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自然光条件下基于色差校正方法的舌象颜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尝试建立一种自然光条件下基于L*a*b*色差校正的舌象采集分析方法,观测色差校正方法的舌象颜色分类规律。 方法:在光线良好的室内自然光环境下,应用NikonD70数码单反相机采集413例舌象,以柯达Q-13灰阶色卡为软件校正依据。通过NikonCaptureNX软件进行图像色差校正,并应用L*a*b*均匀色空间对校正后的舌象进行舌象颜色分类与定量分析。 结果:应用软件校正方法对舌象颜色进行色差校正,具有良好的效果。校正舌色后,从淡白舌、淡红舌到红绛舌,L*值逐渐降低,而a*值则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绛舌和青紫舌L*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淡红舌和青紫舌a*值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各类舌色的b*值除淡白舌和青紫舌以及淡红舌和红绛舌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舌色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苔色定量分析显示白苔a*值大于黄苔(P〈0.01),白苔b*值小于黄苔(P〈0.01)。白苔、黄苔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自然光条件下应用L*a*b*色空间对舌色进行色差校正和定量分析,颜色还原准确,操作方便,是一种可行的临床舌象采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舌象与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病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和发现舌象与脑出血患者预后和病位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治与判断。方法记录99例患者入院24h内舌象(舌色),归入淡白舌、淡红舌、红绛舌、紫暗舌4类,总结其与发病部位和预后间存在的一些规律。结果患者的舌色愈淡,其病情愈轻浅,预后愈好。结论舌象可反映脑出血患者预后,与中医理论和西医观点一致,对急危重症脑出血患者来说,此法简便、真实、适用、可取。  相似文献   

3.
中医舌诊中舌色的色度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用色度学的方法对各类舌色的量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舌色判断的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对207幅各类舌色图谱扫描后,分析取样点R(红)、G(绿)、B(蓝)各分量值与其总和的比值。同时对青紫类舌色的以上述指标进行聚类后,再与其他常见舌色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淡白舌G比最高,R比和B比居中;红色类舌R比最高,G比和B比较低;青紫类舌B比最高,G比居中,R比最低。淡白舌NR NG NB最大,红色类舌最小,青紫类舌居中。【结论】不同中医专著中的舌色图谱呈现一定的色度学规律,但其参数的使用宜结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的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象特征,同时采用色度学的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舌色色度值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1)的方法,对244例子宫肌瘤患者和对照组进行舌诊和数字舌图拍摄,比较两组的舌色、舌形、苔色、舌苔厚度构成以及舌色的色度值。结果:医生肉眼判断的结果为:子宫肌瘤组与非子宫肌瘤组的舌色、苔色与苔厚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子宫肌瘤组的正常舌形出现率显著降低,差异的产生与子宫肌瘤组中齿痕舌和瘀点舌的发生率增高有关。在LCH颜色空间中,子宫肌瘤组的色相偏于红橙色,非子宫肌瘤组的色相偏于红主色。齿痕舌与瘀点舌的舌色饱和度降低。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齿痕舌和瘀点舌的发生率增高。运用色度学的分析方法可提高舌色诊断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望舌质     
舌质即舌的本体,为舌的肌肉脉络组织。通过诊察舌质的颜色、形态,能了解脏腑精气盛衰存亡,判断疾病预后转归。 一、望舌色:正常人舌色淡红而活泼润泽,不滑不燥。如舌色浅淡,甚或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主病虚寒。舌色鲜红,称为红舌,主病实热或虚热。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主邪入营血或阴虚火旺。舌色红中带青色或蓝色,称为紫舌,乃淤血凝滞,主病有寒热之分。另外,在望舌色时还需注意观察舌色之死活。所谓“活色”,即隐隐红活,虽病而脏气未败,病情尚轻;所谓“死色”,即干晦枯瘘,乃脏气不至,病情深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健康人不同年龄阶段舌质颜色的分布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5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在校学生和教师150例,采用便携式红外测温仪检测舌面温度,MoorVMS-OXY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和组织氧含量测定仪检测舌面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血流速度、血氧饱和度。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健康人舌质颜色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是:淡红舌-暗舌-淡白舌-红绛舌-紫舌。淡红舌是健康人的主要舌色表现;②随着年龄的增大,淡白舌、暗舌、紫舌的出现率增高,淡红舌出现率减少;③,随着年龄的增大,舌下络脉逐渐增粗,P<0.001;④随着年龄增大,舌温逐渐降低;⑤随着年龄增大,舌面微循环灌注量和血流速度增大,10-19年龄阶段与其他年龄阶段微循环灌注量和血流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01;⑥10-39年龄阶段,随着年龄增大,舌面微循环血氧饱和度逐渐增大,P<0.001;40-59年龄阶段,随着年龄增大,舌面微循环血氧饱和度逐渐减少,P<0.001。[结论]健康人舌质颜色存在自身的变化规律,舌面温度、微循环等指标与中医阳气的旺衰、气血状况和肾气盛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舌象变化,提高舌诊在急性期脑出血辨证中的作用。方法选88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在入院后24h内观察其舌色、舌苔,按病情、出血量、中经络与中脏腑等分组分析舌象变化。结果病人的舌色改变多见红舌;次为紫舌,再为暗红舌。舌苔以黄厚苔多见,次为薄黄苔,再为黄腻苔。中经络与中脏腑组间比较,中经络多见紫舌、紫/暗红舌合并,中脏腑多见红舌、红/绛舌合并。从病情看,轻、中型舌色多见紫舌、紫/暗红舌合并,重型多见红舌、红/绛舌合并。舌苔改变各分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舌色多见红、紫、暗红,舌苔多见黄、腻苔,舌色变化与病情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能反映中风的病理变化,是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CIELAB、LCH的典型舌色与复杂舌色的颜色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典型舌色与复杂舌色的颜色特征和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从445例淡红舌中,选取典型淡红舌23例、偏紫舌36例、偏暗舌12例,从236例红舌中,选取典型红舌13例、偏紫舌20例、偏暗舌21例。采用Matlab软件,在CIELAB和LCH颜色空间中对各类舌色的数据及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1)淡红舌的明度最高,色相偏于红黄。(2)红舌的明度减低,彩度加大。(3)典型淡红舌、典型红舌的特征为明度和彩度均加大。(4)偏暗舌以明度的减低为著。(5)偏紫舌的特征为色相偏红紫色。(6)偏紫舌与偏暗舌在CIELAB和LCH颜色空间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结论:典型舌色与复杂舌色的颜色不同。在颜色空间的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9.
舌质是由舌的肌肉脉络组成,其正常颜色是淡红色。舌质的颜色改变,常可反映脏腑的气血变化。病理舌色,常有如下三种:淡白舌。舌色较正常浅淡,称为淡白舌。多是阳气衰弱,气血不足的表现,故主虚证、寒证。临床上贫血、水肿病人多见此舌。红舌,舌色较正常舌深,呈鲜红色,称为红舌,多为里热较盛或阴虚火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检者舌色的亮度与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以972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舌色诊,同时拍摄舌图像.采集静脉血,测量外周血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舌图像进行色彩校正后,提取舌缘的色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各舌色亮度值(L值),把舌色分成淡红舌组、红舌组、暗舌组与明舌组,4组间的舌色L值经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女性淡红舌、红舌组的L值均比男性高(P<0.01),淡红舌、明舌组L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 <0.05或P<0.01).红舌、暗舌组的RBC、HGB、HCT高于淡红舌与明舌组,男性较女性显著,与年龄呈一定的相关性.明舌组中≥50岁的RDW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 舌色亮度的降低与RBC、HGB、HCT、MCV升高有关.舌色的亮度与气血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可作为度量气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可见反射光谱法的中医舌诊定量与归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方法对舌尖舌质的舌象进行数据采集,探讨中医舌诊对舌质淡白色、淡红色、红色、绛色的定量与归类方法。方法:由舌尖的可见光反射光谱数据计算反演出98位测试对象的舌尖色品坐标及色分布,依据舌尖舌色主要受红光波段能量分布影响的特征,对590~780nm红光范围舌象光谱进行舌尖舌色的计量与分类研究。结果:舌尖舌色数据计算反演于CIE1931色度图,有利于形象地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性;舌质的可见光反射光谱归一化后,有利于样本间数据的比较与分析;通过670nm光谱能量强度与590~780nm红色色域光谱能量比实现了舌质舌色的量化,并与临床的舌质淡白色、淡红色、红色、绛色有很好的对应准确率。结论:采用可见反射光谱法采集舌象建立的两种舌质舌色中针对红色的量化方法可以根据量化值的差异进行不同舌象变化的区域划分,为中医舌诊的客观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K-均值聚类的常用色彩空间舌质舌苔分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常用色彩空间哪个通道(或分量)善于反映舌质舌苔的区别并有助于舌质舌苔的分割.方法 以典型舌图(淡红舌薄白苔、腻苔、黄苔等)和色温偏低的舌图为研究对象,在红、绿、蓝三色(RGB),国际照明委员会1976 L~*a~*b~*标准(CIELAB)和色调、饱和度、亮度(HSI)色彩空间下选择舌图上每个像素的特定色彩分量(a~*分量、L~*分量、H分量、R分量)作为聚类对象.使用K-均值聚类聚成2个集合,按照生成的2个集合的特征完成分割.结果 显示CIELAB色彩空间a~*分量对舌质舌苔分割的效果和抗干扰能力最好,不受光照角度、色温偏差、舌苔舌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L~*分量、R分量的聚类结果受光照不均匀的影响明显,H分量的聚类结果多呈分割不完全状态.结论 基于K-均值聚类的以CIELAB色彩空间a*分量为指标对舌质舌苔进行分割的效果较稳定,在舌诊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884例体检人群数字舌图的舌色特征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Lab颜色模型在中医数字舌诊中的意义.方法选择Lab 色彩模型,对884例体检人群的舌色分布状态进行了分析,并与人工判断的舌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舌色的L值平均值为59.5,a值的平均值为27.9;b值的平均值为15.5.同时,与人工判断的舌色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舌色从淡白舌到青紫舌的变化过程中,L值和b值与之呈负相关,而a值则与舌色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舌诊应用Lab颜色模型还需要结合中医临床做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脾阳虚证、肾阳虚证亚健康人群的舌诊图像特征,探讨舌诊图像数字化、量化特征值在脾阳虚证、肾阳虚证健康状态辨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亚健康脾阳虚证者1 450例、肾阳虚证者1 666例及健康者1844例,分别设为脾阳虚组、肾阳虚组、健康组.采用便携式中医智能诊断仪采集受试者的舌诊图像信息,比较各组受试者的舌象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确定其主要证候和次要证候,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观察16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3类证候特点:第一类,巩膜黄染重度,黄疸程度重,皮肤黄染晦暗,发热重,精神萎靡重,腹胀重,腹胀轻,呕吐重,大便颜色灰白,尿少色黄重,腹壁静脉曲张轻,腹壁静脉曲张重,肝大重,肝质地韧,肝质地硬,舌质紫黯,指纹紫;第二类,巩膜黄染中度,黄疸程度中.面色无华重,食欲不振重,食欲不振轻,呕吐轻,尿少色黄轻,便溏重,便溏轻,舌苔黄,舌质红;第三类,巩膜黄染轻度。黄疸程度轻,皮肤黄染鲜明,发热轻,精神萎靡轻,面色无华轻,肝大轻,肝质地软,大便颜色灰白。大便颜色黄,舌质淡.舌苔薄白,指纹淡。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主要分为湿热郁蒸、寒湿阻滞、气滞血瘀3个证型,病因主要为湿邪,其病理关键是湿阻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  相似文献   

16.
137例慢性胃病患者舌,脉变化与胃粘膜病变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胃病患者的舌质从鲜红,降红,淡胖,瘦裂,紫暗反映出胃粘膜由轻重到的不同病理变化,并皆可兼见厚薄不同的白腻苔。萎缩性胃炎多见濡细脉,胆汁反流性胃炎又以细弦脉为主,均呈现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光谱测色法检测原发性肝癌不同证型患者的舌色资料,并进行其舌色的色度学比较研究,探讨原发性肝癌不同辨证分型的舌色特点以及舌色和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光谱测色法采集133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色数据资料,根据临床特点辨证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气滞血瘀4类证型,观察各证型色度坐标、主波长分布、兴奋纯度的变化特点和CIELAB均匀色彩空间分布特点,比较各型色度角、彩度的区别,并分析不同证型之间总色差、明度差、色度差、饱和度差、色相差等参数的区别。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证型舌色的色度坐标分布不同;气滞血瘀型的主波长分布明显不同于其他3个证型;兴奋纯度值在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型肝癌患者呈现为逐渐增加的特点(P〈0.01);不同证型舌色于CIELAB三维色空间分布区域不同;色度角结果提示气滞血瘀型为负值,与其他3型明显不同(P〈0.01);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型的彩度值呈现为逐渐增加的特点(P〈0.01),与兴奋纯度的结果一致;色差比较中,以人眼观察能力为衡量方式的结果量化了不同证型舌色的各矢量差别。结论:原发性肝癌不同证型患者的舌色存在着明显色差,与临床舌色的特点相符,这将为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统一提供客观参考,有利于舌诊度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WZX舌色分析系统在胃病患者舌像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不同证型、不同病种胃病患者的舌像特征 ,应用自主开发的WZX舌色分析系统 ,对 3 43例胃病患者的舌像进行信息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肝胃不和证及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质H值向红色偏移 ,胃络瘀血证患者的舌质H值向蓝色 (紫色 )偏移 ;胃络瘀血证与脾胃虚寒证 ,胃络瘀血证与肝胃不和证 ,胃络瘀血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质H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胃不和证与脾胃湿热证 ,肝胃不和证与胃阴虚证 ,肝胃不和证与脾胃虚寒证患者白苔H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