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风藤酮对大鼠肝脏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肝脏部分缺血模型,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预防性应用海风藤酮时肝脏胆汁流量、丙二醛(MDA)含量、血清酶学改变。结果:海风藤酮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胆汁流量、MDA含量、血清酶学变化均显著减低(P<0.01)。结论: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产生毒性自由基,在肝脏缺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海风藤酮可以通过抑制PAF的药理作用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及海风藤酮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预防性应用海风藤酮时肝胆汁流量、肝组织丙二醛含量、肝脏病理变化及中性闰细胞浸润程度。结果:随着肝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肝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逐渐加重;海风藤酮可以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及炎症损伤程度,显著改善肝脏损伤后的胆汁流量。结论:中性粒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可以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及海风藤酮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预防性应用海风藤酮时肝胆汁流量、肝组织丙二醛含量、肝脏病理变化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结果:随着肝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肝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逐渐加重;海风藤酮可以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及炎症损伤程度,显著改善肝脏损伤后的胆汁流量。结论:中性粒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可以被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海风藤酮所拮抗。  相似文献   

4.
1,6——二磷酸果糖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春  马兴久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17(6):1022-1023,1159
采用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观察1,6-二磷酸果糖(FB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于肝脏缺血前,再灌注1h,8h分别测定血清AST,ALT,丙二醛(MDA)活性及肝组织ATP含量变化,并观察再灌注8h肝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FBP处理组动物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ATP含量显著降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显著减轻,提示FBP对肝脏I/R损伤有明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牛磺酸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嘉  余业勤 《上海医学》1997,20(9):521-524
为观察牛磺酸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SD大鼠肝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成5组,分别于缺血前经外周静脉、门静脉注入牛碘酸及再灌注前经门静脉注入牛磺酸,及假手术组组。结果表明,缺血前给牛磺酸组具有抑制缺血再灌注时肝细胞内酶的漏出,降低肝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化物酶(GSH-PX)、Na、KATP酶及Ca^2+-ATP酶活力,抑  相似文献   

6.
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间断缺血组,持续缺血组。通过夹闭肝蒂进行动物模型复制,各组至实验时限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并进行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肝线粒体立体定量学分析。结果表明,持续缺血组比间断缺血组肝MDA.ALT升高,肝细胞病理改变明显。提示间断缺血可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高宏  陈怀仁 《铁道医学》2000,28(6):381-382
目的 探讨外源性腺苷模拟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制备32只SD大鼠肝脏原位灌流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预处理(PC)组、腺苷预处理(ADO)组、苯茶碱预处理(8-PT)组和实验对照(C)组。在充后,观察流出液中肝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含量、肝组织中NO合酶(NOS)的活性,并制作肝组织标本,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流出液中转氨酶浓度明显升高,PC能明显减轻这种损伤(P〈0.01),与ADO效果类似(P〈0.01),8-PT则无这一保护作用(P〉0.05)。在PC及ADO组中流出液NO含量及肝组织NOS活性明显高于8-PT及对照组,结论 外源性ADO可以模拟P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OS而使NO释放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阿魏酸钠(SF)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F保护组和SOD保护组。通过阻断大鼠肝门1h后再开放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肝缺血前及肝再灌注2h时测肝组织丙二醛(MDA)、SOD和测血ALT、AST。并取肝组织作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再灌注2h时SF保护肝组织内SOD消耗明显多于SOD保护组(P<0.01),肝组织内MDA生成亦明显多于SOD保护组(P<0.05)。两组肝细胞的显微、超微结构的改变基本一致。结论:SF清除氧自由基(OFR)的作用逊色于SOD,但两者对鼠肝缺血再灌注所致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选取肝脏损伤时的典型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酶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中中性粒细胞(MNs)浸润量等,比较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阿魏酸钠(SF)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F保护组和SOD保护组,通过阻断大鼠肝门1h后再开放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肝缺血前及肝再灌注2h时测肝组织丙二醛(MDA),SOD和测血ALT,AST。并取行组织作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再灌注2h时SF保护肝组织内SOD消耗明显多于SOD保护组(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荆芥炭提取物(StE)对大鼠血浆中PGE含量及肝脏匀浆中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了大鼠血浆中PGE含量及肝脏匀浆中MDA的含量。结果:观察荆芥炭提取物(StE)可明显提高大鼠血浆PGE含量;对肝脏匀浆由Fe2+Ascorbicacid系统诱导提高的脂质过氧化呈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被诱导体系中MDA含量,且随着剂量增加作用更为显著。结论:StE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大鼠一侧肾切除,对侧肾缺血60分钟动物模型,观察再灌注前、再灌注后24小时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Na+,K+-ATPase活力的改变以及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川芎嗪治疗对它们的影响。结果:60分钟肾缺血和再灌注导致肾皮质MDA含量显著增高,而Na+,K+-ATPase活力明显降低,用SOD和川芎嗪治疗后,肾皮质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组(P值分别<0.01和0.05),Na+,K+-ATPase活力则高于缺血组(P值均<0.05)。结论:川芎嗪通过抗氧化作用干扰氧自由基对肾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氟桂嗪(Flunarizine,FNZ)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E)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脑损伤组和FNZ治疗组。检测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脑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C)等指标。结果:(1)FNZ治疗组SOD活力、GSH-PX活力、TAC高于对照组,MDA、细胞内游离钙低于对照组(P<0.01);(2)FNZ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NZ对新生大鼠脑组织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氟拉嗪(TFP)对缺血心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性心肌梗塞(ISP-MI,皮下注射ISP40mg/kg)为模型,观察了TFP对缺血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膜脂流动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的影响。结果:TFP明显减轻ISP-MI后心肌线粒体膜脂流动性及SOD活力的降低(P<0.05),并显著减少了血清CPK及心肌线粒体MDA的升高(P<0.05)。结论:TFP能部分对抗ISP所致的心肌线粒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缺血预处理对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48只随机分为I/R组和IPC组。观测缺血后的肝脏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ALT在I/R组各时相点比缺血前升高47%~58%,而IPC组仅在缺血后24h升高20%;LDH在I/R组与缺血前比较1、6、24h均升高(P〈0.01),IPC组仅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BN5202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未进行缺血及药物治疗;缺血再灌注组行40min缺血,然后行120min再灌注;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治疗组行40min缺血,120min再灌注,再灌注时给予BN52021(10mg/kg),比较各组血清SGPT、SGOT、AKP及γ-GT,肝脏的细胞能荷。结果:用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治疗组血清SGPT、SGOT、AKP、γ GT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降低,能荷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BN52021用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可减少肝脏的损害,提示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起一定的作用,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BN52021有可能用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应用脾内直接免疫法制备鼠痘病毒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制大鼠肝热缺血模型即使其处于肝全血阻断25min。复流10min后测定其血清中7种生化酶活性,并与无因损伤的对照组大鼠比较,发现肝热缺血损伤后,血清丙氨酸氨酸(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活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氢酶(α-HBD)活性均极显著升高(均P〈0.01),碱性磷酸酶(ALP)明显上升(P〈0.050,酸性磷酸酶(ACP)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参Rb组皂苷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工冠状动脉前降支(LDA)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从心肌梗死面积(MIS)及血清酶学变化观察人参Rb组皂苷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并从心肌代谢及自由基损伤等角度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人参Rb组皂苷25,50mg/kg经十二指肠给药,对LAD急悸阻断6h犬,能明显缩小MIS,降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亦能明显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人参Rb组皂苷对急性缺血心肌产生明显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及对抗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离子泵,离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在低心肌缺血预处理模型,观察预处理(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钠泵(Na^2+K^+-ATP酶)、钙泵(Ca^2+-ATP酶)活性、Na^+、Ca^2+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比,PC组缺血再灌注心肌缺泵、钙泵的活性降低幅度小(  相似文献   

20.
缺铁性贫血大鼠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产生的影响。方法:观察缺铁性贫血大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血清Fe、Cu、Zn、Mn、Se5种微量元素变化。结果:缺铁性贫血大鼠血清及肝、肾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红细胞SOD活性及全血GSH-PX活性呈升高趋势(p〈0.01);血清Fe、Cu、Mn含量低于对照组,而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