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氧乙烷对大鼠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环氧乙烷(Eto)对细胞内主要修饰酶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影响,对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浓度751.7mg/m3,每天2小时,每周6天,连续染毒9周。对其肝、肾和睾丸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同裂酶(MboI和Sau3AI,HpaⅡ和MspⅠ)敏感性试验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结果:大鼠肝、肾和睾丸DNA经HindⅢ、MboⅠ和Sau3AⅠ酶解后呈完全酶解带型,仅见1条杂交带。经HpaⅡ和MspⅠ酶解后呈不完全酶解带型,均见多条杂交带。电泳带型、杂交带条数及放射自显影强度在染毒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表明Eto对大鼠肝、肾、睾丸DNA甲基化酶活性无影响,睾丸DNA甲基化程度远低于肝和肾。  相似文献   

2.
硒对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硒的遗传毒性,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亚硒酸钠对离体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8.75μmol/L,17.50μmol/L,35.00μmol/L的亚硒酸钠可以引起肝细胞DNA单链断裂,出现拖尾的彗星细胞。  相似文献   

3.
芥子气对大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芥子气 (MG)对大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NS)、丙二醇、MG(0 .2、0 .4、0 .8、1.6mg/kg体重 ) ,分别于染毒后 0、2 4、4 8、72h处死各组的 5只大鼠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分析大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 在染毒后 0h各组的大鼠骨髓细胞DNA损伤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丙二醇组的大鼠骨髓细胞DNA迁移率和迁移度在染毒后 2 4、4 8、72h分别为 15 .4 %± 0 .2 1%、16 .0 %± 0 .19%、15 .7%± 0 .2 3%和 (11.4±0 .2 )、(13.5± 0 .3)、(12 .8± 0 .2 ) μm ,明显高于在同时刻的NS组水平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各MG组的大鼠骨髓细胞DNA迁移率和迁移度在染毒后 2 4、4 8、72h分别高于在同时刻的NS组和丙二醇组水平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MG对大鼠骨髓细胞DNA有损伤作用 ,随剂量的增大损伤有上升的趋势 ,损伤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镉对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氯化镉对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8.75μmol/L、17.5μmol/L、35μmol/L氯化镉可以引起肝细胞DNA单链断裂,拖尾的慧星细胞分别达到78%、90%、98%,并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相关系数0.9933。本研究提示,氯化镉可以引起离体肝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摄入不同脂肪含量食物对大鼠DNA氧化性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45d龄F344雌性大鼠被喂饲含5%玉米油的AIN-93G饲料12d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用含3%、5%、10%、15%和20%玉米油的饲料喂养20周。观察血液和乳腺组织中5-羟甲基-2’-脱氧尿苷(5-OHmdU)含量的改变。结果 血液中5-OHmdU水平随食物中脂肪含量增加,而乳腺中5-OHmdU水平于10%食物脂肪含量时到达高峰,随后呈平台形态。结论 血液5-OHmdU水平可以作为脂肪摄人导致的DNA氧化性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而乳腺中5-OHmdU水平的变化提示中等水平的食物脂肪摄人即可导致乳腺组织中DNA氧化性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6.
氯乙酸甲酯染毒对大鼠精子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精子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探讨氯乙酸甲酯对雄性大鼠精子DNA的损伤.方法 将55只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4个剂量组分别给予4.3、8.6、17.2和34.4 mg/kg的氯乙酸甲酯,对照组给予生理氯化钠连续经口灌胃13周处死,取附睾精子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 高剂量染毒组精子细胞拖尾率和尾长[17.4%,(5.80±6.56)μm]与对照组[5.5%,(2.70±1.76)μm]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剂量氯乙酸甲酯对雄性大鼠精子DNA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在急性和亚急性经口染毒试验中,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染毒剂量(10m g/kg、30m g/kg 和50m g/kg)丙烯腈(ACN)及不同染毒时段(2h、14d、28d、和42d)对大鼠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情况。[结果] 在急性和亚急性染毒试验中,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均随ACN 染毒剂量增大或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并显著高于对照组或染毒14d 组(P<0.01),且存在较好的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关系(P< 0.01)。亚急性染毒试验中,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程度可达到饱和。染毒组细胞DNA 损伤反应模式明显不同于对照组,单个细胞间的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随染毒剂量增大和染毒时间延长也逐渐增大。[结论] ACN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损伤程度和模式受ACN 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甲基汞致小鼠肝细胞DNA的损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甲基汞对小鼠肝细胞DNA损伤。方法: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技术检测1/200 LD50,1/20 LD50,1/2 LD50的甲基汞对肝细胞DNA损伤的情况。结果:体内给予小鼠1/200 LD50,1/20LD50,1/2 LD50的甲基汞,作用12h,其肝细胞的存活率降低,DNA损伤率均增高,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体外给予不同剂量的甲基汞作用1h即可使肝细胞DNA损伤率明显增高,结论:甲基汞可以引起小鼠肝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9.
丙烯脯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在急性和亚急性经口染毒试验中,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染毒剂量(10mg/kg、30mg/kg、50mg/kg)丙烯脯(ACN)及不同梁毒时段(2h、14d、28d、42d)对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在急性和亚急性染毒试验中,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均随ACN染毒剂量增大或染毒时间延长而加重,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染毒1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醛对大鼠肝、肾、肺组织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用蒸馏水及不同剂量(10、20、30、40mg/kg)的甲醛溶液和环磷酰胺经腹腔染毒阴性对照组、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第2天处理动物后,取肝、肾、肺组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其细胞DNA损伤水平。结果甲醛对大鼠的肝、肾、肺组织细胞DNA具有损伤作用,染毒剂量和损伤呈现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随着甲醛染毒浓度的升高,肾、肺、肝细胞拖尾率增加,头尾比降低。结论甲醛可引起大鼠的肝、肾、肺组织细胞DNA损伤,从而进一步证实甲醛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1.
环氧乙烷对大鼠精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剂量组大鼠每天2h.每周6天.连续8周,分别吸入131mg/m3、263mg/m3和526mg/m3环氧乙烷。结果,大鼠精子数量减少,活动能力下降,畸形率增高.263mg/m3和526mg/m3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各剂量呈现出剂量-反应关系.说明环氧乙烷对雄性大鼠性腺功能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燃汽油机动车尾气致核酸分子氧化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燃汽油机动车尾气成分,及其对DNA分子的氧化损伤,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燃汽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效应与机制。方法:以DNA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作为DNA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C)法对污染物染毒后的DNA中8-OHdG进行定量检测,通过气质联用法(GC-MS)进行有机成分分析和原子吸收法(AAS)对其进行无机元素分析,并从化学组成成分的角度探讨DNA氧化损伤的分子机理。结果:在燃汽油机动车尾气的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中分别检出有机污染物85种和46种,无机元素7种和5种。燃汽油机动车尾气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均可在体外直接诱导DNA氧化损伤,尾气颗粒物还可诱导大鼠肺组织DNA氧化损伤,并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污染物直接以及间接的氧化作用,源于含有醌类、多酚等具有自氧化作用的化合物,不需要任何生物活化系统,在体外就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并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进攻DNA的碱基形成8-OHdG,产生遗传毒性效应,而8-OHdG是DNA氧化损伤的较好的效应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正己烷(n-Hexane)对大鼠外周血有核细胞DNA损伤的影响,为其遗传毒性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4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低(75 mg/kg)、中(150 mg/kg)、高300 mg/kg)剂量染毒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每组8只。经腹腔注射正己烷,染毒4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和体重变化,用彗星试验技术(SCGE)检测大鼠外周血有核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各组大鼠体重均持续增加,但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增长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动物无明显中毒症状。外周血有核细胞SCGE检测彗星尾长、尾DNA%、尾矩、Olive尾矩均增大。阳性对照组尾长(63.84±19.79)、尾DNA%(28.78±6.99)、尾矩(15.47±8.60)、Olive尾矩(10.60±4.89)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尾长、尾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尾矩,Olive尾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尾矩值与染毒剂量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为0.978,呈正相关(P<0.05)。结论正己烷可使大鼠外周血有核细胞DNA发生损伤,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4.
番茄红素对镉中毒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多的色素之一,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番茄红素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最有效的单线态氧淬灭剂。镉是一种重金属环境污染物,是较强的脂质过氧化剂,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镉能使DNA单链断裂,并有氧化损伤产物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ine,8-OHdG)的生成[1]。本实验采用大鼠镉暴露损伤模型,观察番茄红素对镉中毒大鼠的保护作用。1材料与方法1.1试剂及仪器番茄红素油树脂,从成熟番茄中提取,使用时用色拉油稀释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曲霉素B1(AFB1)对正常鼠与铁过载鼠肝细胞DNA损伤情况。[方法]采用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和AFB1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不同AFB1剂量组下两组鼠肝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AFB1诱导的DNA损伤主要发生在肝门静脉区和胆管区,随剂量的加大损伤加重,且铁过载组DNA损伤大于正常组。[结论]铁过载可加重AFB1对鼠肝细胞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6.
1 800 MHz电磁波辐射对大鼠海马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 800 MHz电磁波照射大鼠后对其海马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2个暴露组及各自的平行对照组).暴露组大鼠在功率密度分别为0.5和1.0mW/cm2的1 800 MHz连续电磁场条件下照射;对照组进行虚拟暴露,每天12 h,连续21 d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大鼠海马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 照射后,1.0mW/cm2组大鼠海马细胞拖尾率高于对照组(P<0.05);0.5、1.0mW/m2组大鼠海马细胞拖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1.0mW/cm2组大鼠海马细胞拖尾率和拖尾面积均高于0.5mW/cm2组(均P<0.05).结论 大鼠经模拟手机辐射强度的1 800 MHz电磁波辐射后,海马细胞DNA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氯乙烯(VC)对大鼠原代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对DNA损伤修复酶(rMSH2和XPD)和抑癌蛋白p53表达的影响;探索VC所致DNA损伤的修复和调控机制。方法大鼠腹腔注射VC,隔日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5,10和20mg/kg。单细胞凝胶电泳测肝细胞DNA损伤,免疫组化法测肝脏DNA损伤修复酶的表达。结果彗星细胞数目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彗星发生率与VC染毒剂量问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rMSH2表达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减少.XPD和p53的表达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VC致DNA损伤与XPD表达具有相关关系。结论VC可导致肝细胞DNA发生损伤,且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DNA损伤修复酶和p53蛋白参与修复VC所致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