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系统调研,总结中医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规律,并与传统五行学说比较,构建COPD五脏相关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证实COPD病位在肺,与脾、肾、心、肝等脏腑系统皆有关系,尤其与脾、肾关系密切;明确了COPD脏腑病机传变的模式以及病机传变的基础和条件,提出COPD脏腑病机传变的模式包括肺脾、肺肾、肺心、肺脑、肝肺、脾肾、心肝、肾心之间的双向或单向传变,总体以肺为中心,脾、肾、心、肝四脏与肺之间可相互影响,后期还可能由肺及脑。  相似文献   

2.
从生理功能、病因病机、临床论治等方面论述脾虚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键,探讨脾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为临床上从脾论治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责之于痰,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外邪引动伏痰、痰瘀互结致气机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治疗上当标本兼顾,以治标为主,不忘补虚,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的同时补脾固本;缓解期病机则以脾虚痰饮伏肺、脾虚及肺、肺肾俱虚为要,治从运脾化痰、培土生金、温补脾肾。纵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脾虚才是贯穿哮喘的核心病机,因此,从脾论治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五脏相关理论,结合现代中医学研究成果与中医古籍论述,阐述了各脏腑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及相互作用。认为肺脏是哮喘发病及整个病程的主病之脏,但与脾、肾、心和肝等脏腑密切关联,且相互影响。从五脏相关学说出发,提出治肺为治疗哮喘的必经之路,配合调理脾、肾、心、肝为哮喘治疗或预防复发的重要方法,更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提高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疗效,并为哮喘的诊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宋乃光教授认为,治疗顽咳宣降肺气原则应当贯穿始终,以宣降肺气、疏表气为法。用药须选用“轻剂”,药重则过病所。重视调整肺与脾、心、肝、肾的关系。咳嗽日久,湿、痰、瘀一体,发为顽咳,须配伍涤痰化瘀药物。支气管哮喘用药不避温,喉源性哮喘当从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以搜风宁肺为法,紧扣风、燥之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病位主要在肺、肾,亦与肝、脾等有关。哮喘发作时呼长吸短,乃肾气不足,吸之气不能归肾而致。加味哮喘通用方宣肺平喘、补肾纳气。重在补肾,以治其本,兼平喘,以治其标,标本同治,散敛并用,故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6.
哮喘的脏腑论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其诱发因素不同,发病机制不一,涉及的脏腑亦有区别.一般认为,哮喘病位在肺,但我们认为还与脾、胃、肝、肾、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因此,根据哮喘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结合相关脏腑的病理生理特征,进行脏腑辨治,临床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左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授,博士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其3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王师认为支气管哮喘多属中医“哮证”,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由外邪侵袭、饮食所伤或他病诱发发病,如《病因脉治》云:“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真自,偶有七情之犯,饮食所伤,或外有时令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病机则以痰气交阻、肺失宣降为主,病位在肺,与肝、心、脾、肾四脏皆相关。2从肺论治2.1发作期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变阻肺气,气…  相似文献   

8.
哮喘缓解期治疗宜肺脾肾三脏并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哮喘的治疗 ,古代医家多宗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 ,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昌 ,以“发时治标 ,平时治本”为原则。对于缓解期的治疗则根据肺虚、脾虚、肾虚等偏重不同 ,分别治以补肺固卫、健脾化痰或补肾摄纳等。1 哮喘本为肺脾肾不足哮喘病位在肺 ,与脾肾的关系也很密切。哮喘的病理产物主要为痰 ,痰的产生除与肺有关外 ,与脾肾的关系更为密切。《景岳全书》云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 ,然无不由脾肾。”明代医家王节斋云 :“痰之本 ,水也 ,原动于肾 ;痰之动 ,湿也 ,主于脾。”即指出脾肾两脏在痰生成方面的作用。肺主呼气 ,肾主纳气 ,肺的…  相似文献   

9.
王左教授系著名中医急症专家,上海市名中医,学验俱丰,尤以呼吸系统急症及厥脱的治疗见长.现将王师辨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 从肺论治王师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证"范畴,患者多先天禀赋不足,内有宿根,由外邪侵袭、饮食内伤或他病诱发而发病.病机以痰气交阻、肺失宣降为主;病位在肺,与肝、心、脾、肾四脏皆相关.王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发展,结合虚、邪的偏盛与主次关系,分期论治,辨证用药.(1)发作期.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成痰,痰闭气道,发为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等症.此时肺、脾、肾诸脏或虚或实,痰壅于肺,标实甚急,急则治其标,故治肺为先,宜宣肺、肃肺、清肺、泻肺.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TCM,制订<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候文献整理规范>,建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 14个证素中,气虚频率最高(68.40%),其次为阳虚(11.26%)、阴虚(10.82%)、淤血(4.76%)、痰(饮)(2.16%)等;作用靶点主要位于肺(37.50%),其次为肾(33.82%)、脾(26.47%)等.单一病性证素构成的证候有虚哮证和血淤证等,累积频率4.87%.两病性证素的组合主要有气虚+阴虚、气虚+血淤、阳虚+血淤等,累积频率3.98%.单一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以气虚为主,靶点在肺、脾、肾,表现为肺气虚、脾气虚和肾气虚,累积频率为46.90%;阳虚与肾关系密切,表现为肾阳虚证;阴虚与肾、肺、肝关系密切,表现为肾阴虚、肺阴虚、肝阴虚证;淤血与肺关系密切,表现为肺络淤阻证.单一病性证素与两靶点组合,以气虚、阳虚和阴虚为主,靶点在肺、脾、肾等,表现为肺脾气虚、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阳虚、肺肾阴虚等,累积频率为24.34%.两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有肾虚寒哮(0.44%).四证素组合有肺脾肾气虚(4.42%)和痰热肾虚证(0.44%).结论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以肺脾肾气虚、阳虚、阴虚等为本,以感受寒、湿(浊),或形成气郁、淤血、痰(饮)等病理因素为标,其间常相互联合,相互为因,使病机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对于慢性咳嗽的论治多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辨治,如培土生金法、补肾纳气法或金水相生法,而对于肝肺关系在慢性咳嗽辨治中的作用研究的较少.从肝肺生理关系、肝肺功能特点、足厥阴肝经的经脉循行、慢性咳嗽的临床表现,以及“五脏咳”“三焦咳”的经文分析,慢性咳嗽的病机演变过程中存在着“气郁”因素.临床中有清泻肝火法、解痉法、疏利气机法、祛风法、养肝阴法、乌梅丸法等方法均为从咳嗽从肝论治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提出“五脏藏神”理论,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基于此,失眠与焦虑共病的内在病机当为“神不得藏”,其中以“心神”“肝魂”“脾意”为辨治重点。心不藏神则神烦,治当安心神,方选天王补心丹加减;肝不藏魂则惊悸,治当归肝魂,方选一贯煎化裁;脾不藏意则郁结,治当宁脾意,方选归脾汤出入。同时,基于五脏一体观,亦应重视肺、肾二脏的藏神功能。各脏神有所藏,则失眠与焦虑得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伤寒论》疾病治疗及组方的分析,发现脾与五脏密切相关,心、肺、肾 ,肝病变时可以从脾论治。脾与心,心系疾病常从脾治,如小建中汤、炙甘草汤的运用;脾与肺,生理上,土生金,病理上,母病及子,如肺疾以麦门冬汤培土生金;脾与肾,肾虚通过补脾益气以温肾;脾与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气充实则肝病自愈。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顽固性疾病,是全球医疗卫生资源最主要的负担之一。虽然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尚未找到根治的办法,但传统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得到了一定认可,尤其在缓解期哮喘治疗方面有独特见解,并且疗效显著。中医认为“痰”是哮喘夙根,痰、瘀是哮喘主要病理因素,二者贯穿于疾病始终,故治痰治瘀是关键,而肺脾肾三脏亏虚是哮喘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从邪实正虚角度出发,辨析正邪间的关系,邪实主要从风、痰、瘀之间关系综合论治,正虚主要从肺、脾、肾三脏间关系进行综合论治,探讨哮喘在传统中医医学的独特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缓解期与发作期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哮喘证候开展前瞻性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性以气郁、痰阻多见;哮喘缓解期脾气亏虚最多,且往往兼夹两种甚至多种脏腑亏虚症状,并与发作期证候有一定关系;哮喘患者随年龄增长,病性表现从风哮、热哮到冷哮、虚哮和病位从肺及脾至肾的由轻到重的演变规律。结论了解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将有助于哮喘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病因病机和证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支气管、肺、胸和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 ,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扩张以致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一种心脏病。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肺胀”、“喘证”、“痰饮”、“咳嗽”等病证范畴 ,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期病情较重 ,若不及时处理 ,就会形成阴绝阳脱之危候。笔者经临床工作及查阅相关文献 ,对急性期病因病机和证治作了初步探讨。1 病因病机1 1 脏腑亏损为发病的根本肺心病的形成与肺、脾、肾、心等脏有密切联系。肺主一身之气 ,司呼吸 ,肺病日久不愈 ,反复发作 ,正气必衰 ,进而累及脾、肾、心…  相似文献   

17.
赵子贤从肝辨治哮喘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赵子贤教授,长期致力于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造诣颇深。对哮喘的治疗,赵老从肺、脾、肝、肾入手,收效颇著。今特总结出其从肝辨治哮喘的经验,以飨同道。1.病机探识虽然《内经》早有“有所坠恐,端出于肝”的记载,但后世医家论治哮喘多从肺肾入手,鲜有从肝辨治者。赵老认为,哮喘虽病位在肺,但其发病与肝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忧思郁怒、精神刺激等均可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使机体水谷精微、津液的出入升降等运动方式缓慢,从而聚湿成痰,痰阻气道,发为哮喘。肝主左升,肺主右降,共同调节气机的升降运动。若肝气…  相似文献   

18.
浅析明代名医万全关于小儿"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心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论断,运用该理论阐释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总结现代医家基于此理论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以期为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哮、肺胀、喘吼等多种病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是根据病因病机学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哮喘的病理特征可以用“邪、虚、瘀”3个字来概括。肺、脾、肾虚衰是本,瘀、浊、瘀血是标。实验研究表明气郁、气逆是哮喘发作的病机关键,盖“肝肺为升降之外轮,脾胃为升降之枢纽,肺胃为升降之根本.”提出了标本兼治法、活血化瘀法、调肝法、和胃法等新治法。现分别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与湿疹均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抓住疾病本质,以肺脾为核心,运用异病同治法诊疗支气管哮喘与湿疹,疗效确切。文章阐述了支气管哮喘与湿疹的共性病机本质,指出两者异病同治的诊疗基础;同时分析了临证以肺脾为核心的脏腑整体观,运用温润辛金培本的异病同治法诊疗支气管哮喘与湿疹的辨治思路。另附验案两则详加阐释,以期对临床诊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