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R-A系统一直备受注目,本文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对R-A系统中新的热点: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特异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 ,从而可以阻断所有已知与高血压和心血管并发症有关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 ,其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目前一线降压药物相同 ,但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系统一直备受注目,本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对R-A系统中新的热点: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陆莹  杨爽  杜文娟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12):1282-1285
目的 探讨丙戊酸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的抑制作用。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肥大组、丙戊酸组。利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模型,并给予丙戊酸进行干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表面积和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原代心肌细胞在AngⅡ作用下表面积增加,超微结构发生改变;β-MHC mRNA和c-fos蛋白表达增加(P < 0.05)。给予丙戊酸干预后,上述变化显著缓解(P < 0.05)。结论 丙戊酸抑制AngⅡ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为临床上治疗心肌肥厚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其特异性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重要生物活性肽,除参与正常血管张力、维持水盐平衡调节外,由局部RAS产生的AngⅡ还参与了局部组织细胞的功能及生长的调节。并在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肥厚、充血性心衰、缺血性心肌病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过程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AngⅡ主要通过激活特异性受体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它有AT1和AT2两个亚型。AT1受体能被非肽类AngⅡ受体拮抗剂Losarten特异性阻断,而AT2受体能被其拮抗剂PD123177、PD123319及CGP42112A等特异性阻断。两种受体在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介导AngⅡ复杂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7.
血管紧张素Ⅱ对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拮抗剂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有可能性可为一类新的肾脏保护药物。本文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方面总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肾脏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到血管紧张素Ⅰ、Ⅱ(AngⅠ、AngⅡ)均可促进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MC)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发现随着AngⅠ和AngⅡ作用时间的延长,对MC的RNA和蛋白质合成的促进作用也逐渐增强,而对其DNA合成的促进作用则有一定的时间界限。此外,还发现在AngⅠ和AngⅡ长期作用下可使MC体积增大。当AngⅠ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同时加入培养基,则无上述结果发生。这提示血管紧张素可能在心肌肥大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而且AngⅠ是通过MC本身的ACE将其转化为AngⅡ后才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其信号传递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生物学特征,生理作用以及调节过程。并对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心脏受体后磷酸肌醇第二信使系统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鼠肾脏发育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ngiotensinⅡreceptor type1,AT_1)和受体2 (AT_2)的表达特征,探讨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AT_1和AT_2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并结合体视学方法检测胚龄12、14、15、16、18d及生后日龄1、3d小鼠肾脏发育中AT_1和AT_2的表达。结果AT_1和AT_2均首先出现在输尿管芽,然后出现在肾小管,生后表达逐渐减弱。早期肾小体内AT_2丰富表达,随着肾小体的成熟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在小鼠肾脏发育中,AT_1可能与输尿管芽分支不断延长以及肾小管的增殖密切相关,AT_2可能与输尿管芽和肾小体的相互诱导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比较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通过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6周末各组大鼠进行血压及肾功能(Scr、BUN)的测定;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术后第6周收缩压、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缬沙坦及苯那普利组收缩压、LVMI及室间隔厚度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大鼠心肌TGF-β1、FN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及苯那普利能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左室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心肌TGF-β1、FN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ATRs)在局部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采用细胞化学和改良Boyden'schamber的方法,观察AngⅡ干预VSMC后AngII受体的表达、VSMC迁移能力的变化、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动态组装变化,并探讨AT1R拮抗剂、AT2R拮抗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AngII10-7mol/L可以刺激VSMC发生迁移,该作用是通过影响VSMC内应力纤维动态组装而实现的;AngII干预VSMC后可使AT1R表达上调,随着作用时间延长AT1R表达水平下降。AT1R拮抗剂可下调AT1R表达。AngII通过AT1R的介导发挥其影响VSMC迁移能力的生物学效应。AT2R对此无明显影响。结论:AngII通过AT1R介导来调节VSMC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动态组装,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从而发挥其介导VSMC迁移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压力负荷性大鼠左室肥厚心肌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MCAD)、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M-CPT-I)和胶原结合蛋白(colligin)基因/蛋白表达变化的干预作用,阐明肥厚心肌能量代谢“胚胎型再演”和左室重塑的分子基础及卡维地洛心肌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CAA)复制左室肥厚模型,取术后4周的大鼠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CAA)组和卡维地洛12周干预(CAR)组,设假手术(sham)组作为对照,以上每组均为12只,观察各组大鼠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CAA组大鼠左心室湿重/体重、平均动脉压高于sham组;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大于sham组;左室心肌M-CPT-I、MCAD mRNA的表达低于sham组,而colligin基因和蛋白表达高于sham组;(2)卡维地洛治疗12周后能逆转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结论: (1)肥厚心肌脂肪酸的利用减少,能量代谢呈“胚胎型再演”, M-CPT-I和MCAD基因表达下调,可能是导致能量代谢“胚胎型再演”的分子基础;(2)卡维地洛能增加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关键酶M-CPT-I和MCAD基因的表达,促进心肌对脂肪酸的利用,对肥厚心肌能量代谢“胚胎型再演”有抑制作用;(3)卡维地洛抑制压力负荷诱导的colligin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纤维化。对心肌能量代谢模式和心室重塑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上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Ⅱ的Ia亚型受体(AT1a)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大鼠肝脏经链霉蛋白酶和Ⅳ型胶原酶循环灌注后, 以11%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 分离获得肝星状细胞。提取肝星状细胞的总核糖核苷酸(RNA),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和PCR产物测序方法检测AT1a表达。结果: 采用RT-PCR技术检测到大鼠肝星状细胞有AT1a mRNA表达, 且PCR产物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AT1a cDNA序列有94%的一致性。结论: AT1a mRNA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上表达, 从而又为探索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醇磷脂途径在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SD大鼠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复制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0d、30d时处死动物测全心重/体重比值,以免疫印迹法测左室组织Gαq/11蛋白含量,以放免法测左室组织1,4,5-三磷酸肌醇(IP3)含量。结果:术后10d和30d时腹主动脉部分缩窄(CA)组全心重/体重比值均高于假手术(SO)组(P<0.01),在术后10d和30d两个时点两组大鼠左室组织Gαq/11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0d时CA组大鼠左室组织IP3含量明显高于SO组(P<0.05),但术后30d时两组IP3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醇磷脂途径过度激活可能参与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早期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兔在体左室肥厚心肌单相动作电位跨室壁的不均一性变化。方法:以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家兔高血压左室肥厚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仅游离腹主动脉未缩窄)作为对照。采用自制复合式电极在兔左心室前壁同步记录心内膜、心肌中层、心外膜在体3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比较两组间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等各项参数的差异。结果:腹主动脉缩窄组平均动脉压、全心重量及其与体重比率、左心室游离壁厚度均大于假手术组。缩窄组3层心肌MAPD100[内膜:(191±19)ms;中层:(244±24)ms;外膜:(196±15)ms]均长于对照组[内膜:(170±18)ms ;中层:(172±15)ms;外膜:(168±16)ms,P<0.01],以中层心肌MAPD100延长最为明显,缩窄组TDR(65±10)ms较对照组(4±3)ms明显增大(P<0.01)。结论:兔在体左室肥厚心肌跨室壁电不均一性明显增大,可能是肥厚心肌心律失常发生增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心肌组织中胰同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水平,用心肌细胞横径(TDM)和心脏湿重/体重(HW/BW)判定左心室肥厚。结果:SHR的TDM和HW/BW均十分显著的高于WKY;心肌组织IGF-I水平也显著高于WKY,且SHR心肌组织IGF-1与TDM及HW/BW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HR有明显的左心室肥厚,而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压力超负荷大鼠左室肥厚心肌肌型LIM蛋白(MLP)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 探讨病理性左室肥厚心肌是否存在细胞骨架蛋白的缺失。方法:观察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后1、4、8、16周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肥厚指数、MLP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左室肥厚指数较术后1周组明显增加(P<0.05), 术后8周组左室心肌MLPmRNA的表达较术后1、4周组明显下降(P<0.05), 但各组左室心肌MLP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在病理性左室肥厚心肌出现明显心力衰竭前, MLP转录水平下调, 而MLP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提示MLP作为心肌细胞骨架的基础, 对维持肥厚左室心肌的收缩功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PARs(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PPARs)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组(SHR-A,30 mg·kg-1·d-1)及模型组(SHR),治疗8周,同周龄Wistar-Kyoto 鼠为正常血压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后测血浆血脂水平,以心脏组织病理分析判断心肌肥厚,Western blotting 检测心肌组织PPARα、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8周治疗, SHR-A组及SHR组血压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HR-A组左室重量指数低于SHR组(P<0.01)。在SHR-A组,PPARα及PPARγ表达高于SHR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PARs表达,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可能与其降压及降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Hypertension was induced in uninephrectomized rats by NaCl 0.9% drinking and deoxycorticosterone acetate (DOCA) administration for 6 weeks. Plasma renin activity was markedly reduced but not suppressed. Renal renin concentration and total renal renin content were moderately reduced.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0.2 ml of antiangiotensin plasma resulted in transitory hypotension both in salt and DOCA-treated rats, and in normotensive control rats. It is concluded that angiotensin participates in the maintenance of blood pressure in salthypertensive rats as well as in normal animals.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grant 67-00-517 from D.G.R.S.T. (Délégation Générale à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 The authors wish to thank Miss colette Innocenzi and Miss Sonia Culot for technical as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