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自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应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115例 (132条肢体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情况 本组 115例 (132条肢体 ) ,男 6 8人 ,女 4 7人 ,左下肢 6 5条 ,右下肢 4 6条 ,双下肢 2 1名 ,年龄 2 4~ 80岁 ,平均 4 4 5岁。病程 1~ 4 5年 ,平均 14 1年。1 2 临床表现 浅静脉曲张 96条 ,肿胀 78条 ,久站后有酸胀乏力感 85条 ,足靴区色素沉着 71条 ,踝周溃疡形成 15条。1 3 特殊检查 本组病例均行光电容积描记 (PPG)及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 ,其中 16例 17条肢体同时…  相似文献   

2.
高位结扎加微小切口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彤  刘长建  刘晨  黄佃 《江苏医药》2002,28(7):530-531
自 1991年至 2 0 0 1年 6月 ,本院采用微小切口抽剥曲张静脉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计 1168条肢体 ,其效果及美容优点显著 ,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本组 1168例 ,男 5 2 4例 ,女 644例。左下肢 733例 ,右下肢 4 35例 ,计 1168条肢体。年龄 2 4~ 78岁 ,平均 4 4 7岁。病程 0 5~ 4 2年 ,平均6 7年。主要临床表现为 :浅静脉曲张、患肢沉重、胀痛 ,肿胀、足靴区色素沉着、湿疹等 ,其中皮肤溃疡114例。所有患肢均经潘氏试验、屈氏试验、多谱勒超声、光电体积描记和顺行静脉造影检查 ,确定深静脉通畅并瓣膜功能正常 ,同时注意有无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其中大多数为深静脉倒流性病变引起。在下肢倒流性病变中约90%以上的病因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自1980年Kistner提出了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这一新概念,对传统的大隐静脉曲张的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上有了新认识。特别是在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上,产生了各种术式。我院于1995年9月至1996年5月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施行了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大隐静脉传统抽剥术,观察组25例采用顺逆结合的大隐静脉抽剥术,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5例中全程剥离23例,对照组25例中全程剥离16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人均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彻底剥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抽剥术采用顺逆抽剥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切口数,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彻底剥除率,促进了术后康复,并最大限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瓣膜包窄术常用环包材料—自体大隐静脉、阔筋膜和人造血管片分组进行动物实验。结果,自体大隐静脉和阔筋膜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在术后1个月时无明显变化,3个月时出现显著挛缩,6、12个月时挛缩最显著,而18个月与12个月无显著变化;光镜及电镜下上述各期亦有变化。人造血管片术后各期的形态及结构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分析比较运用改良的静脉曲张点式抽剥手术同期和分期治疗双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疗效。方法将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分期进行双下肢静脉曲张点式抽剥手术,B组则行同期双下肢静脉抽剥手术,手术方式均为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并对术后结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两组在术后常见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而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上,A组明显高于B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A组也明显高于B组。结论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不仅创伤小,操作简单,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因此一期完成双下肢大隐静脉抽剥术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于分期手术,反而在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明显优于分期手术。因此一期行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手术应成为治疗双下肢静脉曲张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抽剥器改进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2006年3月在我院接受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抽剥器改进后治疗的650例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资料。结果650例患者756个患肢均抽剥成功,切口均一期愈合按时出院。出现皮下血肿及皮下瘀斑59例。随访3~12年,复发共6例(1%)。结论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抽剥器改进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承云峰 《淮海医药》2013,31(3):246-247
目的比较传统方法与大隐静脉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大隐静脉手术的患肢(56例患者共64条患肢),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0条。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共34条。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5±28.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5±32.4)min,较短,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程度、切口皮下淤血、复发等情况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随访6~4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大隐静脉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且较传统手术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抽剥联合驱血后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进行下肢浅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62例,其中行传统高位结扎联合驱血后曲张静脉抽剥术的患者32例(观察组),行传统高位结扎联合非驱血下曲张静脉抽剥术的患者30例(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的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皮肤感觉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以及肢体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抽剥联合驱血后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再行戴戒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桥医院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5例48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再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多普勒及深静脉造影,判断股浅静脉瓣功能,选其适合者,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戴戒术。结果45例失访6例,随访的39例患者中,27例下肢肿胀术后消失,另外2例于术后3~5年再次发生下肢肿胀,经检查为其他疾病所致,39例中18例有下肢慢性溃疡,17例有色素沉着均在术后1~3个月自愈。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是多种疾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术前应认真检查,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避免遗漏原发病变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2.
股静脉双带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静脉曲张已不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疾病,它是深静脉病变在浅静脉的临床表现,最重要和常见的原因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2]。199005至199610,作者对造影证实为股浅静脉扩张,其最高一对瓣膜影不对称所引起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20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自1990年8月~1993年1月对237例(244条病肢)进行顺行腘穿及逆行静脉造影。发现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28条(52.48%),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7条(15.14%),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62条(25.07%),其它病变17条(7.31%),包括深静脉无瓣症、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对其中42例下肢深静脉严重倒流性功能不全的患者施行腘静脉外肌袢成形术,经一年多随访,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我们认为下肢静脉病变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深静脉造影术,藉以鉴别发病原因。对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应予选择适当的瓣膜重建术。  相似文献   

14.
崇敬东  蒋正善 《江苏医药》1998,24(8):587-587
本文对22例28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肢行股浅静脉包瓣成形术,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22例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5~75岁,平均48岁。其中左下肢6条,右下肢10条,3例(双下肢6条),病程3~40年,平均16年。  相似文献   

15.
叶波  ;陈伟清 《江西医药》2014,(12):1370-1372
目的:对照研究抽剥术和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4月分别应用两种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隐神经损伤方面,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组占有优势,但其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概率较大。结论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安全、美观、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与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久坐等因素有关,以左侧多见。主要表现为下肢大隐静脉扩张、迂曲、伸长、隆起,甚至蜿蜒曲张成团,自觉下肢沉重、乏力感。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等,有时可并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0例患者56条肢体施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并同时行浅静脉手术。结果患者浅静脉曲张,下肢沉重感及肿胀均消失,足靴区溃疡愈合,1例继发血栓形成。结论本手术操作简便,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是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PDVI)是外科常见病 ,本研究 1998年 8月至 2 0 0 4年 10月应用自体大隐静脉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等行包窄术治疗PDVI 16 8条下肢 ,经 12~ 194个月临床随访 ,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15 7例 (共 16 8条下肢 )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