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柴军  龙波  韩宁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2):1155-1158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曲马多对小儿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80例,年龄27岁、ASAⅠ7岁、ASAⅠ级。根据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入的药物分为4组,每组20例,曲马多组(T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曲马多1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曲马多+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K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曲马多1mg/kg和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盐水5 mL)。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T5)、10 min(T10)的躁动评分,入PACU后记录疼痛和镇静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各组间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和T10 2个时点的躁动发生率排序:C组>T组>T+K组,C组>K组>T+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躁动发生率高于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PACU后患儿疼痛评分排序:C组>T组>T+K组,C组>K组>T+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疼痛评分高于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T组和T+K组明显高于C组和K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和曲马多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发生。两种药物联合应用降低术后躁动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儿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0.5 mg/kg,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等量0.9%NaCl。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躁动评分,术毕5 min(T1)分别为(1.35±0.68)分和(2.08±0.72)分,拔管时(T2)分别为(1.80±0.73)分和(2.31±0.60)分,拔管后10 min(T3)分别为(0.96±0.45)分和(1.32±0.49)分,拔管后20 min(T4)分别为(0.73±0.42)分和(1.03±0.65)分,治疗组患儿躁动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0.5 mg/kg,可减少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45~65岁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0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0.9%氯化钠1ml。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问、拔管时间。拔管后15min、30min烦躁程度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疼痛评分及烦躁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预防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骶管阻滞超前镇痛对小儿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拟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骶管阻滞组(D组)、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骶管阻滞组(KD组),每组20例。K组和KD组患儿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1。D组和KD组患儿术前行骶管阻滞麻醉,并于穿刺成功后一次性注入局麻药物0.8%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混合液1 ml·kg^-1。观察3组患儿术中体动、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使用情况、术后麻醉苏醒和麻醉苏醒后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停留时间、术后补救镇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K组相比,D组和KD组患儿术中体动发生率和术后布洛芬混悬液的服用率明显降低,术中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总用量明显减少,术后麻醉苏醒以及麻醉苏醒后在PACU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D组布洛芬混悬液服用率明显高于KD组(P<0.05)。3组患儿术后均未见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于小儿包皮环切术患者,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骶管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提供了高质量的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先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前10 min试验组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对照组静脉滴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患者在入室及拔除喉罩时(T1)、到达苏醒室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值以及T1~T4的疼痛、躁动和镇静评分(分别为FLACC评分、PAED评分和Ramsay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在T1、T2、T3时点HR低于对照组,在T1、T2时点MAP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疼痛评分在T1、T2、T3时点均低于对照组,躁动评分在4个时点均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在T1、T2、T3时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患儿全麻诱导前预先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苏醒期躁动,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气管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生理盐水)。手术开始前15 min,观察组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静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室、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苏醒期躁动评分,拔管后5 min、10 min、1 h时的OAA/S评分和拔管后1、4、6、12 h的VAS评分,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10 min,观察组的SBP为(124.9±7.7)、(120.3±9.2)、(118.9±9.3)mm Hg,DBP为(73.8±5.9)、(71.8±8.1)、(69.5±8.0)mm Hg;对照组的SBP为(138.0±9.4)、(134.9±11.0)、(132.7±10.8)mm Hg,DBP为(82.3±8.5)、(80.6±9.6)、(79.8±8.5)mm Hg,观察组各时点的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4、6、12 h,观察组的VAS评分为1.0±0.8、1.4±0.7、2.2±1.0、2.8±0.6,对照组为2.7±1.0、3.5±1.1、4.1±1.0、3.2±1.1,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超前镇痛用于成人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气管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小,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小儿包皮环切术治疗的75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A、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15min给予0.5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注射,而对照组B、实验组则在术前给予骶管阻滞麻醉,成功穿刺后给予1mL/kg0.25%罗哌卡因+0.8%利多卡因混合液一次性注入。观察分析术后镇痛效果与苏醒质量。结果 对照组A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实验组(P<0.05);对照组A、对照组B的布洛芬混悬液使用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而且对照组A的布洛芬混悬液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P<0.05);三组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的丙泊酚总用量、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B、实验组(P<0.05),苏醒时间、苏醒后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B、实验组(P<0.05);而对照组B、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展小儿包皮环切术时,应用酮咯酸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的应用,观察患者苏醒期的表现,寻找最佳的使用剂量。方法选择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R组,实验组S1组、S2组和S3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剂量的酮咯酸来观察患者在苏醒期的表现。结果四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和呛咳和发生率R组和S1组较S2和S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S3组高于R、S1和S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无呼吸抑制的情况发生;术后患者镇痛评分(VAS)及镇痛泵自控镇痛的次数R组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合适剂量为1.0mg/kg,并发症少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超前静脉辅助滴注镇痛药物酮咯酸氨丁三醇,观察老年受术者镇痛效果是否优于阿片类单独用药。方法选择我院2011至2013年60例70~79岁的股骨颈骨折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采取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A、B、C、D4个组,在手术开始后1 h四组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0.15、0.2、0.25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给药最大剂量不超过15 mg。手术结束缝皮时从硬膜外注射1 mg吗啡+3 mL 1%利多卡因术后镇痛,观察入手术室时及给药(酮咯酸氨丁三醇)后2、4、8、12、24 h患者VAS评分,BCS评分。结果从VAS和BCS评分可以看出,C、D组在4、8、12、24 h时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而C组、D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对老年受术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吗啡;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吗啡联合使用存在量效关系,实验观察以0.2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硬膜外1 mg吗啡为适宜剂量;多模式镇痛联合超前镇痛在老年受术者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肛瘘术后镇痛对患者不同状态疼痛评分、PCA按压次数、BC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进行择期肛瘘切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曲马多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每组40例.2组均在术毕患者清醒后采用自控镇痛泵,曲马多组泵内应用曲马多15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泵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4 mg/kg,均采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泵注速度2.0 ml/h,单次追加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启动PCIA泵即刻(T0)、1 h(T1)、4 h(T2)、8 h(T3)、12(T4)、24 h(T5)、36 h(T6)、48 h(T7)患者在静息状态、活动状态(变换体位、躯体活动等)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4、8、12、24、48 h的BCS评分.观察术后患者按压自控镇痛泵的次数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马多组静息状态下T0 VAS评分高于T3~T7,T1高于T3~T6,T2高于T3~T7,T5低于T6、T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状态时T3~T7 VAS评分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静息状态下T0 VAS评分高于T2~T7,T1时高于T3~T7,T2高于T3~T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状态下T0高于T1,T3~T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活动状态下T3~T5 VAS评分低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48 h BCS评分显著高于4、8、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4、8、12 h BCS评分显著高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患者术后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其对活动状态的镇痛效果较为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酮咯酸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手术超前镇痛对术后舒芬太尼PCA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于全麻下行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实验组(T组)静注酮咯酸0.5 mg/kg复合曲马多2 mg/kg,侧管滴入;T1组静脉注入0.5 mg/kg酮咯酸,侧管滴入;对照组(N组)侧管滴入生理盐水5 mL。术毕三组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术后镇痛(PCIA),镇痛药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稀释至100 mL,首次量为5mL,背景剂量2 mL/h,追加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1、4、6、12、24 h内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患者自控镇痛泵的次数、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满意度。结果 T组和T1组患者术后1、4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组1、4 h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T1组和N组(P<0.05)。T组及T1组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显著低于N组(P<0.05),各组患者在PCA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及T1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N组(P<0.05)。结论酮咯酸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可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提高镇痛镇静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患者75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盐酸羟考酮组( O组),盐酸羟考酮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 O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组)。术后镇痛泵配方为O组羟考酮1 mg/kg +托烷司琼5 mg;OT组羟考酮0.5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1.5 mg/kg+托烷司琼5 mg;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3 mg/kg+托烷司琼5 mg,三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观察术后6、12、24、48 h的切口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及BCS评分;记录麻醉前、术后12、24、36 h血清P物质( SP )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术后12、36 h的缩宫素使用量和子宫底高度。结果与T组比较,术后6、12、24 h O组和OT组的切口痛VAS评分和宫缩痛评分明显降低、BC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12、24、36 h O组和OT组SP浓度明显降低(P<0.05),O组和OT组胃绞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2、24、36 h的SP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不影响子宫复旧,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50例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25例,F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静脉推注,C组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0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快速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术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丙泊酚10~12μg·kg-1·min-1,瑞芬太尼0.2~0.30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10min,两组患儿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2mg/kg。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恢复室(RR)后滞留时间;同时记录入RR即刻、10、20、30、60min的躁动评分(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术后1、3、6h的FLACC评分及术毕1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即刻、10、20min时间点上的躁动满意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的FLACC和m-CHEOPS评分,F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超前镇痛术,对预防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有确切的预防作用并优于单纯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超前镇痛对儿童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儿90例,年龄5~ 1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组(A组)、布托啡诺喷鼻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患儿全身麻醉后予对乙酰氨基酚栓40 mg/kg塞肛;B组患儿予布托啡诺20μg/kg喷鼻;C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监测三组患儿术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拔管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记录患儿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B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也高于C组(P<0.05).术后1、4hA组、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术后8 h 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1、4、8hB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C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早于A组和B组(P<0.01),且按压总次数明显多于A组和B组(P< 0.01).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和布托啡诺喷鼻均可为儿童腹腔镜手术提供同样安全、有效的超前镇痛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更少,较适合在基层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程惠平  吴城  路建 《中国药业》2013,(12):69-70
目的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曲马多在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择期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随机均分成曲马多超前镇痛组(T组)与对照组(P组)。于麻醉诱导前T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P组静脉注射0.9%氯化纳注射液5 mL,两组患儿均在靶控输注(TCI)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手术。患儿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记录此时点起0,2,4,6,12,24 h患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0~6 h各时点内T组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P组(P<0.05),12~24 h各时点内两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可为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提供有效、安全的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实施神经外科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均为七氟烷吸入诱导。D组静脉内右旋美托咪定1μg/kg负荷并以0.4μg(/kg h)持续泵入,复合七氟烷维持麻醉;C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复合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停留PACU时问和术前躁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的术后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7.
王志刚  宫本晶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612-2614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躁动及疼痛的影响,为地佐辛在小儿手术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择期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年龄1~3岁,体质量8~18 kg,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氯胺酮组。两组均采用不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患儿肌内注射氯胺酮5 mg/kg后入手术室,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竟安)6~8mg/(kg.h)维持麻醉,地佐辛组手术前进行静脉注射地佐辛0.3 mg/kg,氯胺酮组手术前进行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时躁动评分并比较两组躁动满意率,同时比较两组术后2 h(T1)、术后4 h(T2)、术后8 h(T3)、术后12 h(T4)儿童事件影响量表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地佐辛组苏醒时躁动满意率高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术后各时点的CRIES评分均低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小儿苏醒躁动及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