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Caspase-3,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低氧组(n=7)及干预组(n=7)(胃饲SF并进行低氧处理).以常压低氧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右心导管插入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称量大鼠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质量,计算出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图像分析法测量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计算出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指标即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进行Caspase-3,bcl-2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Caspase-3和bcl-2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升高(P<0.05)、肺小动脉WT%,WA%以及RV/(LV+S)明显增加(P<0.05).与低氧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降低(P<0.05)、肺小动脉WT%,WA%以及RV/(LV+S)明显减少(P<0.05).②与对照组和低氧组分别比较,干预组Caspase-3IOD值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压力、红细胞压积(HCT)、管壁胶原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其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效应。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灯盏细辛预防组,以常压低氧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分别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红细胞压积(HCT)及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 S)〕。对大鼠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灯盏细辛对肺小动脉、型胶原和ET-1的影响。结果1低氧组大鼠mPAP、HCT、RV/(LV S)、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指标〔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W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PAP(29.6±2.27)mmHgvs(17.2±2.94)mmHg,1mmHg=0.1333kPa;HCT51.37%±5.55%vs38.20%±5.31%;RV/(LV S)33.18%±1.58%vs22.13%±0.95%;WT%.14%±1.85%vs12.21%±0.77%;WAt.77%±4.52%vs44.79%±2.16%,P均<0.01〕;灯盏细辛处理的低氧大鼠其mPAP为(21.7±2.69)mmHg,HCT为43.07%±2.70%,RV/(LV S)为25.60%±2.11%,WT%为14.65%±1.86%和WA%为51.44%±2.16%,均低于低氧组(P<0.01)。2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型胶原和ET-1染色强度均较对照组增强〔型胶原(1.53±0.08)vs(1.14±0.05);ET-1(1.68±0.03)vs(1.12±0.08),P均<0.01〕,预防组大鼠肺小动脉型胶原染色强度为1.19±0.06,ET-1染色强度为1.25±0.07,均较低氧组减弱(P<0.01);而型胶原染色强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可降低红细胞压积,减少肺小动脉型胶原和ET-1的表达,能预防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1-50(ADM1-50)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低氧组(n=6)和低氧 ADM1-50组(n=7).对于低氧 ADMi-50组大鼠,通过皮下埋放微量渗透泵持续给予ADM1-50(300ng/h).低氧饲养2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检测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比值[RV/(LV S)],观测肺血管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以敏感硫电极法测量大鼠血浆中硫化氢(H2S)含量.结果:低氧2周后大鼠mPA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4.9±6.8)mmHg vs(14.3±2.4)mmHg,P<0.01,1 mmHg=0.133 kPa];RV/(LV S)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0.318±0.054)vs(0.182±0.007],P<0.01).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低氧组大鼠血浆NO和H2S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低氧 ADM1-50组大鼠mPAP明显低于低氧组大鼠[(14.9±3.0)mmHg vs(24.9±6.8)mmHg,P<0.01];RV/(LV S)也明显低于低氧组[(0.185±0.011)vs(0.318±0.054),P<0.01].ADMi-50使低氧大鼠血浆NO和H2S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ADM1-50可能通过促进低氧大鼠体内NO和H2S的生成,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肺血流并野百合碱注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联合野百合碱注射制作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4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安慰剂组、辛伐他汀A组[1 mg/(kg·d)]、辛伐他汀B组[2 mg/(kg·d)]和正常对照组.造瘘术后第37d各组分别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和右心室肥厚程度[RV/(LV S)],观察肺小动脉血管厚度,比较无肌性动脉肌化程度,比较血清总胆固醇(CHOL)浓度.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安慰剂组大鼠的mPAP[(24.6±3.2) vs (13.9±1.4) mmHg,1 mmHg=0.133 kPa]、RV/(LV S)[(0.456±0.071) vs (0.245±0.026)]升高(P<0.05),肺小动脉血管厚度增加[(28.64±5.95)% vs (9.36±2.24)%,P<0.05],无肌性血管肌化百分比增加[(66.25±9.32)% vs (17.67±3.62)%,P<0.05)].辛伐他汀治疗减轻了安慰剂组各项指标的增加(P<0.05).各组间血清CHOL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大鼠肺小血管重构,减轻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提示辛伐他汀可能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具有一定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钙敏感受体(CaSR)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在致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即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左肺切除手术.饲养30 d后,用右心导管法分别测定两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检测右心室/体重(right ventricle/body weight,RV/ BW)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ight ventricle/left ventricle plus septum,RV/LV+S)比值,并以光学显微镜观测肺血管结构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应用RT PCR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 mRNA的表达.结果 PAH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MP)、RV/BW及RV/(LV+S)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中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同时检测出PAH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5);PAH组大鼠血浆中NO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高肺血流时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 mRNA表达的改变可能通过改变NO的产生和损伤线粒体等途径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CTGF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间断常压低氧法建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称重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 S)];肺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大鼠肺小动脉的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肺小动脉管壁CTGF蛋白表达,并经图像分析半定量检测其表达强度。结果:3周后,低氧组大鼠的mPAP、RV/(LV S)、反映管壁增厚的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两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小动脉壁CTGF蛋白未表达;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壁外膜CTGF明显表达,内膜略有表达,中膜几乎无表达。结论:常压低氧3周可成功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CTGF与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型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埃他卡林(IVT)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HPH模型组、IPT干预组,每组12只.IPT干预组给予IPT1.5 mg/(kg·d)灌胃,对照组及HPH模型组给予0.9%NaCl 5 ml/(kg·d)灌胃.HPH组及IPT干预组在(10.0 ±0.5)%氧浓度下饲养,每天8 h.每周6天,4周时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RV/(LV+S),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r-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肺动脉主干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HPH模型组大鼠mPAP和RV/(LV+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PT干预组mPAP和RV/(LV+S)较HPH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②HPH模型组大鼠肺动脉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PT干预组与HPH模型组比较,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IPT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H模型大鼠肺动脉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IPT可明显抑制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野百合碱复合单肺切除所致肺血管重建中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 =2 5 ) :(M +P)组左肺切除术后1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 0mg/kg ;对照组假手术处理。于手术前0周,手术后14 ,2 1,2 8,35d再次开胸经右心室置入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 ,检测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 (LV +S) ]比值。肺小动脉阻塞评分法检测肺血管内膜增厚程度。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肺肌型小动脉中膜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WT % )。RT 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动脉e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 +P)组mPAP、RV/ (LV +S)、WT %和肺小动脉阻塞分数明显升高(P <0 .0 1) ,肺组织eNOSmRNA表达在注射野百合碱左肺切除后14 ,2 1,2 8,35d明显降低并呈时间依赖性(P <0 .0 1)。左肺切除后5周,(M +P)组肺血管eNOS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eNOSmRNA表达水平与肺高压程度、RV/ (LV +S)、WT %改变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 <0 .0 1)。 结论 eNOS表达下调可能在野百合碱复合单肺切除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来自同一前体的肾上腺髓质素(ADM)及肾上腺髓质素N末端20肽(PAMP)在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变化及作用途径.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2组.将实验组(n=9)大鼠的左侧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用套管进行连接,对照组大鼠仅切开颈部皮肤分别分离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后缝合皮肤,不进行血管连接术.术后12周,经右心导管测取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RV/(LV+SP))重量比、中等肺动脉壁厚度所占管径百分比(MT%).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ADM、PAMP在大鼠肺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相对含量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DM、应力活化蛋白激酶(S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基因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大鼠术后mPA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RV/(LV+SP)和MT%比例明显增加(P<0.001和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M和PAMP棕色颗粒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层;累积光密度(OD)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肺内ADM及PAMP蛋白表达量增加.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肺组织ADM、SAPK、ERK1 mRNA与对照组比较表达增强(P<0.01,P<0.001).结论 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形成中存在来自同一前体的ADM与PAMP之间的分子内调控现象;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瑞舒伐他汀钙干预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组(M组)和瑞舒伐他汀钙组(R组),M组和R组给予野百合碱皮下注射,R组同时给予10 mg/(kg·d)瑞舒伐他汀钙灌胃,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RV/(LV+S)、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野百合碱可以上调MCP-1表达,诱导mPAP升高,提高RV/(LV+S),瑞舒伐他汀钙可以下调MCP-1表达,降低mPAP,降低RV/(LV+S)。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能通过下调MCP-1改善大鼠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野百合碱 (MCT)复合单肺切除诱导的实验性肺动脉重建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方法  16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 2组 (n=8)。 (M+P)组 :大鼠行左肺切除 ,7d后皮下注射 MCT6 0 mg/ kg;对照组 :大鼠仅行假手术处理。每组大鼠于术后 5周检测肺动脉压、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RV/ (L V +S) ]的比值 ,同时观察右肺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M+P)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和 RV/ (L V+S)比值明显增高 (P<0 .0 1) ;病理观察显示 (M+P)组大鼠 MCT注射后 4周肌型肺小动脉中膜明显增厚 ,肺腺泡内小动脉明显肌化、内膜增厚。对照组大鼠肺小动脉未见血管结构重建。与对照组相比 ,(M+P)组大鼠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坏死及内弹力膜断裂明显增加。 结论 肺小动脉内皮损伤、肌型肺小动脉中膜增厚和肺腺泡内小动脉肌化、内膜增厚是 MCT复合单肺切除诱发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左肺切除、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左肺切除联合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三种方法构建肺动脉高压(PAH)小鼠模型的差异和肺血管重构的特点,寻找与临床发病机制接近的PAH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重度PAH的发病机制提供良好的模型基础。  方法  取59只C57BL/6雄性小鼠(10~12周,24~30 g),随机分为对照组(n=9)、左肺切除组(PE组,n=15)、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组(MCTP组,n=15)和左肺切除联合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组(P+M组,n=20),通过检测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非肌性肺动脉肌化程度、新生内膜形成情况和血管阻塞评分(VOS)评价造模效果及肺血管重构的特点。  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P+M组的RVSP、RV/LV+S、WT%、小肺动脉肌化程度均增加(P<0.01);MCTP组表现为轻度的RVSP升高、右心室肥厚、中膜增厚和小肺动脉肌化程度增加(P<0.05);PE组上述指标并无明显改变(P>0.05)。②P+M组腺泡内肺动脉可观察到新生内膜形成导致管腔明显狭窄,VOS为(1.25±0.80)分(P<0.001),MCTP组和PE组均未观察到新生内膜形成,VOS为0分(P>0.05)。  结论  左肺切除联合颈静脉注射脱氢野百合碱可诱导小鼠形成重度PAH,该模型能较好模拟临床重度PAH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即新生内膜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p53基因的表达及探讨肺血管重建(PVR)的分子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每组10只。采用常压间断低氧8h/d,连续21d的方法来建立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模型。用右心导管法检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测量右心室肥厚指数[R.(L+S)-1]。测量肺血管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MA%)、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MT%)及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VA%)等肺血管形态学指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检测p53基因在HPH大鼠肺组织表达。结果21d后,低氧组mPAP、R.(L+S)-1、MT%、MA%及p53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V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HPH大鼠肺内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而可能相对抑制野生型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被促进、细胞凋亡被抑制,从而导致PVR进展,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以致发生HP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参与实验全过程的SD大鼠共24只。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力 ,以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左、右心室血浆中ADM的含量 ,并应用真彩色细胞图文分析系统对大鼠肺动脉进行显微观察。结果低氧处理大鼠后 ,肺动脉压随低氧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 (P<0 01)。右心室血浆ADM含量随低氧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 ,缺氧7d、14d、21d组大鼠出肺血ADM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83.3%、100%、107.1%(P<0.01)。左心室血浆ADM含量与右心室血浆ADM含量的变化有相似的规律。对照组左心室血浆ADM含量较右心室血浆ADM含量增高 ,(P<0.01)。慢性低氧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指标在显微镜下也有显著的变化。结论低氧后左、右ADM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及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肺循环容量负荷过重导致的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一下腔静脉瘘制造大鼠容量负荷性肺动脉高压(PH)模型,并应用卡托普利进行干预,6周后观察各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舒张压(PADP)、右室收缩压(RVSP)变化;心室重量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比较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比较15-50μm无肌性动脉肌性化程度以及肺小动脉50~100μm和101150μm血管厚度与血管外径之比(%WT)。结果手术组动物RVSP、PASP、PAD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手术+卡托普利组RVSP、PASP、PADP均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RV/(LV+S)、RV/BW、(LV+S)/BW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而手术+卡托普利组则较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同对照组比较,手术组α-actin染色IOD值显著降低(P〈0.01),而手术+卡托普利组IOD值则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细胞PCNA阳性率显著升高(P〈0.01),而手术+卡托普利组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同其他两组比较,50~100μm、101~150μm血管%WT及15~50μm血管肌性化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结论卡托普利能有效地抑制肺动脉VSMC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化,抑制VSMC的增生和肥厚,防止无肌性肺小动脉的肌性化,减缓PH肺血管重构进程,提示ACEI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有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6.
ET-1受体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在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4只,随机分为实验Ⅰ组(n=15)、Ⅱ组(n=9)、对照组(n=10)。实验组大鼠用套管法建立右侧颈部左向右分流模型;术后4周,实验Ⅱ组大鼠给予BQ123〔cyclopropane (Trp-Asp-Pro-Val-Leu)〕,连用12周;术后16周测取大鼠肺动脉收缩压;留取肺组织,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组织中ET-1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PPET-1mRNA、ETA及ETB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实验Ⅱ组及对照组相比,实验Ⅰ组大鼠肺动脉压及肺组织ET 1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01,P<0.01,P<0.001),PPET-1 mRNA和ETA 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 P<0.001),ETB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 P<0.001);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Ⅱ组大鼠肺组织PPET-1mRNA增强(P<0.05),ETB受体mRNA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ET-1受体在左向右分流肺动脉压变化中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和低氧阿托伐他汀干预组。4周后观察肺动脉压及右心肥厚指数,HE染色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肥厚指数高于正常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P<0.05);光镜显示:4周后低氧组肺细小动脉血管壁平滑肌层明显增生,电镜下内皮细胞向管腔突起,胶原纤维增多,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正常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肺组织血管壁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低氧性肺细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的增生,减轻血管重构,降低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8.
套管连接法建立大鼠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制作大鼠颈部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5)熏对照组(n=10)。实验组大鼠右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用套管连接法连接。术后满16周测大鼠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对肺组织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肺动脉和右心室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大鼠右心室/体重及右心室/(左心室 室间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织切片见实验组大鼠肺动脉内膜层及肌层增厚,管腔狭窄。结论:套管连接法可成功制作大鼠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53消减基因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大鼠肺动脉压力及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常氧实验Adeno-null组、常氧实验Adeno-p53组、低氧对照组、低氧实验Adeno-null组和低氧实验Adeno-p53组各10只。低氧组大鼠置于含有10% O2浓度的低氧舱中。培养2周后气管滴入3×108 MOI腺病毒,继续培养2周。利用右心导管测压法测定各组大鼠平均颈总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称重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的重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TUNEL染色法检测左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指数,评价p53消减基因转染对大鼠肺动脉压力及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常压下持续通入10.0% O2培养4周的大鼠与正常情况下培养的大鼠相比,平均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右心室明显肥厚(P<0.01或P<0.05)。低氧培养条件下,与低氧实验Adeno-null组相比,低氧实验Adeno-P53组肺动脉压和右心室肥厚指数降低(P<0.05)。低氧实验Adeno-P53组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低氧实验Adeno-null组常氧实验Adeno-p53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常氧实验Adeno-null组(P<0.05)。 结论 p53消减基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氧性PAH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p53消减基因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