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5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完全型151例,不完全型24例。行部分切除成形79例,次全切除14例,完全切除54例,成形缝合28例。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术前平均58.3分(45~80分),术后平均91分(70~100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盘状软骨损伤的特点及关节镜下诊治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自2004年8月至2006年10月,38例(40膝)外侧盘状软骨损伤的患者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成形术12例,次全切术28例。其中2例患者双膝外侧盘状软骨损伤分两次手术行次全切除术。结果34例(36膝)获得17.1个月(5~57个月)的随访。按Ikeuchi法评定疗效:优26例(72.2%),良8例(22.2%),可3例(8.3%)。结论关节镜下治疗盘状软骨损伤,关节侵扰少,恢复快。成人症状性盘状软骨,无论破裂与否均应早期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冷融切技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其中8例盘状半月板并有1例为盘状半月板弹响膝,在膝关节镜下采用冷融切技术对其中12例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2例次全切除和8例半月板成形手术。结果:20例患者22个膝关节,术毕松止血带后未见半月板切除部位出血,术后膝关节未见明显肿胀,手术时间缩短。1例弹响膝术后当时检查膝关节弹响消失。术后3周患者下床负重行走良好,随访6个月,有2例患者下床负重行走时有膝关节轻微疼痛,在功能锻炼下消失。患者无术前半月板损伤的表现。结论:冷融切技术对半月板组织可直接气化、不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使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损伤病变部位的切除和半月板成形手术变得简单易行,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冷融切技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冷融切技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其中8例盘状半月板并有1例为盘状半月板弹响膝,在膝关节镜下采用冷融切技术对其中12例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2例次全切除和8例半月板成形手术。结果:20例患者22个膝关节,术毕松止血带后未见半月板切除部位出血,术后膝关节未见明显肿胀,手术时间缩短。1例弹响膝术后当时检查膝关节弹响消失。术后3周患者下床负重行走良好,随访6个月。有2例患者下床负重行走时有膝关节轻微疼痛。在功能锻炼下消失。患者无术前半月板损伤的表现。结论:冷融切技术对半月板组织可直接气化、不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使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损伤病变部位的切除和半月板成形手术变得简单易行。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冷融切技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2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其中8例盘状半月板并有1例为盘状半月板弹响膝,在膝关节镜下采用冷融切技术对其中12例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2例次全切除和8例半月板成形手术。结果 20例患者22个膝关节,术毕松止血带后未见半月板切除部位出血,术后膝关节未见明显肿胀,手术时间缩短。1例弹响膝术后当时检查膝关节弹响消失。术后3周患者下床负重行走良好,随访12个月,有两例患者下床负重行走时有膝关节轻微疼痛,在功能锻炼下消失。患者无术前半月板损伤的表现。结论 冷融切技术对半月板组织可直接气化、不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使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损伤痛变部位的切除和半月板成形手术变得简单易行,并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病。随着对膝半月板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提倡尽可能保留正常部分半月板,以防止关节不稳和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行关节镜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而且明显优于传统的半月板全切除术。我院于1994年~1998年成功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20~55岁,平均27.3岁,左膝9例,右膝16例,内侧半月板损伤7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8例,4例为横行断裂,21例为瓣状破裂及边缘破裂。10例合并滑膜炎,2例合并…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诊断与治疗膝盘状半月板2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尹东 《中国内镜杂志》1999,5(1):10-10,12
1989-1998年应用膝关节镜诊断治疗膝盘状半月板及盘状半月板损伤22例。术前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18例,其中诊断为盘状半月板11例。关节镜下诊断状半月板损伤19例,盘状半月板3例。19例在关节镜下行盘状软骨半月板成形术;2例严重损伤及1例Wrisberg型盘状软骨在镜视下行全切除。平均随访28个月,优良率90.9%。关节镜除诊断率较高外,可同时行手术。关节镜下盘状软骨半月板成形术是一有效的治疗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采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46例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全组患者46例,共47膝(1例为双侧先后发病)。其中女28例,男18例,左侧20例,右侧25例,双侧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5岁,平均10.83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MRI证实为外侧盘状半月板伴损伤。临床表现:弹跳9膝,交锁6膝,疼痛27膝,伸直受限35膝,股四头肌萎缩32膝,关节线压痛29膝。手术采用脊麻,高位前外侧入路放置4.0mm镜头并作为入水口,高位前内侧入路放置操作器械,必要时添加1~2个辅助工作入路以利于手术操作。术中发现Watanabe分型完全型41例,不完全型4例,Wrisberg韧带型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水平裂26例,混合裂15例,斜裂5例,瓣状裂1例。采用碟形手术原则用兰钳及刨削器对盘状半月板行蚕食手术。Wrisberg韧带型2例完全切除,次全切除8例,成形手术37例,将半月板修整成为近乎正常的C形,并保留边缘4mm。术后术前有伸直受限的患儿予长腿直伸石膏筒固定2周后改为膝关节支具,其余患儿术后直接用膝关节支具保护,进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随访,最长随访期2年,最短6个月。术后创伤性关节疼痛3d左右消失,肿胀2周左右消失,关节全方位活动恢复约在术后2~4周,膝关节伸直受限在术后4~6周完全恢复,股四头肌萎缩随之改善。膝关节支具保护8周去除后,患儿恢复日常行走,疼痛、交锁、弹跳症状未再出现,术后半年均投入正常体育活动。无一例发生止血带并发症。结论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就诊时多已较重,及时诊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损伤以水平裂多见,关节镜下蝶形成形手术是目前公认最好的治疗手段。根据儿童的特点,应尽可能地使保留的半月板具有正常半月板的形态和功能以防日后关节提早退变。选用合适的器械也有助于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均于关节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采取次全切除、全切除及部分切除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变化;术后进行随访,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半年的随访。本组患者疗效优25例(50.0%),良18例(36.0%),可5例(10.0%),差2例(4.0%),优良率为86.0%(43/50)。患者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3.55±3.34)分,明显优于术前的(68.1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值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青少年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6例青少年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6例患者中优4例,良1例,一般1例,优良率达83.3%.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青少年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采用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