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缺铁性贫血的营养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社区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6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营养干预措施。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对照组贫血总发生率明显超过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缺铁性贫血干预方面,营养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贫血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背养教育对改善少年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干预作用,为制定中小学生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乌鲁木齐市选择中、小学各2所,以小学二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营养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测定血红蛋白评价营养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 营养教育组所有年龄段学生营养知识、营养相关态度、良好膳食行为和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或自身相比均有最著提高(P值均<0.05);但初中生和高中女生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营养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儿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强化营养教育,积极推广食物强化和学生营养餐,是降低儿童少年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地区缺铁性贫血儿童铁强化酱油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铁强化酱油改善农村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农村地区11所学校的缺铁性贫血儿童163名进行2个月的干预试验;对照组95名采用普通膳食,实验组68名采取补充铁强化酱油膳食,分别于干预前、后2个月测定末梢血血红蛋白含量。结果通过为期2个月的铁酱油干预,实验组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显著,干预前(114.36±5.17)g/L,干预2个月后(135.84±11.7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增高不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恢复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强化酱油可在短期内提高缺铁性贫血儿童血红蛋白水平,是儿童缺铁性贫血有效的铁营养补充剂。  相似文献   

4.
了解吉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3-9月抽取吉林市农村426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吉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3.85%,其中轻度贫血44名(10.3%),中度贫血12名(2.8%),重度贫血3名(0.7%).贫血患病率在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母亲孕期补铁、饮食习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补铁、家庭月收入、饮食习惯是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027,1.059,2.360,3.998,P值均<0.05).结论 吉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度贫血为主.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普及贫血知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饮食习惯,防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清苑县农村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调查分析河北省卫生防疫站(保定071000)王岩,崔泽,王新力,彭世强,孙路,赵景石为了解河北省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按照“十省防治儿童缺铁性贫血方案”,于1.991年5月~6月对清苑县944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6~23月龄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为制定儿童贫血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不同程度贫困地区1 226名6~23月龄儿童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测定及体格检查,同时对其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中,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7.15%,其中,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2.87%;不同程度贫困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铁性贫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比女童患缺铁性贫血的危险性增加;随着儿童年龄增大,患缺铁性贫血的危险性降低;母亲职业为农民、家庭年收入越低、未给儿童补充营养包是6~23月龄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6~23月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贫困、健康服务可及性差、未补充营养包是缺铁性贫血患病危险因素。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儿童家长的喂养指导,合理添加辅食,同时建议扩大贫困地区6~23月龄儿童营养包补充范围及多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某县城1所幼儿园在校儿童,将3~6岁儿童分成2组,一组为健康教育组即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均进行体检,检测每个儿童的血红蛋白值,对实验组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未开展健康教育。6个月后再次检测每个儿童的血红蛋白值,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4.5%和14.2%,健康教育后2组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6.5%和13.7%。结论开展适当的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改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深圳市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探讨平衡膳食在防治缺铁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学龄前儿童分成两组 :平衡膳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儿童家长进行培训班、面对面教育、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 ;只有平衡膳食组儿童接受至少半年的平衡膳食。通过监测儿童血红蛋白含量 (Hb) ,并以此为评价指标 ,统计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状况。结果  2 0 0 1年来深圳市学龄前儿童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大幅度下降 ,平衡膳食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 ,常住户口和暂住户口的儿童患病率低于流动人口儿童。结论 深圳市学龄前儿童的贫血程度减轻 ,应当倡导托幼机构的营养配餐 ;加强全民健康教育 ,科学安排儿童膳食 ,加大医疗保健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补充营养素对6~12月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效果。方法调查广东省深圳市西丽社区2014年1月-2015年12月出生的儿童共23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采用正常喂养联合健康宣教,干预组采用正常喂养、营养素补充和健康宣教。观察干预前后的Hb含量和贫血率情况、影响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因素。结果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球形检验显示W=0.979,P=0.085,表明满足球形检验,采用单变量检验。F_(时间点)=77.254,P_(时间点)=0.0001,表明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点*组别)=51.777,P_(时间点*组别)=0.0001,说明时间点和组别具有交互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b含量对比无差异,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的干预组含量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前贫血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的贫血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后较干预前的贫血率出现下降,其中对照组对比无差异,干预组下降较干预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素补充、母亲孕期贫血、人工喂养、反复腹泻是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补充营养素能有效地降低社区6~12月龄儿童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提高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0.
尽管全球贫血的患病率总体趋势呈下降趋势,但缺铁性贫血仍然严重威胁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本文就国内外缺铁性贫血流行现状、缺铁性贫血营养干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成都市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成都市新津县、郫县及简阳市的483例学龄前留守儿童及其主要监护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根据有无缺铁性贫血将调查对象分为2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各因素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结果]483例学龄前留守儿童中共有41例(8.49%)被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留守儿童年龄增加(OR=0.636,95%CI=0.436~0.929)、家庭人均月收入增加(OR=0.671,95%CI=0.467~0.964)、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686,95%CI=0.498~0.944)为成都市农村学年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保护性因素,主要照顾者年龄增加(OR=1.456,95%CI=1.034~2.052)、挑食(OR=1.520,95%CI=1.037~2.228)、近6个月内有腹泻(OR=1.446,95%CI=1.030~2.030)、肉类摄入频率每周2次以下(OR=1.517,95%CI=1.044~2.206)、动物内脏摄入频率每周2次以下(OR=1.486,95%CI=1.012~2.182)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农村学年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主要与留守儿童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照顾者年龄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临床上可根据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刘佩光 《现代预防医学》1994,21(2):87-89,124
本文系统地分析报导了甘肃省榆中县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及改善效果。该县学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以改善前1986年小於6个月组最高47.4%;改善后1989年大于5岁组最低0.9%。在施以补充铁剂、改进膳食铁摄入,普及营养知识等措施后,四年的标化贫血率连年下降分别为:26.1%、21.1%、5.7%和3.9%。补铁效果十分显著,同时也表明该县学龄前儿童的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作者还就学前儿童Hb参考值的确定及贫血漏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农村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补充儿童营养素对6~24个月婴幼儿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及铁缺乏的干预效果,为营养性贫血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广西缺铁性贫血高发区(横县、灵山县和宾阳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3个县8个乡抽取6~24个月婴幼儿(排除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营养干预试验研究对象,分4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为A组(正常喂养+营养素补充+健康教育)、B组(正常喂养+营养补充剂)、C组(正常喂养+健康教育)、D组(正常喂养)。干预前、干预4个月、干预8个月后检测婴幼儿末梢血的血红蛋白,对不同组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月龄段婴幼儿干预4个月和8个月后,血红蛋白均高于干预前(P<0.05);12~24月龄婴幼儿干预后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t=2.78,P=0.006);A、B组血红蛋白增值均高于C组和D组(LSD法,P<0.05)。结论 补充儿童营养素可以提高婴幼儿血红蛋白含量,有利于改善婴幼儿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儿童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探索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方法控制儿童营养不良,为制定改善儿童健康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方法,对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两个县的所抽学校的小学生进行行为干预,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近2000名学生作问卷调查和体检,同时对其家长调查,以确定干预效果。结果发现干预前小学生及其家长的营养卫生知晓率低下,小学生营养不良率达36.8%,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达42.5%。经过干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下降3.7%,营养不良率下降8.6%。健康教育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有效手段,应加强对小学生及其家长营养知识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381名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江苏射阳县妇幼保健所周仲玉为了解县城儿童膳食结构及营养现状,探索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及其有关膳食因素,为今后改进儿童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2年9月、1993年9月、1994年9月对县直机关幼儿园的4~6岁幼...  相似文献   

16.
<正>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营养缺乏病。据报道一些地区患病率在30—40%以上。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为了解我市农村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发现其发病原因,91年5月我们对禹州市郭连,古城的821名儿童进行调查。一、调查对象郭连、古城点地处平原,经济收入居本市中等。抽取<72个月的儿童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7.
528名留守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东海县5岁以内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探讨影响贫血患病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东海县528名5岁以内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同地621名非留守儿童为对照,用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问卷调查被检对象的喂养情况及抚养人信息。结果研究组贫血患病率为12.12%,对照组为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抚养人缺铁性贫血知识知晓率4.5%,饮食行为中留守儿童比例有两项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结论留守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抚养人缺铁性贫血知识和贫血预防意识严重缺乏,饮食行为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儿童基本相近,卫生保健部门对科学喂养知识宣传、儿童的营养干预和对儿童抚养人科学喂养指导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及门诊指导。方法 择取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在2019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患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并且分析实施门诊指导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6个月至1岁婴儿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1~3岁幼儿;足月儿的贫血发生率要低于未足月儿;母孕期贫血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要高于母孕期未贫血的发生率;4~6个月龄时未按时添加辅食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按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非低出生体重儿;挑食厌食儿童的贫血发生率高于不挑食厌食儿童;留守儿童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人工喂养、母乳喂养以及混合喂养贫血与不同性别贫血等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和年龄、足月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挑食厌食、未按时添加辅食、低出生体重儿、留守儿童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对其实施相应的儿童保健门诊指导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贫血严重程度,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强化酱油预防儿童贫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强化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高发地区儿童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贵州省毕节市 9个村的儿童进行了为期 18个月的随机对照的双盲干预实验。在干预前和干预第 6、12和 18个月后分别测定了儿童末稍血血红蛋白含量 ,在干预前和干预 6个月后分别测量了儿童的身高、体重、上臂围和 3个部位的皮褶厚度。结果 强化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高 [干预前 ( 111 0 8± 11 31)g L ,干预 12个月后 ( 12 2 99± 8 4 3)g L],贫血率显著下降 (干预前 5 8 0 % ,干预 12个月后 17 6 % ) ;干预 12个月后强化组儿童年龄别体重的增加值、三头肌和腹部皮褶厚度及其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NaFeEDTA强化酱油可显著提高儿童血红蛋白水平 ,降低贫血患病率 ,促进儿童体重增长 ,增加皮下脂肪的积累。在缺铁性贫血高发儿童中应用NaFeEDTA强化酱油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一种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行之有效的营养教育模式,以增强营养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祥云县8所贫困农村小学四~六年级32个班1 124名学龄儿童,采用参与性营养教育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后调查对象对新鲜水果或蔬菜、黄豆、胡萝卜营养价值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6.3,6.5和24.1个百分点(P<0.01),对谷类食物、牛奶及奶制品主要提供的营养素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21.1和6.2个百分点(P<0.01),预防骨质疏松、贫血原因、预防缺铁性贫血知识点分别提高10.7,0.6和33.4个百分点(P<0.01).对饮食与健康的认知情况有不同程度提高(P值均<0.01).干预前有81.7%的儿童愿意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干预后该比例提高了5.9个百分点(P<0.01);每天吃早餐的比例由22.4%提高到32.4%(P<0.01).结论 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可采用参与性营养教育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