并制备载药自微乳制剂.结果 制成磷脂复合物后,胰岛素在油酸乙酯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自微乳的最优处方为ethyl oleate-cremophor EL-alcohol(35:32.5:32.5),以0.01 mol·L-1HCl稀释10倍后,平均粒径为30.79±1.57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32±0.025.结论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可以增加胰岛素在油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其自微乳制剂的制备方法简单,稀释后粒径均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水飞蓟宾口服亚微乳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制备水飞蓟宾亚微乳。大鼠分别灌服水林佳(市售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胶囊)和水飞蓟宾亚微乳,于不同时间点取血,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Date Acquisition System)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水飞蓟宾亚微乳制剂的平均粒径为(155.9±2.2)nm,Zeta电位为-(29.62±0.03)mV,体外释放动力学符合Weibull方程;大鼠灌服水林佳和水飞蓟宾亚微乳后MRT分别为(1.73±0.03)h和(3.44±0.08)h,AUC0-∞分别为(1.83±0.38)mg·h·L-1和(4.72±0.48)mg·h·L-1。水飞蓟宾亚微乳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57.9%。结论:水飞蓟宾制成亚微乳制剂后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了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旦 《药学进展》2007,31(9):419-423
目的:优化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方法:以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在不同种类及比例的油相、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为考察指标,筛选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结果:该处方制备的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自乳化软胶囊能够迅速溶解并乳化,在蒸馏水、pH6.8磷酸缓冲液和0.1mol/L的HCl中,该系统中的银杏黄酮在45分钟内的溶出度均在80%以上。结论:该自乳化释药系统大大提高了银杏黄酮在水中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4.
水飞蓟素自微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水飞蓟素自微乳的处方并对其体外溶出及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正交设计及伪三元相图的建立,筛选水飞蓟素自微乳的组成。采用HPLC法测定处方中的药物含量,并对照市售制剂考察其溶出度及稳定性。结果水飞蓟素自微乳化系统的组成为水飞蓟素、油酸乙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Cremophor EL)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的质量比为0.07∶0.45∶0.45∶0.1;自微乳的平均粒径为72.1 nm;于4种溶出介质中均完全溶出,且溶出曲线明显高于市售制剂;强光照射(4 500 lx)、高温(60℃)及高低温循环实验(40℃和4℃)结果表明,该自微乳性状、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水飞蓟素自微乳粒径小,溶出度及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的体外透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的溶解性能及体外经皮渗透特性.方法 采用溶剂法制备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并测定其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溶解性;通过大鼠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比较白藜芦醇与其磷脂复合物的经皮渗透差异,探讨其释药行为.结果 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在生理盐水中的饱和溶解度为白藜芦醇的37.23倍,油水分配系数PO/W为白藜芦醇的2...  相似文献   

6.
谢欢  周伟  刘姹  杨大坚 《中南药学》2010,8(6):401-406
目的筛选四乙酰基葛根素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处方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测定四乙酰基葛根素在各种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对不同溶剂进行初步配伍研究,采用三元相图法考察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形成微乳的能力,绘制不同处方组成的三元相图,以微乳外观、乳化速度、乳滴粒径、载药量为指标,进一步优选处方,找出最佳的组合和处方配比,制备自微乳化液,测定四乙酰基葛根素自微乳化制剂的溶出度。结果最佳处方体系为Labrafil M1944 cs-Polyoxy 35 castor oil-Transultol P(30∶40∶30)和LauroglycolFCC-Tween 80-Transcutol P(30∶30∶40),此处方体系能迅速乳化为外观澄清透明的微乳液,粒径分布为(21.6±5.1)、(20.2±9.8)nm,45 min内溶出度分别96.2%、96.7%。结论成功制备了四乙酰基葛根素自微乳化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伪三元相图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粒径、Zeta电位、自微乳化时间为指标,筛选最佳处方,并对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体外释药进行测定。结果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的最优处方为:吐温-80 52%,甘油30%,油酸乙酯26%;其平均粒径为51.21 nm,Zeta电位为-13.7 m V,乳化时间为31.54 s,在45 min的体外溶出度是原料药的5倍。结论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制备工艺可行,能显著提高绞股蓝总皂苷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谷维素固体自微乳释药系统的最佳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研究。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通过伪三元相图、均匀实验法,筛选谷维素自乳化制剂的处方配比,并对固体吸附剂进行考察,最终确定了固体自微乳的处方组成。结果谷维素自微乳释药系统处方比例为油酸乙酯∶OP-10∶EL-35∶Transcutol∶谷维素为19.4∶33.26∶33.26∶11.08∶3,固体吸附剂为甘露醇-微粉硅胶(1∶2)。结论得到较好实现谷维素自乳化的处方并制备相应的口服胶囊剂型,完成谷维素固体自微乳制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姜黄素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制备姜黄素自乳化软胶囊,并对制剂溶出度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筛选试验、伪三元相图筛选出姜黄素自乳化释药最佳处方;通过研究乳化后药液的粒度分布、药液体外溶出行为及溶出度对姜黄素自乳化制剂进行体外评价。结果以Lauroglycol FCC为油相,Cremophor EL35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其最佳比例为40∶34∶26。姜黄素自乳化软胶囊在40min 内溶出达到85%,平均粒径146.7±13.34nm,载药量达47.2mg· g -1。结论姜黄素制备为自乳化制剂,其自乳化制剂性能良好,稳定性佳,能显著提高姜黄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制备重楼总皂苷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并固化成颗粒剂,考察其体外溶出情况。方法: 考察重楼总皂苷在不同辅料中的溶解度,并通过绘制由不同比例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的伪三元相图,确定重楼总皂苷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最优处方,并将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固化制备成颗粒剂。评价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和自微乳化颗粒剂经水稀释后形成微乳的外观、微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比较重楼总皂苷自微乳化释药系统以及自微乳化颗粒剂的体外溶出情况。结果: 最终确定重楼总皂苷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为:丙二醇单辛酸酯作为油相,吐温80作为乳化剂,丙二醇作为助乳化剂,最佳配比为7.0∶1.5∶1.5。重楼总皂苷自微乳化释药系统以及自微乳化颗粒剂经水稀释后形成的微乳外观呈微泛蓝光的澄清、透明状液体;平均粒径分别为(58.6±16.4)nm和(68.1±12.1)nm,PdI分别为(0.183±0.04)和(0.209±0.05),Zeta电位分别为(-20.2±1.9)mV和(-18.9±1.5)mV;透射电镜下显示微乳呈圆整、规则球状分布。重楼总皂苷自微乳化释药系统以及自微乳化颗粒剂在45 min时药物的溶出度均超过85%。结论: 将重楼总皂苷制备成自微乳化颗粒剂可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速度,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筛选与体外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静  崔升淼 《中南药学》2009,7(10):731-734
目的筛选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Pur-SMEDDS)的处方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处方配伍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以色泽、乳化时间和乳化后粒径大小为指标,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处方配比。测定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溶出度。结果处方选用油酸为油相,聚山梨酯80为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自微乳化后的粒径为(49.8±4.7)nm,ξ电位为(4.8±0.8)mV。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累积溶出百分率〉85%,而葛根素片60 min的累积溶出百分率〈10%。结论通过处方研究确定了最优处方,研制了葛根素SMEDD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姜黄素自微乳固化研究。方法考察多糖、糖醇酸、聚乙二醇三类常用吸收剂对姜黄素自微乳的吸附固化能力,以聚维酮的乙醇溶液为粘合剂,通过湿法制粒制备姜黄素自微乳的颗粒剂,并进行紫外法含量测定和溶出速率考察。结果吸收性顺序为多糖>糖醇酸>聚乙二醇,其中以甘露醇为最佳。甘露醇的吸收比为1∶4.88,姜黄素自微乳的甘露醇颗粒成型性较好,载药量为0.63%。以人工胃液为溶出介质,自微乳颗粒的溶出曲线经Weibull概率拟合,T50为0.091 min,Td为0.229 min。结论以甘露醇为吸收剂制备姜黄素自微乳的颗粒,成型良好,颗粒易溶于水,溶出时间短,而且溶液澄清,姜黄素无吸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以黄豆苷元与大豆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分别测定黄豆苷元、黄豆苷元-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及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在水中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3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黄豆苷元原料药、黄豆苷元-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及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后,采用LC-MS/MS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药物浓度,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优化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投料比为1.5∶1(磷脂/药物的摩尔比),1g·L^-1反应物浓度条件下60℃搅拌2h,结果显示:磷脂复合物在水和正辛醇中表观溶解度比原料药分别提高3.1倍和5.4倍;大鼠灌胃给予黄豆苷元和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后,Cmax分别为(667±65),(7509±688)ng·mL^-1,Tmax分别为(3.00±0.82),(0.42±0.17)h,AUC0–∞分别为(8302±590),(28870±2411)ng·h·mL^-1。黄豆苷元磷脂复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是黄豆苷元原料药的3.48倍。结论将黄豆苷元制成磷脂复合物后在水中的溶解度有所提高,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有显著提高,增加了黄豆苷元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明显提高黄豆苷元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4.
马海涛 《中国药业》2012,21(13):10-12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对穿心莲内酯(AND)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强作用。方法以HP-β-CD为载体,分别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AND的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出度和溶解度,并与AND原药、AND和HP-β-CD的物理混合物的溶出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AND与HP-β-CD形成了包合物,HP-β-CD可使AND溶解度增加55.4倍。结论HP-β-CD极大地增加了AND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紫杉醇超饱和自微乳化给药系统(supersaturatable 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MEDDS),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的方法,优化紫杉醇自微乳化给药系统(SMEDDS)的处方。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10 mg/kg紫杉醇溶液、SMEDDS和S-SMEDDS,测定紫杉醇的血药浓度c、max、AUC和tmax,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确定紫杉醇SMEDDS最优处方为: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50∶33∶17。油相为Lauroglycol FCC∶橄榄油(2∶1),表面活性剂为Cremophor EL∶吐温-80(1∶1),助表面活性剂为PEG-400。S-SMEDDS在此处方基础上添加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稀释对制剂的粒径无显著影响。SMEDDS和S-SMEDDS的粒径分别为(92.7±47.7)和(93.6±36.8)nm,粒径分布呈高斯分布。SMEDDS和S-SMEDDS的cmax和AUC显著高于溶液剂,tmax<溶液剂,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33.9%和719.3%。结论:紫杉醇S-SMEDDS的口服吸收强于溶液剂和SMEDD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替尼泊苷自微乳的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粒径考察筛选出最优处方;以替尼泊苷混悬液为对比,测定替尼泊苷自微乳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考察替尼泊苷自微乳的稳定性。结果实验筛选得到的最优处方为油酸乙酯∶Cremopher ELP∶异丙醇=20∶60∶20,载药量1.5%。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替尼泊苷释药2h后的累积释药量均可达90%以上,且3h后的累积释药量接近100%。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替尼泊苷自微乳在40℃、25℃和冷热循环条件下是稳定的。结论实验制得替尼泊苷自微乳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有较高溶出度,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磷脂固体分散体对槲皮素溶出促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磷脂固体分散体对槲皮素溶出的促进作用。方法用溶剂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槲皮素的磷脂固体分散体 ,与其相应的物理混合物及槲皮素的PVP或PEG4 0 0 0 (1∶1)固体分散体并进行了溶出的对比研究。结果所制得固体分散体均可改善槲皮素的溶出 ,而质量比为 1∶1的槲皮素 磷脂固体分散体的溶出促进作用最为显著。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的研究表明 ,在质量比为1∶1的槲皮素 磷脂固体分散体中 ,槲皮素以无定形的状态分散于载体磷脂中 ,其熔点吸热峰消失。结论槲皮素溶出度的增大与其无定形的存在状态、磷脂对其的润湿作用以及磷脂在水中可形成脂质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及其微丸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及其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磷脂的复合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应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微丸,以综合指标为微丸质量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使用转篮法考察微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度。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磷脂用量比1∶3,反应时间2小时,反应温度40℃;微丸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黏合剂浓度3%,滚圆时间10分钟,滚圆转速20 Hz。微丸内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pH分别为6.8和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及去离子水中均可很好地溶出3,0分钟内溶出度达90%以上。结论:该处方工艺制备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微丸质量符合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臧洪梅  金涌  王祺  邓倩  陈飞虎 《安徽医药》2012,16(10):1418-1420
目的制备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固体自乳化制剂,以解决该药水溶性差的问题,提高药物胃中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伪三元相图法考察不同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油相形成微乳的能力和区域,制备自微乳。然后采用mix-ture design方法进行处方优化,并对其乳化后粒径、制剂综合评分和载药量进行考察。结果制备出的最佳处方(含HS1570%,PEG400 10%,油酸乙酯20%)自乳化后粒径在30 nm左右,体外溶出10 min即可溶出80%以上。结论该处方制备出的ATPR固体自微乳可用于提高其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马尼地平磷脂复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体外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溶解度法和溶出度测定法对马尼地平磷脂复合物性质进行表征;通过离体外翻肠囊模型考察马尼地平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结果:与原药及原药-磷脂物理混合物比较,磷脂复合物的溶解度、溶出度、油/水分配系数、紫外吸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磷脂复合物在各肠段部位的转运速率Vt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均大于原药,其中在空肠的吸收均显著强于其他部位(P<0.01)。结论:马尼地平复合磷脂后,其溶解度、溶出度、肠吸收明显改善,马尼地平磷脂复合物将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