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院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头孢曲松钠.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6年~2010年临床上报的49例有关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主要以瘙痒、荨麻疹、皮疹等皮肤粘膜症状以及呼吸不畅、胸闷、气急、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等变态反应居多.结论 我院使用头孢曲松钠存在用药指症不明显、预防用药过度以及用药剂量过大等不合理现象,建议临床医生应重视头孢曲松钠的合理使用,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7年8月~2008年4月利用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80例患者,头孢曲松钠针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左氧氟沙星组疗效优于头孢曲松钠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加合理的选择药物。方法:我院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儿童用药过程中运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儿科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临床表现多样,不良反应类型各异。结论:在儿科临床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应高度的重视,确保儿童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该院2005年1月—2012年8月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86例,其中头孢曲松钠组60例,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组26例,通过检查两组患儿的大便情况及常规检查,分析头孢曲松钠对儿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疗效。结果头孢曲松钠组总有效率78.3%,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组有效率11.5%,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鼠伤寒沙门菌有效率高,耐药者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收集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因使用头孢曲松钠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137例,为头孢曲松钠的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对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使用头孢曲松钠造成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结果 头孢曲松钠能够引起系列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均可能发生,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胃肠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及肝肾功能损害,以过敏反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6.5%.结论 临床药师和医生应高度关注头孢曲松钠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6916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头孢曲松钠临床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重视.文中分析总结江苏省4年来抗感染药物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提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头孢曲松钠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6916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0岁以下儿童(18.65%)是高发组.头孢曲松钠所致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61.68%),其余依次是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药物热、神经系统损害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头孢曲松钠引起ADR的各种因素,加强对其严重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加合理的选择药物。方法:我院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儿童用药过程中运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儿科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临床表现多样,不良反应类型各异。结论:在儿科临床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应高度的重视,确保儿童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头孢曲松钠(头孢三嗪,菌必治)是临床常用抗生素,偶尔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引起注意。现就我所2006年3月-2007年9月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后引起不良反应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1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建华 《现代医学》2007,35(5):413-414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10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189例进行分类归纳、分析.结果 189例ADR病例涉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前3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及泌尿系统损害.结论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临床应重视头孢曲松钠的合理使用,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此药,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7~2008年共遇见在静滴头孢曲松钠过程中致急性心肌梗死2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55岁。因急性支气管炎于2007年5月在我院治疗。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后,给予头孢曲松钠2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约30min后病人感心慌、胸闷、憋气、冷汗,伴心前区紧感,无皮疹,无瘙痒。既往健康,无冠心病史,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急性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头孢曲松钠药物干预治疗,记录治疗过程观察临床干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在该院选取120例急性严重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资料以上患者资料收集时间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根据患者病症对患者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患者,即为头孢曲松钠治疗组;另外接受常规急性严重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即为常规治疗组.结果:头孢曲松钠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为96.6%,常规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效果,两者比较存在差异(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头孢曲松钠药物进行干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病症,为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柳州医学》2008,21(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8年7月8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头孢曲松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吗替麦考酚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的安全信息,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要注意合理使用这5种药品。头孢曲松钠是抗感染药品中颇具代表性的品种,其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抗感染药的整体安全水平。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头孢曲松钠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在合理使用情况下,利益明显大于风险。但由于不合理用药现象广泛存在,使得用药风险明显扩大,不良事件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与分析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和单独使用青霉素或者头孢曲松那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对比。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患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患者,将所有病例按顺序编号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组(简称联合组)、单用青霉素治疗组(简称青霉素组)及单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组(简称头孢曲松钠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并且对比3组患者病例:1发病后体温恢复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外周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2临床疗效;3出院后1个月脑脊液氯化物水平、总蛋白水平和葡萄糖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联合组分别与青霉素组、头孢曲松钠组发病后体温恢复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外周学白细胞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组分别与青霉素组和头孢曲松钠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出院1个月后联合组分别与青霉素组和头孢曲松钠组脑脊液氯化物水平、总蛋白水平和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比单用青霉素或单用头孢曲松钠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优于单独使用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钠者,且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应用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头孢曲松钠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头孢曲松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0年1月~2009年12月共10年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121篇,计病例134例,同时,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2004年1月~2009年12月之间收到因使用头孢曲松钠导致死亡的病例10例,共计病例144例.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ADR的表现及导致的系统一器官损害、ADR死亡原因等.结果 144例严重ADR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同时,过敏性休克也是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 临床应合理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剂,并加强用药监护,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两年间通过超声检查头孢曲松钠致儿童胆囊结石病例24例,笔者对此类结石的超声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着重对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的患儿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6.
2181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省2009年收集到的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2009年接收的由头孢曲松钠所致的2181份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是引起我省ADR频率最高的药品,其ADR涉及系统最多的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563例),其次为全身性损害(389例)、循环系统损害(162例);主要ADR表现为皮疹、瘙痒、过敏样反应;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92.11%)。结论应重视头孢曲松钠引起ADR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治疗ADR。  相似文献   

17.
<正>头孢曲松钠是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高。本文收集我校2009年1月-2012年6月应用头孢曲松钠发生的不良反应56例,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性应用提  相似文献   

18.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主要以过敏反应居多.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采用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研究组采用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发热时间(2.18±0.52)d、咳嗽时间(5.50±1.43)d、肺部啰音时间(4.82±1.41)d、胸片炎症消失时间(6.18±0.4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头孢曲松钠相比,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更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116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华  孙艳  王羽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5):1906-1907,1912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ADK)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1996~2006年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国内文献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多在小于5min或1,2h 2个时间段内发生。不良反应以心血管系统和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分别为43.10%和20.69%,其次为神经系统(14.66%)的不良反应。在116例不良反应中可痊愈的为111例,占95.69%,2例患者有严重后遗症占1.72%,有2例死亡占1.71%。结论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所以应合理应用头孢曲松钠,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