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鄱阳湖区地理环境与血吸虫病传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沿湖 11个县 (市、区 )为我国最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由于这类疫区水位呈季节性变化 ,有螺面积辽阔 ,地理环境和流行因素复杂 ,人、畜同为传染源 ,故血吸虫病疫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为阐明地理环境对血吸虫病之传播影响 ,自 2 0世纪 80年代起 ,我们就此开展了系列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及论点综述于后。1.湖区概貌[1] :鄱阳湖位于东经 115°4 9′~116°4 6′ ,北纬 2 8°2 4′~ 2 9°4 6′ ,地处江西省北部 ,长江中下游南岸 ,似葫芦形。鄱阳湖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河流尾闾相接 ,承纳上述…  相似文献   

2.
围绕农业开发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个重流行区观察在当前农业大变革时期,紧紧围绕农业,把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与农业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举措结合起来,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经过2年的防治,螺情及病情在大幅度下降,农业总收入及人平收大幅增加,说明该举措对控制湖洳地区血吸虫的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阻断地区部分区域疫情回升的原因。方法 收集1999~200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统计资料和部分疫情回升县的基本情况,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6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21个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县疫情回升,分别占全国传播阻断县、传播控制县数的6.15%、33.33%,另有1个传播阻断农场疫情回升。6个县(农场)仅出现螺情回升,32个县病情、螺情均出现了回升。1999~2003年现有病例数、急性血吸虫病例数。钉螺面积、病牛数等指标呈上升趋势。结论 受洪涝灾害、水系灌溉、投入下降、思想麻痹等自然、社会和生态因素影响,达标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应加强对传染源和钉螺扩散源头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尤其是传播控制地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山型血吸虫疫区疫水暴露与血吸虫感染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3项常用疫水暴露指标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方法2001年11月在高山型血吸虫病疫区随机抽取1033名常住居民,采用Kato-Katz3片法和3送3检孵化法诊断血吸虫病感染。用回顾问卷方式法调查当年4~10月疫水暴露频次(频次),平均疫水暴露时间(指数A)和平均疫水暴露强度(指数B)。结果3项疫水暴露指标与血吸虫感染率之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在既往调查血吸虫感染率≥10%的自然村中,频次与感染率之间存在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X^2趋势=17.76,P〈0.01),在感染率〈10%的自然村指数A与感染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明确(X^2趋势=11.08,P〈0.01)。其他条件下疫水暴露指标与血吸虫感染率的关系呈波动状态,剂量.反应关系不明确。结论在高山型血吸虫疫区,频次可用于感染率较高人群的疫水暴露评价。指数A可用于感染率较低人群的疫水暴露评价。  相似文献   

5.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湖沼地区血吸虫病传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提出加速控制以致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更为有效的防治对策措施和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湖沼渠网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的两个村作对比研究 ,幸福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加病人、病牛化疗及灭螺。铁市村按《血防手册》规定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作五年回顾性调查。分析血吸虫病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进行 χ2、线性相关和单因素非条件 L ogistic回归处理和回归方程 t检验。结果 对血吸虫病有显著危险因素是年龄、职业、家庭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 ;钉螺自然感染与居民感染率呈正相关 (r=0 .90 7,P<0 .0 1) ;两村人接触疫水按距离远近作横向平行分析 ,两村回归方程有非常显著差异 (t=2 9.15 1,P<0 .0 1) ;试验村比对照村螺情、病情下降幅度大。结论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湖沼地区防治血吸虫病重要措施 ,应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应用湖滩地区日本血吸虫病传播模型模拟湖滩地区各种不同控制策略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并进行系统的成本效果分析。从理论上初步寻找到优化的综合防治措施,单纯化疗或灭螺的效果均不理想,单纯化疗虽然能使感染率快速下降,但停药后感染率会快速回升;单纯灭螺对降低感染率的作用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监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动态。方法: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方法查螺,用IHA血检结合粪检对居民及流动人群进行查病,对家畜用孵化法进行粪检。结果:9个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区、农场),达标时仅一个单位残存小面积钉螺,在达标4—16年后,除2个单位仍无钉螺外,7个单位均新发现成复发现钉螺面积;两个单位发现感染螺、当地感染的新病人和急性血吸虫病人,重新成为疫区。结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巩固成果是艰巨的,达标后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认真地进行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8.
在50年代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血吸虫病普查普治时,我区既无钉螺也无血吸虫病人,划为血吸虫病非疫区。该地距离血吸虫疫区200km以外,40多年来,疫区人员不断进入非疫区,种植业和养殖业也不断地从疫区引进。因此,近来我区的响塘村发现了3例血吸虫病例,其中2...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2021年湖北省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为相应地区血吸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20湖北省内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钉螺分布、人群及家畜血吸虫感染等疫情资料,以及相应水域警戒水位、实际水情等数据。以2014—2020年累计血吸虫病粪检阳性人数和阳性牛数、2020年钉螺分布面积、2021年5月1日至8月31日水位等数据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以各流行县(市、区)为单位计算相应的风险指标累加值,从而综合评估各区域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等级。结果 2021年湖北省洪涝灾害发生后,湖北省基于粪检阳性人数单项风险指标的血吸虫病传播高风险流行县(市、区)2个;基于综合风险指标的4级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流行县(市、区)2个。结论 2021年汛后湖北省血吸虫病整体以中低流行风险为主,汉江流域的仙桃市和汉川市是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严重的两个血吸虫病流行市。洪涝灾害会增加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风险,应加强汛后血吸虫病的监测与防控,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传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人门静脉直径与门脉高压或其他有关病症的关系,1993年以来,我们对住院的晚血病人用B超检查肝、脾、腹水的同时测定了门静脉直径.1对象和方法1.1观察对象为晚血病人155例(男122例,女33例;年龄28~72岁,平均52.5岁;腹水型71例,巨脾型84例).无夹杂症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人和非肝病人(无肝炎、黄疸和其他肝病)各50例。1.2门静脉直径测定系用日本东芝SAL—32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5MHZ,早晨空腹时作肝、脾大小,腹水程度及门静脉直径测定.2结果2.1门静脉直径155N晚血病人,门静脉直径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血吸虫病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对11例胃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血吸虫病并发胃癌的比例为54.5%(6/11),其中高、中分化腺癌占83.3%( 5/6);虫卵沉积处的黏膜有明显肠上皮化生、腺体增生、异型上皮灶及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等病理改变.结论胃血吸虫病可显著提高胃癌的发病几率.胃血吸虫病无特征性表现,症状与慢性胃炎酷似.因此,生活于血吸虫病疫区并有类似慢性胃炎的患者,需要增加在胃窦幽门区及小弯侧的活检次数,一旦确诊为胃血吸虫病的患者,要定期接受胃镜检查以监控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可能传播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三峡库区可能传播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流动人口、库区移民和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可能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运用钉螺生态学的方法,观察钉螺在模拟环境中的生存繁殖状况,并提出防止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可能输入库区的对策和措施。结果 从库区流动人口来自血吸虫病疫区的175人中,查出1例间接血凝试验(IH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均阳性者。通过2个年度的观察,肋壳钉螺和光壳钉螺都能在模拟环境中生存、繁殖。结论 血吸虫病传染源已扩散到库区,一旦钉螺输入到库区,将会构成血吸虫病在库区流行。为及早杜绝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Primers targeting the gene encoding the small subunit rRNA were designed to amplify DNA from Schistosoma mansoni with high specificity. Three PCR systems were developed: conventional PCR, two-step nested PCR (NPCR) and single-tube nested PCR (STNPCR).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of parasite DNA for the conventional PCR, NPCR and STNPCR were 10 pg, 0.1 fg and 1 fg, respectively. The assays were highly specific for S. mansoni and did not recognise DNA from closely related non-schistosome trematodes. Using pools of Biomphalaria molluscs, PCR, NPCR and STNPCR were positive in 6/16 (37.5%), 15/16 (93.8%) and 13/16 (81.3%) of the tested samples,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 observation of cercariae shedding after exposure to light was able to detect S. mansoni infection in 6/16 (37.5%) of the pools. Thus, the molecular detection systems had a higher level of sensitivity than standard screening of intermediate hosts by cercarial shedding when DNA was purified from pools of snails collected from endemic areas. These PCR protocols have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tools for monitoring of schistosome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2008-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分析2013年达到传播控制目标的难点与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2012年荆州市9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全市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15%和0.44%,分别比2008年下降65.77%和84.56%;以行政村为单位,人、畜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分别为316个、47个,占总流行村个数比例分别由2008年76.57%、70.54%降至2012年16.84%、2.50%。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5年来未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2012年秋季未查出阳性钉螺。结论 2008年以来,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各项疫情指标离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尚有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2013年全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作好全面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血吸虫病的空间分布和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安徽省铜陵县2004年和2008年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资料,建立GIS数据库,应用ArcGIS9.3空间分析扩展模块中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钉螺面积、钉螺阳性率和人群感染率差值进行空间分析.结果 2004与2008年螺感染率差值图显示,铜陵县江心洲南部的老洲乡螺阳性率显著下降,而江心洲北部尤显著下降趋势,铜陵县山丘内陆地区螺感染率也无明显变化.螺面积差值图显示近年来铜陵县的有螺面积尤显著变化趋势.人群感染率差值图显示江心洲的大部分区域人群感染率下降,山丘内陆地区无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应用GIS制作的差值空间分布图能直观地揭示和分析血吸虫病的疫情变化,结果 显示全面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等传染源控制为主的措施后,钉螺阳性率和人群感染率明显下降,不失为控制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近5年来中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及疫情变化的特点。方法 收集血吸虫病流行历史资料及近年流行区疫情报告资料,比较分析1998年后全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回升特点。结果 2003年底报告资料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全国流行省、县、乡镇分别减少了42%、40%和53%;血吸虫病估计病例数较建国初期减少了92.74%;钉螺面积减少了73.56%。但全国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例数徘徊在80万左右,急性感染报告数以年平均25%上升;1998年以来钉螺面积净增加31321.5万m~2,全国7省20个纵向监测点内,30%、70%和35%监测点的人群、耕牛和钉螺的感染率分别出现上升趋势。湖区5省中有38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县(市、区)疫情分别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湖南省6个非疫区(株洲市3个、长沙市2个、桃源县1个)新发现钉螺,长沙市桔子洲头等I6个洲滩均有钉螺,并发生急性感染;已阻断传播地区如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也发现大面积钉螺。长江中下游沿江的大中城市相继发现感染性钉螺和新发病例。结论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局部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回升明显,回升原因有环境生态变化、社会经济变化及预防控制力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江西省余干县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监测为例,评价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化地图和影像的实用性与优越性,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和表达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数据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江西省余干县血吸虫病监测点20个查螺洲滩的地理信息、螺情资料,通过数字化地图对此地区的卫星图片进行校正和提取,对余干县螺情的现状和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表达,并介绍建立监测系统中涉及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细节。结果 通过对20个洲滩建立的数据分析表达流程图,验证了余干县监测数据库地理分析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论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数据完全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连接,能对监测数据进行正确表达和安全管理,为有效地利用监测数据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及病人的分布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监测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在广东省分粤东、粤西、粤北、粤中4个区,每区按经济发展程度高、中、低各随机抽取2个共24个县(市、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外来流动人口分布情况;每个调查点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口1000人,并对其采用胶体金渗滤法(DIGFA)检测血清中血吸虫抗体、病原学检查(kato-katz)进行确诊;统计分析外来流动人口城乡分布、来自疫区人口比例、血吸虫病患病率、血吸虫病确诊率等。结果共调查22个县(市、区),收集统计外来流动人口数6360505人,主要集中在粤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占91.18%,当中主要是分布在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占82%。外来流动人口中来自疫区的占19.49%(24777/127122),主要是15~49岁的人群,占98.92%。来自疫区人群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1.74%(228/13076),以15~39岁的人群较高(P<0.01);血吸虫抗体阳性者血吸虫病患病率为21.93%(50/228),调查人群总患病率即为0.38%(50/13076);血吸虫抗体阳性者病原确诊率为2.63%(6/228),即调查人群总确诊率为0.05%(6/13076)。结论推算在广东省的外来流动人口中可能有血吸虫病患者3万例以上,大部分患者是居住在粤中水网地带的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可能将对该地区血防成果的巩固造成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