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高龄心血管急症患者的疾病构成特点.方法 选取600例60岁以上急诊内科老年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诊断、离院诊断、来源、预后等临床资料,观察疾病构成特征.结果 600例老年患者中共有277例患有心血管急症(46.17%),发病率依次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92例(33.21%),重度心律失常82例(29.60%);高血压急症58例(占20.94%),心力衰竭20例(7.22%).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心绞痛、非ST抬高心肌梗死与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所占比例分别为21.64%、2.92%和8.92%,并以60~69岁年龄段及距医院10 km内的老年患者比例最高.结论 心血管急症中老年患者比例最高,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最为常见,患者年龄多在60~69岁,且居住地均离医院较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心血管病急症的构成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年龄在50~70岁的800例老年心血管病急诊患者进行临床实验,通过建立Excel数据库和问题调查以及资料查阅等方式对其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分析本地区(西藏地区)分析急诊内科老年心血管病急诊的构成特点。结果城镇病人组50~59岁、60~69岁、≥70岁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32.58%、50.70%和16.72%,三个年龄段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而非城镇病人组的构成比则为27.88%、44.69%和27.43%,男性与女性相差较小。距离医院10~50 km者构成比最高,为50.13%,从急症疾病分布看,占比前三位者分别为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急症,分别为44.13%、30.25%和11.38%。结论西藏地区急诊内科老年心血管病急症者以60~69岁人群居多,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急症占比较高,整体而言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258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人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的快速病因诊断及急诊抢救措施,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急诊科2008~2011年接诊的258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的诊断和抢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8例昏迷患者中,急性中毒105/258例(占40.7%),其中急性酒精占78/258(30.23%)且以45岁以下的青年为主;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102/258例(占39.53%),糖尿病并发症46/258例(占l7.83%),且集中在中年和老年人;其他5/258(占1.94%).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青年以中毒偏多、中年和老年人以脑卒中比例最高、而糖尿病并发症也占较大比例,而参考病因构成尽快明确病因诊断、有助于提高急诊抢救治疗昏迷患者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我院1998~2001年急诊内科抢救昏迷病人的病因构成及病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内科抢救801例病人中,统计出昏迷病人所占数目、病因构成、年龄及所占比例情况等,并根据病因加以有关分析。结果 急诊内科抢救801例病人中昏迷病人290例,占总数的36.2%,其中男性占164例,女性占126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82岁,脑出血59例,占首位,其次为一氧化碳中毒45例,药物中毒37例,急性乙醇中毒36例。昏迷病人中有59例死亡,其中:脑出血37例,占首位。结论 昏迷是临床急诊中常见的危急症状之一,是意识障碍的严重阶段,也是病情危急的信号。所以,在医院急诊工作中识别昏迷、鉴别病因、尽快明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的临床特征、就诊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统计我院近3年收治的45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85.2%患者以胸痛就诊,52.0%患者ST压低和T波倒置,非Q波心肌梗占8.2%,Q波心肌梗占28.5%,心律失常占5.7%,心电图没有明显变化者5%.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男性病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吸烟密切相关.女性病人更年期后多发有关.结论:提高对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认识,及时就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急诊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90例昏迷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入院90例昏迷患者中24h内确诊的患者为82例,占总病例91.11%,24h后确诊的患者为8例,占总病例8.89%;昏迷患者中原因比例最高为为急性脑血管病者(脑出血、脑梗死)比例为34.44%(31/90),发病年龄以55~75岁老年患者为主;其次酒精中毒达26.67%(24/90),发病年龄以20~45岁中青年患者为主,晚期器官疾病7例,占7.78%,其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淹溺、煤气中毒、中暑、电击伤)20例(22.22%),不明原因8例(8.89%);抢救之后好转76例(84.44%),死亡14例(15.56%),其中病死率最高的是溺水和脑出血.结论昏迷患者病因复杂,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其中急性脑血管病变、各类急性中毒占大多数,应该尽快明确病因,提高诊断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马红旗 《中外医疗》2013,32(7):18-19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脑血管疾病的分布流行特征。方法对120例急诊内科脑血管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种类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急诊内科患者中平均年龄61.28岁,6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达到了56.67%(68/120)。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为71例,所占比例59.17%(71/120)。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为脑梗,所占比例54.17%(65/120),发病时间集中于夏秋季。发病率较高的其次为脑出血,所占比例为31.67%(38/120),发病季节集中于春冬季。结论急诊内科脑血管疾病中,脑梗、脑出血发病率较高,不同疾病的发病高发期也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都会影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应当有针对性的开展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急诊内科急性腹痛临床特点及病因分布,以有效提高急性腹痛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急诊内科收治急性腹痛患者49例临床诊疗资料,综合分析患者病因构成及临床误诊率等.结果 全部49患者中因内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31例,占总数63.2%;因外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15例,占总数30.6%;因妇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3例,占总数6.2%;其中急性肠胃炎导致急性腹痛所占比例最高,为20.6%;消化性溃疡居于第二位,为16.3%;患者中4例出现误诊,其中急性阑尾炎2例,心肌梗死1例,宫外孕破裂1例,临床误诊率为81.6%,其中内科误诊率为3.2%,外科误诊率为13.3%,妇科误诊率为33.3%.结论 急诊内科医师应当全面掌握包括内外科及妇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检查手段,以有效提高临床急性腹痛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面积脑出血伴心电图巨大倒置T波患者的发病因素。方法:对收治的大面积脑出血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均对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巨大倒置T波的出现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80例患者中,冠心病37例,器质性心脏病2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5例,分别占总数的46.3%、35.0%、18.8%。冠心病引发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巨大倒置T波发生率显著高于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器质性心脏病引发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巨大倒置T波发生率又显著高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出血伴心电图巨大倒置T波患者可能发生了冠心病、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肺水肿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特征以及30d预后。患者:入住一所三级护理医院的连续185例急性肺水肿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前瞻性观察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酶学以及血管造影特征的改变。结果: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 I)为引起急性肺水肿的主要原因(61%),其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21%)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 I;18%)。各组中,平均年龄≥70岁,但是NSTEM I患者年龄最大,65%有慢性高血压。此外,NSTEM I患者和UA患者年龄较大,其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及中至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院前心血管急症的相关性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有效急救,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我院887例院前心血管急症患者资料。结果:发病构成比最高的前3位病种是: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在不同年龄段心血管急症发生病中,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6~65岁(占36.2%);心律失常的发病高峰年龄段在56~70岁)(占50.0%),急诊高血压高发年龄在66~70岁(25.0%)。结论:心血管急症是目前院前急症救治最主要的急危重症,而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救治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上述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本次研究的82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6例急诊内科死亡患者中,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多,共4例,占57.16%;依次是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共1例,占14.28%;猝死患者1例,占14.28%;死于其他原因的1例,占14.28%。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通常会伴随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在临床上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急症,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病因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339例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的疾病构成比和这些患者对急诊抢救室资源的利用情况.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院急诊抢救室的死亡病例,共339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在抢救室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与否及使用时间、是否行胸外按压等情况.结果:构成比由高到低的疾病依次为猝死(18%)、恶性肿瘤(16.2%)、急性脑出血(14.5%)、急性呼吸道感染(13.6%)、急性脑梗死(8.8%)、心血管病(7.7%)、外伤(5.6%)、上消化道出血(4.1%).患者在抢救室时间,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明显长于外伤、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猝死(P<0.05).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实施胸外按压比例均明显低于猝死、外伤、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患者(P<0.01).结论: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以猝死、恶性肿瘤、急性脑出血、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脑梗死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症科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中间综合征 (IMS)发生后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对其疗效不佳 ,未获及时诊断和抢救的病人常因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而死亡 ,故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因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迅速处理而显得格外重要。 1988~ 1999年 ,我院收治IMS病人 19例 ,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8~ 1999年 ,我院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476例 ,发生 IMS者 19例 ,占同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3.99% .19例病人中男 7例 ,女 12例 ;年龄 14~ 48岁 ,平均2 5 .5岁。均为口服中毒 ,口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不同。方法:对54例青年(≤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96例老年(≥6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二组均为男性患者多(P<0.01),青年组吸烟、大量饮酒、心血管病家族史明显多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发病情况、空腹血糖、TG、HDL-C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C、LDL-C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多冠状动脉单支病变(P<0.01),老年组多冠状动脉多支病变(P<0.01),家族史、吸烟史、TC、LDL-C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吸烟、高血脂、心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回声性质和急性冠状动脉事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因不明原因胸痛、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而入院的病人109例,分成正常对照组3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59例、稳定性冠心病组(sCAD)11例,对比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等一般情况,并检测3组患者颈动脉B超的粥样斑块情况。结果ACS组与sCAD组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比较,ACS组软斑块(占71.2%)明显高于sCAD组(占18.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可以反映出冠状动脉的斑块性质,可以用来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院 52 13次血液透析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 :失衡综合征和热原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组 12 2例病人中 ,其中男性 82例 ,女性 4 0例 ,年龄 19~ 6 4岁 ,共透析 52 13次 ,出现失衡综合征 534次 ,占 0 .1% ,热源反应为 356次 ,占 0 .0 6 %。通过观察与分析 ,本人认为发生急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 :①与超滤过多、过快 ,心功能不全有关。另外 ,病人透析期间不控制饮食 ,使干体重增加 ,加大心脏负担。②诱导透析阶段醋酸不耐受 ,与个体差异、机体素质、医护人员的技术和责任心也有关。③透析器温度或电导率比例泵失调。④消毒透析器管路内…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死亡率最高的内科急症。AMI合并肺炎使病情加重,治疗更加困难,死亡率更高,我们总结1989~2005年17年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87例,其中合并肺炎20例,占23%,现就诊疗问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在44~80岁,平均年龄70岁。年龄在65岁以上者14例,老年占70%。肺炎发生在第1周内14例(占70%),第2周6例(占30%)。体温在37~39℃12例(占60%),39℃以上者6例(占30%)。两肺听到湿性罗音者14例(占70%),排除左心功能不全所致。血白细胞增高者16例(占80%)。X线胸片或CT报告肺炎14例(占70%)。前壁、前间壁…  相似文献   

19.
凌玮  石伟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2):1085-1086
目的:了解心血管病急症就诊时间的特征。方法:对1559例心血管病急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三者占到所有心血管急症抢救的一半以上(58.1%),心血管病急症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13.0±47.3h,且与年龄呈正相关(r=0.05226,P<0.05);就诊时间多为上午6- 12时,约占总人数的一半(54.9%)。结论:加强院内急救和心血管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可提高心血管病急症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aVR导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了2008~2012年间在大庆市第四医院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的122例病人的aVR导联抬高情况。这些病人按avR导联抬高0.05mV为有意义。结果:在入选的1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89例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占72.9%(89/122)。AVR导联ST段抬高组中,左主干病变9例,占81.8%(9/11);前降支近端病变10例,占45.4%(10/22);右冠脉1例,占12.5%(1/8)。多支病变中AVR导联ST段抬高69例,占87.3%(69/79)。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病变往往较重,预后亦较差,尽早冠脉介入治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