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血清尿酸胆红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0):1183-1184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4例,不稳定心绞痛52例,另设50名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尿酸和低胆红素可能是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124例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患者和7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含量。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含量的差异,并进行血清总胆红素与血脂Pearson直线相关,并分析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后95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酸、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红素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结论: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及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的降低与ACS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及低血清总胆红素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CS发生的预测、诊断和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桂花 《吉林医学》2006,27(7):801-80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统计近2年我科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5例,测定其体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36例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体内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结论:胆红素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作为冠心病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邓珍  梁孙英 《当代医学》2010,16(32):108-108,14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胆红素(BIL)、尿酸(UA)及血脂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20例ACS及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BIL、UA及血脂水平。结果 ACS组发作期较健康体检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均减少(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P〈0.05),而ACS恢复期血清BIL恢复正常,TG、TC、LDL-C仍高。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之间BIL、U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UAP组及AMI组TBIL、DBIL、IBI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减少(均P〈0.05)。结论血清BIL、UA及血脂水平的联合检测在AC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9例,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4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69例,并将42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做为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486例,按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冠状动脉硬化症组和ACS组,后者再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另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2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TBIL水平测定,将各组的血清TBI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UAP组及其单支、双支和三支组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冠脉硬化症组和AMI组(P均<0.05),且三支组明显低于单支组(P<0.05);AMI组及其单支、双支和三支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冠脉硬化症组(P均<0.05),且单支、双支、三支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冠脉硬化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TB IL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对ACS的判断和病变程度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清尿酸和胆红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和胆红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ACS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6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的血清尿酸、胆红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CS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1)和对照组(P〈0.001),总胆红素AC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间接胆红素ACS组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直接胆红素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结论尿酸和胆红素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冠脉病变积分)的相关性。方法:将232例ACS患者分为2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130例,同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TBIL、UA及FIB的含量,并与冠脉病变积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CS患者UA及FI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TBIL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UA、FIB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TBIL与冠脉病变积分呈负相关。结论:UA和FIB的升高及TBIL的降低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包括急性心梗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cy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水平的变化。方法 :入选 12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6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6 0例 [治疗前不稳定型心绞痛 1组 (UA1) ,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 2组 (UA2 ) ],并入选 6 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结果 :AMI组和UA1血浆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 8378± 0 6 75 3μmol/L) ,分别是 3 80 17± 1 6 2 89μmol/L、3 0 2 73± 1 2 76 7μmol/L ,P <0 0 5 ,其中异常增高率AMI组占 6 3 3% ,UA1组占 4 5 % ,UA2 组占 13 3% ,正常组 5 % ,不稳定型心绞痛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LPA明显降低 2 0 4 6± 0 84 72 μmol/L。结论 :血浆溶血磷脂酸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66例临床疑诊冠心病而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同时记录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按照血管狭窄支数以及Gensini评分来评价冠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结果:Gensini积分的第一4分位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第二、三、四4分位组(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用阿斯匹林和联合低分子肝素(法安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斯匹林)及治疗组(阿斯匹林 法安明)疗程为一周,观察治疗前后:(1)临床疗效;(2)凝血指标的变化;(3)治疗后30天心绞痛再发率,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58.3%(P<0.05)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30天内心绞痛再发率及 AMI 发生率;治疗组12%和0,对照组39%和6.1%(P<0.05)。结论在常规阿斯匹林治疗基础上加用法安明,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血清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者和非冠心病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直接胆红素进入回归方程,提示血清直接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呈独立负相关,其相关强度与甘油三脂(TG)和空腹血糖(FBS)相似。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血清胆红素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独立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清sCD40L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n=33)和他汀类治疗组(n=17),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治疗前后sCD40L水平明显下降,通心络组下降34.6%,他汀类组下降33.4%,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用药前比较和用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一疗程,可明显降低sCD40L的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方法分别测定60例ACS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并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健康成人hs-CRP作对照。血浆hs-CRP的测定采用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ACS组的hs-CRP水平(8.05±2.48)mg/L,较正常对照组(2.17±0.91)mg/L高(P〈0.01),较稳定型心绞痛组(2.27±0.84)mg/L高(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2.27±0.84)mg/L较正常对照组(2.17±0.9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ACS发生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中胆红素、D-二聚体(D–dimer, DD)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本院确诊的AMI患者78例作为AMI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2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统计分析AMI患者住院时、急性期和治疗后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变化,应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AMI组患者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在急性期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最高,在住院时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次之,治疗后血清中胆红素、DD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法结果显示,血清中胆红素水平与DD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06)。结论:AMI患者发病时可引起血清中胆红素、DD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且两者呈正相关,动态监测其表达水平对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和疗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是否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的炎症反应。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64例ACS患者和66例健康者循环T淋巴细胞亚群和T细胞激活标志物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ACS患者HLA-DR阳性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健康者。结论ACS患者循环CD4+T淋巴细胞被激活,T细胞参与了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安贞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并接受PCI术的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欣维宁组和对照组,欣维宁组于PCI术后除常规外立即给予欣维宁4mL/h泵入,持续24h。对照组PCI术后常规。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两组术前、术后即刻、24h、48h、72h血压、心率、心肌耗氧指数变化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在术前和术后即刻血压、心率并无显著差别,但术后24h欣维宁组较对照组血压、心率均有明显降低,欣维宁组:血压(122.8±16.7)mmHg/(72.5±6.7)mmHg,心率(67.4±8.5)次/分;对照组:血压(135.6±18.9)/mmHg(86.2±9.7)mmHg,心率(78.9±10.6)次/min,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一直保持到术后72h,欣维宁组可有效降低心肌耗氧指数。两组在术前和术后即刻CRP、NT-proBNP并无显著差别,但术后较术前CRP、NT-proBNP水平升高,欣维宁组:术前C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