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及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病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以降低发病率,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生情况,分析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基本情况、产科病理症、干预措施、合并症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检出脑损伤78例,发生率43.09%。其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67例(Ⅰ级43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2例),发生率37.01%;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12例,发生率6.63%,其中1例合并Ⅲ级IVH。胎龄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性别、胎数、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母亲妊高征、胎盘早剥、宫内发育迟缓(IUG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措施方面,除氨茶碱两组无差异外,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常频通气、高频通气治疗在脑损伤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症方面,两组在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贫血、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败血症、血小板减少、呼吸暂停、肺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RDS、PDA、高频震荡通气是脑损伤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脑损伤高危人群。应用PS、nCPAP、常频通气、高频通气以及窒息、NRDS、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贫血、PDA与脑损伤发生相关联,其中NRDS、PDA、高频震荡通气是重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找预测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ELBW)儿出院前结局的敏感的评分指标。方法 收集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VLBW儿和ELBW儿的临床资料。评估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NAPPE-Ⅱ)、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RIB)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对VLBW儿和ELBW儿出院前死亡、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脑室旁白质软化及视网膜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收治VLBW儿 491例,经筛选最终纳入223例VLBW儿(含56例ELBW儿)。无论VLBW儿或ELBW儿,存活组的NCIS评分高于死亡组,SNAP-Ⅱ、SNAPPE-Ⅱ以及CRIB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LBW儿中,经ROC曲线分析发现,CRIB评分预测VLBW儿死亡的AUC最大,AUC为0.888,95%CI为0.827~0.949,当CRIB评分为1.5时,其预测VLBW儿死亡的约登指数为0.672,灵敏度0.944,特异度0.728。在ELBW儿中,CRIB评分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LISA)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所有LISA联合CPAP治疗RDS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别比较胎龄34周罹患RDS的早产儿中,LISA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含759例患儿。与对照组相比,LISA组患儿机械通气比率低(RR:0.32,95%CI:0.13~0.82);BPD发生率低(RR:0.61,95%CI:0.42~0.88);但两组患儿病死率、ROP、IVH、气胸及PV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及BPD发生率,但对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吲哚美辛及布洛芬防治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早产儿特别是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近10年来明显提高,但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新生儿时期的临床过程复杂,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 arteriosus, PDA)、脑室内出血(IVH)、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慢性肺疾患(CLD、 BPD)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死率极高且易导致远期体智力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容量目标通气(V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将2013 年8 月至2015 年8 月52 例NRDS 患儿随机分为VTV 组和压力控制通气(PCV)2 组,每组26 例。VTV组采用A/C+Vc+ 模式,PCV 组采用A/C+PCV 模式。试验开始后6、24、48 h 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有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以及低碳酸血症、气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Ⅲ ~ Ⅳ级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结果 VTV 组有创通气时间较PCV 组短(P<0.05),低碳酸血症、VAP、PVL 的发生率均低于PCV 组(P<0.05),而两组吸氧时间、病死率、气胸和Ⅲ ~ Ⅳ级PVH-IVH 以及BPD、ROP 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TV 治疗NRDS 的疗效优于PCV,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2 0年中,随着围生期护理的明显改善,尽管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 IVH)的发生率正在减少,重度IVH或伴有脑实质累及的IVH仍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1 0 0 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见问题,脑室周围出血性梗塞(PHI)是继发于早产儿PV IVH所致的脑室周围白质损伤,与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一样,是引起早产儿新生儿期死亡和远期神经发育缺陷(包括运动和认知)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二种脑白质损伤有本质上的区别,PHI是脑室周围白质的出血性坏死,而PVL则是脑室周围白质的缺血性损害。本文将重点讨论PHI的神经病理学、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胎龄低于28周极不成熟早产儿病死率、并发症及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为该类早产儿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219例极不成熟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早产儿的病死率为37.7%,导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Ⅲ级以上脑室内出血(IVH)以及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存活病例在院需机械通气、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氧疗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0.8±38.5)d、(10.5±11.5)d、(84.0±46.7)d和(106.0±78.1)d,其中55.9%出院后需要继续家庭氧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动脉导管未闭(PDA)、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NEC、院内血流感染(BSI)的发生率分别为85.5%、62.3%、74.2%、36.5%、71.1%、12.6%、12.6%和29.6%。结论极不成熟早产儿无严重并发症时可能存活,但病死率和并发症仍较高,尤其是胎龄不满25周的早产儿,故在对该类极不成熟早产儿实施救...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产前糖皮质激素和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广泛应用、高配置暖箱及多种呼吸机模式的支持,早产儿,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的存活率已有显著提高~([1])。新生儿贫血症是早产儿,尤其是VLBW和ELBW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纠正,可导致患儿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收集了NeOProM团队发表的比较超早早产儿不同血氧饱和度预后的临床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评价,试图寻找适合超早早产儿的血氧饱和度。方法采用STATA 12.0软件,对NeOProM团队发表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别比较在胎龄小于28周的超早早产儿中,高血氧饱和度组(91%~95%)和低血氧饱和度组(85%~89%)在出院前或18月龄前病死率、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脑室内出血(IVH)、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等方面内容。结果纳入3篇文献,包括4 919名超早早产儿,其中低血氧饱和度组患儿2 460例,高血氧饱和度组患儿2 459例。系统评价显示,与高血氧饱和度组患儿比较,低血氧饱和度组患儿出院前或18月龄前病死率的风险增加(RR:1.19,95%CI:1.05~1.35);ROP发生率降低(RR:0.73,95%CI:0.53~1.00);NEC发生率增高(RR:1.26,95%CI:1.06~1.49);BPD、IVH及PDA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低血氧饱和度能降低超早早产儿ROP的发生率,但增加了超早早产儿病死率及NE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胎龄32周的患有宫内感染的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Ⅲ或Ⅳ级)的极低出生体重儿30例,随机分成PS+布地奈德组(15例)和PS组(15例)。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BPD发生率、纠正胎龄36周时病死率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S+布地奈德组患儿BPD发生率低于PS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吸氧时间明显短于PS组(P0.05);给药后第2~6天,PS+布地奈德组pH、OI均高于PS组,PaCO——2均低于PS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纠正胎龄36周时病死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能有效降低重度N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BP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