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辉  杨旭然  王凯忠 《吉林医学》2007,28(9):1106-1106
目的:探讨QT离散度与冠心病猝死的关系。方法:对11例发生猝死冠心病患者、24例非猝死性死亡冠心病患者和25例存活冠心病患者入院后首次心电图QT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QT离散度与冠心病猝死患者和存活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猝死患者的QT值显著增大(P<0.01);而非猝死性心脏病死亡患者与存活冠心病患者相比,QT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QT离散度增大对冠心病猝死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方永辉  王风 《广西医学》2003,25(7):1166-1168
Campell等〔1〕于 1 985年研究发现心电图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 ,但直到 1 990年才由Day等〔2〕首先提出并证实这种由各导联间QT间期之差值 (即QT离散度 ,QTd)反映的局部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对QT离散度研究的广泛深入和认识的深化 ,已渗透到心脏病研究的诸多领域 ,现就其在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的广泛进展综述如下。1 QT离散度的概念QT离散度是指标准 1 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 (QTmax)与最小QT间期 (QTmin)之差〔2〕。为消除QT间期受心率影响 ,于是提出〔2 ,3〕按Bazett公式心率校正的QT离…  相似文献   

3.
方永辉 《医学文选》2000,19(2):233-234
Campbell等 [1 ]于 1985年研究发现心电图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 ,但直到 1990年才由 Day等 [2 ] 首先提出并证实这种由各导联间 QT间期之差值 (即 QT离散度 ,QTd)反映的局部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对 QT离散度研究的广泛深入和认识的深化 ,已渗透到心脏病研究的诸多领域 ,现就其在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QT离散度的概念   QT离散度是指标准 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 QT间期(QTm ax)与最小 QT间期 (QTmin)之差 [2 ] 。为消除 QT间期受心率影响 ,于是提出 [2 ,3] 按 Bazett公式心率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71例AC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抗凝,有溶栓指征者给予尿激酶;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定QT离散度,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QT离散度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QT离散度无明显著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QT离散度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QT离散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QT离散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QT离散度显著缩小,能保护心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QT离散度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室性心律患者及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患者心电图检查资料,比较两组患者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指标,分析校正QT离散度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QT离散度(71.4±13.5)及校正QT离散度(80.9±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校正QT离散度水平大于等于60ms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97.4%)明显高于校正QT离散度水平小于60ms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越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越高;校正QT离散度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室性心律失常预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抑制剂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2 2例依据WHO诊断标准明确诊断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16例合并有冠心病 ,口服氯沙坦 5mg/d 3月 ,服药前后分别作体表心电图 ,测量并计算QT离散度。结果 :用药 3月后QTmax,QTd ,QTcd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心率、QTmin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不但是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而且还可降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从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OPD)并发心率失常患者C反应蛋白及QT离散度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共收治的84例COPD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具有心律失常将其分成心律失常组(46例)和无心律失常组(38例),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的QT及JT间期.结果:心律失常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QTd与JTd间期均显著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结论:COPD患者的心律失常可以引起COPD患者机体内的CRP浓度和QT离散度增高,CRP浓度和QT离散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COPD患者预测心律失常的指征.  相似文献   

8.
环磷酸腺苷葡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环磷酸腺苷葡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环磷酸腺苷葡胺和安慰剂 ,测定患者用药前后 QT离散度。结果 :试验组的 QT离散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结论 :环磷酸腺苷葡胺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QT离散度(QTd)的临床研究报道日益责增多,尤其是在QT离散度与心血管疾病及药物治疗效果判定的关系方面特别多,但有关中药灯盏细辛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QT离散度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探讨灯盏细辛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QT离散度及心律失常的影响,作者用灯盏细辛干预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24小时,并比较治疗前后的QT离散度(24x小时均值)及心律失常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分别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比较两药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一左室肥厚(LVH)、室性心律失常(Vas)的逆转或纠正作用及对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影响,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QT离散度(QTd)是指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QT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JT离散度(JTd)是指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JT与最短JT间期的差值。它们均能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并可作为心脏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指标,亦可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本文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QTd、JT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肌氨肽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 ,并观察肌氨肽苷注射液对其影响。方法对 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 2 2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同步 1 2导联心电图检查 ,并测量QT离散度 ,同时观察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后QT离散度明显低于治疗前QT离散度。结论肌氨肽苷注射液可逆转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 ,间接影响其电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较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38例,测算术前和术后第1天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心率校正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病例分心肌梗死发病6 h内(72例)和6 h以上(66例)两组。结果 两组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间期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QT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且发病6 h内组显著小于发病6 h以上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4.2%和7.6%(P=0.394)。结论 成功的介入治疗能显著减小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介入治疗施行越早则减小QT离散度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蔡少娟 《广东医学》2005,26(9):1252-1253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急性期QT离散度(QT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研究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周内的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比较室性心动过速(VT)/室性颤动(Vf)患者及无室速/室颤患者的QT离散度。结果在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上,室速/室颤患者的QT离散度(83±26)ms显著大于无室速/室颤的QT离散度(63±18)ms,P<0.01。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进行QT间期测量和QT离散度分析时,应选择在胸前V1~V3导联测量最大QT间期。而心肌梗死急性期QT离散度增加可作为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4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的QT离散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QT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事件组的QT离散度大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心脏事件组(P<0.05)。结论QT离散度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生心脏事件的一项无创伤而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量与QT离散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根据超声心动图标准 ,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伴左心室肥厚与不伴左心室肥厚 2个亚组 ,分析其标准 1 2导联心电图 ,计算QT离散度 ,对比两个亚组的QT离散度 ,对左心室重量与QT离散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QT离散度与左心室重量呈线性相关 (r =0 .3 ,P <0 .0 0 1 )。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组与不伴左心室肥厚组比较 ,前者QT离散度明显增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越重 ,QT离散度越大。结论 QT离散度与左心室重量存在线性相关 ,左心室肥厚 ,而不是高血压 ,导致QT离散度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后QT离散度变化。方法 :46例伴左室肥厚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观察心室逆转前后的QT离散度 (QTd)及较正的QT离散度变化 (QTcd)。结果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经治疗逆转后QT离散度减小 (P <0 .0 0 1) ,且左心室肥厚减小程度与QTd及QTcd减少程度呈正相关(r =0 .2 8,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逆转后QT离散度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QT离散度与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南京产ECG512C型心电工作站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仪对54例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检查,测量QT间期,计算QT离散度。结果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死亡患者的QT离散度比存活患者的长,差异非常显著(P<0.01);并发心律失常的比心律正常的患者的QT离散度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QT离散度可作为肺心病预后的评估指标及发生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中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4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例伴室性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较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显著延长(57.0±14.94与45.33±15.02,P<0.05).结论由于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间的QT离散度重叠较多,故QT离散度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能否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独立的预测因子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 42例临床证实为ACS ,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管径狭窄≥ 70 % ,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 ,术前 ,术后第 1d、第 3d、第 5d进行 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 ,测量QT间期和QT离散度。结果 :与冠脉支架术前相比 ,术后第 1d、第 3d、第 5dQT离散度均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校正的QT离散度也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术前、术后心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冠脉支架术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QT离散度 ,从而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