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人自控镇痛(PCA)系指在体验疼痛时病人自行注入预定的小剂量药物进行镇痛的方法。PCA给药途径多为静脉、皮下。硬膜外给药。本组采用澳大利亚生产一次性使用PCEA泵对147例手术病人进行术后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12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手术后多途径弹性自控镇痛泵应用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利 《哈尔滨医药》2004,24(4):54-5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对手术后无疼痛康复越来越重视。过去手术后病人镇痛多应用阿片类药物,疗效不稳定且易产生耐药,甚至导致成瘾发生。自控镇痛技术(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作为控制手术后疼痛的安全有效方法应用于临床,包括:①病人自控静脉技术(PCLA);②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③皮下PCA(PC-  相似文献   

3.
魏爱华 《河北医药》2002,24(9):724-725
目的 比较手术前期和术毕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 ,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 ,以找出较合理的给药模式。方法 将 4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 2 0例 ) ,手术前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B组 ( 2 0例 ) ,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两组注射的吗啡剂量相同 ,PCEA的吗啡浓度及给药模式设置两组相同。观察两组 2 4h、48h的PCA按压次数 (D1 )与实际有效次数 (D2 )、视觉模拟评分 (VAS)、舒适度评分 (BC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AS评分 ,A组优于B组 ( P <0 .0 1) ;BSC评分 ,A组优于B组 (P <0 .0 5 ) ;D1 D2 比值 ,A组小于B组 (P <0 .0 1)。这与吗啡镇痛效应的出现和术后局麻药平面消失的时差衔接较好有关。结论 手术前期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接PCEA为一种较合理的给药模式。  相似文献   

4.
自从阿片受体和阿片样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被发现后,阿片类药物即被广泛用于镇痛的治疗.1979年以来,椎管内(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应用逐渐成为阿片类药物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产科麻醉中阿片类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有静脉内给药和椎管内给药,但由于静脉内给药对产妇和新生儿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静脉椎管内给药,故目前阿片类药物椎管内的应用极为普及[1].  相似文献   

5.
自控镇痛 (PCA)是常用的术后镇痛治疗方法。本文就硬膜外 PCA (简称 PCEA)与静脉 PCA (简称 PCIA)两种给药途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现将比较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中下腹部手术病人 6 2例 ,ASA ~ 级 ,男女不限 ,年龄 2 2~ 74岁。随机分为 PCEA组和 PCIA组。采用韩国Accufuser COOZOM型硅胶囊注入器—持续型 PCA泵。药液配制 :PCEA组为 0 .12 5 %布比卡因 +芬太尼 0 .6 m g+氟哌啶5mg;PCIA组为芬太尼 1.0 mg+氟哌啶 5 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 10 0 ml。手术结束缝皮时注入负荷剂量 ,PCEA组为0 .2 5 %布比卡…  相似文献   

6.
静脉与硬膜外泵注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 (PCIA)组和经硬膜外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 ,每组 2 0例。两组芬太尼负荷量都是5 0 μg。PCA药物配方为芬太尼 1 0 0 0 μg+氟哌啶5mg +0 .9%氯化钠至 1 0 0ml。持续给药注速1ml·h- 1 ,单次PCA剂量 1ml,锁定时间 1 5min。术后定时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观察 48hPCA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 ,以及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PCIA组 48h内药物用量、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PCEA组 (P <0 .0 5 )。两组病人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和镇静效果 ,在PCA泵使用后 1 2h内 ,PCIA组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及Ramesay镇静评分与PCEA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CIA和PCEA组病人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 90 %和 85 %。结论 :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且PCIA组优于PCEA组  相似文献   

7.
李松梅  徐海霞 《中国医药》2006,1(2):118-119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妊娠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组、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组和哌替啶肌肉注射镇痛(PMA)组。各40例。PCEA组选用左布比卡因经患者自控性硬膜外镇痛泵给药;PCIA组选用叮丙诺啡经患者自控性静脉镇痛泵给药。PMA组选用哌替啶。在患者疼痛时肌肉注射。3组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泌乳素浓度,采用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镇痛效果。结果组间相比,PCE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CIA组和PMA组(分别为P〈0.05和P〈0.01);PCEA组血浆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PCIA组和PMA组(分别为P〈0.05和P〈0.01);PCEA组初次泌乳时间早于PCIA组(P〈0.05)和PMA组(P〈0.01)。结论左布比卡因用于剐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可提高血浆泌乳素水平。增加乳腺分泌乳汁,有利于新生儿母乳喂养。同时其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显著优于肌肉注射哌替啶。  相似文献   

8.
病人自控镇痛过程中,阿片类药物是术后镇痛最理想的药物,但是无论以哪一种方式给予阿片类药物都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而恶心、呕吐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对盐酸格拉司琼(granisetron hydpochloride)用于术后病人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治疗所致恶心、呕吐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9.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于手术刺激的一系列动态反应。疼痛影响病人各系统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愈后,故术后镇痛势在必行。病人自控镇痛技术(PCA)是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的一大发展,与传统肌肉注射镇痛相比,PCA更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较少引起病人夜间呼吸抑制,有利于病人术后全身情况的恢复等优点。近年来,我院对部分开胸术后患者采用了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镇痛期间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术后急性疼痛治疗方面 ,仍以传统的间断肌肉注射哌替啶等镇痛药为主 ,由于用药间隔时间长 ,难以为术后病人提供满意的镇痛。近年来 ,利用 PCA泵经硬膜外导管输注镇痛药液 ,将间断给药改为匀速给药 ,是维持长时间镇痛的新型给药方式 ,本文观察比较吗啡复合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PCA和单次给药的疗效分析。1 资料和方法6 0例 ASA ~ 级择期下腹部手术病人 ,术前均留置导尿 ,入室后均行 L1、2 或 T1 2 ~ L1 硬膜外穿刺置管 ,局麻药选用1.5 %利多卡因和 0 .2 %丁卡因混合液 ,麻醉满意后均静注哌替啶 5 0 m g、异丙嗪 2 5 m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给药方案在硬膜外镇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在本院选择经阴道分娩且有镇痛需求的初产妇,随机分为A、B组。A组104例为按需给药组,硬膜外电子镇痛泵设置无恒速流量,产妇自控加药6 ml/次,锁定给药间隔时间为15 min,用药总量≤24 ml/h;B组96例为持续给药组,硬膜外电子镇痛泵设置恒速流量为8 ml/h,产妇需要时可自控加药8 ml/次,锁定给药间隔时间为30 min,用药总量≤24 ml/h。两组均使用相同浓度的药物,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镇痛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总用药量、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镇痛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用药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与恒速给药比较,使用产妇自控按需给药方式的硬膜外镇痛分娩能用更少的药物同样可得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硬膜外自控镇痛输注方式在无痛分娩中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痛分娩的理想状态是既能充分镇痛,又不影响产程进展,且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小。目前较流行的硬膜外镇痛给药方式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基本方法均为给予一定的背景量,再设定一个PCA的量,由产妇自己或负责导乐分娩的护理人员来控制PCA的给药。但由于产妇或护理人员大都是在产妇疼痛发生后再给予Bolus,  相似文献   

13.
病人自控镇痛(PCA)系指在病人感觉疼痛时至无法忍受时病人自注医生所给于预定的小剂量和间隔给药时间。采取静脉PCA给药,病人可操作简便,避免长期置管硬膜外渗漏及局部感染等危险,也可避免血药浓度与止痛程度的周期性变化,以较少的镇痛药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从止痛方式来看可分为硬膜外、静脉、皮下给药。本文就静脉给药止痛效果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术后病人450例,其中男270例,女18o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静脉给药PCIA组(15例)和硬膜外给药PCEA组(150例)和对照组(未行镇痛150例)。1.2方法药物配方…  相似文献   

14.
王海文  宋涛 《河北医药》2003,25(8):577-577
目的 研究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在肋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4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镇痛剂、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治疗 ,治疗组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比较两组间病人疼痛及胸闷缓解的程度。结果 治疗组疼痛、胸闷的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PCEA能明显减少肋骨骨折的肺炎并发症及疼痛、胸闷。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2 0 0 1年 1 0月~ 2 0 0 2年 8月对 1 84例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分别采有肌肉注射、静脉或硬膜外腔病人自控给药的方法进行术后镇痛 ,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 1 84例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A组为PCA静脉给药组 ,男 40例 ,女 2 8例 ,年龄 1 8~ 70岁 ,平均年龄 43 6岁 ,其中股骨骨折 1 8例 ,胫骨骨折 2 3例 ,股骨头无菌坏死 1 0例 ,股骨颈骨折 7例 ,股骨髁或胫骨平台骨折 4例 ,踝关节骨折 6例。B组为PCA硬膜外腔给药组 ,男 3 7例、女 2 3例 ,年龄 2 0~6 6岁 ,平均 40 3岁 ,其中股骨骨折 1 6例 ,胫骨骨折2 2例 ,…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将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镇痛,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SAⅠ~Ⅱ级择期或急诊孕足月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60例,均连续硬膜外麻醉,其中试验组PCEA镇痛100例,对照组术后按需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60例,两组孕妇均无心、肺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3年3月至2005年4月,将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应用于带状疱疹病人29例,联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1]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带状疱疹神经痛患  相似文献   

18.
三种浓度的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给药病人自控镇痛(PCEA)临床效果确切,已广为应用。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芬太尼与吗啡可产生相同的镇痛作用,但芬太尼的恶心和瘙痒的并发症较少,与硬膜外吗啡比较芬太尼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较适合于硬膜外PCA(病人自控镇痛)。我们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芬太尼与0.125%  相似文献   

19.
曾义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83-1083
对23例晚期癌症患者,因口服阿片类镇痛药无效而又不愿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静脉自控镇痛(PCIA),却要求以芬太尼为基本药物的皮下自控镇痛(PCSA),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3例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8-75岁,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选择性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剖宫产术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一组剖宫产术后疼痛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对照组),两组均实行母婴同室和纯母乳喂养,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其对泌乳、母乳喂养次数、肠蠕动、子宫缩复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PCEA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提前,产后24小时母乳喂养次数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子宫缩复无影响,产后出血量减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并可促进泌乳及肠蠕动恢复,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母乳喂养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