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调节作用及对IL-6、IL-10及CRP水平影响,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取20只作为对照组,60只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黄连素治疗组。黄连素组给予黄连素125m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共4周。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测定FBG、TG、TC、CRP、IL-6、IL-10水平。给药期间记录大鼠的体重、饮食、饮水及尿量。结果:黄连素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黄连素组FBG、TG、TC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黄连素组的CRP和IL-6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素组CRP和IL-6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黄连素组IL-10的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素组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治疗作用,降低血糖血脂,通过调控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发挥其降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千金黄连丸及其拆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阐明千金黄连丸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52只SD大鼠高脂喂养3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千金黄连丸组、生地组、黄连组、正常对照组。经28天干预后,观察大鼠治疗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B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千金黄连丸能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体重、FBG,提高FBI,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拆方中,黄连更见长于降低FBG,提高ISI。结论:千金黄连丸能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番石榴制剂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取高热量饲料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复方番石榴制剂高剂量组、复方番石榴制剂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造模成功后每周称量体重一次,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含量(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复方番石榴制剂药物治疗期间,各给药治疗组其体重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二甲双胍治疗组在给药治疗后的第2周开始就对体重的增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均0.05)。各给药治疗组可不同程度地降低FPG、FINS,同时提高ISI(P均0.05),其中,复方番石榴制剂高剂量组以及二甲双胍组有明显改善FPG、FINS,提高ISI的作用。结论复方番石榴制剂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RBP4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组A)、模型对照组(组B)、六味地黄丸组(组C)、吡格列酮组(组D)。高脂饲料配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分别造模前、造模后、给药第2、5、8周眼眶取血,动态观察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等指标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8周时,六味地黄丸组(组C)和吡格列酮组(组D)血清RBP4水平、FPG、TC、TG、LDL-C、Fins、HOMA-IR均低于模型组(组B)(P0.05)而体重、HDL-C、ISI则明显高于模型组(组B)(P0.05);在体重方面,六味地黄丸组(组C)和吡咯列酮组(组D)在第2周、第5周均不能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P0.05),在血清RBP4方面,六味地黄丸组(组C)在第2周血清RBP4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从第5周开始则显示降低(P0.05),吡格列酮组从第2周开始已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RBP4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喂饲高脂高糖饲料诱导4周后,腹腔注射STZ 30 mg·kg-1并继续高脂饮食进行造模。造模8周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测定各组大鼠的肝功水平。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连续给药4周即造模12周后进行大鼠糖耐量试验,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质含量;另取部分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注射STZ后,造模组大鼠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多饮多尿的糖尿病症状。造模8周和12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SI明显下降;FBG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明显升高。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盐酸二甲双胍组大鼠ISI明显升高,糖耐量(AUCG)、FBG、血清ALT活性以及肝脏中总胆固醇(TC)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利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配合腹腔注射STZ可以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胰敏对实验性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模型大鼠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明确糖胰敏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机理。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胰岛素抵抗(IR)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达美康对照组、糖胰敏高、中、低剂量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开始动态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FBG)。治疗4周后,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分泌指数(IS),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T2DM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BM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5);治疗4周后,糖胰敏中、高剂量组及达美康组大鼠体质量和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血清FINS、TG、TC、LDL,IRI明显升高(P0.05),ISI、IS、HDL明显降低(P0.05);糖胰敏治疗2周后大鼠血糖开始下降,治疗4周后,糖胰敏中、高剂量组以及达美康组大鼠空腹血糖、TC、TG、LDL-C、IRI均明显降低(P0.05),而HDL-C、ISI和IS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糖胰敏组胰腺形态结构较模型组清晰完整,胰岛数量及胰岛内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胰岛形态结构明显较模型组清晰完整,且糖胰敏高剂量组对胰岛病理形态学的改善作用最显著。结论:中药复方糖胰敏可通过调节糖脂代谢,降低脂毒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效降低实验性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同时发挥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连素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高热量饲料加亚致病剂量链脲佐菌素(40mg/kg,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用黄连素治疗4周,全程记录体重、尿量、饮水、进食量,测定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乘积倒数的自然对数值).结果 空腹血糖黄连素大、小剂量组由模型组(14.36±3.21)mmol/L降为(7.18±1.39)mmol/L、(8.77±1.76)mmol/L(P<0.01),血清胰岛素黄连素大、小剂量组由模型组(74.26±17.11)μIU/ml降为(45.53±5.41)、(55.48±5.39)μIU/ml,作用不及优降糖组(P<0.01,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仅黄连素大剂量组由模型组(-6.93±0.47)增为(-5.77±0.32)(P<0.05),作用与优降糖组相当(P>0.05);黄连素大、小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TG、TC(P<0.05),作用优于优降糖组(P<0.05);优降糖组、黄连素大、小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进食、饮水、尿量,增加体质量(P<0.01),黄连素小剂量组作用不及大剂量组(P<0.05);优降糖组、黄连素大、小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血压(P<0.05),各用药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 黄连素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三多一少"症状、降低血糖、血脂、血压作用,降脂作用优于优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及"三多一少"症状大剂量与优降糖相当,降血糖作用不及优降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油橄榄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糖高脂饲料及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二甲双胍作为对照,通过测定空腹血糖(FBG)、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血脂、糖化血清蛋白(GSP)考察不同剂量油橄榄叶提取物(500、250、125、62.5 mg/kg)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油橄榄叶提取物(500、250、125 mg/kg)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降低AUC;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给药5周后,血清TG、TCHO、LDL-C、NEFA、GSP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结论:油橄榄叶提取物在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的同时,可以调节血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3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肾气丸高剂量组、肾气丸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10只,饲以普通饲料。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测体重及体长,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血脂,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肾气丸高、低剂量组TG、LDL-C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肾气丸高剂量组CHO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MI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高、低剂量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高剂量组降低明显。二甲双胍组、肾气丸高、低剂量组FBG、FINS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HOMA-IR均明显降低(P<0.01)I,SI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改善大鼠血脂代谢,降低HOMA-IR,提高ISI,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滋肾清肝代平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30 mg·kg-1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滋肾清肝代平方低剂量组(灌胃400 mg·kg-1·d-1)、中剂量组(灌胃800 mg·kg-1·d-1)、高剂量组(灌胃1200 mg·kg-1·d-1)及罗格列酮治疗组(灌胃4 mg·kg-1·d-1)。以滋肾清肝代平方低、中、高剂量持续给药30 d后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的含量及口服糖耐量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清肝代平方可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FBG、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耐量实验(OGTT)中糖负荷后120 min血糖水平(P<0.05),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和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P<0.05)。结论:滋肾清肝代平方能有效地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纠正脂代谢紊乱,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葛根素的抗氧化作用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resistantsyndromeIRS)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血压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和高盐饲料喂养大鼠,饲养8周时,肌肉注射葛根素,每天1次,连续4周。于造模前、造模8周后和给药4周末测定大鼠血压,并于给药4周末测量大鼠血脂、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空腹血清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葛根素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IRS模型大鼠血压和血脂;高剂量组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和SOD活性,降低MDA水平。结论葛根素对IRS模型大鼠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压和调节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双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双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口服高脂饲料4周后结合ip STZ 4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模型组(T2DM)、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0.29 mg·kg-1ig)、双益降糖方高、低剂量组(4 000,1 000 mg·kg-1,ig),并设正常对照组(NC).实验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大鼠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血清胰岛素(INS).结果:双益降糖方高剂量治疗组大鼠多饮、多尿、精神状态均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餐后0.5,2h血糖较T2DM组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虽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的改善,但统计学未见显著差异.双益降糖方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与模型组比较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明显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升高(P<0.05),双益降糖方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双益降糖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功能,其中以低剂量组作用最佳,其疗效与罗格列酮相似.  相似文献   

13.
参芪救元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参芪救元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诱导加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1 ip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剂量0.25 g·kg-1)及参芪救元汤高、低剂量组(以生药量计,10,5 g·kg-1)。所有药物ig给药2周,观察参芪救元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脂及胰岛素含量(Ins)的影响。结果:参芪救元汤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治疗组给药7,14 d后血糖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参芪救元汤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Ins含量(P<0.05)。结论:参芪救元汤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分泌Ins、改善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120只,体重(200±20)g,采用高糖高脂高盐饮食和链脲佐菌素结合的方法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人参皂苷(Rg1)高低剂量组;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ELISA测定胰岛素含量;结果:给予高糖高脂喂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后,造模动物血糖浓度、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给药6周治疗后,吡格列酮组血糖浓度、胰岛素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6周治疗后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组血糖浓度、胰岛素含量呈现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人参皂苷(Rg1)中剂量组血糖浓度、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并且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人参皂苷(Rg1)中剂量组动物体征基本正常,体重增长明显快于模型组。结论:人参皂苷(Rg1)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均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血府逐瘀组、吡格列酮组。高脂饲料伴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相应的干预措施。在给药的第2、5、8周眶后取血,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脂、血清胰岛素(FINS)及脂联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各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毗格列酮组在干预的第2周时TC、LDL-C、ISI,干预的第5周时TC、TG、LDL-C、FBG、FINS、ISI、血脂联素,干预的第8周时TC、TG、LDL-C、FBG、FINS、ISI、血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府逐瘀组在干预后的第2周时TC,干预的第5周时TC、TG、血脂联素,干预的第8周时TC、TG、LDL-C、FINS、ISI、血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从而降低外周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加脂联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IL-6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其余实验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实验组采用链脲佐菌素(3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造模成功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低、中、高浓度组,西药组,模型组。各组分别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均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并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治疗后中药中、高浓度组,西药组FPG、FINS、IL-6与模型组比较下降,ISI与模型组比较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胰抵方能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抵抗情况,降低IL-6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交泰煎剂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交泰煎剂对Ⅱ型糖尿病(DM)大鼠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Ⅱ型DM模型大鼠19只随机分2组,治疗组9只,予交泰煎剂灌胃,对照组10只,予白开水灌胃。4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血糖、血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对照组有2只大鼠死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TG、LDL-C/HDL-C、血糖显著下降,HDL-C、ISI显著升高;治疗组TG、HDL-C均接近正常组。结论:交泰煎剂能纠正Ⅱ型DM大鼠的血脂紊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链脲佐菌素加高脂膳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并对其胰岛素敏感性进行评估。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按25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2周后,口服糖耐量试验,挑选0和120min血糖分别大于7.0和11.0mmol/L的大鼠,作为糖尿病组,继续喂以高脂饲料4周,造成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体重(BW)、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水平(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进行检测,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索钳夹技术测定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GIR)和大鼠股四头肌3H—葡萄糖摄取率(GHR),对胰岛素敏感性进行评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BW、FBG,INS、FFA、TG等均明显上升,ISI和GIR和GUR均显著下降。结论:该模型具有2型糖尿病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同时具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是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实验研究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脂平颗粒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90只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脉康颗粒组、糖脂平大剂量组、糖脂平小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每日分别给予糖脉康颗粒(1.35g/kg)、糖脂平颗粒大剂量(2.7g/kg)、糖脂平颗粒小剂量(1.35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INS)、IGF-1及ET,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体重、血糖、INS及ET均降低,ISI和IGF-1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脂平颗粒可降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体重、血糖、INS和ET,同时升高ISI值和IGF-1,从而改善了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仙灵脾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单纯造模组、仙灵脾组及二甲双胍组,并设置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TG)、血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仙灵脾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基本状况,治疗组与单纯造模组比较,血糖、TC、TG、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ISI明显提高,二甲双胍组血糖下降、ISI提高优于仙灵脾组(P〈0.05),胰岛素及血脂改善程度两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灵脾对糖尿病大鼠具有降糖、改善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其疗效与二甲双胍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