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损伤造成的脊髓组织结构的损害可分为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细胞原发性死亡在损伤当时即已发生,由于撕、扯、拉、压等机械力量直接作用于脊髓,使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组织结构遭受即时不可逆的死亡.在原发性损伤发生后数分钟内,序贯生化瀑布反应激发,包括水肿、炎症反应、局部缺血、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脂质过氧化作用、钙离子超载、细胞因子及凋亡学说、自由基损伤与脂质过氧化反应、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神经毒性作用、内源性阿片肽介导下,一些在原发性脊髓损伤后还存活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死亡,造成为继发性脊髓损伤.目前治疗脊髓损伤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在损伤急性期通过减轻或消除继发性病理反应,保护残存的轴突和神经元不再遭受二次损伤,包括给予甲泼尼龙、钙通道拮抗剂、纳洛酮等药物,或予局部低温保护、人工高压灌流等;二是在损伤慢性期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包括手术治疗、高压氧治疗、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现对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在脑或脊髓创伤后的神经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神经系统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可提供神经保护因子,清除细胞碎片并调控神经修补过程。而另一方面,小胶质细胞会产生高水平的促炎及细胞毒性介质从而阻碍CNS修复,促使神经元失能及细胞死亡。小胶质细胞的双重特性可能与其损伤后的表型及功能反应有关。本综述探讨近年来有关脑和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表型的研究,以及小胶质细胞在神经元、血管、少突胶质细胞生长及再生中的可能发挥的作用。并简述已知的调控表型转换的分子机制,着重探讨可以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的治疗途径。了解小胶质细胞表型调控机制有助于我们增加神经系统损伤恢复的知识,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后损伤区Semaphorin3A(Sema3A)表达明显升高,嗅鞘细胞移植对此会有何影响?实验发现单纯脊髓横切损伤后,会出现脊髓出血、水肿、变性、坏死,囊腔形成,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纤维再生等病理反应。嗅鞘细胞移植后,脊髓的上述病理反应明显减轻,损伤区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坏死程度下降,损伤区Sema3A表达降低。证实嗅鞘细胞移植可通过降低Sema3A表达对损伤脊髓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许多研究均支持免疫性炎症反应参与了缺血性中风后的脑损伤。脑缺血后数小时,受损脑区域的炎症反应开始启动,持续数天,使脑缺血所致的迟发性脑损伤加重、神经细胞的生物学功能预后更差,而中枢神经系统(CNS)最主要的免疫效应细胞小胶质细胞则是免疫性炎症反应的重要角色,尤其在半月带,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异常活跃,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与白细胞一样,会释放和分泌大量的前炎症因子、酶和神经营养因子,因此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深入研究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将为临床治疗脑缺血提供新的途径。现将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病理过程中的功能、来源及免疫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炎症反应介导的免疫损伤在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变性疾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此过程中,各种原因作用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所产生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和自由基启动或加重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以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为靶向的治疗方法将为帕金森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活化的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产生的炎性因子可在胶质细胞、神经元和老年斑之间诱发炎症性级联反应,从而加重神经突和神经元损伤。目前,许多研究发现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其自身的表达量,且与AD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该文就参与AD炎症反应的炎症细胞、炎性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AD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背景:神经生物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使通过细胞移植增加脊髓神经数量、减少胶质瘢痕和空洞的形成成为可能。 目的:复习相关文献,就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及特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方法:以 “neural stem cells,transplant,spinal cord injury”为英文检索词,以“神经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 为中文检索词,由第一作者检索1997/2010 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神经干细胞鉴定、特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等方面的文章。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对2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有产生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并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功能等。文章从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及特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关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移植后的长期生存及表型稳定性,以及逃脱分化及选择性程序的很少部分胚胎干细胞,可能会自在移植后的移植位点扩增并形成肿瘤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8.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中存在的具有调节凝血、炎症及组织修复功能的多效蛋白.当神经系统外伤或疾病如脊髓损伤[1]、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2]、缺血缺氧[3]、老年性痴呆( Alzheimer disease,AD)[4]等导致血管破裂、血脑屏障或血神经屏障破坏时,血液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渗入神经组织,立即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并在神经系统沉积,这可能会持续到损伤后数天,且与胶质瘢痕形成和炎症部位相关[5].纤维蛋白原进入脑组织可引起水肿及神经损害,并以配体的形式与胶质细胞、神经元及施万细胞受体相互作用诱导细胞特异性的信号通路活化从而调节炎症[6]、髓鞘再生和神经退行性病变[1,3].而且,纤维蛋白沉积与神经系统疾病存在时空相关性[5].因此,本文就纤维蛋白原在神经系统中的受体及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医学领域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创伤之一,可直接引起神经轴突中断、神经元坏死、脊髓结构严重破坏导致严重功能缺陷。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激活、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增殖和胶质瘢痕的形成等[1]是阻碍损伤脊髓轴突有效再生和生长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先后利用药物治疗、体外诱导及基因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背景: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神经系统发育、分化和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坐骨神经切断吻合后大鼠相应脊髓节段前角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及药物组。除对照组外,对所有大鼠实施双侧坐骨神经切断吻合术,药物组手术区局部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100 ng/kg,1次/d,生理盐水组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3,7,14,21,28 d取相应脊髓节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TUNEL染色对脊髓前角神经元进行计数。 结果与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吻合后相应脊髓节段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大,突起分枝多且粗大,神经元数目逐渐减少,凋亡神经元增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高。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药物组神经元存活数目增多,凋亡减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 < 0.05或P < 0.01)。同时,药物组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较轻,恢复较快。说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可以通过促进大鼠脊髓前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凋亡;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