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萍  温晓明 《江西医药》2008,43(3):259-260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造成的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的开口、内径、近端走行及其血流特点。结果本组59例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23例(38.9%),其中左冠状动脉损害12例(52.2%),右冠状动脉损害7例(30.4%),左、右冠状动脉损害4例(17.4%)。治疗后,23例冠状动脉扩张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有无损害。  相似文献   

2.
王惠 《中国新医药》2004,3(5):97-97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其并发症为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血栓性冠状动脉闭塞、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脏病,可造成凶险预后,近年来,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其所致的冠状动脉病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现将我院62例川崎病患儿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川崎病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的声像图特征为:(1)冠状动脉内径正常,血管壁回声增粗增强,内膜毛糙不平整;(2)冠状动脉管壁回声增厚增强、管壁变窄;(3)冠状动脉轻度扩张,管壁回声不均匀增粗增强;(4)冠状动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对81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与65例正常儿童的冠状动脉进行了超声检测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对川崎病及临床非典型病例冠状动脉异常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川崎病患儿和65例正常儿童的冠状动脉进行了超声检测对比。结果正常儿童的左冠状动脉内径(LCA)1.95-2.45 mm,平均2.2±0.25 mm,LCA/AO=0.145±0.016(AO为主动脉内径);右冠状动脉内径(RCA)1.6-2.0 mm,平均1.8±0.18 mm,RCA/AO=0.12±0.016。而川崎病的左冠状动脉内径(LCA)2.5-6.7 mm,平均3.4±0.94 mm,LCA/AO=0.24±0.075;右冠状动脉内径(RCA)2.5-10 mm,平均3.8±1.68 mm,RCA/AO=0.25±0.09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是一项安全无创、快捷可靠和能重复检查的最佳首选方法,且对非典型病例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认为,L.RCA/AO〉0.17为冠状动脉扩张,L.RCA/AO〉0.30为冠状动脉瘤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川崎病患儿按常规心脏扫查,重点在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上,仔细观察冠状动脉情况。结果:本组54例患儿中有35例属于正常范围,19例冠状动脉内径及管径回声有不同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声心动图在确诊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也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以急性发热、发疹、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小儿疾病,由于其主要病理变化发生于心血管而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将我科于2002年-2004年2月共检测的9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的病理变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余凯  万淑华 《江西医药》2009,44(4):366-36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川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冠状动脉各分支管径、内膜变化情况。结果超声显示了所观察的冠状动脉的不同改变,还能够监测、追踪病情发展。结论彩超具有安全、简便、无损伤、可重复等优点,尤其适合长期随访,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减少并发症、预防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和研究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患儿不同阶段冠状动脉病变的演化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2 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发病的3~7d 内及20~28d 内分别进行两次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探查,在第2 次探查中发现存在冠状动脉病变者则于发病后80~117d 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第一次检查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者占5.77%(3 例);第二次检查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者占40.38%(21 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17 例,冠状动脉瘤4 例;第三次检查的21 例患者中存在冠状动脉扩张1 例,冠状动脉瘤2 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安全、详细、可靠地观察和记录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以及转归情况,是监测此类病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9例发热伴皮肤或粘膜改变的病人进行早期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9例中3~5天内发现冠状动脉扩张9例,冠状动脉瘤5例。结论对疑似川畸病的不典型病例宜尽时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利于早期接受正确治疗,减轻或终止冠脉的继续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儿童及婴幼儿不完全型川崎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数据分析,为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以便减少该疾病的漏诊与误诊。方法 回顾性选取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iKD)病儿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297例典型川崎病(cKD)病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儿超声心动图(UCG)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小板等炎性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425例KD病儿中,iKD 128例(31.1%),cKD 297例(69.9%)。全部KD病儿发生冠状动脉扩张有121例(28.5%),其中iKD组有40例(32.3%),cKD组有78例(27.3%);性别、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左前降支(LDA)、回旋支、右冠状动脉(RCA)、RCA中段、二尖瓣反流(MR)、三尖瓣反流(TR)、冠脉管壁毛糙、CR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生冠状动脉扩张,LMCA、LDA、RCA、RCA中段、MR、TR、冠脉管壁毛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临床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合理的设备参数设置,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16排CT心脏快速扫描,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三维立体重建,对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观察,以显示出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等情况,并与常规造影对照.结果 在60例患者的658个节段(血管直径≥2 m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需要的有559节段(87%).对于通过CT图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的冠状动脉阶段,其中显示的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分别为95%和86%.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99个节段计算在内,则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77.7%.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无创性筛选和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检测冠心病 (CAD)的价值。方法 :43例疑为冠心病患者行DSE检测 ,并进行心率、血压、心电图检测。结果 :本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证实为 CAD者 2 5例 ,正常者 18例。DSE检测 CAD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80 %、83.3%和 81.4%。结论 :DSE检测冠心病安全、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4.
张翔  徐小南 《云南医药》1997,18(6):404-406
以冠脉造影为标准,对27例冠状动脉狭窄≥50%的冠心病人及11例冠状动脉狭窄<50%或腔径正常的临床可疑冠心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obu-Echo)和心电图(Dobu-ECG)试验,并同时行运动心电图试验(EST)。结果显示:Dobu-Echo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909%,准确性为894%;Dobu-ECG的敏感性为333%,特异性为727%,准确性为394%;EST的敏感性为593%,特异性为636%,准确性为605%。试验中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Dobu-Echo试验对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是一种安全,准确性较好的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志强  张欣  王兴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25-2426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1)所有SCT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取得满意的图像,在对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中,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依照冠状动脉造影的标准,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3.0% (132/142),特异性为91.6% (142/155),阳性预测率为91.0%( 132/145),阴性预测率为93.4%( 142/152).结论 S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状动脉节段情况,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疑似患者中49例确诊为冠心病, 31例确诊为其他疾病。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节段765个,无明显异常节段650个,狭窄节段115个,其中31个节段为Ⅰ级狭窄, 46个节段为Ⅱ级狭窄, 38个节段为Ⅲ级狭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 602个无明显异常节段诊断准确,Ⅰ级狭窄节段中23个诊断准确,Ⅱ级狭窄节段中40个诊断准确,Ⅲ级狭窄节段中32个诊断准确。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1.1%(697/765)。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灵敏度为91.8%(45/49)、特异度为93.5%(29/31),阳性预测值为95.7%(45/47),阴性预测值为87.9%(29/33)。结论对于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应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能够较好的确诊疾病,对于冠状动脉的异变情况也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峻奇  冀舒文  马赵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23-1325,I0002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进行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比较DS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36例DSCT冠脉成像与CAG相比较: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100.00%,特异性66.67%,阳性预测值93.75%,阴性预测值100.00%,准确率97.20%;配对X2检验(x2 =0.500,P >0.0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68,P<0.01).按病变血管计算,其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95.24%,特异性96.08%,阳性预测值90.91%,阴性预测值98.00%,准确率95.83%;配对x2检验(McNemar检验)(X2=0.167,P>0.0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99,P<0.01).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评价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血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双源CT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度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DSCT与CAG具有较高的符合性与一致性,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62例川崎病患儿按照超声心电图显示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28例)和非冠状动脉损害组(3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儿童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儿童的血脂水平及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损害组和非冠状动脉损害组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5.32±1.74) mmol/L、(5.24±1.67) mmol/L、甘油三酯(TG)分别为(1.67±0.79) mmol/L、( 1.74±0.6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2.87±1.14) mmoL/L、(2.72±1.08) 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8±1.28)mmoL/L、(1.12±0.56) mmol/L、(2.37±1.06)mmol/L(t=1.70、1.66、1.71,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1.03±0.31、1.08±0.57)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0.92) mmol/L(t=1.54,P<0.05).经过治疗后,非冠状动脉损害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t=1.76、1.88、1.72,均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t=1.90,P<0.05);冠状动脉损害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存在着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动态监测患儿血脂水平变化可作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联合D-二聚体预测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20年6月儿科收治的47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试验组(合并冠脉损伤,13例)和对照组(非冠脉损伤,34例),并分别于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儿血小板指标PLT、PCT、MPV、PDW、TSP-1与TSP-2以及血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试验组PDW(16.53±0.44)%,TSP-1(34.17±10.63)μg/L、TSP-2(10 962.45±3 714.61)μg/L、D-二聚体(3.84±1.61)n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PLT(349.52±96.83)×109、PCT(0.46±0.10)%、MPV(8.96±0.54)fl、PDW(16.39±0.51)%,TPS-1(27.96±5.81)μg/L,TPS-2(8 022.59±3 971.54)μg/L,D-二聚体(1.12±0.64)n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