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安徽省是我国的主要疟疾流行区,多年来疟疾发病居全国首位。经过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二十年的积极防治,控制了大面积的暴发流行,大幅度降低了发病率。1993年我省疟疾发病已退居全国第6位,发病率降至有史以来最低水平。1994年5月中旬,五省于安徽省滁州市召开联防20年大会,系统总结了五省在疟防工作成绩、经验和存在问题,以利再战。一、疟疾发病情况建国以来,我省经过三次大的暴发流行,分别在50、60、70年代初,尤以第三次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的26个民族的居民大多生活在边境地区及内地疟疾高度流行区。在与疟疾抗争的过程中,各民族逐步掌握了当地一些植物和动物的抗疟药性,积累了不少缓解疟疾症状和治疗疟疾的验方。为了解当前云南省边境地区和内地疟疾流行区民间治疗疟疾情况,于2002~2003年开展了云南省民间治疗疟疾验方剂型调查。  相似文献   

3.
苏州市历史上是疟疾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91年通过了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2006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掌握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苏州市1992~2006年疟疾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苏州市历史上是疟疾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91年通过了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2006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掌握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苏州市1992-2006年疟疾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万宁市南桥和五指山市毛阳历史上均属超高疟区 ,经过多年积极防治 ,发病逐年下降 ,但随着流动人口来往频繁 ,输入疟疾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解不同疟区疟疾流行现状、评价抗疟措施实施效果。于 1998~ 2 0 0 1年应用 IFAT和 PCR技术对南桥、毛阳不同疟疾流行区进行了纵向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点概况 南桥乡是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 ,抗疟措施落实欠佳 ,年发病率较高 ;毛阳镇是单纯间日疟流行区 ,抗疟措施落实较好 ,采取控制传播媒介和管理传染源综合措施 ,年发病率较低 ,并有效控制了恶性疟传播。1. 2 方法 …  相似文献   

6.
南四湖周围地带为山东省重点间日疟流行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华按蚊密度甚高,疟疾传播潜能大,建国后全省范围的两次暴发流行都由此地带发生,而后扩散到全省。经全民休止期根治和全民预防服药到1976年发病率降到77.5,1977~1979年发病率徘徊在18.7~46.9之间。为加快消灭疟疾的步伐,我们于1980~1987年在鱼台县清河镇进行了疟疾防治与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思南县原系以间日疟为主的流行区,经过40年3个防治阶段,于1990年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发病率降至0.3以下。为了解本县疟疾情况及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特征,我们开展连续7年的“四热病人”血检、流动人口(流行强度、流向)和疟疾发病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1951 - 2004年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描述重庆市疟疾流行区分布,评价防治效果,总结推广防治经验。方法将重庆市1951—2004年疟疾发病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媒介调查、防治、监测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重庆市自1951年至今,曾发生过4次大流行,分别为1954年(109.34/万)及1963年(45.80/万)、1970年(40.87/万)、1983年(19.37/万),约10年1次流行高峰。主要分布于永川、璧山、江津、长寿等郊县和沙坪坝区等近郊区,疫情波动大,难以控制。嗜人按蚊是主要传疟媒介,璧山、永川、江津等区、县人房嗜人按蚊比例最高,分别为83.33%、30.69%、49.49%,疟疾流行也最严重。在嗜人按蚊分布区,采取以灭蚊为主措施后,疟疾年发病率持续下降,1996年以来,年发病率稳定在1/万以下,无1/万以上的区、县。结论经过10余年的监测,证实重庆市已控制疟疾流行,且抗疟成绩巩固。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疟疾流行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巩固和扩大安徽省疟疾防治成果,收集并系统分析了近30年来各县的疟防资料。根据疟疾流行区的地理情况,气候特点和疟疾流行情况,把疟疾流行区分为江淮丘陵高疟区,沿江圩区中疟区,淮北平原低疟区和皖南山区低疟区。1990-1997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4‰,1.1‰,0.65‰和0.38‰。详细分析了各流行区自然地形,气候条件,疟疾媒介种类居民生产,生活习惯,防疟的组织结构等对疟疾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的26个民族的居民大多生活在边境地区及内地疟疾高度流行区。在与疟疾抗争的过程中,各民族逐步掌握了当地一些植物和动物的抗疟药性,积累了不少缓解疟疾症状和治疗疟疾的验方。为了解当前云南省边境地区和内地疟疾流行区民间治疗疟疾情况,于2002~2003年开展了云南省民间治疗疟疾验方剂型调查。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和内容以全省25个民族(因地理、气候等原因,独龙族除外)为调查对象,集中选择居住或靠近疟疾流行区的当地居民进行访问。调查和收集民间治疗或预防疟疾的验方、剂型及使用方法。1.2调查方法对各民族居民开展专题性访谈,调…  相似文献   

11.
1 豫南部地区疟疾的流行规律 194 9年以来 ,河南南部地区发生过数次疟疾暴发流行。5 0年代 ,河南南部山区的疟疾发病率明显高于丘陵和平原区。但在每次暴发后的流行衰退期 ,平原又退去较快[1 ] 。似乎形成了一种现象 ,即每次暴发由山区或浅山区引起 ,迅速向丘陵和平原区蔓延 ,在丘陵和平原区形成暴发流行 ,而后又退回山区。近几年来 ,桐柏山区的疟疾流行重现了这一规律。1995年疟疾的暴发局限在淮河以南的深山区 ,1997年后则迅速蔓延至淮河以北的丘陵区。在以往豫南部地区大、小规模的疟疾暴发流行中 ,其流行特点往往呈现点状和片状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为巩固和扩大安徽省疟疾防治成果,收集并系统分析了近30年来各县的疟防资料。根据疟疾流行区的地理情况、气候特点和疟疾流行情况,把疟疾流行区分为江淮丘陵高疟区、沿江圩区中疟区、淮北平原低疟区和皖南山区低疟区。1990~1997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4、1.1、0.65和0.38。详细分析了各流行区自然地形、气候条件、疟疾媒介种类、居民生产、生活习惯、防疟的组织结构等对疟疾流行的影响。对各种不同流行区应采取的具体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强调对江淮丘陵高疟区应当采取综合性的防治策略,包括加强查治传染源、监测防治蚊媒、完善疟疾疫情报告和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温州市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全市现有11个县(市、区) ,70 0多万人口。上世纪70年代以前,疟疾一直占据全市传染病报告的第一位,通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于1991年经省级考核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来往于高疟区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容易引起疟疾传播。据1994~2 0 0 3年疟疾监测显示,温州市疟疾发病与流动人口关系密切。1994~2 0 0 3年全市共发现485例疟疾病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3 7例。说明温州地区仍是疟疾流行地区,存在疟疾流行的传播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临床诊断疟疾、疑似疟疾及不明原因发热者,采血涂片检…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我国间日疟重点流行区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暴发流行 ,当时年发人数高达数百万人 ,而且大部分患者分布在鲁南的 3 0个重点县。为了有效控制山东省重点疟区疟疾流行 ,采取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控制对策 ,控制了疟疾流行 ,为山东省实现基本消灭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1 组织形式山东省于 1964年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冀、鲁、豫 3省疟疾联防 ,1974年又加入了苏、鲁、豫、皖、鄂 5省疟疾联防 ,并将省际疟疾联防的组织形式及时地应用到了重点疟区。 1985年前 ,在鲁南 3市 (地 ) 7县区 12 0个乡镇 3 48万人和鲁西南 2市 (地 )12县 3 43个乡镇 8…  相似文献   

15.
在疟疾流行区临床诊断疟疾较困难 ,并且不易与其他原因的发热相鉴别。在非疟疾流行区 ,曾至疟疾流行区旅游后的发热病例中 ,有 4 0 %- 6 0 %输入性的疟疾被误诊 ,因该病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据了解尚无前瞻性研究评定此种情况下与疟疾感染相关的某些临床因素 ,因此 ,为确诊此类患者急需一些快速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此研究旨在为自疟疾流行区返回的疟原虫感染者找出一些易于实施的可确诊疟疾的临床与生物学指标。对象为 1 995年 8月 1日至 1 999年 7月31日来自巴黎 1所 1 30 0床位的大学附属教学医院急诊科 (ED) ,为诊断疟疾行实验室检查的…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36年,我国著名的寄生虫病和昆虫学专家冯兰州教授就确认柳州为疟疾流行区[1]。1952年以来,经过47年的控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综合防治措施,疟疾发病得到有效控制,1997年达到消灭疟疾标准。为掌握本市疟疾流行特征,制定今后相应的防治措施,现将1950~1997年疟疾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如下。流行概况1 发病情况1.1 发病率 综合47年的疟疾资料,柳州市属不恒定中低度疟疾流行区[2]。1950~1954年,柳州市疟疾年发病率居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约占同期传染病总例数的50.76%。发…  相似文献   

17.
<正> 安徽固镇县地处淮北平原南部,人口61余万,辖11个乡镇,225个行政村。属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单一间日疟流行区,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大流行,通过积极防治,上世纪90年代疟疾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控制在2/10万以下,但从2000年开始疟疾疫情呈迅速上升趋势,流行范围不断扩大。为有效的控制疫情,探明疟疾流行特  相似文献   

18.
德州地区属于非稳定性间日疟低度流行区,以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建国以来,先后于1961和1973年发生二次疟疾大流行。经过三十多年的大力防治,到1980年全区年平均发病率降至0.96。我们于1981~1987年在全区范围内对灭疟后期的监测措施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十堰市是以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从1951~1971年共发生了3次暴发流行。第3次发生于1969年,1971年形成发病高峰,发病率为725.87,经过20多年积极防治,1994年发病率降为0.06,经省卫生厅组织疟疾专家抽查复核,确认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了掌握灭疟后期疟疾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于同年开展了疟疾监测工作[1]。但是5年来疟疾疫情始终波动在0.06~0.11之间,现将1994~1998年全市疟疾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疫情波动原因。资料来源凡以镜检疟原虫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幅原辽阔,南北温差大,各地传疟媒介、疟疾流行程度和虫种分布都不尽一致[’]。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和对外开放,人口流动频繁,造成了疟疾传妇的有利条件,致使一些地方疟疾疫情回升,甚至乐发流行,出现一些新的流行区*]。为了总结经验,引起社会各方关注,笔者对我国近几年流动人群疟疾情况作一简要综述:l流动人D疟疾1.1回归和外来人员疟出1991年全国有10个省(区)报告有输入性疟疾,其中8个省内的47个县出现由物人性疟疾引起的*发流行点113个;流动人口血栓疟原虫阳性申为当地居民的6-112侍[‘]。1994年华东、华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