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治疗前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尿香草扁桃酸(vanillymandelic acid,VMA)的水平,比较二者与NB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二者预测高危组患儿的能力,为更好地诊断和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9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确诊的155例NB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的患儿血清NSE和尿VMA水平,包括年龄、性别、肿瘤体积及部位、病理类型、INSS分期、危险度分组、是否转移、MYCN基因扩增及有无IDRFs情况。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比较血清NSE和尿VMA在高危组患儿中的诊断价值,绘制ROC曲线,建立预测模型,比较二者鉴别高危组患儿的准确性。  结果  109例患儿检测尿VMA,其中阴性61例,阳性48例,阳性率44.0%。152例患儿检测血清NSE,其中阴性2例,阳性150例,阳性率98.7%。血清NSE和尿VMA水平在INSS 4期、COG高危组、伴有转移和有IDRFs的患儿中均显著增高(P < 0.05)。血清NSE在肿瘤部位、肿瘤体积和病理类型不同的患儿中具有显著性差异;肿瘤体积>500 cm3、INPC预后不良,病理类型为NB,原发灶位于腹膜后的患儿,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NSE鉴别高危组患儿的界值为98.50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943(95% CI:0.906~0.991)。尿VMA鉴别高危组患儿的界值为62.28 μmoL/24 h,AUC为0.791(95% CI:0.705~0.878)。联合二者鉴别高危组患儿,AUC为0.948(95% CI:0.900~0.997)。  结论  与尿VMA相比,血清NSE与更多的NB临床特征相关,可以更全面地辅助诊断疾病及评估病情。在高危组患儿中,血清NSE和尿VMA水平均显著增高。NSE鉴别高危组患儿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尿VMA,二者联合检测并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表型及核型特征,并分析其在初诊CL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初诊CLL流式细胞术(FCM)免疫表型及其染色体核型特点,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结果再分析误诊病例。结果 70例初诊CLL免疫表型均表达CD19,其他成熟B细胞相关抗原CD20、CD22阳性率依次为88.5 %(54/61)及 51.9 %(27/52),T系相关抗原CD5的阳性率77.1 %(54/70),CD5 CD19非双阳性表达[CD+5 CD+19(-)]CLL共16例(22.9 %)。34例行CD23检测,阳性率为67.6 %(23/34)。 59例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C)显示异常核型13例(22.0 %),最常见为-Y、+12、-20、17号染色体异常,复杂核型5例(8.5 %),无分裂象2例,正常39例;10例行CLL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异常检出率为60 %,以GIP D13S25异常检出率最高,为66.6 %。CD+5 CD+19(-)CLL与CD5 CD19双阳性表达[CD+5 CD+19(+)]CLL核型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对部分临床过程不符合CLL惰性病程再分析,70例初诊CLL中6例误诊,其中CD+5 CD+19(+)误诊2例,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t(11;14)及CyclinD1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MCL);CD+5 CD+19(-)CLL误诊4例,分别为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1例、B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B-LPD)1例和毛细胞白血病(HCL)2例,误诊率为25.0 %,显著高于CD+5 CD+19(+)CLL(P=0.030),而CD23的表达显著低于CD+5 CD+19(+)CLL(P=0.016)。结论 CD+5 CD+19(-)CLL误诊率高;CLL的典型免疫表型特征为CD5、CD19、CD23的共表达,联合CD20、CD22表达强弱及核型分析有助于CLL与其他B-LPD鉴别; CC联合FISH检查可提高异常染色体的识别能力。免疫表型联合染色体分析能提高误诊CLL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和预后,为NB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2年12月134例在我院治疗及随访的NB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无事件生存期(event free survival, E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结果:134例研究对象,男∶女=1.6∶1,中位起病年龄为3.0岁,82.6%的患儿发病年龄≤5岁。肿瘤原发部位大多数起源于腹部,共109例(81.3%)。首发症状以发热居多,共36例(26.9%),其次是体检发现纵隔肿物或腹部包块共31例(23.1%)。65.5%高危NB患儿出现淋巴结转移。93.2%的患儿存在LDH值升高,高危组LDH值最高,不同危险度组间比较LD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5%的患儿存在NSE值增高,42.1%(48例)的患儿存在尿VMA值增高,不同危险度组间比较NSE值、VM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完整治疗的125例患儿整体5年EFS为46.5%,OS为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误诊情况,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NB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NB患儿中,7例经术后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13例经B型超声、CT或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12例在早期诊断中曾被误诊。结论儿童NB早期较易误诊,诊断需结合多种手段,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原发肿瘤手术切除程度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间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91例NB患儿,按照原发肿瘤手术切除程度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1例手术切除<90%原发病灶的患儿纳入A组,60例手术切除≥90%原发病灶的患儿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截止至2018年7月31日,记录患儿的生存情况,分析手术切除程度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45. 2%,明显低于B组的91.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截止时,91例患者中存活34例,总生存率为37. 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B患儿生存情况与临床分期、配合化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远处转移及手术切除程度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9. 42±6. 25)个月,明显低于B组的(50. 74±13. 1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配合化疗和手术切除程度是NB患儿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配合化疗和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程度可影响NB患儿的生存预后,临床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儿身体状况,选择手术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易感因素和预后,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山西省儿童医院85例ALL合并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ALL患儿中发生真菌感染22例(25.88%)。不同化疗方案患儿真菌感染发生率:诱导方案VDLDex(P)为16.47%(85次疗程中14次);巩固治疗CAM方案为0.71%(281次疗程中2次),HR1'方案为7.14%(28次疗程中2次);HR3'方案为3.57%(28次疗程中1次);HD-MTX方案为0.34%(587次疗程中2次);COADex方案0.48%(210次疗程中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98,P<0.05)。标危、中危及高危组患儿年龄分别为(4.27±1.57)岁、(5.08±3.39)岁、(8.09±2.9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08,P<0.05)。不同危险组患儿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标危组19.35%(6/31)、中危组12.5%(5/40)、高危组78.57%(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P<0.05)。22例真菌感染患儿中治愈10例(45.45%),好转2例(9.09%),放弃6例(27.27%),死亡4例(18.18%)。结论ALL患儿化疗时易发生真菌感染。长期应用含有激素化疗方案、持续粒细胞缺乏、年龄小及高危组是易感因素,应重点关注此类患儿,早期预防真菌感染,有利于降低合并真菌感染ALL患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亚砷酸(ATO)单独以及二药联合柔红霉素(DNR)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对NB4细胞CD11b表达的影响,及其对高白细胞血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分化综合征的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素标记的CD11b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各组药物作用于NB4细胞24、48、72、168 h后细胞CD11b的表达状况。结果 1 μmol/L ATRA作用于NB4细胞后,CD11b表达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呈时间依赖性。24、48、72、168 h CD11b表达分别为(33.34±3.15)%、(55.59±5.13)%、(86.08±5.12)%、(90.69±2.69)%,在同一时间点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 μmol/L ATO作用于NB4细胞后,随时间延长CD11b表达亦逐渐增加,但各时间点之间CD11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同一时间点CD11b表达低于ATRA组(P<0.01),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μmol/L ATRA+1 μmol/L ATO作用于NB4细胞后,24、48 h CD11b表达分别为(16.92±1.05)%、(17.01±0.2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168 h CD11b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分别为(18.81±1.40)%、(25.61±4.54)%;但在同一时间点CD11b表达均低于ATRA组(P<0.01)。1 μmol/L ATRA+1 μmol/L ATO+1 μmol/L DNR作用于NB4细胞后,在同一时间点CD11b表达低于ATRA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联合ATO或加用DNR诱导治疗APL,可能由于避免了APL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CD11b表达的增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白细胞血症、APL分化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1991年至2003年间收治的87例脊柱转移瘤的误诊原因.全组院外误诊率高达94.3%,院内首次门诊误诊率为11.5%.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其中X线、疼痛性质、原发病灶隐蔽与否的误诊率分别高达34.7%、31.7%和22.0%,而CT、MRI和ECT判断失误仅占6.9%.详细询问病史、既往史,仔细查体,多元性的选择影像学检查后作出综合性分析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多发性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 astoma ,NB)的临床特征及生物学行为,以期对这类肿瘤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1995年1 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 例多发性NB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随访。结果:共收治360 例NB患儿,其中多发NB仅7 例(1.9%)。 患儿平均年龄(19.4 ± 11.9)个月;原发部位胸腹多发3 例,双肾上腺多发4 例;临床分期4S 期4 例(57.1%),3 期2 例(28.6%),4 期1 例(14.3%)。 7 例共15个原发灶:14个手术完整切除;组织学预后良好型(favorable histology ,FH)12个(85.7%),组织学预后不良型(unfavorable histology,UH)2 个(14.3%);13个(92.9%)MYCN 基因无扩增。随访满3 年的5 例患儿,3 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rate ,OS)为100% 。结论:多发性NB极其罕见,具有初次诊断年龄较低、以4S 期为主、手术易完整切除的临床特征,肿瘤细胞分化较成熟、FH居多、少见MYCN 基因扩增等生物学行为。该病多数预后较好,应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原发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983至2005年经手术证实的22例多原发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访20例。结果多原发早期胃癌有症状者72.7%,症状无特异性,上消化道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阳性率75.0%,大便潜血阳性率6.3%,血清CEA阳性率0;22例总共55个病灶,胃镜漏诊6个病灶,漏诊率10.9%(6/55),Ⅱ型5个(Ⅱa+Ⅱc型1个,Ⅱa型1个,Ⅱb型3个),≤1 cm癌4个;主副癌灶间距离≥2 cm的6例6灶,占副癌灶数的18.2%(6/33),胃镜检查漏诊其中4个副癌灶,占66.7%(4/6);72.7%(16/22)的患者、76.4%(42/55)的癌灶为黏膜癌;多原发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术后5年复发率5.1%,5年生存率94.9%;术后非胃异时癌发生率20.0%,中位间隔时间7.5年。结论多原发早期胃癌病灶多距离较近,易通过手术被切除,术后要警惕非胃异时癌,胃镜易漏诊距离较远的平坦型小胃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ESD或STER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变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组织学特征以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14例经ESD治疗,8例经STER治疗。超声内镜示病变位于黏膜肌层9例,固有肌层13例。CT检查阳性率27.27%。所有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手术切除肿瘤大小为0.2~3.0cm,平均(1.35±0.78)cm。STER组的手术时间(51.50±7.61)min,比ESD组的(81.64±6.57)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术中出血量STER组(50.00±8.66)mL,比ESD组的(81.42±7.10)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SMA及Desmin检测阳性率均为100.00%,CD117灶阳性率为68.18%,CD34血管阳性率为45.45%,DOG-1阳性率为9.09%,Ki-67为〈5%阳性。除1例患者STER术后出现食管脓肿,余2l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2个月后复查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STER和ESD均可用于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相比ESD,STER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更有优势,有望成为治疗黏膜下肿瘤(尤其是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肿瘤组织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170与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的表达及乳腺癌组织ER、PR、癌基因、Her-2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法对32例乳腺癌组织标本P170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人(试验组)和11例乳腺癌组织标本P170蛋白表达阴性的病人(对照组)进行化疗前的外周血液MDR1mRNA及ER、PR、Her-2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170表达阳性的病人中,外周血MDR1mRNA表达阳性者14例(43.75%),阴性18例(56.25%);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170表达阴性的11例病人中,外周血MDR1mRNA表达阳性者6例(54.55%),阴性5例(45.45%);P170阳性组外周血MDR1mRNA阳性表达率43.75%与P170阴性组外周血MDR1mRNA阳性表达率54.55%之间差异无相关性(Χ^2=0.383,P〉0.05)。P170阳性组Her-2阳性表达12例(37.50%),阴性20例(62.50%);P170阴性组Her-2阳性表达2例(18.18%),阴性9例(81.82%);P170阳性组Her-2阳性表达率37.50%与P170阴性组Her-2阳性表达率18.18%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1.391,P〉0.05)。P170阳性组ER表达阳性者13例(40.63%),阴性19例(59.37%);P170阴性组ER阳性表达者7例(63.64%),阴性4例(36.36%);P170阳性组ER阳性表达率40.63%与P170阴性组ER阳性表达率63.64%之间差异无相关性(Χ^2=1.742,P〉0.05)。P170阳性组PR阳性表达者20例(62.50%),阴性12例(37.50%);P170阴性组PR阳性表达者4例(36.36%),阴性7例(63.64%);P170阳性组PR阳性表达率62.50%与P170阴性组PR阳性表达36.36%之间差异无相关性(Χ^2=2.267,P〉0.05)。P170阳性组淋巴结转移者9例(28.12%),无淋巴结转移23例(71.88%);P170阴性组淋巴结转移者5例(45.45%),无淋巴结转移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双表型急性白血病(BAL)的免疫表型。方法 采用四色FCM检测23例BAL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23例BAL患者中有10例(43.4 %)表达cCD3,16例(69.6 %)表达cCD79a,20例(87.0 %)表达cMPO,14例(60.9 %)表达TdT,19例(82.6 %)表达CD34,20例(87.0 %)表达CD117,同时表达髓系和B系抗原者13例(56.5 %),均共同表达cCD79a和cMPO;同时表达髓系和T 系抗原者7 例(30.4 %),均共同表达cCD3和cMPO;同时表达T系和B系抗原者3例(13.04 %),均共同表达cCD3和cCD79a。结论 cCD3、cCD79a、cMPO为系列特异性抗原标志,对诊断及鉴别BAL具有重要意义,FCM是目前诊断BAL特异可靠的方法,在临床白血病治疗和预后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46例经病理复诊明确诊断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E1/AE3、VIM、平滑肌肌动蛋白(Act)和Ki-67表达。结果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临床诊断相符者24例,其余术前诊断分别为: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或混合性囊肿4例,乳腺癌或疑似乳腺癌3例。术前临床诊断误诊率为47.83%(22/46)。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乳腺分叶状肿瘤40例,漏诊率为13.04%(6/46)。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中良性35例,交界性7例,恶性4例。免疫组化表达结果:VIM表达均为阳性,表达在肿瘤问质细胞;Act在部分病例(36.96%,17/46)表达于间质细胞;AEl/AE3均无间质细胞表达(用于排除梭形细胞癌);Ki-67平均阳性细胞指数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中分别为13%、28%和69%,Ki-67表达在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存在较高的临床误诊率和冰冻病理漏诊率,而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病理分型密切相关;免疫组化对判断其良、恶性有重要意义;肿瘤的及时确诊和手术方式选择是决定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细胞系患儿骨髓微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多种四色荧光标记抗原采用FCM检测ALL-B残留肿瘤细胞对52例ALL-B初诊患儿骨髓细胞进行有效免疫表型组合,并用这些免疫表型组合对ALL-B患儿不同治疗时期的骨髓标本进行MRD监测。结果 52例ALL-B患儿诱导化疗33天,3个月,6个月分别行BM 及MRD监测。并进行长期随访。按照疾病危险度分组,标危组(SR)21例,中危组(IR)23例,高危组(HR)8例,化疗6个月时,MRD阳性数:SR组:21例阳性数4例(19%),IR组:23例阳性数8例(34%),HR组:8例阳性数5例(62%),B-All 52例9例复发,其中SR 21例 2例复发,IR 23例 4例复发 HR 8例 3例复发。结论MRD水平与疾病复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疾病预后因素。应用FCM技术对儿童B-ALL进行动态定时监测MRD,对实现白血病治疗个体化早期预测复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不同强度的化疗及骨髓移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 B-ALL, 流式细胞仪,肿瘤 残留; 复发; 儿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MP-7、MMP-9在结直肠癌腹腔微转移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性。方法:收集98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腹腔冲洗液,进行CEA、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确定腹腔微转移。使用组织阵列仪制作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检测MMP-7、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腹腔微转移的关系。结果:CEA、CK20联合检测腹腔微转移率为32.7%(32/98)。MMP-7、MMP-9在伴有腹腔微转移的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和96.88%,明显高于无腹腔微转移结直肠癌表达率72.73%和68.18%(P〈0.05,P〈0.01)。结论:MMP-7、MMP-9可能在结直肠癌腹腔微转移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0月~2003年10月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26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比较。[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占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病例的7.72%(22/285)。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比较,结节质地硬或较硬者分别占9.09%(2/22)、7.60%(20/263),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分别占4.55%(1/22)、3.04%(8/263).影像学发现钙化的分别占45.45%(10/22)、8.42%(23/263).发现微钙化的分别占18.18%(4/22)、1.14%(3/263).[结论]钙化灶和微钙化的出现对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例复治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恩度15mg/天,连续14天给药,间歇7天重复;同时,联合既往未使用或既往治疗病灶稳定的化疗药物。21天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有效率(RR)为18.18%,疾病控制率(DCR)为81.82%;生活质量(QOL)改善者4例(36.4%),稳定者5例(45.4%),下降2例(18.2%)。主要毒副反应与化疗药物有关,包括白细胞减少2例(18.18%),恶心呕吐2例(18.18%)。与恩度有关的心脏毒副反应1例(9%),主要表现为疲乏感。出现皮肤一过性斑丘疹1例(9%)。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可以改善和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恩度与部分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