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将1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与1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并将1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该院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了血细胞的检验,而主要分析的血液指标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血细胞(RBC)、RBC/MCV等。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A的患者RBC、RBC/MCV指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观察组B;观察组A与对照组患者的RBC、Hb要高于观察组B,但RDW都低于观察组B;观察组A与观察组B的MCH、MCV都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血液检验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是76%、94%、67%,观察组B血液检验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是81%、96%、70%。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其各项血液指标测定可以为贫血诊断提供相对可靠有效的信息,从而使贫血类型得到有效的区分,使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陈又新 《大家健康》2014,(8):236-236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将1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与1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并将1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该院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了血细胞的检验,而主要分析的血液指标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血细胞(RBC)、RBC/MCV等。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A的患者RBC、RBC/MCV指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观察组B;观察组A与对照组患者的RBC、Hb要高于观察组B,但RDW都低于观察组B;观察组A与观察组B的MCH、MCV都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血液检验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是76%、94%、67%,观察组B血液检验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是81%、96%、70%。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其各项血液指标测定可以为贫血诊断提供相对可靠有效的信息,从而使贫血类型得到有效的区分,使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指标检测在鉴别儿童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价值。方法:选取90例中轻型地中海贫血患儿为试验A组,9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试验B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90例未合并缺铁性贫血及地中海贫血者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试验组的Hb、MCV和MCH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DW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试验A组RBC指标明显高于试验B组(P<0.05),而试验B组的RDW指标明显高于试验A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红细胞指标RBC、Hb、MCV、MCH、RDW可较好的鉴别儿童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各50例,作为观察组A和观察组B,并选取健康成人50例作为对照组,均对其血细胞进行检测,观察三组患者血液中的RBC、MCV、Hb、MCH、RBC/MCV、RDW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A中的RBC/MCV、RBC两项指标均比观察组B及对照组高,而观察组B的Hb、RBC两项指标低于观察组A和对照组,但RDW则高于另外两组。两个观察组中的MCV和MCH比对照组低;观察组A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3%、66%、77%,对照组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分别是97%、69%、80%。结论血液检测中的RBC、MCV、Hb、MCH、RBC/MCV、RDW等指标有助于诊断贫血,并可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及其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贫血患者50例,依贫血类型分为缺铁性贫血组30例和地中海贫血组20例,同时将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接受血液检验,比较各组血液检验指标(RBC、MCV、Hb、MCH、RBC/MCV、RDW),分析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符合率。结果:三组MCV、Hb、RBC/MCV、RD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RBC、MC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地中海贫血组RBC、MCV、Hb、MCH、RDW均低于对照组(P0.05),RBC/MCV高于对照组(P0.05);缺铁性贫血组MCV、Hb、MCH、RBC/MCV均低于对照组(P0.05),RDW高于对照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RBC、RDW均低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Hb、RBC/MCH均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经血液检验符合率分别为80.00%、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应用在贫血患者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辅助参考指标,可为临床诊治贫血提供一定的参考,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会荣 《当代医学》2021,27(16):124-126
目的 比较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血液检验者2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条件下的静脉采血,按血液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贫血,n=125)与对照组(未贫血,n=105),观察组中缺铁性贫血作为观察A组(n=64),地中海贫血作为观察B组(n=61).分别检验所有患者血液中红细胞参数,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并比较检测指标.结果 观察A组与观察B组MCH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B组MCV、RDW水平均低于观察A组与对照组,且RBC、Hb、MCHC水平均高于观察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能准确诊断贫血状况,诊断价值较高,且还可鉴别贫血类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液检验的价值。方法本次调查期间,我院分别选取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并将其设为A组、B组及对照组。三组受检者均将接受血液检验,对其检验结果作整理分析。结果对比三组受检者的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三组受检者两两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A组患者以高RBC为主要特征,B组患者以低RBC、低Hb、低MCH为主要特征。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医师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疾病。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32-134
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接收的8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将其分为地中海型贫血(n=40)和缺铁性贫血(n=40),对照组为同期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三组均接受血液检验,对比三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血红蛋白(Hb)。结果在Hb、RDW、MCH、RBC、MCV及MCHC方面,缺血性贫血组及地中海贫血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参数与缺铁性贫血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可以充分反映患者实际贫血状况,在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36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1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统计学分析血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等检测指标。结果:孕早期孕妇小细胞性、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75.68%、16.22%;孕中期分别为76.09%、15.22%;孕晚期分别为35.85%、60.38%。观察组大、小细胞数量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偏高(P<0.05)。小细胞性贫血孕妇RDW值高于对照组(P<0.05),MCH、MCHC、Hb、MCV低于对照组(P<0.05)。大细胞性贫血孕妇MCH、RDW、MCV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Hb、RBC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易发生贫血,孕早、中期多为小细胞性贫血,而孕晚期以大细胞性贫血居多,对孕妇开展MCH、MCV等常规检查,能及早发现贫血,明确其程度,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全血细胞计数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成年地贫基因携带者:α-地贫(n=245)、β-地贫(n=208)、αβ复合型(n=48);选取同期1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gap-PCR技术检测缺失型ɑ-地中海贫血基因,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β-地贫基因突变,血液分析仪测定病人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血液学特征。结果共检测α-地贫基因携带者245例,β-地贫基因携带者208例,αβ复合型基因携带者48例,合计501例。随着珠蛋白肽链的缺失或变异数目改变,地贫基因携带者各组的RBC和RDW值高于对照组,Hb、MCV和MC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地贫组的MCV、MCH和RDW值与β-地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α-地贫组的女性Hb值与β-地贫组的女性Hb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地贫组的MCV和MCH值与αβ复合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贫基因携带者MCV和MCH分布情况如下:MCV78 fl、MCH27 pg:86.63%;MCV≥82 fl、MCH≥27 pg:5.39%。结论地贫各基因型RBC总体增高,Hb、MCV和MCH呈下降趋势,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增加。MCV、MCH降低时应高度疑似地贫,但MCV、MCH正常时不能排除地贫基因携带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06月至2018年06月间收治50例贫血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贫血类型将患者为地中海贫血A组,缺铁性贫血B组,选取2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的三组红细胞参数指标及血液检验情况。结果 A、B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比积(HCT)指标比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HCT、RBC、HB明显低于A组,B组RDW、MCV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可有效鉴别贫血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采取血液检验办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地中海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健康体检者各50例,将其分别设置为A组、B组和C组,全部研究对象均给予血液检验,对血液检验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以及红细胞(RBC)计数方面,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液检验的办法能对贫血进行有效鉴别诊断,为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50例贫血患者与25例健康体检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将患者分为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24例设为研究组A,缺铁性贫血患者26例设为研究组B,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所有参与研究者血液中的MCV、RBC、Hb、RDW、MCH以及RBC/MCV的情况,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血液检验发现,研究组A组患者的RBC、RBC/MCV与研究组B、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两组,而研究组B患者的Hb、RBC明显高于研究组A与对照组,对照组血液中的MCH、MCV明显高于研究组A与研究组B,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贫血的诊断中,采用血液检验的方法进行诊断,可诊断出贫血的类型,对治疗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内行血液检验的200例患者(观察组)与10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观察组中有缺铁性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患者(地中海贫血组),各100例,通过血液检测分析各组患者血液中的RDW、MCH、RBC、Hb、RBC/MCV、MCV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CH、MCV、Hb指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BC、Hb、RBC/MCV指标要低于地中海贫血,且RDW指标要高于地中海贫血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检验不仅能够检测出贫血患者,同时也能够帮助鉴别贫血的种类,在贫血鉴别诊断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宇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1):144-146
目的:探讨对临床贫血患者给予血常规检验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东省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90例贫血患者作为试验组,依据贫血种类不同,分为A1组(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A2组(缺铁性贫血30例)、A3组(溶血性贫血30例);同时期选择9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展开血液检测,对试验组与参照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进行比较;并比较A1组、A2组与A3组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RBC、Hb、RDW、MCH、MCV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MCV水平低于A1组、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MCV水平高于A2组、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RDW水平低于A2组、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工作有效开展,对患者是否发生贫血以及贫血类型可以进行有效判断,表现出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6.
MCV、MCH筛查妊娠合并轻型地中海贫血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玉芳  文红萍 《右江医学》2006,34(6):607-608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等红细胞参数在筛查妊娠合并轻型地中海贫血(地贫)中的价值。方法558例孕妇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均行外周血细胞15项分析,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MCV、MCH、RDW(红细胞分布宽度)等,同时检查血红蛋白电泳指标,必要时做地贫基因诊断。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地贫组86例,非地贫组162例,正常对照组310例。对比观察三组红细胞参数的特征。结果MCV、MCH在对照组最高,非地贫组稍低,地贫组最低(P<0.01);Hb在对照组最高,地贫组稍低,非地贫组最低(P<0.01);RBC在地贫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地贫组则明显低于前两组(P<0.01);RDW在地贫组及非地贫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CV、MCH筛查结果与基因诊断对照的敏感性为98.8%,特异性为75.0%,诊断符合率为91.5%。结论轻型地中海贫血者有MCV、MCH降低,RBC、RDW偏高的特征,有助于筛查妊娠合并轻型地中海贫血,方法简便、实用、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检验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贫血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5/12-2016/5在该院就诊的80例贫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贫血类型随机划分为缺铁性贫血(49例)和海洋性贫血(31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RBC)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等相关血液指标水平.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和海洋性贫血患者的Hb、RBC两项指标水平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缺铁性贫血患者RDW、MCHC水平显著高于海洋性贫血患者(P<0 05),缺铁性贫血患者MCH、MCV水平显著低于海洋性贫血患者(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海洋性贫血患者上述各项血液指标水平和正常健康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验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贫血具有较高的价值,尤其是RDW、MCH、MCV以及MCHC等血液指标对于临床鉴别、诊断不同贫血类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提高贫血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接诊的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设定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对照组,地中海贫血患者为试验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的鉴别诊断结果。结果:试验组的Hb和MCHC血常规检验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RBC、MCV等血常规检验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MC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是鉴别诊断贫血类型的重要指标,可以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确切的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贫血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60名为研究对象,将120例贫血患者中地中海贫血患者60例设为观察A组,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设为观察B组;健康体检者60名设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检测,并将血液检测结果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检测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A组RDW、红细胞明显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CV、血红蛋白、MCH均明显高于观察A组、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血液检测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观察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测在贫血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作为判断贫血类型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卫生院从2012年10月-2013年11月的48例血液检测的患者进行结果的讨论分析,分别将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观察B组。其中地中海贫血有2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5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情况做观察。然后选取健康成人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的RBC、MCV、RDW、MCH、MCV/RBC等指标。结果:48例患者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外周血血红蛋白都显示异常,在血液生化方面,48例患者中的RBC、MCV、RDW、MCH、MCV/RBC等指标均异于对照组。结论:在贫血的鉴别诊断中,RBC、MCV、RDW、MCH、MCV/RBC等指标都能帮助诊断贫血,同时也需要对患者做多方面的血液检测这样才能鉴别出贫血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