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6例)和非糖尿病组(62例)。以术前和术后可能的9个危险因素作为分析指标,进行这些指标的单因素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有无肝硬化及肝硬化的程度、术前糖耐量情况、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其血药浓度、激素的使用时间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术前肝硬化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硬化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PTDM的发生率高于代偿期。术前糖耐量异常的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者。激素半年内撤离的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半年内未撤离者。而两组患者的年龄、HBV的感染情况、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其血药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肝硬化、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糖耐量异常,长期使用激素是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重症肝病肝移植术后精神状态异常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病人肝移植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行肝移植病人36例,选择性别、年龄、术前并发症(肝性脑病、感染及肾功能衰竭)、术前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肌酐、血氨以及手术方式和术中出血量等临床因素,并用Richard镇静-激越评分系统(SAS)对病人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SAS评分在5级以上者诊断为精神状态异常。用Logistic回归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肝性脑病、术前血氨水平及手术方式与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性别、术前血氨水平及手术方式与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发生有关。男、女术后发生精神状态异常例数之比为7:1,无明显差异。术前血氨水平与精神状态发生呈正相关(r=495,P=0.002),采用背驮式肝移植术与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病人术后精神状态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7%(10/27)和66.7%(6/9)。结论:术前血氨和手术方式为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病人肝移植术后发生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单因素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些因素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0.8%。术前Neld评分≥25分(P=0.041),术中输液总量〉10L(P=0.026),输血液制品总量〉4L(P=0.033)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术后前3d至少有2d的液体平衡≤-300ml(P=0.021)是保护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前改善基础状况,术中控制输液量、减少输血液制品量,术后尽早实现液体出人量的负平衡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活体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行活体肝移植手术的成人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标准诊断AKI。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活体肝移植患者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1年的预后,观察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同期220例肝移植患者中,94例为活体肝移植,术后56例出现AKI,发生率为59.6%,其中AKI 1期占31.9%,AKI 2期占12.8%,AKI 3期占14.9%;另其中2例接受肾替代治疗(2/56,3.6%)。AKI患者的1年存活率显著低于非AKI患者(65.0%比96.7%,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APACHE II评分(优势比OR=5.126)、术中胶体用量(OR=1.650)、无肝期平均动脉压差值(△MAP)(OR=5.564)是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1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OR=4.940)、术前蛋白尿(OR=3.385)和术中输RBC量(OR=1.752)是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2~3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活体肝移植患者术后AKI发生率高,AKI患者预后较差。关注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活体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于三家临床医疗中心首次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1 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成两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术前资料、术中资料及术后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肝移植手术后有316例(23.3%)发生肺部感染,其中有21例(6.7%)死亡。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术前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癌、丙型肝炎肝硬化、先天性肝脏疾病及肝衰竭、术前合并肝肾综合征、肝昏迷、糖尿病的比例、术前肌酐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前总蛋白、白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无肝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加(P<0.05),术中尿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使用去氧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及呋塞米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术后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重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失血量>1 900 ml、术后苏醒时间>7.3 h是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手术方式(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使用利多卡因、术前总蛋白>64.6 g/L、术中尿量>1 800 ml是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
结论 术前诊断慢性重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失血量>1 900 ml、术后苏醒时间>7.3 h是肝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3个月内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6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28例儿童肝移植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于所有接受肝移植的患儿中122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的感染率为37.2%;术前患儿低体重和高PELD评分是所有接受儿童肝移植共同的感染危险因素;术前住院时间大于7天、术后是否发生胆漏和多次手术是儿童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通过加强营养支持干预、精细手术操作、多学科密切合作及完整系统的术后随访管理多方面努力降低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降低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术后肠屏障及细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术后病人肠屏障功能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40名肝移植病人被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N)组、胃肠外营养(PN)组。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8天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D-乳酸水平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术前及术后第1~7天每日行外周血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血细菌培养。结果(1)术后第8天EN组内毒素、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1)。(2)术后第1天两组内毒素、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8天EN组内毒素、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低于术后第1天水平(P〈0.05),低于术前水平(P〈0.05)。PN组内毒素、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和术后第1天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40例肝移植病人PCR检测外周血细菌DNA片段阳性总数为25例,阳性率62.5%,术后第4天起两组有显著差异。(4)PCR大肠杆菌检出占所有细菌检出的60%。(5)40名肝移植病人27例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中EN组12例,PN组15例,PCR阳性组SIRS发生率为96%,PCR阴性组SIRS发生率为20%,SIRS发生组PCR阳性率为88.89%,SIRS阴性组PCR阳性率为7.69%。(6)术后血细菌培养阳性率27.5%,显著低于PCR的62.5%(P〈0.01);培养阳性者,PCR均呈阳性。(7)PCR阳性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4%(16/25),阴性组均未发生感染(0/1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的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围手术期糖尿病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移植围手术期糖尿病对患者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糖尿病的发生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与原发疾病、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等因素的关系。结果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发生率为19.3%(21/109),与糖尿病家族史和术后使用大剂量激素有关,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细菌感染、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术前及术后早期(2周内)将血糖降至正常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出现糖尿病会增加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该有效控制血糖以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肝移植术后早期应避免使用大剂量激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南京第八一医院普通外科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41例合并肝硬化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7例(65.9%)患者出现并发症,按发病频数依次为腹水(15例)、肺部感染(8例)、出血(5例)、切口感染(4例)、术后肝肾功能障碍(4例)、胃排空延迟(3例)、膈下感染(2例)和胰瘘(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分级(OR=27.96,95% CI:1.16~672.23)、血清白蛋白(OR=17.98,95% CI:1.28~253.36)和术中出血量(OR=10.60,95% CI:1.21~92.82)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合并肝硬化的胃癌患者,应积极进行围手术期处置,调整术前Child分级,并于术中遵循损伤控制原则,减少出血量,从而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公民身后器官捐献与传统司法途径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受体细菌和真菌感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移植受体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本中心实施的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脏供、受体(研究组)和司法途径来源器官捐献的肝移植受体病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受体术后细菌、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术后受体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纳入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肝脏供体43例;研究组受体72例,对照组受体80例。研究组受体的细菌、真菌感染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2% vs 31.2%)(χ2=4.071,P=0.044)。研究组受体术后1周内的细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64.5% vs 38.2%)(χ2=6.133,P=0.018)。供体捐献前感染和开放性创伤史是术后受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0.031)。4例疑似供体来源性受体感染,占研究组总感染例数的11.8%(4/34)。 结论使用公民身后器官捐献来源器官的肝移植术后受体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司法途径来源,发生细菌感染的时间更早。供体器官捐献前存在感染和有开放性创伤是肝移植术后受体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Cirrhotic patient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a high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Although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from gut mucosa to mesenteric lymph node (MLN) and systemic circulation is a well-known phenomenon after hepatectomy, its role in cirrhotic patients remains unclear. MATERIALS AND METHODS: MLN was harvested for bacterial culture before and after liver resection in 181 cirrhotic pati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toperative courses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bacterial culture for MLN after hepatectomy were compared. Postoperative systemic antibiotics were administered if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RESULTS: No bacteria were cultured in MLN before hepatectomy.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BT) to MLN after hepatectomy occurred in 36 patients (BT group). After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was the only independent factor that influence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rates after cirrhotic liver resection. BT group patients also had higher infectious and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s, with a long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mong the cultured bacteriae from infected sites in BT group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only 2 patients (12.5%) had totally different bacterial species to those cultured from MLNs. CONCLUSIONS: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more often occurred after liver resection in cirrhotic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Such patients had higher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and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s. Thus, avoidance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is mandatory for cirrhotic liver resection.  相似文献   

12.
����ֲ����ϸ����Ⱦ�����в�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病人180次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学资料。结果 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为62.8%(113/180),平均感染时间为术后第9天;共分离出菌株284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54.6%(155/284);最常见的G^-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的革兰阳性(G^-)球菌为粪肠球菌。易感器官依次为呼吸道,腹腔和胆道,感染率分别为37.3%(106/284),31.0%(88/284),21.1%(60/284)。结论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率高,并以高度耐药菌为主,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部位与时间及菌群间有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的细菌感染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治疗的17例肝移植受体的细菌感染率、感染部位、常见致病菌和耐药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15例(88.2%)发生34次细菌感染,以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多见。手术时间延长、伴随糖尿病及胆道狭窄的发生分别与腹腔、泌尿系和胆道细菌感染有关。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所致感染比例大,耐药菌株检出率高。结论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手术时间延长、伴随糖尿病及胆管狭窄的发生是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效的预防、早期确诊和治疗是控制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BT) across the intact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has been postulated as a source of sepsis in susceptible patients, including those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This condition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hepatosplenic schistosomiasis, wherein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the presence of an immune deficiency state associated with the parasitic disease could predispose to BT into mesenteric lymph nodes (MLN).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aerobic bacteria in MLN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of patients with hepatosplenic schistosomiasis, and establish a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METHODS: In a series of 51 patients submitted to surgical treatment of schistosom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with splenectomy and 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MLN were obtained from each patient at the beginning (MLN1) and at the end (MLN2) of the surgical procedure, and sent for bacteriological analysis. Prospective patient evaluation during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correlated positive MLN cultures with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aerobic bacteria was 17.6% at MLN1 and 27.5% at MLN2, however, this difference was non-significant (p = 0.24).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to all MLN was 22.5%. Escherichia coli was the most frequent organism (26.1%, 6/23).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was 19.6% (10/51), with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the presence of positive cultures of MLN (p = 0.043). CONCLUSION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f aerobic bacteria on MLN as a consequence of BT may play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particularly in schistosomo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行下腔静脉逆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术的9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96例患者中有29例于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肺部细菌感染,感染率为30.21%,其中感染G-需氧菌19例(65.52%),感染G+需氧菌10例(34.48%)。患者的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OR=2.165,P=0.001)、术中输血量(OR=1.952,P=0.003)、术后3 d血肌酐平均值(OR=1.913,P=0.001)、术后3 d液体负平衡时间(OR=0.196,P=0.023)及术后住院时间(OR=1.923,P=0.003)均与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有关。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易发生肺部细菌感染。术前改善患者基础状况、术中控制输血量、术后控制输液量和住院时间及术后改善肾功能均可减少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采用3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分不同时相(伤后3、6和12h)腹腔注射头孢噻甲羧肟,并通过血液、内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头孢噻甲羧肟对预防烫伤大鼠绿脓杆菌肠源性感染的效果。结果表明,伤后3h和6h开始用药组,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分别为P<0.001和P<0.05),而伤后12h开始用药组则无明显降低(P>0.05),但其肝、肾组织中的菌量也明显减少(P<0.01)。同时我们还动态观察了烫伤大鼠血液和内脏组织中药物的浓度,结果表明,用药后血、肝和小肠粘膜中能迅速达到有效药浓度,并维持4h以上,但肠系膜淋巴结中未检测到药物。提示: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短程使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对预防肠源性感染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移植病人术后各类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2003年施行的103例肝脏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45个独立变量,经单变量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术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52例病人术后发生77次细菌感染,感染率为50·49%(52/103);G-需氧菌占67·8%(103/152),G 需氧菌占32·2%(49/152)。手术时间、呼吸机带机时间、TPN支持时间与术后早期细菌感染有关。结论肝移植术后易发生细菌感染,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术后感染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30%TBSA 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分不同时相(伤后3、6和12h)腹腔注射头孢噻甲羧肟,并通过血液、内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头孢噻甲羧肟对预防烫伤大鼠绿脓杆菌肠源性感染的效果。结果表明,伤后3h 和6h 开始用药组,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分别为 P<0.001和 P<0.05),而伤后12h 开始用药组则无明显降低(P>0.05),但其肝、肾组织中的菌量也明显减少(P<0.01)。同时我们还动态观察了烫伤大鼠血液和内脏组织中药物的浓度,结果表明,用药后血、肝和小肠粘膜中能迅速达到有效药浓度,并维持4h 以上,但肠系膜淋巴结中未检测到药物。提示: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短程使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对预防肠源性感染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受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观察肝移植后受体感染发生的机会、类型和相关因素,同时介绍作者处理这些感染的经验。方法对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从1991年10月到1998年8月78例肝移植病人,发生肝移植后受体感染的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病人做了80次肝移植。43例(54%)病人共发生79次感染,平均每例发生18次。79次感染中,有56次为细菌感染,13次为病毒感染,7次为真菌感染,3次为结核杆菌感染。78%的感染发生于移植后1个月内。2例病人在移植后1年内死于严重感染。1例病人在移植后13个月死于同EB病毒感染相关的恶性淋巴瘤。同感染直接相关的死亡率为4%。肝移植后细菌性感染同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技术失误(术后胆漏、胆道狭窄、肠穿孔、腹腔内大出血)有明显相关性(P<005)。30例肝移植采用FK506代替环孢霉素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发现本组病例未发生CMV感染,用环孢霉素的50例肝移植中6例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感染是肝移植后主要的并发症。细菌性感染同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技术失误有明显相关性。FKS506代替环孢霉素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应用能减少CMV感染。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术后感染细菌学和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肝移植病人术后细菌感染的规律,为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病人细菌学及耐药性资料,比较研究围手术期因素和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术后感染病人最多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2)病原菌多数多重耐药;(3)感染相关因素有:有无肝硬化(P=0.000)、术前白蛋白(P=0.026)、术前有无感染(P=0.026)、手术时间(P=0.014)、术中输红细胞量(P=0.000)、ICU住院时间(P=0.000)、呼吸机使用时间(P=0.012);(4)背驮式和经典式肝移植术后肠道菌菌血症发生率不同(P=0.029)。结论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是有强耐药性的院内感染细菌,抗菌药物的经验性使用可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