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说明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945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方式,观察4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的945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男性组红细胞压积、低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低切变率下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1);女性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及低切变率条件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具有改善脑缺血、减轻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鹏琴  王健  李敬林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87-1488
目的:探讨眼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4—血管阻断法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取眼针肝区、心区、肾区。共治疗30天,并与西药尼莫通相对照。实验前后分别进行Y—型迷宫测试及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测量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明显障碍,眼针组、尼莫通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P<0.01)。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P<0.01。眼针组、尼莫通组与模型组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P<0.01~0.05。结论:眼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血液流变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作用,并与西药进行对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穴取听会、翳风、合谷、侠溪、中渚等.药物组给予6%低分子右旋糖苷、ATP、辅酶A静脉点注,口服尼莫地平片、金施尔康.观察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疗效.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86.7%,优于药物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其机制可能与电针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分期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平时内服理气活血汤而经前、经期服痛经宁,对照组仅经前、经期服痛经宁,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愈显率74.3%,对照组分别为68.6%、37.1%(P0.01)。治疗后两组痛经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1),治疗组停药3个月虽积分有所回升,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增加(P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降低及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提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分期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PT、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凝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PT有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除PT外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134例分为两组各67例。两组均用西药,研究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两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在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显著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固本益肾胶囊对急性血瘀症模型大、小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瘀症模型组,血府逐瘀胶囊组(1.2 g·kg-1),固本益肾胶囊高剂量组(2.25 g·kg-1)、固本益肾胶囊低剂量组(0.75 g·kg-1)。采用sc 0.1%肾上腺素,之后进行寒冷刺激造成急性血瘀症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高、中、低切变率(230,11.50s-1)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黏度、纤维蛋白原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电阻值及小鼠凝血时间。结果:固本益肾胶囊2.25,0.75 g·kg-12个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降低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黏度,降低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减少血小板聚集电阻值,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5或P<0.01)。结论:固本益肾胶囊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症模型动物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化瘀胶囊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索虫类活血化瘀药治疗血瘀证的微观实质及客观量化标准。方法 将80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化瘀胶囊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各4 0例并进行相应治疗,对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的改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化瘀胶囊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ηbH)、全血黏度低切变率(ηbL)、血浆比黏度(ηP)、全血还原黏度(ηh)、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以及体外血栓湿质量、湿长及干质量明显降低,与复方丹参滴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或0 .0 1)。结论 化瘀胶囊可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血栓的形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并分析高血压患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全自动黏度快测仪和全自动血凝仪测定 4 5例高血压患者、5 8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 3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对照组增高 ,有统计学意义 ;脑梗死患者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血黏度的增高受红细胞和血浆黏度的双重影响 ,全血黏度增高是血压增高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赵秀菊  苏隽  高加隆 《河北中医》2008,30(9):914-916
目的 观察芪地降糖复胰胶囊配合针刺治疗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芪地降糖复胰胶囊和针刺治疗,对照组75例单纯予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测定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71%、97.14%,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14%、74.28%,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和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C及LDL-C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和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芪地降糖复胰胶囊配合针刺治疗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改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中风感觉障碍18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中风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针和体针相结合治疗 188例 ,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液流速变化。结果与结论 总有效率为 96 %。治疗前后高切速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低切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 ,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血液流速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椎动脉、基底动脉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说明针刺改善了患者血液的粘、凝、聚、浓状态 ,能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基础上加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65.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治疗中效果满意,可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对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芹  王琳  刘国真 《针刺研究》2007,32(5):335-337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DN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54例DN患者,按分层随机设计方法分为针刺组30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针刺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肝俞、胃脘下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等穴,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治疗前后DN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针刺组30例中,16例有显著改善,12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24例中,6例有显著改善,10例有效,8例无效。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6.7%,针刺组改善DN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针刺对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DN血液流变学,对延缓DN进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经期外周血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60例)和药物组(50例)。眼针组根据辨证分型选取下焦区、肝区、肾区、心区和脾区等,采用眼针治疗。药物组于月经来潮前1~2 d或有症状时开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 mg,每12 h 口服1次,连服3~5 d。两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PGF2α含量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眼针组痊愈率为55.0%(33/60)、总有效率为95.0%(57/60),均优于药物组的34.0%(17/50)、82.0%(41/50)(均P<0.05);治疗结束6个月经周期后随访,眼针组复发率为9.1%(3/33),明显低于药物组的35.3%(6/11);两组治疗后经期外周血PGF2α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眼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并能降低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外周血PGF2α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枚 《陕西中医》2020,(3):342-345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保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诊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孕三稀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速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外周血糖类抗原125(CA125)含量,并观察两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腰骶肛门坠胀、月经周期、经期、形寒肢冷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痛经、腰骶肛门坠胀、月经周期、经期、形寒肢冷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外周血CA125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稀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消癥方对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内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活血消癥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子宫体积、生殖内分泌激素[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及血清催乳素(PRL)]及血液流变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且组更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消癥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田健来 《河北中医》2012,34(2):264-26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单纯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对照组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TG、Apo-B、LDL-C下降(P<0.05);2组TC、TG、LDL-C、HDL-C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全血还原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红血胞电泳时间、红细胞黏附率、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红血胞电泳时间、红细胞黏附率、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g/L)与治疗前相比下降(P<0.05);2组治疗后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全血还原比黏度(低切)、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黏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何珏  徐妍  顾颖  谷灿灿  胡国华 《河北中医》2020,42(1):16-21,41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对瘀热互结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疼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瘀热互结型EM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清热化瘀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血府逐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痛经及非经期慢性盆腔痛程度;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2组治疗前后癌胚抗原125(CA125)及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比较2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痛经及非经期慢性盆腔痛程度缓解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非经期慢性盆腔痛程度缓解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2组治疗后PLT、D-D及VEGF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痛经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及全血黏度(低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A125、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远期总有效率83.33%(25/30),对照组63.33%(19/30),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方治疗瘀热互结型EMT疼痛疗效满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凝血相关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减星蒌承气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加减星蒌承气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肝门静脉(PV),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及NIHSS评分、IMT、PV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实施加减星蒌承气汤治疗效果显著,可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和恢复,提高总有效率,加速中医证候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