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医院大输液生产常使用的配料机组多采用板框过滤或砂滤棒过滤脱炭。砂滤棒过滤价廉易操 作,但由于每次灌装完毕砂滤桶内几万毫升的输液滞留而废弃。板框过滤现大多采用微孔滤膜、滤纸或滤布等方法过滤脱炭。单用微孔滤膜或滤纸常由于启、关药液泵或开关阀门而引起的压力不稳造成微孔滤膜或纸的破裂而影响过滤效果。滤布包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医院过滤大输液普遍采用滤棒脱炭、滤球过滤再经微孔滤膜过滤,我院改用不锈钢滤棒外裹三层滤纸脱炭后,直接用经两张滤膜精滤,实  相似文献   

3.
在制备大输液使用的正压过滤系统中,由于药泵的高速旋转和回流药液的高速冲击,使在灌装系统中(尤其在微孔滤膜入口端)产生大量气泡,影响过滤质量。其现象表现在流经微孔滤膜的药液逐渐减少,需要人工不断排除气体增加流量,并且还会  相似文献   

4.
采用做孔滤膜,能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微粒对大输液的污染。但是,药液在精滤时因故(停泵)中断,快速流动的药液会因压力突然改变而产生反作用力的逆流,致使微孔滤膜经受到反冲力破损,  相似文献   

5.
忻燕飞 《上海医药》1999,20(8):41-41
目的:提高100ml泛影葡胺大输液的澄明度。方法;在该品生产过程中,加装药液终端过滤器,改进玻璃瓶的洗涤工艺,采用金属过滤器过滤氮气,丁基橡胶胶塞经洗涤后加洁净医用涤沦薄膜。100ml泛影葡胺输液的澄明度合格率较原工艺提高了32%左右,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结论:改进后的工艺并不复杂,便于操作,适合该品种的大生产。  相似文献   

6.
陈水平 《海峡药学》1995,7(1):44-45
影响大输液的澄明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我院制剂定在生产大输液过程中采用两种配制方法所得成品澄明度合格率的差别加以分析,以供同道参考。1.实验与方法:经典的大输液配制方法有稀配法和浓配法,以配制10%葡萄糖注射液为例.浓配法是:注射用葡萄糖加注射用水配成50~70%浓溶液,调PH在3.8左右,加03~0.5%活性炭,蒸汽加热煮沸15min,冷却至SOC左右,加压脱炭过滤到稀释桶中,加注射用水至所需浓度,半成品检查,微孔滤膜过滤.分装[’J。(以下称浓煮浓脱炭法)。后来我们结合经典的稀配法,改变浓配法中的脱炭方式即…  相似文献   

7.
配制大输液过滤药液时,微孔滤膜往往容易破损,造成大输液质量明显下降。我们经过多次观察,发现微孔滤膜破损的位置都是固定在微孔滤器的排气管口部位。究其原因,是由于排气时,加压过滤系统内压力大,气体、药液从排气管冲出速度过快,把滤膜带破所致。解决办法是:只要在微孔滤器排气管的皮管头上绑一个16~#输液针头,用止水夹控制。可使排气时的气水排出速度和压力大大  相似文献   

8.
大输液的生产,过滤方法现仍采用脱炭罐、板框滤器、微孔滤器等设备串联完成脱炭、粗滤、精滤即三级过滤。传统的设备在使用中存在操作繁琐、费时、浪费药液等弊端。我们研制了将3种单独的过滤设备组合为一体的三级过滤板框滤器,经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构造三级过滤板框滤器,是在原10层板框滤器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板框l~4层组成脱炭单元,滤材用滤棒裹滤纸Z板框5一7层组成粗滤单元,滤材用多层滤纸;板框8~10层组成精滤单元,滤材用微孔滤膜c由于各单元板框的板框孔和液体通道均有不同之处,为了说明其结构现将其中一层板框平…  相似文献   

9.
<正> 微孔滤膜作为大输液制备过程中的终端滤材,已被广泛采用。它不仅滤速快,使用方便,提高了大输液澄明度,而且还可截留小于0.2μm的细菌微生物,除热原等。但在使用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劣质产品主要是影响滤速和澄明度。现就其常见的原因和对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不锈钢管式微滤膜过滤器替代真空转鼓过滤机用于大观霉素发酵液的收率及滤液内在质量。方法 大观霉素发酵液经草酸酸化至pH3.6—4.0,加适量絮凝剂、甲醛后,泵入L400—1型不锈钢管式微滤膜过滤器,压力0.5—0.6MPa,过滤精度50—100nm,残留菌渣水洗,合并滤液计算收率。结果 实验6批次,以滤液计算收率102.6%,同时以生产对照实验6批次,收率93.35%,收率相对提高9.25%。滤液澄清,后单元操作收率平均提高1.64%。结论 大观霉素发酵液经钢管式微滤膜过滤,操作简单,易控制,省能源,过滤收率可提高9%左右,总收率可提高3%。  相似文献   

11.
滤膜、过滤器的选择及其在制药除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过滤只能滤去空气中的尘埃,液体中的异物微粒,很难去除微生物活体(细菌,病毒及热原体),薄膜过滤是微孔筛分,大于孔径的微粒均被截留,微生物粒子大小为0.5-2.0um,只要选用0.45um的微孔滤膜即可将微生物截留去除,用0.22um的微孔滤是可能将病毒,热原体去除,制药工业在无菌空气,无菌药液的制造工艺中,终端采用微孔滤膜过滤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制备输液的过程中,常出现微孔滤膜堵寒的现象,更换微孔滤膜发现上面有一层灰黑色的炭粒,这是导致滤膜堵塞的主要原因.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漏炭是由于启动加压泵使药液经砂芯罐时(滤柱完好)过滤时,因滤桥尚未形成或已形成的滤桥遭到负压作用力的破坏所致.如果在缓冲瓶进药液口接一个三叉管即可排除漏炭现象。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微孔滤膜 (下简称滤膜 )是一种高分子薄膜滤过材料 ,因其具有过滤效率高 ,孔径均匀等特点 ,在大输液生产中用于最后一道过滤 ,对保证制剂质量起关键作用。因滤膜韧性差而易破损及人们认为滤膜多次使用会影响药液质量 ,一般都只一次性使用 ,造成制剂成本的提高 ,及劳动量的增加。笔者在实践中根据滤膜的性质 ,采取相应的措施 ,保证了滤膜的完好并证明可连续使用 ,减少了浪费 ,推广开来效益可观。现将滤膜处理和注意事项分别介绍如下 :1 采取的措施1 1 对新的微孔滤膜器的处理新的微孔滤膜器表面多半有毛刺 ,在使用前用折断的钢锯条的断面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系统评价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药液过滤器、滤膜的过滤性能。方法分析药液过滤器、滤膜的过滤效率、流量衰减、纤维脱落、常用药物吸附等多方面因素,并参考对各种滤膜材料的研究结果。结果与结论现有药液过滤器存在的问题及滤膜的评价选择,不仅揭示了各生产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丰富了提高产品质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以前生产大输液滤过,采用微孔滤膜前加G_3垂熔玻璃滤球滤过,滤球价贵易损,安装、处理繁琐且预滤效果不佳。现将改进后的滤过方法介绍如下:本法用两个WK—150型(φ150mm)圆盘形膜滤器串联起来使用,前一个作预滤,后一个作精  相似文献   

16.
注射液生产中的过滤普遍采用了微孔滤膜(下称微膜).由于微膜易受阻塞,故需对药液进行预过滤.目前,各级医院多使用滤球、滤棒以及近年  相似文献   

17.
微孔滤膜处理方法对大输液中细菌内毒素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平 《中国药师》2005,8(8):707-708
目的:探讨微孔滤膜处理方法对大输液中内毒素限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不同浸泡时间处理的微孔滤膜的过滤药液,在不同时段取样进行内毒素限量检查.结果:浸泡时间为0,4,7 h处理的微孔滤膜的过滤液内毒素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浸泡时间为20,96h处理的微孔滤膜过滤的初滤液内毒素检查均为阳性,经过一段时间后的续滤液内毒素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微孔滤膜能可逆性的吸附水中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并且,用常规的漂洗方法不易洗脱.可影响大输液质量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医院制剂室在自制大输液时相继加用微孔滤膜(以下简称微膜)作为精滤药液的手段,从而提高了澄明度,并取得了一些经验。本刊收到一些来稿并结合部分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院生产大输液采用高位静压过滤,然后再经过3号垂熔球形滤球过滤,最后经单层微孔滤膜过滤。现改用上海第十制药厂生产的双层微孔滤膜过滤器,上层放3μ微孔滤膜、下层放0.8μ微孔滤膜,经过双层过滤即可达到滤除微粒的效果。我院使用该法一年多,其优点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输液生产中影响澄明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小白点是影响成品合格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废品总数的75%左右。输液中白点的多少与涤纶薄膜处理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采用何种方法处理输液用涤纶薄膜,是提高大输液證明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