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99m锝-喷替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宫颈癌患者肾功能及形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宫颈癌患者230例分别行双肾B型超声、血肌酐、^99mTc—DTPA肾动态显像。通过对三种检查结果的比较,评价^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宫颈癌患者肾功能及形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肌酐均正常,未检出肾功能异常。双肾B超检出肾积水24例、肾囊肿10例、肾结石5例、单侧肾小20例、双侧肾小8例。^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出单侧或双侧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共74例,单侧或双侧肾积水共42例,单侧或双侧肾盏。肾盂排泄欠通畅115例,肾囊肿3例,单侧或双侧肾小28例,双侧肾大11例。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能更精确的评价肾功能,同时能了解肾的形态学变化。在宫颈癌的治疗中,^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一项能较全面评价肾脏情况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肾部分切除术(PN)的根本目的是保留肾脏功能,并且不影响肿瘤学结果,这在孤立肾患者中更为重要。然而,目前有关预测肾部分切除后肾功能恢复的相关患者及医生因素尚存在争议。本研究评价了热缺血时间(WIT)及保留肾脏的量及质量对。肾部分切除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共纳入了362名连续的孤立肾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 time,WIT)对T1期肾癌微创手术患者肾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T1期肾癌患者41例,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的术侧肾小球滤过率(singl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s,sGFR)值,分析患者术后肾功能状况,回归分析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26.6±5.1)ml/min]、12个月[(28.7±5.2)ml/min]患侧肾sGFR均显著低于术前[(31.8±5.8)ml/min](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T与术前sGFR值无相关性(r=0.232,P>0.05),与术后3个月(r=-0.374,P<0.01)、12个月(r=-0.395,P<0.01)分别成负相关。术前sGFR值为正向预测(β=0.192,P<0.01)肾功能损害,WIT(β=-0.183,P<0.05)为负向预测肾功能损害。WIT≤30 min患者的肿瘤最大径[(3.3±1.2)cm vs.(4.7±1.8)cm]、术后3个月患侧肾sGFR与术前比较的损失值[(3.1±1.9)ml/min vs.(8.4±6.3)ml/min]显著低于WIT>30 min的患者(P<0.05)。WIT在30 min内对肾功能的损害相对较小。结论:T1期肾癌患者行LPN术中WIT越长、术前sGFR值越低,对肾功能的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热缺血时间(WIT)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4例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0例, 女104例;中位年龄57(23~89)岁;中位体质指数25.6(16.7~36.0)kg/m2;213例伴高血压病, 66例伴糖尿病;92例有吸烟史。术前肌酐中位值73(32~170)μmol/L;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位值95(33~142)ml/(min·1.73m2)。肿瘤最大径中位值2.5(7~9)cm。344例均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动脉阻断方式均为热缺血。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评估WIT与术后eGFR变化百分比[(术后eGFR-术前eGFR)/术前eGFR×100%]的相关性。根据术中WIT将患者分为WIT<20 min组、20 min≤WIT<30 min组和WIT≥30 min组, 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 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对术前eGFR和肿瘤直径进行校正。结果 3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299例, 乳头状肾细胞癌22例, 嫌色细胞癌1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肿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后肾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NSS治疗的115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5例,女40例。年龄(49.50±12.94)岁;体质指数(24.59±3.59)kg/m 2;肿瘤最大径(3.66±1.32)cm;R.E.N.A.L.评分(6.43±1.60)分。术前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48.22±11.48)ml/(min·1.73m 2),健肾GFR(49.73±11.96)ml/(min·1.73m 2),总GFR(97.95±21.32)ml/(min·1.73m 2)。术前患肾有功能肾组织体积(FPV)(132.23±9.11)cm 3。61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4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WIT)、术后病理结果。记录术后6个月的血肌酐、患肾GFR、健肾GFR、总GFR、GFR保存率(术后GFR与术前GFR的比值)、患肾FPV、患肾FPV保存率(术后患肾FPV与术前FPV的比值)。患肾FPV通过手术前后的CT影像使用椭球体近似法测量。手术前后GFR和患肾FPV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各研究因素与患肾GFR保存率间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肾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以WIT=25 min为截断点将患者分为≤25 min组和>25 min组,比较两组术前患肾GFR,以及术后6个月的患肾GFR和患肾GFR保存率。结果:本组1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135(75~245)min,WIT(24.57±5.51)min。患肾术后GFR(35.50±7.81)ml/(min·1.73 m 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肾GFR保存率为(74.65±11.10)%。术后6个月患肾FPV保存率为(84.28±4.37)%,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P<0.001)。患肾FPV保存率与患肾GFR保存率呈极强正相关(r=0.802);WIT与患肾GFR保存率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5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患肾GFR(b=-0.150,P=0.008)、WIT(b=-0.443,P<0.001)、患肾FPV保存率(b=1.638,P<0.001)是患肾GFR保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WIT>25 min组和≤25 min组的患肾GFR保存率分别为(68.77±10.88)%和(79.34±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WIT较短(<30 min)的情况下,正常肾组织数量的保留是影响NSS术后肾功能预后的重要因素,有限的WIT起次要作用。在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更多的正常肾组织,同时尽量将WIT控制在25 min以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BC肾肿瘤评分系统对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筛选研究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135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状况、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及肾功能随访数据。根据患者术前CT/MR进行ABC系统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分析ABC评分与肾脏热缺血时间(WIT)、术中出血量(EBL)、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急性肾功能变化等相互关系。结果:ABC评分与WIT(P=0.002)、术中出血量(P0.001)和围术期并发症(P=0.02)均有明显关系,亦与术后肾功能变化率(P=0.03)有明显相关性,但与术后3个月(P=0.06)、6个月(P=0.17)及12个月(P=0.34)的肾功能变化率也无明显相关性;术后3个月肾图也说明患侧分肾功能下降水平在ABC低危组及高危组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ABC评分系统是基于肾肿瘤和血管密切关系的一种简便评估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性,能够帮助泌尿外科医生在术前进行围术期并发症及急性期肾功能损伤(AKI)的预测;但其评估远期肾功能的价值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是目前临床上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好方法之一,其方法简单、切实可靠。我们对30例肾脏损害患者采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与同期临床常规检测的BUN、Scr和Ccr进行了相关及对比分析,以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在临床判断肾功能改变上的价值。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院住院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8~83岁,平均58.46岁,其病因为慢性肾炎11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6例,多囊肾2例,慢性肾  相似文献   

8.
背景:热缺血性损伤是肾部分切除术后影响患肾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使热缺血性损伤降低至最小,或者消除肾脏热缺血损伤的努力对肾部分切除术是必要的。目的:介绍一种"零缺血"腹腔镜肾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99)Tcm-二乙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DTPA)肾动态显像在评价痛风患者肾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7例原发性痛风患者在我院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显像,获得肾血流灌注和肾动态系列图像,以Gates法测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应用感兴趣区技术得到肾脏的时间-放射性曲线DTPA肾图并计算20 min清除率(clearance rate of 20 minutes,C_(20))等定量指标。将肾动态显像测得的GFR与同期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ric acid,UA)等血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合肾动态显像图像及其他影像资料对分肾GFR和DTPA肾图进行分析,评估痛风患者的分肾功能和肾脏的排泄情况。结果痛风性肾损害在GFR轻度下降时BUN、SCr仍可保持正常水平。GFR低至60 ml/min以下才有BUN、SCr明显升高。GFR变化早于BUN、SCr。在排除了尿路引流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之后,19.7%的患者表现为单肾GFR下降,22.3%GFR正常的肾脏出现了C_(20)减低。UA水平则未随肾功能的恶化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等定量指标较血生化更为灵敏,并能评估分肾功能,是评价痛风患者肾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活体供肾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和影响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判定标准. 方法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在术前应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双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肌酐法计算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评估肾功能.手术前、后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留存肾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观察其代偿性变化.结果 供者术前SCr为(79.87±17.63)μmol/L,术后为(99.93±20.63)μmol/L,与术前比较,升高25.12%(P=0.000),但仍在正常范围.术前CCr为(1.56±0.29)ml/s,术后为(1.07±0.29)ml/s,较术前降低31.41%(P=0.019).术前供者双肾GFR为(72.32±18.70)ml/min,较CCr低22.95%.术后留存肾GFR为(54.39±15.63)ml/min,较术前[(36.64±9.15)ml/min]增加48.44%(P=0.000),但与术前双肾GFR比较则下降24.79%(P=0.02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BUN为(5.39±1.43)mmol/L,术后为(5.84±1.29)mmol/L,升高8.35%(P=0.076).结论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是观察肾功能比较灵敏的指标,能直观评估分肾的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估尿路排泄情况,并可以动态观察留存肾功能的代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求影响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LNSS)后肾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检测LNSS的安全性,明确肾脏热缺血安全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次LNS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99Tcm-二乙三胺五乙酸肾动态显象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术前、术后24h及术后一周检测血肌酐水平,统计分析影响术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尽管应用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有益于肾脏功能的好转并有一定的减瘤效果,但以往研究表明肾脏部分切除的应用明显不足。我们应用基于当代人群的队列研究结果来描述我国部分及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趋势。材料和方法:我们从1755家医院2003~2008年全国住院病人样本中的选取了188702名因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泌尿外科精细化手术方式的进展,了解肾脏病灶对患侧肾脏功能的影响,甚至为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良好的预后,进而评价对侧肾脏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生化检测或影像学资料,要么仅反映总肾功能,要么仅提供了解剖学结构影像信息,难以满足手术中是否保留患侧肾脏以及全切后的代偿效果评价的要求。作为现代影像医学的新平台,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如实的显示了肾脏的血流灌注、核素摄取、分泌及排泄的全过程,所以除了可以反映肾动脉灌注情况外,还可以评估分肾及总肾功能,并通过定量分析肾小球滤过率(GFR),可以全面、客观评估肾脏的功能,进而对临床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基于同样的机理,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活体肾移植供体肾功能评估及对移植肾功能的长期随访中,同样具有其他检查无法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微波组织凝固器在无阻断肾蒂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波组织凝固器在无阻断肾蒂肾脏部分切除术中应用价值。方法用微波组织凝固器对16例(17个肾脏)行肾脏部分切除术,术中未阻断肾蒂。结果1例同时行双侧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为325min,15例手术时间为90~220min,平均为180min。术中出血量45~450ml,平均80ml。术前术后血肌酐无显著性差异。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结论微波组织凝固器在肾脏部分切除术中,具有微创、安全、出血少及操作简便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结核患者患肾功能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继往诊断的肾结核患者15例,均经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得出双肾总GFR值及分肾GFR值,同时获得患者的血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对两种检查方法评估肾功能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患者肾动态显像显示左肾、右肾或双肾不同程度的GFR值降低,根据GFR值级别判断标准,左肾功能异常者5例(其中重度受损者3例,中度受损者1例,轻度受损者1例),右肾功能异常者11例(其中重度受损者9例,中度受损者2例),其中1例双肾功能均为重度受损;而此15例患者中,10例血肌酐及尿素氮正常,仅4例有不同程度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改变,另1例仅尿素氮异常改变,对于肾结核患者肾功能状态判断的敏感性仅达肾动态显像的33.3% (5/15);分肾GFR值与血清学肾功指标对肾功能状态的判断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对于肾结核患者分肾功能的判断较血清肾功能指标更早更准确的发现肾功能异常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 :评估非阻断肾蒂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cl-LPN)在治疗肾脏小肿瘤(SMRs)方面与阻断肾蒂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相比对肾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笔者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前瞻性数据资料库: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117名患者在我中心接受了肾部分切除术。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患者接受了cl-LPN,B组患者接受了LPN。我们收集了上述患者的围术期相关资料、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的肌酐水平以及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信息。所有数据均经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共41名患者,B组共76名患者。除了肿瘤体积之外(A组2.35±1.10cm,B组3.19±1.57cm,P=0.0029),A、B两组的术前数据可认为具有可比性。A组的热缺血时间(WIT)为0分钟,B组平均热缺血时间为20.90±9.27分钟。A组中有1名(2.4%)患者(中央型肿瘤)中途改为LPN。通过分析笔者得出,术后B组的eGFR下降幅度较A组为高(A组0.17±9.30ml/min,B组4.38±1 1.37ml/min,P=0.0445)。结论 :本实验尽管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从实验的结果仍可以看出,cl-LPN能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在外科治疗SRMs的过程中避免热缺血对肾脏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肿瘤悬吊法在"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2例患者应用肾肿瘤悬吊法在完全无肾动脉阻断的"零缺血"条件下开展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在后腹腔镜下采用肾肿瘤悬吊法行"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游离肾周脂肪暴露肾肿瘤,但保留肾肿瘤上方的脂肪。取肿瘤上方的脂肪向上提拉,用Hem-o-lock将肿瘤上方脂肪悬吊到上方筋膜、腹膜反折等组织(具体可根据术中情况评估选择)上,使肿瘤与肾脏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使用腹腔镜剪刀在肿瘤周围0.5 cm左右处分离肿瘤,另外一个操作孔置入腹腔镜下吸引器,将肾脏创面的出血充分吸走,保持视野清晰并帮助调整瘤体方向,保证完整切除肿瘤,对肾脏创面进行连续缝合。收集1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并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记录术后6个月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血红蛋白及肌酐等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肿瘤学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肾肿瘤悬吊法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无改行肾动脉阻断或者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成功率达100%,中位手术时间为105(70~135) min,中位肿瘤切除并缝合时间为17(14~2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85(70~350) mL,中位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4~6) d,中位术后住院天数为6(5~7) d,术后无出血、尿漏、感染、切口裂开等相关并发症。12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肾脏CT、胸部CT等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指标、肌酐水平、患肾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无阻断的"零缺血"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应用肿瘤悬吊法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最大程度地保护肾功能,使患者在肾部分切除术中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010年1月~2013年5月施行肾部分切除术61例,采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的病理类型、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出的eGFR、右肾小球滤过率(rGFR)及术后3~6个月的eGFR,分析术前及术后肾功能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术前肾功能Ⅰ级68%,Ⅱ级25%,Ⅲ级7%。21%患者术后肾功能恶化至中度肾功能损伤(Ⅲ级及以上),与患者年龄(OR=0.985,P=0.039)、术前肾功能水平即eGFR(OR=1.328,P=0.002)、肾动脉阻断时间(OR=0.913,P=0.037)、肿瘤直径(OR=0.996,P=0.011)相关。结论:患者增加的年龄、术前肾功能水平、肾动脉阻断时间以及肿瘤直径是术后出现肾功能恶化至中度肾功能损伤(Ⅲ级及以上)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零缺血与肾动脉主干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a)期外生性肾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12月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99例使用零缺血或肾动脉主干阻断技术行机器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零缺血技术(零缺血组),78例行肾动脉主干阻断(完全阻断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倾向性匹配分析,按照1∶2最邻近匹配法,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肾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匹配前,两组患者在肿瘤直径、R.E.N.A.L.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零缺血组有16例、完全阻断组有28例匹配成功,两组各基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缺血技术避免了肾脏缺血,术后1个月肾功能保护效果较好,术后3个月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这一新技术能安全、有效的应用于T_(1a)期外生性肾肿瘤的治疗,并不显著增加手术时间与术中失血,同时避免了肾实质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短期肾功能保护较好。该技术的优势需要长期随访及大宗病例研究的验证,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息影像CT三维重建技术通过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在肾部分切除术中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因肾脏肿瘤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并行全息影像CT三维重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患者62例,男29例,女33例,平均年龄(53.1±11.5)岁,平均体重指数(24.1±3.3) kg/m2。根据重建结果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分为肾动脉主干阻断组(33例)和选择性分支阻断组(29例)两组。术前评估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平均直径、R.E.N.A.L.评分等一般情况,记录分析术中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中转主干阻断、并发症,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3 d肾功能显像(ECT)测的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值和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肌酐差值、抽血估算GFR差值等结果。结果:62例手术均成功完整切除肾脏肿瘤,切缘均为阴性,无患者中转开放或改行根治性切除术,均未发生大出血、尿瘘、感染、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