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及配合。方法对3 62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支架、搭桥术后患者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操作,并制定相应的抢救措施。结果穿刺团注一次成功,88例注射对比剂后致心律不齐,影像无法进行诊断。56例发生变态反应,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做好检查前的准备,细致、有效的护理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平稳心态配合检查,是协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CT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图像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图像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对临床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该检查技术的操作特点,配合好医生做好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结合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造影能清楚显示冠脉的解剖结构及粥样硬化改变,并且无创,安全方便。但能否顺利检查,患者的护理工作很重要。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已完成60例螺旋CT扫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朱文莉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8):1578-1579,1581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对4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使用两种以上后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进行冠状动脉及冠脉狭窄的诊断。结果:①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为453/504,显示率为89.9%;可满足管腔评价的显示能力为389/504,显示率为77.1%。②在可显示节段数中,能满足管腔评价的为389节段,占总显示节段的85.9%。结论:①16层螺旋CT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像中对冠状动脉的显示及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能基本满足临床冠心病诊断需要,并成为介入治疗术前筛选及术后复查的有利工具。②影响冠脉造影冠状动脉显示的因素主要为管径大小、走行、位置,对比剂充盈情况。影响冠脉管腔评价的主要因素为运动伪影、严重钙化、心律失常及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行飞利浦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及细致的心理护理;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对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及细致的心理护理,100例对照组中有85例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达到影像学评价标准,成功率85%,其中有10例(10%)因检查过程中过分紧张造成屏气不佳,出现呼吸伪影而严重影响图像质量,3例(3%)因紧张造成造影剂渗漏检查失败。另2例(2%)因恐惧而放弃检查。而观察组100例均能一次性成功注射造影剂,虽有2例(2%)稍紧张,手臂移动出现轻微渗漏,但不影响检查结果。结论:严格、有效的护理操作及细致的心理护理是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诊断学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14):2180-218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护理的作用。方法小肠CT造影78例,检查前1 d晚肠道准备,检查前分次口服2.5%等渗甘露醇1 500~2 000 mL,检查前20 min肌注山莨菪碱10 mg。采用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级(根据小肠充盈程度、肠壁显示情况、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显示情况分为Ⅰ、Ⅱ、Ⅲ级)。结果 78例患者中,肠道清洁满意者(最后一次腹泻为水样便)65例(83%);充盈小肠过程中74例(95%)觉得甘露醇溶液味微甜,易于接受;32例(41%)腹泻1~3次。CT图像质量分级结果:Ⅰ级56例(72%),Ⅱ级12例(15%),Ⅲ级10例(13%)。结论小肠CT造影过程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质量和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成像质量,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2例患者CTCA检查结果与CAG对照。结果:所有患者中,CTCA显示轻度狭窄19处,中度狭窄14处,高度狭窄10处;CAG检查共发现轻度狭窄12处,中度狭窄9处,高度狭窄9处。结论:CAG可能低估冠脉病变,CTCA可能高估冠脉病变,两者结合能更为有效、准确的判断冠脉病变,但CTCA已成为医学影像学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钙化螺旋CT检查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早已为病理学家所证实。我们尝试用螺旋CT进行常规胸部扫描。所显示冠脉钙化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但其费用高、创伤大、存在潜在危险,不适于所有患者。随着多层螺旋CT逐步普及,冠状动脉CTA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成像手段,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作为一种无创、安全性高的新技术在心脏尤其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方面已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256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较高,使冠脉病变的CT检查更具优越性。检查中,指导患者配合检查和成功注射对比剂以及图像后处理是获得最佳图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观察冠状动脉解剖形态的一种精确手段,对冠心病的诊断、 治疗及愈后判断有重要帮助.但其由于属于创伤性检查,如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术前术后对患者加强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处于最佳的身心康复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多层螺旋CT检出冠状动脉钙化在男性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男性患者168例,术前均行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104例,非冠心病患者64例。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钙化积分(300.62±330.17)分,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62.98±147.91)分,不同年龄组人群有着明显的差别。结论多层螺旋CT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赛君  李俊玲 《中医药导报》2006,12(10):72-73,7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SCTP)的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行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 IP)和容积重建(VR)两种后处理成像方法。结果:MSCTP能很好显示肝静脉和门静脉系统的全貌及与病变之间的空间解剖关系,直观地评价门静脉的位置、轮廓、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了解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和程度。结论:MSCTP是肝静脉和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74-17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3月3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前,护士均对每位患者进行心率控制,屏气训练及血压测量等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结果:29例患者心率均控制在70次以下,造影检查均成功,无不良反应。1例心率控制不好,检查失败。结论:检查前的有效准备和检查中及致的有效护理是成功完成冠状动脉CT检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口老龄化情况的逐渐加重,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就势必要求对冠心病的诊断技术有更高的水准。现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有许多方法,如心电图检查(EKG)、运动平板试验、核素心肌扫描等,都可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确诊冠心病的最可靠方法,称之为“金标准”。笔者对4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及CAG检查,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冠心病诊断、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我院2004年10月在人工起搏器安装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技术,到2006年5月共做冠脉造影102例,支架植入2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27例,冠脉造影102例,其中男65例,女37例。支架植入25例,男15例,女10例;植入1枚支架者21例,植入2枚者3例,其中1例是由外院植入脱落后再次植入2枚。2观察与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患者对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比较陌生,认识不足,易导致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8.
黄葵 《亚太传统医药》2012,8(2):151-153
目的:对128层螺旋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中扫描参数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我院进行心脏冠状动脉扫描的患者150名,根据患者心率不同将其分为4组,分别选择单扇区SSEG扫描,SSEG扫描,双扇区SSB扫描,SSB扫描模式。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扫描结果由资深影像科医师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根据心率与扇区选择对成像质量进行评分,然后将不同扫描模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84例SSEG扫描模式中16例低于推荐螺距值,60例自动选择与推荐螺距值结果一致;因此心率越快,对比剂所需的用量越少;不同心率和扇区图像成像质量差异明显,对于心率70次以上应使用SSB扫描。结论:128层螺旋CT选择适当的对比剂量和参数时,应根据心率调节螺距值以及进行扇形区的选择等多方面参数,这是增加成功率、保证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病人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7%、96.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96.6%,准确度为94.7%。结论 64层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血管诊断与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冠状动脉CTA检查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冠心病常规筛查方法,过去的导管法造影曾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它为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与该检查相关的死亡率为0.15%,而且检查费用较高。多层螺旋CT实现了亚秒螺旋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结合应用时,明显改善了冠状动脉的显示。本文对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并做冠状动脉成像的126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