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早日痊愈。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6月我科28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经鼻胃空肠营养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液主要选用费森尤斯公司的能全力。结果27例病例治愈出院,1例因心肌梗死死亡。结论全胃切除后经鼻胃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主要是让患者快速恢复体力,患者平均体重较术前相比无减少,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平均住院费降低20%~30%。全胃切除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是使患者早日达到康复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SAP患者68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d后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变化,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均上升,C-反应蛋白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SAP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胜  吴化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585-2586
目的 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TPN)联合中药空肠内滴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SAP 10例为联合组,该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中药空场内滴注治疗.另选SAP 10例为TPN组,除常规治疗外,采用传统的胃肠道旷置,TPN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上明显优于TPN组(P<0.01);联合组的死亡、多脏器功能衰竭、导管源血流感染例数小于TPN组.结论 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中药空肠滴注治疗SAP较传统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在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4例SAP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21例,两组病人均给予SAP的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EN,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复常天数,胰周感染率,MOF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EN更适合于SAP.  相似文献   

5.
郭永锋  韩冰  薛勋  乔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39-294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Ser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3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使用肠功能恢复汤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11例采用SAP常规治疗和肠外营养,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早、感染治疗效果好、花费低、住院天数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道功能恢复和肠内营养对SAP的治疗具有霞要作用,降低了并发症,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患者能早期进食,对恢复体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海燕 《北方药学》2011,8(8):86-86
目的:研究分析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诊抢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81例创伤性休克病人,分为抢救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抢救;抢救组41例患者在常规急诊抢救基础上加用早期液体复苏方法.结果:抢救组41例共死亡9例,死亡率为12.1%;对照组40例共死亡16例,死亡率为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在危重患者早期应用中的护理。方法:回顾总结本科2006年5月~2010年5月300例危重患者早期应用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结果:300例患者中,除发生严重并发症的20例因脑疝等原因死亡或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顺利地接受了早期肠内营养,并能维持机体的营养需要。结论: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方便,经济,增加免疫,并发症少,完全可以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避免危重症患者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治愈率下降,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营养不良患者围术期常规营养治疗与多模营养配合纳洛酮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200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外科营养不良患者181例的临床资料。92例围术期行常规营养,89例围术期行以肠内营养为主的多模营养配合纳洛酮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术期多模营养配合纳洛酮药物治疗组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营养组(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者围术期改善营养状态,术后早期给予适量肠内营养为主多模营养配合纳洛酮药物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细胞代谢功能、显著改善肠功能状态,减少麻醉及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从而降低感染、大出血、瘘等严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以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44例全胃切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差别,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肠外营养组,住院费用少于肠外营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全胃切除术中早期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支持不但能对术后康复起到有效促进作用,且较肠外营养更为方便、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0.
许莹  胡建英 《海峡药学》2012,(11):238-239
目的比较成品匀浆膳与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治疗的差异。方法选择48名SAP病人分成两组,采用部分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方式,分别使用PN+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PN+匀浆膳,观察SAP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两组病人在抗生素使用时间、肠内营养费用上有差别,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品匀浆膳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是维持SAP病人营养状况的保证,且具有独自的特点和优势,现代化综合意义应同时共存两种方法,配合使用,以方便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采用强化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经确诊为营养不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03例,按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强化治疗组,共49例,按热量25~30 kcal·kg-1·d-1给予肠内营养乳剂,同时给予谷氨酰胺颗粒0.5 kg-1·g-1·d-1以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6 g强化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54例,仅按热量25~30 kcal·kg-1·d-1给予常规的肠内营养乳剂。其余治疗相同,随访30 d。比较2组平均每天热量摄入和蛋白质摄入量、营养治疗后5 d前后握力,营养治疗14 d前后的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PaO2和PaCO2、APACHEⅡ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营养治疗期间腹泻发生率、28 d的死亡率。结果:热量摄入和蛋白质摄入量无差异的前提下,强化治疗组治疗后5 d后握力,治疗14 d后的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PaO2和PaCO2、APACHEⅡ评分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营养治疗期间腹泻发生率、28 d的死亡率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Gln、益生菌强化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COPD患者营养状况和肺功能,延缓呼吸肌疲劳或恢复呼吸肌功能,降低死亡率和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的腹泻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4例 SAP 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予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抑酸、补液等常规治疗,试验组于发病后72h 放置鼻空肠管并给予肠内营养(EN),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对照组1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试验组患者治疗后顺利出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检测试验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 AST、LDH 水平均降至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SAP 患者中早期实行肠内营养是简单有效的,在促进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SAP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方案。对照组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护理前、护理30 d后营养生化指标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营养生化指标中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改善SAP患者营养状态,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及其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1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学资料,对营养管的置入方法,肠内营养液成分的选择与输入速度,护理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11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中3例因营养管脱落中断治疗;2例发生吻合口瘘,继续延长肠内营养治疗时间,痊愈出院;113例圆满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需要有相应的护理措施,肠内营养治疗能够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应该推广早期肠内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63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EN组(32例)于发病早期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并给予肠内营养;TPN组(31例)常规给予静脉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APACHEⅡ、Ranson及BalthazarCT评分;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白细胞复常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2周后EN组患者的APACHEⅡ、Ranson及BalthazarCT评分较TPN组明显好转;EN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白细胞复常时间、住院天数较TNP组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改善SAP患者病情,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S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胃肠内营养预防,比较分析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在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干预,可明显减少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脓毒症患者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并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脓毒症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标准肠内营养,观察组56例给予标准肠内营养同时加用谷氨酰胺双肽强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免疫和病情评估指标,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观察结果。结果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B、PAB、CRP、IgA、IgG、CD4+、CD4+/CD8+、WBC、LC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血清Hb和IgM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和胃潴留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增强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时肠内营养(EN)支持的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普通外科2004年4月至2008年6月间20例SAP患者在入院3~5d放置空肠螺旋管,在到达空肠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20例患者空肠内营养平均维持时间19(7~38)d。未出现全身感染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EN可促进SAP患者肠功能恢复,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缓和急性期炎症反应,降低MODS和胰腺及胰周感染发生率。对SAP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EJN)联合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003年3月至2011年3月住本院ICU、EICU、消化内科45例SAP患者分成3组,A组15例为联合组即肠外营养(PN) +EJN序贯+生大黄组,B组12例生大黄+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组,C组25例为TPN组.观察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7例SAP患者早期应用鼻空肠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2例发生轻度腹泻,腹胀3例,导管堵塞8例,其中1例重新置管,其余7例经反复冲洗后恢复正常;4例咽喉部疼痛不适,除常规口腔护理外给予西瓜霜喷剂局部应用,35 d好转。治愈46例,1例带管出院。结论 SAP患者经鼻空肠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其治疗的重要环节,做好鼻空肠喂养管的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是SAP患者顺利实施肠内营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