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淋巴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转移途径.研究发现淋巴系统结构特点是淋巴转移的解剖学基础;肿瘤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明确淋巴管生成;肿瘤内和肿瘤旁组织内存在新生淋巴管,淋巴管密度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的研究为揭示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很多恶性肿瘤中,淋巴道转移是其主要的转移途径,其在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肿瘤诱导血管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意义已经在研究者之间达成共识.研究发现,与血管生成类似,淋巴管形成参与胞外基质退化,刺激淋巴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促进管状结构的形成[1].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和具有免疫调节的的细胞因子自然在其形成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已经利用包括是肿瘤分泌的和宿主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研制药物并治疗疾病.细胞因子在淋巴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会具有更广阔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单核细胞进入肿瘤部位成为巨噬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或释放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供给肿瘤细胞营养和氧气,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侵袭,并使肿瘤细胞进入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至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灶。TAM同时也能诱导淋巴管生成,甚至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旁分泌方式和肿瘤细胞自治模式是TAM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的主要途径。因此,TAM不仅能促进血管生成,同时也能诱导淋巴管生成,针对这两点的靶向治疗或许是未来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总结了TAM在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肿瘤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现已证实淋巴管是肿瘤细胞转移播散至局部淋巴结的主要通路。但关于淋巴管发生的分子机制却了解甚少。新近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及其受体VEGFR-3信号通路是淋巴管形成的基础,并在转基因动物模型观察到VEGF-C和VEGF-D可诱导肿瘤淋巴管生成,并促进其淋巴结转移。然而,VEGF-C和-D如何调节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对于肿瘤细胞如何从原发肿瘤逃逸,并怎样进入淋巴管,目前仍不清楚。为此,现就近期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之一,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难以根治以及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也是判断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果蝇prospero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 homeobox protein 1,Prox-1)在胚胎时期淋巴管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显示肿瘤新生淋巴管,并与肿瘤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尽管Prox-1促进胚胎淋巴管形成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在肿瘤淋巴管新生和淋巴道转移的作用机制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Prox-1可能作为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和治疗肿瘤的新靶点,用于阻断肿瘤转移和改善患者预后。现就Prox-1与胚胎淋巴管形成、肿瘤淋巴管新生以及与肿瘤淋巴道转移关系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VEGFR-3与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  高媛  孙启鸿 《免疫学杂志》2006,22(Z1):29-32
肿瘤转移通常是人类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淋巴转移是肿瘤特别是癌的常见转移途径,肿瘤细胞转移至淋巴结通常作为肿瘤转移的信号,同时也是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家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淋巴内皮特异性的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及其配体VEGF-C/D在促进淋巴管生长具有关键的作用.本文就VEGFR-3与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淋巴结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转移是肿瘤最常见及最基本的转移途径 ,也是肿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肿瘤淋巴转移过程中 ,新生淋巴管的形成是其必要条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家族的发现 ,使得对肿瘤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有了深入了解 ,本文综述近年肿瘤淋巴转移机制及治疗策略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简述笔者所从事电穿孔治疗中针对淋巴转移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8.
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的转移是其致死性的主要原因 ,其过程包括从肿瘤的原发部位脱离 ,进入周围的基质 ,进入循环或淋巴系统 ,粘附在内皮细胞壁并向血管外迁移及在远处侵润 ,血管增生 ,形成新的转移灶。这一过程包含复杂的分子机制 ,计多粘附分子、蛋白溶酶、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 ,本文将从粘附分子、蛋白溶酶和血管增生三方面将近年来的发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肿瘤淋巴管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肿瘤细胞浸润淋巴管并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肿瘤中存在结构和分布异常的淋巴管,其生成与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VEGF-C、Cox-2)有关。目前,随着特异性的淋巴内皮的标记物VEG—FR-3、LYVE-1、podoplanin、D2-40等的发现,肿瘤淋巴管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笔者就近来有关肿瘤淋巴管和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肿瘤微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细胞外基质重塑、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肿瘤脉管的生成和免疫抑制具有促进作用。脉管生成是肿瘤进展的重要过程,TAM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肿瘤组织内病理性血管、淋巴管的生成密切相关。TAM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方式具有一定相似性,能够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内弹力膜内皮细胞激酶2(TIE2),缺氧环境刺激、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蛋白、分化为内皮细胞等促进肿瘤脉管的生成,是今后抗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肿瘤微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 大量的研究显示肿瘤的微淋巴管生成与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演进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可能是肿瘤演进的关键。本文总结近年来有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微淋巴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成果, 着重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微淋巴管生成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为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肿瘤区域的血管密切相关,肿瘤区域的新生毛细血管是肿瘤赖以生长和生存的物质基础,肿瘤细胞需要新生血管为迅速生长的肿瘤提供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早在七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出把抑制肿瘤血管形成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途径,以后这种以肿瘤血管为靶标的治疗策  相似文献   

13.
在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中,有关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热点,肿瘤淋巴系统作为肿瘤尤其是实体瘤转移的重要通道的研究意义也不断被认识。临床病理学研究显示实体瘤播散的最早途径是经淋巴道的区域性淋巴结播散,但目前对此转移途径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不像对肿瘤血管系统的研究那样广泛和深入。现就肿瘤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是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在新生血管及淋巴管生成中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调控作用,可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细胞迁移和抑制细胞凋亡,在形成肿瘤转移所需的微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治疗癌症是药物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复杂多步骤的肿瘤细胞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侵袭周围组织、从原发灶脱离进入循环系统、逃避免疫监视以及在远隔器官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转移灶。既往的研究大多是从肿瘤细胞本身的侵袭性来研究肿瘤转移,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发现了骨髓与肿瘤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各种途径的转移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尽管外科治疗、放疗和系统化疗日趋完善,但当今肿瘤学的最大挑战仍然是如何防治肿瘤的转移扩散,其中淋巴转移是一个重要途径。根据大多数研究观点,认为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肿瘤从原发部位脱离,进入周围基质中,在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进入淋巴循环系统,粘附在内皮细胞壁并向淋巴管外迁移、形成新的转移灶。这过程包含了复杂的分子作用机制,许多粘附分子、蛋白溶酶、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7.
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肿瘤难以治疗的关键所在.肿瘤转移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穿越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从原发部位迁出、肿瘤细胞随血液运行以及肿瘤细胞在转移部位的植入三个主要环节,转移过程涉及多种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以及其他血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血小板能够促进肿瘤转移,血小板数目增多与肿瘤转移具有正相关性[1-2],而降低血小板数目或者抑制其功能可以明显抑制肿瘤转移[3-4].  相似文献   

18.
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肿瘤难以治疗的关键所在。肿瘤转移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穿越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从原发部位迁出、肿瘤细胞随血液运行以及肿瘤细胞在转移部位的植入三个主要环节,转移过程涉及多种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以及其他血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血小板能够促进肿瘤转移,血小板数目增多与肿瘤转移具有正相关性,而降低血小板数目或者抑制其功能可以明显抑制肿瘤转移。虽然已证实血小板可参与肿瘤转移,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揭示,  相似文献   

19.
肿瘤转移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淋巴道转移是癌症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VEGFC是淋巴血管发育的中枢调节剂,在多种肿瘤淋巴管生成的调控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肿瘤细胞VEGF-C的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整合素α4β1在结肠癌、黑色素瘤中表达上调时能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整合素α4β1是VEGF-C受体通路的新成员,联合抑制VEGF-C和α4β1的表达为抑制肿瘤淋巴道转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的淋巴管形态时指出,肿瘤周围组织内的淋巴管高于所对应的正常组织是造成恶性肿瘤易于从淋巴管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