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RGH患者血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PHA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观测淋巴细胞诱导后的增殖能力,并测定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血清浓度的变化;用LDH释放法测定NK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GH患者对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血清IL-2和IFN-γ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NK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RGH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其易复发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证实adr和adw亚型NHBs核酸疫苗单独应用,或与HBc核酸疫苗联合免疫诱导H-2^b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方法:C57BL/6(H-2^b)小鼠随机分为4组:pJW4303组(P组,5只),pJW4303/MHBs/adw组(W组,6只);pJW4303/MHBs/adr组(R组,6只);pJW4303/MHBs/adr pJW4303/HBc组(R+C组,6只),免疫方法为各组小鼠每只每次注射相应的质粒DNA疫苗100μg(100μl),免疫程序为0,2,4w,小鼠血清抗HBs和抗HBc水平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和IL-4浓度用ELISA法检测,小鼠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增殖试验采用3H-TdR掺入法,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W,R,R+C各免疫组在末次免疫后4w所有小鼠均产生抗-HBs,但各免疫组间无明显差异,抗-HBs以R+C组最早出现,R+C组小鼠在第1次免疫后2w抗-HBc即全部阳性,P组免疫后始终末出现抗-HBs和抗-HBc,核酸疫苗免疫的W,R,R+C各组免疫小鼠HBsAg特异性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I)均高于P组(P<0.01-P<0.001),R+C(n=6)组小鼠脾淋巴细胞HBsAg特异性SI比R组显著升高(P<0.05),R+C免疫小鼠HBcAg特异性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I)均≥2,与P组(其SI均<2)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W,R,R+C各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HBsAg共培养的上清中IFN-γ的浓度比P组显著升高(P<0.001),而它们的IL-4 浓度比P组明显下降(P<0.001),R+C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HBcAg共培养的上清中IFN-γ浓度也较P组明显升高(P<0.05),但其IL-4浓度与P组无差别(P>0.05),结论:adr亚型和adw亚型HBV外膜中蛋白(MHBs)核酸疫苗和HBcAg核酸疫苗能诱导H-2b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原性,MHBs核酸疫苗与HBcAg核酸疫苗联合免疫能加强MHBs核酸疫苗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所诱导出的辅助性T细胞免疫反应为Th1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对iIEL的激活作用。方法:采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小肠提取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IEL);应用有机溶剂提取扔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与iIEL细胞共同孵育作用后,检测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IFNγ和IL-2产生能力。结果:大肠杆菌、双歧杆菌菌体外多糖均能显著增强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IFNγ和IL-2的产生能力(P<0.01),双歧杆菌组的作用显著高于大肠杆菌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菌体外多糖均对iIEL细胞具有免疫激活作用,但双歧杆菌菌体多糖的作用强。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T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行干扰素治疗的HLA-A2慢性乙肝患者19例,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一部分用rHBcAg刺激培养72h后测其上清中IFN-γ含量,另一部分以HBcAg18-27合成多肽,rHBcAg,rIL-2及经丝裂霉素处理的饲养细胞共同诱导CTL前体扩增,以转染HBV,DNA的HepG2细胞(2.2.15细胞)作靶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其特异性细胞毒活性,未转染HBV DNA的HepG2细胞检测其非特异杀伤活性。结果:在干扰素治疗完全应答组,针对2.2.15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PBMC培养上清IFN-γ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部分应答或无应答组差异不明显,无论干扰素-α治疗应答与否,治疗前后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差异不显著,结论:对干扰素治疗完全应答的慢性乙肝患者CTL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穿孔素缺陷小鼠对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穿孔素(PFP)缺陷小鼠对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PFP缺陷鼠(pko)和对照B6鼠鼻腔内接种流感病毒A/PR/8/34(H1N1)鼠肺适应株,测定LD50和致死率。建立流感病毒肺炎模型,感染后3、5、7、10、14、21d采取血清、脾脏和/或肺。应用MDCK单层细胞培养测定肺匀浆病毒空斑数(PFU),LDH释放试验测定脾细胞NK和CTL活性,并比较脾细胞培养诱生IFN-γ、TNF-α水平和血清血凝抑制效价。结果 pko和B6鼠流感病毒LD50分别为10^3.50和10^3.34PFU,10^4PFU所致病死率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无统计差异,但pko鼠肺内病毒清除延迟。B6鼠感染后3d,NK活性明显升高。pko鼠感染前后则均无NK活性,感染后7d CTL活性为B6鼠的63.3%。pko和B6鼠感染后3、7d,脾细胞培养诱生INF-γ、TNF-α水平及感染后7、14、21d,血清血凝抑制效价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FP参与了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控制过程,但并非唯一的主要免疫因素。pko鼠NK细胞毒活性缺失、CTL活性降低,但对淋巴细胞IFN-γ、TNF-α产生及血凝抑制效价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严重烧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改善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大鼠分成休克期切痂组(A组)、常规切痂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B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C组不烫伤。A组伤后第6h、B组伤后第4d切痂,并于伤后第1、5、9d各活杀10只,取材送检,观察其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1)A、B组与C组比较:A、B组烫伤大鼠各时相点CD3^+T细胞变化不大(P〉0.05),但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T细胞增高(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2)A组与B组比较:A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T细胞降低(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1)大鼠烫伤后细胞免疫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2)休克期切痂可以改善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提高NK细胞活性,增加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的表达。提高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数。从而改善烫伤大鼠伤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因子和几种时相蛋白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血清中IL-6和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的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食管癌患者组CD3^+CD4^+细胞明显增高(P〈0.05),CD3^+CD8^+T细胞明显减少(P〈0.05),二者比例增高(P〈0.05),术后较术前更明显(P〈0.05);术后NK细胞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手术前后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CRP水平显著增高(P〈0.05),PAB和TRF平显著降低(P〈0.05),术后较术前更明显(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平衡紊乱导致其细胞因子合成分泌紊乱,具有B细胞活化刺激和炎症活化刺激效应的IL-6和TNF-α因子在调节急性时相性反应蛋白的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CRP持续升高,负性时相蛋白PAB、TRF水平持续性降低可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对恶性肿瘤患者检测血浆中IL-6和TNF-α可了解其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而CRP、PAB和TRF同样可作为肿瘤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不同毒力株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ESA)对小鼠NK细胞的作用,将18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每鼠分别腹腔注射刚地弓形虫RH株ESA200μL(含ESA0.002mg),PRU株ESA200μL(含ESA0.002mg)和PBS200μL。于注射后6天取脾,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NK细胞的比例,并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各组NK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检测血清IFN-γ水平。结果显示,RH株ESA处理组NK细胞比例(5.974-0.26)%,PRU株ESA处理组NK细胞比例(3.32±0.29)%,两组均明显高于PBS对照组(3.084-0.39)%(P〈0.001),其中RH株ESA处理组明显高于PRU株ESA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毒力株ESA处理的小鼠NK细胞杀伤能力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毒力株ESA处理后小鼠血清的IFN.1水平升高,与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RH组小鼠血清中IFN-1浓度较PRU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弓形虫ESA有活化小鼠NK细胞的作用,且RH株ESA的作用强于PRU株ESA。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温射频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高温射频(RFA)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可伸展锚状电极配合RF-2000射频治疗仪高温射频消融,治疗NSLC患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NK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含量的变化。采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治疗前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细胞的百分率及CD4^ /CD8^ 细胞的比值降低,NK细胞的百分率和NK细胞杀伤活性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CD8^ 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治疗后免疫抑制减轻,CD3^ 、CD4^ 、NK细胞的百分率及CD4^ /CD8^ 细胞的比值明显升高,NK细胞杀伤活性也升高,而CD8^ 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的含量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别明显(P<0.01)。结论 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α干扰素(IFN—α)的诱导表达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评价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免疫功能。方法Poly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组病人PBMC,取培养上清液利用病毒保护试验测定IFN—α2b治疗前后病人PBMC表达的干扰素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同时在IFN—α2b治疗前后,RT-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干扰素应答组病人PBMCIL-8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应答组病人(n=13)和无应答组病人(n=27)PBMC分泌的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n=20)(P〈0.01;P〈0.01)。应答组病人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1个月时已显著高于无应答组病人(P〈0.01);无应答组病人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始终处于低下水平。治疗前,应答组病人和无应答组病人PBMCIL-8mRNA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治疗后,应答组病人IL-8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1个月时已显著低于无应答组病人(P〈0.01),无应答组病人IL8水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慢性HBV感染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表达IFN-α但应答组病人经干扰素治疗后IFN—α表达能力逐渐恢复。慢性乙肝患者PBMCIL-8表达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慢性乙肝患者PBMCIFN—α活性检测结果也许可以作为干扰素治疗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Co辐射造成活体红细胞变形与取向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相似文献   

12.
面孔加工的情绪效应和效价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面孔识别研究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方法.研究面孔加工的情绪效应。方法:1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视觉刺激包括愉快、悲伤和中性三种面孔。被试分别完成情绪-中性面孔区分和愉快-悲伤面孔区分任务。结果:①情绪-中性面孔区分任务中,在刺激出现后200~600ms出现情绪效应,情绪面孔引发的ERPs较之于中性面孔的ERPs更正。其中在200~400ms情绪效应分布在额区和中央区:在400~600ms情绪效应主要分布在顶区和中央区;②愉快-悲伤面孔区分任务中,在刺激呈现后的500~800ms出现效价效应,悲伤面孔引发的ERPs较之于愉快面孔的ERPs更正,效价效应分布在广泛的头皮位置。结论:情绪效应和效价效应可能有不同的神经机制.效价效应反映着更为精细的表情加工。  相似文献   

13.
14.
胡建华  曾水平 《医学信息》2020,(2):111-112,115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年龄的拇指多指畸形矫形术后的疗效,分析年龄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骨科2012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收治并随访获得的120例拇指多指畸形患者,共135个拇指,根据Wassel分型对应的骨化中心出全时间及年龄分为三组。将手术时年龄<骨化中心出全年龄的29例设为A组,手术时年龄≥骨化中心出全年龄且未达成年的82例设为B组,将手术时为成年以后的24例设为C组,比较三组不同Tada评分例数、优良率。结果 三组Ⅰ~Ⅶ型均有Tada评分处于中和差水平,其中A组13指,B组13指,C组8指,三组术后Tada评分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体优良率为74.81%,B组优良率优于C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指优良(优79指、良22指),34指(中21指、差13指)术后疗效不佳,其中Tada评分为“差”的13指中4指术后3年出现尺偏再次手术纠正偏斜,2指术后对掌功能缺失再次手术;1指外展障碍再次手术,1指术后长期克氏针固定未拔除进行功能锻炼导致关节僵硬。结论 拇指多指畸形进行矫形手术应当在骨化中心出全后至成年之间年龄进行,成年后进行矫形术后疗效相对降低、骨化中心未出全年龄段术后疗效最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The role of glucocorticoid receptors in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in rats was studied after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blockade with antagonist RU 38486. Glucocorticoid hormones can potentiat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or modulate the mechanisms of this effect, which depends on the type of painful stimulus.  相似文献   

19.
皮质酮对吗啡急性精神运动兴奋性及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皮质酮对吗啡急性精神运动兴奋性和行为敏感化的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分为四组,腹腔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l/kg)、吗啡(2mg/kg)、皮质酮(5mg/kg)、皮质酮/吗啡后,计算机自动记录60分钟大鼠的水平活动量,作为急性精神运动的测量指标。每两天重复测量一次,实验进行14天,七次的水平运动作为行为敏感化的指标。结果:皮质酮/吗啡组表现出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性(盐水组7175±676,皮质酮/吗啡组10365±503,P<0·05)。对行为敏感化效应而言,吗啡组和皮质酮/吗啡组都形成了明显的行为敏感化(F(6,156)=2·41,P<0·05;F(6,156)=4·27,P<0·01),但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6,78)=1·018,P=0·420),表明皮质酮对吗啡的行为敏感化没有影响。结论:皮质酮增强吗啡的精神运动兴奋性但不影响行为敏感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影响及维生素C对其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观察心脏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损害作用及维生素C其的保护作用,将17例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维生素C组(7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小板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对维生素C组应用维生素C进行保护。结果表明:体外循环期间,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堆逐渐增多,以转流30min时最为明显,同时崩解型血小板也增多;而维生素C组血小板数量下降程度、血小板聚集堆及崩解型血小板增加程度远较对照组小。结果提示:体外循环对血小板超微结构形态有明显损害,而维生素C对其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