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以辛伐他汀干预,观察其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显著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在不同水平辛伐他汀对促炎症因子的上述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由此推断辛伐他汀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炎症反应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拉西地平、氨氯地平对肿瘤坏死因子a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拉西地平、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低密度脂蛋白作为载体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拉西地平(5.26×10-5mmol/L、1.58×10-4mmol/L、3.16×10-4mmol/L)和氨氯地平(5.26×10-6mmol/L、1.58×10-5mmol/L、3.16×10-5mmol/L)共同孵育45 min,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a共同孵育6 h,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测定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拉西地平显著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氨氯地平在低浓度时无明显抑制作用,但中、高浓度时可明显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均能够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诱导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但拉西地平的抑制作用强于氨氯地平,可能与其不同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核因子κB的反义核酸及诱骗性寡核苷酸联合作用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别和联合应用反义核酸和诱骗性寡核苷酸干预.流式细胞仪检测寡核苷酸转染效率.并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发现.联合应用反义核酸及诱骗性寡核苷酸,可使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明显下调,且下调幅度显著大于反义核酸或诱骗性寡核苷酸的单独作用。由此提示.核因子κB的反义核酸及诱骗性寡核苷酸可显著下调核因子κB调控的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粘附分子的表达,且联合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作用,可能为核酸干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蚤休皂苷对H2O2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V304,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然后分为五个实验处理组:正常对照组、氧化损伤组、高浓度蚤休皂苷组、中浓度蚤休皂苷组和低浓度蚤休皂苷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蚤休皂苷对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间细胞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间细胞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损伤后细胞吸光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药物预处理后吸光度值增加,高浓度蚤休皂苷组吸光度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药物预处理氧化损伤后,细胞间细胞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水平与损伤组相比明显减弱(P<0.01);损伤组中与内参照的灰度值之比最大,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损伤组中表达细胞间细胞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阳性细胞数增多,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药物预处理氧化损伤后,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且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蚤休皂苷可以保护H2O2造成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性损伤,达到保护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50 mg/L ox-LDL含或不含5μmol/L辛伐他汀共同孵育温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2 h,RT-PCR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D-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D-L1表达明显升高(P〈0.01);预先给予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PD-L1表达,与单纯ox-LDL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L1参与了辛伐他汀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 (NO)作为一种作用广泛的信息分子 ,具有抑制血小板和单核巨噬细胞的黏附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与动脉粥样硬化 (AS)关系密切。已有众多实验表明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黏附到内皮细胞表面 ,接着迁移到内皮下层是AS最早的细胞事件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于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6月采用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实验 ,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作用于该细胞 ,了解其对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ICAM 1表达的影响及ox LDL致AS的可能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 (Flu)和辛伐他汀 (Sim)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表达的影响 ,探讨他汀类药物可能的非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UVEC ,加TNFα (10 0U/ml)及 1× 10 -8~ 1× 10 -5mol/L浓度Flu或Sim ,共孵育 6、12和 2 4h ,采用细胞ELISA、流式细胞技术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测定ICAM 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结果 Flu和Sim皆对TNFα诱导的ICAM 1蛋白表达及ICAM 1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 ,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特征。结论 Flu和Sim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ICAM 1表达 ,可能对阻止血单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募集和黏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炎症细胞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EGF、ICAM-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自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37℃、5%CO2的条件下常规培养。实验采用4~5代细胞;按1×10^5/ml密度接种于5cm^2的培养皿中。24h后换液。生长接近80%融合时进行干预。按IL-1β组、TNF—α组、IL-1β+TNF—α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刺激(IL—1β和TNFα干预浓度均为10ng/m1),每组12个样本;在共同培养24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ICAM—1的浓度。结果:IL—1β组、TNF—α组、IL—1β+TNF-α组的VEGF值(ng/ml)分别为(27.91±0.63)、(13.54±1.17)和(13.05±0.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0.91),P=0.000;IL—1β组、TNF-α组、IL-1β+TNF—α组的ICAM-1值(ng/ml)分别为(2.88±0.98)、(2.96±0.03)和(2.30±0.20).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25±0.01)。P=0.000。结论:炎症因子IL—1β、TNF—α均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斑块不稳定相关标志物VEGF、ICAM-1,可能是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正常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分别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正常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 ,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均有表达。三者在脂纹期的表达分别为 5 0 .0± 10 .9、5 1.8± 6 .0和 13.9± 2 .8,在纤维斑块期分别为 2 3.1± 7.3、37.2± 9.7和 2 3.0± 6 .0 ,在粥样斑块期分别为 17.5± 4 .9、18.6± 5 .5和 38.0± 10 .0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2± 1.4、2 .2± 1.2和 7.8± 2 .2 ,分别为P<0 .0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与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 (前者r=0 .344、P <0 .0 1,后者r=0 .5 2、P <0 .0 1)。实验结果提示 ,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在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高表达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与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的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波动性与持续性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5mmol/L)、持续高糖组(25mmol/L)、波动高糖组(5.5/25mmol/L,白天3h高糖2h正常浓度葡萄糖波动3次,高糖过夜)。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细胞在各种糖浓度条件下24h、48h、72hICAM-1及TNF-α的表达。结果ICAM-1的浓度各个时间段波动组与高糖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P0.05),呈时间-效应关系。TNF-α的浓度3个时间段波动组与高糖组、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呈时间-效应关系。结论波动性高糖较持续性高糖更增强HUVECSICAM-1和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和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结果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10-1g/L)和同型半胱氨酸(1.35×10-3~1.35g/L)组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g/L)和同型半胱氨酸(1.35×10-3g/L)联合作用能进一步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1.09±0.18),与单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0.14±0.07)和同型半胱氨酸组(0.18±0.06)相比其表达分别增加了7.78倍和6.05倍(P0.01);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特异性抑制剂二亚苯基碘能显著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0.20±0.09比1.19±0.23,P0.0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和同型半胱氨酸组均能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作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且二亚苯基碘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能增加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水平,使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上调,且两者存在协同效应;氧自由基水平的增加是导致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升高的重要因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能是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曲格列酮)对凝血酶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曲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凝血酶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1、5、10、25、50、100μmol/L)曲格列酮实验组预作用2h,然后以凝血酶(5U/ml)诱导作用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分析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凝血酶诱导作用下HUVEC表达的ICAM-1、V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当曲格列酮浓度大于1或5μmol/L预作用后,给予凝血酶诱导,曲格列酮可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ICAM-1、V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加(P<0.05),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结论:PPARγ配体曲格列酮能够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V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加,具有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立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 ,为其在组织化工程血管的应用奠定基础。将真核表达载体PCD2 VEGF1 2 1 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 ,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细胞 ,G4 18筛选 ,获得G4 18抗性单克隆细胞 ,扩增后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及血管通透性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蛋白质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发现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出了转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稳定转染细胞克隆 ,该单克隆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质表达呈阳性 ,血管通透性实验和细胞生长实验发现其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 ,而作为对照的转空白质粒细胞和未转染细胞上述实验结果皆为阴性。结果表明 ,该方法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单克隆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分离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及未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内皮细胞表面选择素E的表达。结果 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未表达选择素Eo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E的表达(P〈0.015),而人血清白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E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糖基化终产物能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时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辛伐他汀可能的非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选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2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及0.01、0.1、1.0和10μmol/L辛伐他汀共同孵育6 h1、2 h和24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免疫荧光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肿瘤坏死因子α可明显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辛伐他汀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辛伐他汀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可能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硬化斑块、防治斑块破裂和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产生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普罗布考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溶血磷脂酰胆碱对内皮细胞产生和分泌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并观察普罗布考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溶血磷脂酰胆碱明显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 (4 8.0± 4 .1比 2 8.0± 7.5 ,P <0 .0 5 ) ,增加细胞死亡率 (9.9± 1.2比 6 .3± 0 .9,P <0 .0 5 ) ;同时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4 8.0± 4 .3比 6 3.4± 6 .8)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 (0 .31± 0 .0 5比 0 .4 3± 0 .0 7,P <0 .0 5 ) ,增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活性 (1.39± 0 .2 1比 0 .97± 0 .11,P <0 .0 5 ) ,具有剂量—依赖效应。预先应用不同剂量的普罗布考 (10~ 5 0mmol L)后 ,该效应明显减弱。以上提示 ,溶血磷脂酰胆碱能直接损伤内皮细胞 ,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增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 ,普罗布考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用不同时间后对细胞增殖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在含有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培养环境及对照培养环境中,分别孵育内皮细胞24 h、48 h、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同型半胱氨酸低浓度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不明显,随着浓度的增高,细胞生长抑制越明显,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可损伤内皮细胞,抑制细胞生长,有助于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致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L-精氨酸和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的影响以探讨L-精氨酸对高糖引起内皮功能失调的保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L-精氨酸、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葡萄糖和胰岛素加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h后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舍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浓度。结果25mmol/L葡萄糖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高,一氧化氮产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超氧阴离子产生增加;L-精氨酸对一氧化氮舍酶、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可以使超氧阴离子产生减少;25mmol/L葡萄糖+L-广精氨酸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舍酶活性增强,一氧化氮产生增加,L-精氨酸可以改善高糖引起的超氧阴离子升高。不同浓度的胰岛素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高,一氧化氮产生增加,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超氧阴离子产生无明显影响;不同浓度胰岛素+L-精氨酸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强,一氧化氮产生增加,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可以使超氧阴离子水平降低。100μmol/LN^G-硝基-L-广精氨酸-甲基酯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下降,一氧化氮产生减少,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使超氧阴离子产生增加;25mmol/L葡萄糖+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下降,一氧化氮产生减少,但对高糖引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和超氧阴离子升高无明显影响。10mu胰岛素+10μmol/L 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和100mu胰岛素+100μmol/L 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下降,一氧化氮产生减少,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使超氧阴离子升高。结论L-精氨酸对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无明显影响,但可以使超氧阴离子产生减少;N^G-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下降。一氧化氮产生减少,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使超氧阴离子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